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論餘秋雨散文藝術特色

論餘秋雨散文藝術特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應該說,餘秋雨先生先生的散文,我最欣賞有三點:一是其語言,餘秋雨先生的語言往往凝重而深沉,引人深思;二是對待文化與歷史的嚴肅的思索,透露出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歷史使命感;三是能夠走出象牙塔,不拘泥於史料,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頭腦去觀察和思索。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論餘秋雨先生散文藝術特色,希望對你有幫助。

論餘秋雨散文藝術特色

當代文壇羣星璀燦,優秀的文藝作品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而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卻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蒼穹,格外引人注目。餘秋雨先生的散文獨特之處在於,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餘秋雨先生將散文藝術有機的融合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史學當中,深入淺出的將深奧的歷史文化展現於世人,表現出了一種歷史濃郁的厚重感與滄桑感。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澄澈精緻、萬物溶情的,同時也是兼收幷蓄且耽思旁訊的,這是一種知識的積澱、理性的昇華,它可以啓人心智、教化人倫。

餘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問世以來,受到海內外華人的廣泛好評和關注,餘秋雨先生相繼又推出了《出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文明的碎片》,創造了“文化散文”這一全新的形式,從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現象。與此同時,餘秋雨先生散文中的文化批評、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學術界的批評和討論,見仁見智,葆貶皆有。那麼餘秋雨先生散文的文化魅力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呢?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什麼原因如此引人關注和思考呢?

一、對散文傳統模式的突破與創新

餘秋雨先生散文對於散文傳統模式有了較大的突破與創新,適應了文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篇幅上得到了拓展。在散文發展的漫長過程中,古典散文等同於“小品文”,即所謂“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以小見大”是它在選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則,形成了簡約的審美規範。由於傳統文體篇幅的束縛,使得散文的發展固定在短小簡約的模式,極大地制約了散文的表現內容。例如被稱爲“範文”的楊朔的《荔枝蜜》、《香山紅葉》,冰心的《笑》、《小桔燈》等。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從全新的角度透視中國文化,選取大場景、大題材,表現大主題。首先從篇幅上,給人的感覺就是磅礴大氣、容納古今、氣象萬千的鴻篇鉅製,《遙遠的絕響》14000餘字、《蘇東坡突圍》有10700餘字、《一個王朝的背影》近13012餘字,《十萬進士》26700餘字,連《柳侯祠》最短,也有2800餘字,這些篇目的特點是字數多、容量大、歷時長。情節複雜。兩者相較,前者彷彿溫文爾雅的“小溪輕流”,而後者則爲磅礴壯美的黃河泰山。餘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吞吐古今、馳騁萬里,彷彿餘秋雨先生作品裏的“三疊泉”,裹挾着自然的衝擊力,雷霆海嘯般翻卷而來,帶給人審美的強烈震撼,彷彿長河落日的圓融氣派,又彷彿黃鐘大呂的磅礴氣勢,令人蕩氣迴腸,從精神上爲之一振。

2、從形式上,理性與抒情相結合;從內容上,詩化的語言和理性的思考相結合。餘秋雨先生說:“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①客觀地說,從寫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議論,但又多以抒情的筆法來表達,這種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的有機融合,使文章的議論靈動起來,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蘇東坡突圍》“請允許我在這裏把筆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會在這裏顫慄,中國幾千年間有蘇東坡那樣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人呢???”這些典雅抒情又充滿睿智的文字描寫,使讀者在理性的思考上獲得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正是這種抒情與議論的結合,才使人們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所經歷的苦難歷程,中國文人所獨有的悲劇性命運,促使人們從心底反思:中國文化的歷史定位是什麼?中國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可以說,餘秋雨先生散文中的亮點不是生動細膩或大氣磅礴的場面描寫,而是這種用抒情的筆法,進行理性思考和議論。

3、餘秋雨先生散文創作中的“餘氏兩難結構”。在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中,我們體驗到的是一種人類精神的超越、是一種內心而發的思考,這種思考帶給讀者的是心靈深處的震撼,而這種心靈震

