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將相和》教學反思一】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語文課程具有的豐富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有深遠的影響,小學生往往對語文材料有多元的反映,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身爲小學語文老師,在這方面不應該受社會上的流行元素所影響。

五年級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

詞語是構建言語大廈的基礎。積累詞語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默寫詞語,可惜這一傳統訓練已經逐漸被淘汰出課堂,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對傳統訓練的挖掘和創新。

《將相和》是篇長篇課文,根據這個特徵,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默寫詞語的環節:“請同學們翻開練習本,根據意思默寫詞語。同桌之間一個說一個寫配合進行。”

1、“攻城奪池,沒有拿不下來的,每次戰鬥,沒有不勝利的。”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們可用一個什麼詞概括”。“戰功赫赫”。

2、“理由充分正確,很有氣勢。”是“理直氣壯”,“請找出這個詞的反義詞。”“理屈詞窮。”

3、“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寶物。”是“無價之寶”。“誰能根據完璧歸趙這個故事造一個句子?”“和氏璧是無價之寶,秦王千方百計想得到它。”……

這一來,小學生們都來興趣了,聽得非常專注。詞語默好,1分鐘。看來譬如形式與目標都單一的傳統型默詞語,也不好。

訓練學生聽力以及注意力分配;積累詞語以及整體感知課文;對“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同心協力”這些重點詞語有了初步理解,也爲下一環節作好鋪墊。

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又給學生們佈置了說的訓練:廉頗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人可能說些什麼,課文沒有寫,請學生想一想他們各會說些什麼並寫出來,準備交流。學生興趣盎然,寫出了不少生動的“對話”,如:廉頗:藺大人,您真是寬宏大量,肚中能撐船,我廉頗是粗魯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顧國家生死存亡和您鬧不和,真是罪過。藺相如:將軍能知錯改正,不是很好嗎?有何罪過?

新大綱指出: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將相和》教學打破了“教師講問-學生聽答”的常規教法,它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調動了學生參與語文實活動的積極性。

  【《將相和》教學反思二】

在課前我讓孩子們就文章自學然後對於感興趣的點進行思考,這篇文章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並且這篇文章背後的歷史故事也很多,所以我採用的是開放性的學習方式: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之前我們班在接受教研室老師聽課時我發現孩子們積極樂於參與課堂,能夠就一個問題產生多個點的思考,並且把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表達出來,但是我發現發言的點比較散,小組內的成員各說各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溝通和交流,並且在一個問題上沒完沒了的說,重複了也要說,所以,我上完那節課後進行了有效地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和孩子們進行了夠溝通。最後和孩子們共同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小組合作策略:

1.小組討論先把自己的觀點拋出,小組內進行梳理,重複的內容摒棄。

2.就中心話題展開討論,進行有效分工。

3.組長不再擔任重要任務,要給其他同學彙報展示的機會,組長可以補充。

4.彙報中語言要簡潔能夠讓對方聽懂,不重複、不囉嗦。

5.臺上臺下形成互動的場,學會傾聽和有效補充。

有了這幾點策略的梳理,孩子們在課堂上更加有了方向。上課時學生進行了9分鐘的小組討論,在學生討論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合理的分工,合理的把各自的觀點進行了梳理。

開始彙報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了,我讓學生自由點組彙報,學生點了第一組。第一個學生開始彙報。當第一個孩子發言後本組的組長馬上補充。這樣就形成了組內互補的形式,不僅如此第三個學生接着第二的同學僅需補充。這個組彙報內容比之前兩個組更加全面,而生生之間形成互補,在整組彙報之後纔有請其他學生與他們組交流,此時其他孩子就他們組的觀點進行了有效補充。發言點、信息點、個人觀點、思考點,都出來了。這裏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的效果。不僅如此,小組合作給孩子們帶來的使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吸收和反思。在這節課上不僅融入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有詩詞歌賦以及學生對當時情景故事的想象,有精彩的彙報,有有效的補充,有適時的質疑更有對人物對情感的體驗,上課中教師不怎麼能夠插上話,學生的課堂驚奇的品味,帶給學生的是對文章的喜愛、對文章人物的敬仰,更是對語文味道的思考。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我的`體會是: 生命課堂真精彩,自主學習解難題。課前學習有收穫,課上研究求突破。小組合作有分工,相互支持練本事。臺上彙報發言準,臺下交流補充全。課外資料真豐富,詩詞歌賦全概括。學習語文重能力,能言善辯創佳績。生命課堂真精彩,師生成長每一天。

對話教學是語文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形態,是對語文教學本質認識的深化。格林伯指出,在所有的教學中,進行着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式佔支配地位。這種相互作用的對話是優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標誌。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在獨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堅持平等對話,師生敞開心扉,讓思與思碰撞,讓心與心交融,這是閱讀教學中對話應有之義和關鍵所在。把握對話內涵,用好對話策略,實現富有活力和創意的對話,閱讀教學將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我們的課堂也將因對話更精彩。

  【《將相和》教學反思三】

《將相和》這篇課文通過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爲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讚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

這篇課文我採取先學課文,再學生字的順第一課時教學,我出示了廉頗的一段話:“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用這句話統領教學,全課教學的思路清晰。

我先引導學生自讀體會廉頗說這句話時帶着什麼樣的感情,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學生自讀後體會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氣的語氣讀。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廉頗的想法後,我問學生:“藺相如的職位高於廉頗,僅僅是靠一張嘴嗎?”請快速讀課文小故事“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用“──”畫出藺相如的語言、動作,讀一讀體會體會,讓我們用事實來說服廉頗,讓他改變對藺相如的錯誤認識。於是,學生動手在文中找到了相關的語句,自由彙報,體會,理解人物的品質,最後迴歸到廉頗也認識到自已錯了,從而“負荊請罪”。

“藺相如的職位高於廉頗,僅僅是靠一張嘴嗎?”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極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堂課就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不但使一篇內容較長的課文教學起來簡單多了、而且脫離了繁瑣的分析,給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給了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