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4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4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4篇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1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啓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性,但又緊密聯繫,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後再引導學生聯繫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後,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於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在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繫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係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後“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於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於那些跟課文關係不大的問題,啓發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啓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爲什麼喜歡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語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重難點指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2

《將相和》一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個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爲重,愛國。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爲此,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去讀、悟、演,寫領悟人物的個性品質和共性品質。這一過程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造性原則。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於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這課的教學中,用這句話統領教學,全課教學的思路清晰:“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先讓學生理解這句話,之後練讀這句話,注意讓學生讀出不服氣的語氣來。學生體會到了廉頗的想法後,問學生:廉頗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當上了上卿,你們覺得他說的對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藺相如的這張嘴說出了哪些話,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藺相如的語言來。於是學生們動手在文中找出藺相如的語言,自由彙報,體會、理解人物的品質,最後迴歸到廉頗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從而負荊請罪。這麼設計,脫離了繁瑣的分析,給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3

《將相和》一文在結構上有明顯的特點:按順序寫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對獨立。但組合在一起,它們又是密切聯繫的,與整篇文章也是密切相關的'。

教學時,我從特點考慮,教給學生“抓聯繫”的方法。我幫助學生了解課文中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段落和整篇課文的聯繫……我從整體出發,把各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這樣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了解了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繫。這具有培養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的意義,可以實現讀寫結合,思維統一,還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顧大局、講團結、機智勇敢、知錯就改等品質教育。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4

人教版第十冊中的《將相和》,故事人物性格鮮明。

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語文實踐活動──編撰對聯,評述人物。學生興趣高漲,課堂上不僅有精彩的對聯,更有精彩的對話。

片斷一:交流描寫藺相如的對聯。

片斷二:交流描寫廉頗的對聯。

片斷三:評議描寫藺相如,廉頗兩人的對聯。

讀着一副副精彩絕妙的對聯,看着一張張因成功而興奮的笑臉,我不禁思索着這堂課的亮點:

首先是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實踐活動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要想編好對聯必須深入地讀課文,揣摩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感悟人物的個性特徵。其間,咬文嚼字,思辯推敲,學生大大錘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脣槍舌劍”,“寬容大度”,“負荊請罪”等詞語推敲選用的背後往往是複雜的思維活動,這不僅積累了語言,積澱了語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學生感受了對聯的魅力,提高了文化品位。

其次是實現了個性化的學習。學習內容,自主選擇,詳讀什麼,略讀什麼,選讀什麼,品讀什麼,個體決定。默讀,朗讀,瀏覽等讀書方式,不加限制。思維方式,開放自由:多角度評述藺相如,廉頗,可以總體概括,可以細節描繪,可褒揚可貶抑。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交互主體關係,誰都有可以認同,誰都可以提出異議,自由評定,思緒飛揚,呈現出價值的多元化。這一切造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濃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