撼的效果,來自於作者內心深處“兩難境地”的宣泄。餘秋雨先生在談到“兩難結構”時,以話劇《曹操與楊修》結尾爲例,說“如果你寫大的東西的時候,要表述出你無法找出結論,但又牽動你感情的部位,不僅牽動你的感情,根據你的體驗也能牽動廣大讀者的感情,但是簡單的結論是沒有的。”②如在《道士塔》中,餘秋雨先生寫到:“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又如《白髮蘇州》“我突然有些害怕,怕那個門庭打開,涌出來幾個人:再是長髯老者,我會既滿意又悲涼,若是時髦青年,我會既高興又遺憾。該是什麼樣的人?我一時找不到答案。”《道士塔》揭示了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作者告訴我們“家天下”的制度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產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根本性動因。而《白髮蘇州》中作者在思考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何去何從,在歷史緊要關頭的回放中,如何抉擇,在新的歷史時期,又如何面對?這種兩難選擇絕不是簡單的是非曲直,而是複雜曲折的,是難於下結論的。“餘氏兩難結構”,既是餘秋雨先生對於人生態度和社會問題的思考,同時也給讀者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喚醒了潛藏於中國人心中的民族意識和人文神經,激起了強烈的文化共鳴。

二、主題和題材的擴展超越

貫穿餘秋雨先生散文的主題是:對文明的召喚和呼喊。“至少有一個最原始的主題,什麼是矇昧和野蠻,什麼是它們的對手——文明!每一次搏鬥,文明都未必戰勝,因此,我們要遠遠近近地爲它呼喊幾聲。”①可見其散文的主題和題材並沒有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而是在傳統觀念的基礎上,更加深廣。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主題和題材的擴展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尋找隱藏於山水古蹟的文化意蘊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大多以景物爲題名,但是餘秋雨先生不同於以往散文只關注景物的自然現象,多以個人的感情抒發和自我表現爲主,而是用餘秋雨先生深邃的目光,透過這些現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這些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正如作者所說的:“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較深腳印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②這就與以前或偏重於時代精神的激揚,或沉迷於個人感性生活的抒發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風貌,開闢了中國當代散文的新的藝術空間。如《陽關雪》,對陽關雪的描寫其實只是作爲一個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先生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今天,我衝着王維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餘秋雨先生們的法術,不是別的,正是餘秋雨先生們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現的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價值和餘秋雨先生們作品的魅力,來突出餘秋雨先生們在官場上的尷尬與在文壇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風雨天一閣》對天一閣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寫天一閣的創建人範欽其人,寫其超強的意志力與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從而顯現天一閣本身的存在價值。

2、關注中國傳統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閃現出一大批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餘秋雨先生們都是才華橫溢而又命運多蹇的人,蘇東坡、范仲淹、柳宗元等。餘秋雨先生們都具有“高貴又苦悶的靈魂”,餘秋雨先生們因富有才華和個性而不容於朝廷,受到小人的詆譭。餘秋雨先生們被冷落、被流放、被貶謫。餘秋雨先生們的生命力受到擠壓和摧殘。但是,無論餘秋雨先生們處在怎樣的險惡條件之下,都有不變的文化良知。惡劣的環境沒有折服餘秋雨先生們,相反,反而磨練了餘秋雨先生們的意志,激發餘秋雨先生們更大的智慧,綻發出更燦爛的文明之花。《蘇東坡突圍》中蘇轍指出:“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作者描寫了偉大詩人蘇東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詆譭,一次次被貶謫到更加偏遠的地方。但是,餘秋雨先生始終沒有放棄對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場的失意使餘秋雨先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文學創作中,事實證明,餘秋雨先生的大多數優秀作品是在被貶謫的時候創作的。作者通過對傳統文人的悲劇性命運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瞭解到,中國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難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和專制制度及愚昧野蠻不斷進行抗爭的搏鬥史。

3、以獨特的視角探索中國文化

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中國的山水風古蹟,更加人道主義,更加深刻、透徹。《都江堰》中,作者認爲,都江堰比長城要偉大得多,長城是雄偉的,但更多的是排場,背後是讓人驚悸的殘暴。而都江堰是質樸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潤和灌溉了中華民族。“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纔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掩蓋歷史的創痛和醜惡,指出了長城背後的殘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實用與貢獻。

4、重建評判座標

在對中國文明歷程的展示中,價值觀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侷限,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以一種公平的視野去鳥瞰中國發展的歷史。如《一個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統論和民族正統論,“在我看來,現在的中國人特別需尋找人類歷史的整體座標,以人類歷史作爲價值座標去分析看到的各種文化現象。”對待歷史人物,用誠實的理性的態度去對待,不受任何主觀因素的影響。衆所周知,秦檜是南宋的奸臣,人們都痛恨餘秋雨先生咒罵餘秋雨先生,沒有人會爲餘秋雨先生說話,但餘秋雨先生還是客觀地理性地留出空間讓餘秋雨先生申辯。而對於蘇東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餘秋雨先生曾因妒忌而陷害過蘇東坡,餘秋雨先生所檢舉的詩句,正是蘇東坡分別時送給餘秋雨先生的詩句。秋雨散文不同於以往散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理性審美意識所支撐起的恢弘氣度。

