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1: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兩國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爲線索貫穿全文。作者採用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出了一個依依惜別的感人場面。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學生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我在教這一課時,一、充分利用圖片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二、學生自學互動。讓學生初讀課文後,在課文中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學習內容,自願合小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能力。但是,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內容,學生小組學習,交流討論體會不夠深刻。教師必須要創設一個整體把握的過程,否則有些學生的感受很深刻,而有些學生則似乎有些脫離文本,不利於學生整體的感受。

教師在教學適時點撥這一塊 ,設計問題比較精巧,學生比較開放地回答,如:“讀了課文你們從哪些事例知道朝鮮人民和志願軍是親人呢?”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當時志願軍離別時的情感變化,對往事的回憶,抓住親人間的情感流露,教師能適時地引導。如大娘與志願軍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等,讓學生明白,雖然從血緣關係來看志願軍戰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們不是親人,可是她們做到了親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這纔是真正的深情。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2:

新課程、新理念正逐步走進校園,走進師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人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採用的是情感教學。啓發學生想象,在頭腦中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再見了,親人》字裏行間,始終洋溢着讚美、感激的情感,表現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一國際主義精神的主題。如何憑藉本文的情感因素,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呢?嘗試如下:

一、整體入手,感知情感

教學伊始,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後,引出問題,使之感知情感。

1、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親人’指誰?是誰的‘親人’?志願軍爲什麼稱朝鮮人民爲親人?題目中的‘再’字怎麼理解?……使學生了解“親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類的朝鮮人民。志願軍所以稱她們爲親人,是因爲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題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見中的“最後一次”,含有一種何日復相聚的惜別之情。從而使學生感知情感的傾向。

2、從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讚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之一。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

二、細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個故事組成。作者選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主題。由於課文的前三段的結構與表現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學中我對第一段做了詳細的講解與指導。設計“志願軍戰士與大娘話別時追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等問題,讓學生了解志願軍與大娘告別時,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經幾夜沒閤眼,給志願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中,冒着炮火給志願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爲了救護在家裏休養的志願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這樣寫的目的在於體現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表現了這種感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接着,讓學生自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二、三意義段,使之具體體會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志願軍的深情,以及大嫂爲了給志願軍挖野菜而致殘,付出了多麼高的代價,從而受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深厚情感。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能培養人云亦云的聽衆。

三、品味詞句,體會情感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

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失去媽媽”,“失去雙腿”中的三個“失去”,充分說明了朝鮮人民爲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說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歸於盡”體現了小金花的媽媽痛恨敵人、熱愛志願軍的感情;“噩耗”反襯小金花的剛強;“倒在血泊裏”、“代價”說明朝鮮人民爲志願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

教師應成爲學生閱讀的導師、課堂閱讀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啓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四、設計引讀,抒發情感

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慾望。此時,我設計引讀,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車“啓動”、“徐徐開出”、“飛馳而去”三個過程設計引讀。像最後一個過程——列車“飛馳而去”,就是這樣設計引讀的:

“戰士們深深地依戀朝鮮的山、朝鮮的水,更依戀朝鮮的親人們!然而無情的火車卻風馳電掣般向前駛去。戰士們趕緊把頭探出窗外,只見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佇立在窗外,不停地揮手告別。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

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後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3:

《再見了,親人》字裏行間,始終洋溢着讚美、感激的情感,表現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一國際主義精神的主題。如何憑藉本文的`情感因素,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感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尊重和期待中積極地學、主動地探索。

教學伊始,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後,引出問題,使之感知情感。

1、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親人’指誰?是誰的‘親人’?志願軍爲什麼稱朝鮮人民爲親人?……使學生了解“親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類的朝鮮人民。志願軍所以稱她們爲親人,是因爲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2、從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讚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

“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之一。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

二、發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情感。

教師給學生比較開放的提問,如:“讀文章後,你的心情怎樣?”“讀文字,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當時志願軍離別時的情感變化,對往事的回憶,抓住親人間的情感流露,教師能適時地引導。如大娘與志願軍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等,讓學生明白,雖然從血緣關係來看志願軍戰士和大娘不是親人,可是她做到了親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這纔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師要給予引導,聯繫上下文,結合當時志願軍所處困難,緊緊扣住“親人”這一主題來引導,可能更有實效,理解能更深。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能培養人云亦云的聽衆。

三、抓住關鍵詞,讀懂、讀好句子,教師的適當引導,領會文章蘊含的意思。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

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失去了唯一的親人”中的這個“失去”,充分說明了朝鮮人民爲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說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說明朝鮮人民爲志願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

四、設計回讀,抒發情感

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慾望。此時,我設計回讀,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每一次事件結束時都設計了“再見了,親人!再見了,媽媽!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在一起”。渲染感情,讓學生體會中朝兩國之間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