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一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

《橋》這篇課文的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涵。

這篇課文語言簡練,結構簡短,這節課主要採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議一議等語文活動,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體會老漢把羣衆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優秀品質和人格力量。

一、在本課教學中,處理得較爲合理的是:

1.開展問題引領下的學習

課文分兩課時進行,每一課時分別有一個貫穿整堂課的主要問題,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正是因爲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主要問題引領學生,所以學生學習纔有了任務,纔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圍繞目標,感受“窄木橋”、“生命橋”、“危險橋”的變化;感悟老漢對待自己,對待羣衆、對待兒子,對待黨員所表現出來的如山一樣高大的形象,一切以羣衆利益爲重的老黨員的可貴品質。有效問題的建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開展拓展式的開放學習

在課至尾聲我安排了兩個個環節:①寫話訓練;②清明節的禮物。無論是哪個環節,用意只有一個——讓學生“情動而辭發”。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語言實踐的活動。讓學生帶着對老漢的感動,帶着對老漢的敬佩,帶着對老漢的深切的懷念,情感再次得到昇華!

二、尤爲不足的是:

1.第一課時我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體會洪水的肆虐,情況的危急與人們的慌亂、木橋的無奈,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從兩條線入手,大雨和洪水的兇猛,人們的反應,再到引導學生說出人們心中的橋此時此刻是座生命橋。至此,課文也達到高潮。然而我在上課的過程中,因前面朗讀稍佔多了些時間,故令高潮戛然而止,後在第二課時雖再補救,然而發現效果已沒那麼理想。實屬遺憾之一。

2.本節課文表達方法的處理上有些牽強,如能借助課後思考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評價,讓學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更能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3.學法指導下的合作學習不夠突出。本課教學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在朗讀的訓練上,並以同桌朗讀爲主要形式。讓同桌互讀成爲學生熟練朗讀,情感朗讀,個性朗讀的有效載體。但本課的朗讀訓練不夠充分,小練筆“老漢,我想對您說……”是學生對老漢形象的再一次認識與深華,一舉多得,時間不夠充分,學生寫作練習不夠。

4.學法中的讀劃圈思注不足。高年級閱讀教學如何通過個體的閱讀快速理解,並有效反饋呢?本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讀中體會明顯不足,劃出重點句子,圈出關鍵詞語,但沒有及時進行個體思考,進行旁註。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二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是一篇被無數語文老師研得很深很細的課文。而今天的《橋》一課,是我們學校集體備課後,有我來上的一節特殊的請高效課堂專家進課堂診斷的研討課。

備課與以往出公開課截然不同。以前備課,先備老師,備課堂各個環節如何安排、備過渡語怎樣說、特別是提問的問題要精益求精!而高效課堂的“導學案”設計是完全從學生角度出發,是爲學生自己學習知識提高能力而設計的一份學法案。學生要藉助這份導學案學得知識、提高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更要感受學習思維的體現!高效課堂的課上,老師不必擔心學生會不會配合你,而是要考慮自己作爲老師,應該怎樣去發現那個學生需要你的幫助,老師怎樣的讓學生開動腦筋去解決問題。

但在這節課結束後,學生很多的表現都不是自己所預料的,很多的想法不全是學生所能達到的。爲什麼呢?

一是在導學案的設計上,還體現不出“學習味、人情味、學科味”;

二是老師在課上的介入不夠及時、恰到好處;

三是對高效課堂板書、預展、展示環節的“打磨”遠遠不達標。

專家的指導不單點明瞭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指明瞭我今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打造高效課堂的各環節方法。更令我感動的是專家們對我的鼓勵很有力地推動着我在高效課堂的道路上前進一大步,我也更加期盼着專家們下次能看見又一個進步的高效課堂。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橋》教學反思三

《橋》一課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感人。在教學本課時,我注重以“讀”爲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1、反覆讀,強調學生多角度的閱讀。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是課標中的要求。對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學生反覆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如在解讀“老漢像一座山”我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爲什麼要把老漢比作一座山。學生解讀老漢沉着冷靜是一座山。引導學生感受“對老漢有話要說嗎?”“很敬佩他。”“真了不起。”“請帶着敬佩之情讀,(學生讀句子)“老漢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羣。他像一座山。”我接着引導學生聯繫下文體會,學生解讀老漢受人擁戴他公正無私,他是領頭羊是羣衆的靠山。教師學生再讀句子,“老漢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羣。他像一座山。”反覆讀,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時,提升學生的感悟。

2、以“讀”爲主線,關注學生的“學”。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理念。語文素養靠語文實踐,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強化讀書感悟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即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新課程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是其中的一維小學語文主要目的不是學“道”(指文章內容),而是學“文”(指語文規律和讀寫規則)。在轟烈烈的感悟中,教師要不忘學習方法知識,基本的語法知識和修辭知識。

在閱讀感悟的同時,要學習方法。本課突出體現在引領學生學習人物時,注意讓學生歸納學法,“剛纔我們在體會老漢的形象時,大家是通過對老漢的哪些描寫感悟到的。”“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的。”

3、讀寫結合,生髮語文能力。

在學習到最後一部分的時候,讓同學們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裏的人們,這時他們想對老漢說什麼呢?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是對交際能力的一種培養。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讀促說,讀說寫結合,學生纔會感到易於動筆,只有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生才樂於表達。

但本課當中回想其中,不足之處爲過於追求學生自主的回報感悟,作爲教師沒有很好的處理課堂上即尊重學生的體驗,又能面向全體的教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