三、對小說藝術形態的借鑑

爲什麼我們閱讀餘秋雨先生鴻篇鉅製的散文不會覺得枯燥,相反,會愛不釋手呢?我認爲,這跟餘秋雨先生散文的小說化藝術形態不無關係。讀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你會覺得你同時也在享受一篇小說,作者有意識地將餘秋雨先生的散文與小說以最好的形式結合起來,追求一種小說化的藝術效果。有利於不同層次,不同趣味的人讀懂、接受、喜歡。其散文小說化藝術形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整生動的故事情節

傳統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順序性,一般都是爲了體現某一主題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斷,把餘秋雨先生們結合起來,使之突現主題。而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則不同,餘秋雨先生注重故事情節的塑造,並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給我們呈現了敦煌文化淪喪的整個過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將壁畫刷白,與外國人進行廉價的交換,中國官員如何對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視之不理,最終敦煌的研究者只能從外國買來文獻的膠捲進行研究。整個故事完整生動,讓人如身臨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場面的描寫,更是讓人義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紮緊了。籲——車隊出發了。”“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遙遠的絕響曲》、《漂泊者們》、《華語情結》等篇也都包含着一個或多個生動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說化藝術形態使得散文具有小說的強烈感染力。

2、歷史現場還原似的虛擬,豐富的藝術想象

一般認爲,散文應當是寫人的真情實感,歷史散文的內容應當符合歷史事實。但是,許多歷史散文作家,就是由於太拘束於歷史事實,導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學,枯燥而無新意。餘秋雨先生餘秋雨先生認識到這一點,並不侷限於傳統的散文創作規範,而採用了虛擬性的小說手法,發揮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歷史材料,給予生動形象的藝術再現。如《陽關雪》中,描寫王維“餘秋雨先生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着舉起了酒壺??”我們都沒有身臨其景,都不知道王維的友人是否幫餘秋雨先生打點行李,也不知道餘秋雨先生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離別的氣氛,呈現給我們一個具體而生動的畫面,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王維當時的心境,更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過合理的想象,讓歷史再現,讓人如身臨其境。

四、散文創作中的“戲劇表現”

餘秋雨先生文化散文還有一個重要特徵便是散文的小說化藝術形式,對此,我把它概括爲“戲劇表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戲劇形態與散文形態的相互融合

餘秋雨先生文化散文具有戲劇的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把散文與戲劇的特點相結合,注重故事情節的塑造,有連續性、完整性、生動性的特點。而傳統散文爲了體現主題只是截取一個歷史事件或某一場景,用以凸現主題。如《風雨天一閣》給我們講述了天一閣作爲文化象徵傳承流轉的整個過程。如創始人範欽在爲官生涯中如何費盡心力地收集書籍孤本,對於天一閣的文化傳承如何處心積慮,清代姑娘錢繡芸爲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範家;而同時對範欽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閣對《四庫全書》編纂的歷史貢獻,以及民國初年遭到盜毀的打擊等等進行了具體描述。對於故事的完整性、生動性的情節塑造,非常到位。特別是生動的細節描寫:“錢繡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終身而未能上的樓板,黃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過的樓板,現在只留下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在上面??”這些戲劇性的表現形式:如倒敘式、細節性描寫以及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轉換,懸念設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

2、豐富的想象和悲憫的人文情懷

運用合理的想象和小說式的虛擬手法,把抽象而概括的歷史材料,給予生動形象的藝術再現。如《蘇東坡突圍》中,描寫蘇東坡被押解的場景:“餘秋雨先生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餘秋雨先生閉上眼睛搖了搖頭”等等,時空阻隔,我們都沒有身臨其境,也不知道蘇東坡當時遭流放時的真實場景,也不知道餘秋雨先生是否真的“擦一把臉、喘一口氣”,但通過作者合理的想象,細膩傳神的描寫,讓歷史再現,使我們更深刻地貼近到蘇東坡尷尬的境地和孤苦的內心世界,更能夠體現作者的情感和內心感受。

