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橋》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橋》教學反思1:

《橋》這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但是語言簡練生動,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應該說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所以題目“橋”有着深刻的含義。也是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橋》是本組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它不同於《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人》是通過典型事例來體會文中思想感情的,而《橋》則是通過人物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來體會思想感情的,領悟表達方法的。

五年級下《橋》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以老漢的言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劃自悟。學生很快地找到描寫了老漢的句子。“他像一座山。”“老漢突然衝上前去,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通過“衝、揪、兇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詞的體會,學生也就體會到了老漢的不殉私情,捨己爲人。再來討論老漢可能會喊些什麼,學生也都能說了。對於小夥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漢的一揪一推,更是含義深刻,令人回味。

在學習到最後一部分的時候,讓同學們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裏的人們,這時他們想對老漢說什麼呢?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是對交際能力的一種培養。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讀促說,讀說寫結合,學生纔會感到易於動筆,只有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生才樂於表達。

  《橋》教學反思2:

《橋》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最近我引導學生學完了這篇課文,對於這節課教學,我反思如下:

一、 在閱讀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漢的優秀品質

在學習課文中,我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思考:老漢的哪些做法令你敬偑,從他的做法中體現出他有怎樣的'優秀品質?在這個環節中,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讀書,自讀自悟。然後引導學生交流,對於學生體會不到的地方,我再給予點撥。由於學生用心讀書,所以較好的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老漢的優秀品質,在這個環節也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 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寫法。

在理解完了課文內容後,我讓學生再讀書,感受一下,文章在表達方面有什麼特點,然後讓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表達特點在文中交流。文中的短句,比喻句、擬人句的運用,是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學生體會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寫一寫這樣的句子,學練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

三、 在閱讀中豐富積累,摘錄詞句。

文中有很多好詞好句,讓學生瀏覽全文,找出這些內容,引導學生交流,然後把這些內容摘錄下來,積累語言,豐富學生的認知。

雖然這篇文章簡短,但在內容上,在表達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覺得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很好地發揮了教材的憑藉作用,訓練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橋》教學反思3:

《橋》這篇課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但是想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沉浸在文章情景當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我從“橋”入手,先讓學生認識橋是一座怎樣的橋?讓學生充分讀文的基礎上理解這不僅是一座窄木橋,更是一座逃生橋、救命橋;而在洪水的衝擊和村民的踩踏之下這又是一座臨危的橋。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這座窄木橋爲什麼是逃生橋、臨危橋?然後深入去體會洪水的肆虐和村民的驚慌。爲體會老漢的形像埋下伏筆。然後圍繞課文中的“老漢像一座山”細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的有關語句,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之後與同學交流自己對老漢的認識,然後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對老漢充滿敬佩之時,拋出“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從而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使學生與作者、文本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此外,《橋》這篇課文,處處充滿着人性的美。老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父親。面對滔滔的洪水,人們驚慌失措,而老漢卻穩如一座山。慌而不亂的老漢,此時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因爲他是幹部,心中只有羣衆,這是人性第一美。當他發出了“是黨員的留下”的時候,他想到了他是黨員,黨員就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這是人性第二美。當在人羣中發現自己的兒子,一把揪住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羣衆,把兒子留在最後,在這一時刻,老漢的人性美達到了高潮,這是人性第三美。如何讓人性美在學生心中紮根、昇華呢?我沒有空泛地講解,而是精心設計了不同的朗讀形式,針對不同的朗讀內容,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學生自然感悟出了老漢內心中的矛盾,更懂得了老漢此時此刻拋棄了親情,牢記着黨性。並設計讓學生練讀“少廢話,快走!”當羣衆安全過橋,僅剩下父子的時候,老漢纔想到自己是一位父親。

三處內容是課文中人性之美的一次次昇華。學生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這種充滿着黨性與親情的人性美。這種對黨的熱愛,對老漢這位父親的熱愛油然而生。

文章是以老漢的妻子來祭奠丈夫和兒子中結尾。我讓學生在悽婉的《再見警察》的曲中讀結尾。然後讓學生思考:面對此情此景你想說什麼?學生此時完全進入到了文章中去,能親自己領悟到老漢也是一個有親情的人。但是在生與死的關頭,他爲了羣衆,捨棄了親情。這樣的人,表面看沒有親情,其實,是最有情的人,他視羣衆在親人,這種親情纔是最偉大的,最高尚的。並在結尾給學生樹立一些優秀黨員形象,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書這樣的黨員在人民生活中不僅僅只是這一個而有很多很多,這樣黨員的形象就鮮明的樹立起來了。不過教學這篇課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學生理解、感悟了課文內容之後,我未注意從表達方法這一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如果指導學生從課文結構的安排、句式特點、語言描寫等多個角度引發思考,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評價能力。學生體會的會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