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屋情思的抒情散文

老屋情思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現代人的居室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室也一改再改,原先的二室一廳上升爲三室一廳,更有甚者建起了自己的小別墅,且有法式、歐式等多種風格。對老屋似乎不屑一顧了。老屋的生活和故事已顯得古老陳舊。新城的建設者們拆掉了老屋,連同童年的笑聲、舉着風車歡跑的身影及長輩的訓導。然後立起一堵堵的新牆,很潔淨,潔淨得沒有歷史的牆上裝上了一扇扇防盜門、防盜窗,把自己像小鳥一樣安置在一個安全的角落。如今,我也住進了新居,卻常常懷念我的老屋。

老屋情思的抒情散文

記得小時候把爆米花撒在小巷中,希望能長出綠綠的秧苗,其實那只是兒時的瞎想罷了。苗兒至今還是沒長出來,可留下的回憶卻是永遠的。牆上冒出了厚厚的青苔,牆縫中滋長出不知名的野草,與歪斜的灰牆,破舊的窗櫺,褪色的雨棚形成了不同的音節,奏出了遠古的'清音,一如老人晨練回來的腳步聲,和諧,澄清。靜靜的檐頭讀着小巷人們的步履,總在星星散步、月影舒展、雨聲如泣的黑夜,默默地傾訴往日的風景。

小巷是鬧市一根無形的柺杖,攙扶着兩邊風燭殘年的巷壁顫顫地佇立着。小巷是鬧市一條涓涓的溪流,攜孤影而行,如同一艘緩駛的小船,閒適,輕鬆。走進斑駁的巷壁,緊張的腳步自然得放鬆,小巷以獨有的平靜擁抱着你。與鬧市匆匆急行的人羣和喧譁相比,小巷的安全總是讓人們懷想起在巷中走過、摔過、生活過的故人。

曾經年老的已先一步而走,曾經年少的現也變得年老。石板路上的身影相互扶持、相互依靠,讓人羨慕的晚情不知道什麼時候從牆上落到地下,落在了我一聲聲的嘆息中,落在我記憶的深井裏。走了,都走了,但那孤獨的柺杖落地聲卻久久迴盪,那是一首我不敢接觸的詩,那落寞、沉默無言的一幕,如秋日的落葉般令我哀傷。

“老伴”是多麼溫馨親暱的稱呼,老屋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老伴”?

住在一起的鄰居全在老屋懷裏認真地生活,早晨生煤爐的青煙與唰唰的掃地聲一起喚醒了老屋。老屋裏洗菜的熱鬧,做飯的香味,吃飯時竄門的隨意,是在混凝土的鋼筋骨架裏所決然沒有的協調,堂前做個什麼小吃,家中有個什麼喜事,你家有份我家也有份,歡樂與每一戶同在。

我的長輩,他們的長輩,都在這裏尋找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他們有相同的經歷,他們都挺着躬彎的腰骨,經受着風霜雪雨的摧拍,支撐起一個個溫暖的家。老人與老人,舊物與舊物,破的門檻和窗戶,相依相伴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春夏秋冬,這是老屋最深沉最感人的,而小時候我們沒有這種感觸,只知道在老屋裏蹦跳、穿行、戲耍。

老屋的構架已經難以找到幾何圖形了,只有堂前的天井還是四四方方的,“無玻璃的大窗”,小時候我總是這樣叫它,那裏有着我們無盡的節目,在那裏淋雨,在那裏看星星,在那裏放煙花,疊起高椅探望天井邊檐下的燕巢。燕巢現在還在,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雛燕。燕巢又小又破,雛燕們長大後仍會一年一年地回飛。燕子是懷舊的。我又搬回了老屋,像燕子一樣又一次整理起了我的家。

一番收拾後,坐在陋室裏,傾聽古典音樂,天窗上漏下些許光亮,我如古人般盤腿而坐在蒼松下,聆聽高山流水的寫意。老屋對我而言是一種心境,就如一位作家寫到的:沉靜在河流的最底層。澄淨中我感覺着老屋那顆慈愛的心。在雨季,雨形成雨簾將老屋圍在中間。老屋、小巷都有了哀怨又寂寞的意境,清悽而惆悵。雨淅淅瀝瀝地敲打着瓦礫,像老屋在嗒嗒的落淚,這是老屋無言的宣泄吧!雨從檐頭滴落在那流光的小河,帶着老屋的憂傷和故事慢慢地逝去。

老屋似乎沒有將來了,周圍的新樓越建越多。我想,要破壞一座橋很簡單,但要割斷一河的水卻不容易,河水仍舊清澈地流,恍若我的老屋情結,悠長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