作品中還充溢着悲憫的人文情懷。《風雨天一閣》中描寫清代女子錢繡芸嫁到範家,卻沒有看到天一閣的任何一本書,帶着遺憾逝去了。作者寫道:“今天,當我擡起頭來,仰望天一閣這棟樓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錢繡芸憂鬱的目光??而是寫在那很少有人文氣息的中國封建社會裏,一個姑娘的生命如何強韌而又脆弱的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在天一閣的整個鴻篇鉅製中,作者特意將筆墨濡染了一個封建時代女子的文化渴求,並給予深切的同情和關注,這反映了餘秋雨先生悲憫的人文情懷,使人讀了彷彿也感覺到了錢繡芸那哀婉的目光,併爲之感動、爲之嘆息,這種悲憫的情懷不僅突出了天一閣的文化價值,而且也增添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五、強調“崇高”

在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中“崇高”也是其一真被強調的對象。這與餘秋雨先生平時注重對中國古代的美學思想的學習和研究是分不開的,在涉及到美的崇高的問題時,莊子說:“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這種“大”就是美的一種崇高形態。在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中這種美的觀念從較多角度被體現了出來。

第一、從文章的題目中便可見一斑。

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峽》”等,衆所周知,這些著名景點作爲一種人文構建,既可以使人從視覺的角度來感受其宏偉、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從文化的角度來感受到洪厚、莊嚴之美。這些人文景觀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實用性爲世人所矚目,它們是獨具特色的景觀,同時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種豪放的雄偉、是一種奔騰的力量。餘秋雨先生們可因其“大”而振奮人心,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激發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情與景的交融,靈與肉的碰撞。

而使得藝術審美者在體味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的同時,也會明顯的受到餘秋雨先生思想的浸潤與牽制,你會一起和餘秋雨先生感同身受到好與惡、榮與辱,血與淚的情感宣泄,這是一種共鳴現象,這期間除了傾聽到作者的痛苦,激盪、欣喜的心聲之外,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震盪感。而這些情感的波動也正源於對崇高的體驗。這是美的昇華。在《道士塔》中,我們一方面爲道士王圓篆因愚昧和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經文、錦帛流失海外而對其切齒。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貪圖個人享受而對莫高窟不管不顧、聽之任知,而對其痛恨有加。現實醜已成爲即定的歷史,任何人也迴天乏力。直面歷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後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被空前強化了,崇高的歷史使命感襲上心頭,以至於使藝術的審美者臉紅心跳、熱血沸騰,這時在其意識形態當中個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騰了民族大義、民族氣節。

第三、在餘秋雨先生的散文當中,餘秋雨先生常常以哲人的眼光洞穿歷史。

餘秋雨先生可以不受身觀侷限而貼近歷史人物的日常生活或置身於歷史人物的靈魂深處,讓其用最具說服力的事實去說話,使審美者對這些“事實”進行了理性思考後產生的對歷史人物高尚情操予以認可並滋生的敬畏之情,這種敬畏之情源於對崇高的體驗。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盡情的敘寫了以藏書爲樂的範欽和甘願放棄田產而繼承“天一閣”藏書的範大沖。藏書對文化的積累與延續至關重要,因而古往今來頗受有識的士子文人津津樂道與青睞。衆所周知,藏書的意義雖大,卻沒有經濟價值可言。而範欣卻苦心經營到80歲臨終之時。更有甚者,其長子範大沖爲了“天一閣”的藏書甘願放棄了對田產的繼承,其魄力不小,勇氣可嘉。範大沖的人格、情操也因其得以昇華。這種取捨直承歷代文人的精神實質,值的謳歌與弘揚。範大沖其人也因其“壯舉”而成爲美的典型。這篇文章,作者以平和的語氣娓娓道來,使人可信,感人肺腑。它不僅具有了剛健,雄偉的美的實質,而且也能使人產生一種驚心動魄的審美感受。當然,對崇高美的表述在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中表現甚多,難以窮盡式的羅列。

綜上所述,餘秋雨先生的散文,跨越了純文學的界線,走向文化領域。餘秋雨先生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以嶄新的範例拓寬了當代散文的領域,創造了新的散文審美形態,使散文的河流改變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體意識的抒發到到整體精神的張揚。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於史學、哲學、美學於一身,把高深的歷史文化問題融入世俗,開闢了中國文化的新紀元。

【註釋】

①、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自序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10版第1頁

②百家講壇餘秋雨先生演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