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說到現當代中國文壇,餘秋雨是一位始終繞不開的作家。特別是他標誌性的歷史文化散文,更是引領了文壇一股鑑史傷古的散文創作潮流。其《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霜冷長河》等散文集更是成爲近一二十年年來經久不衰的暢銷書,餘秋雨可以說是現當代歷史文化散文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本文結合餘秋雨散文的具體描寫,試通過對其文章的探究以及寫作筆法的剖析,淺析其歷史文化散文的特點和特色。

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良傳統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那裏,不僅得到了全面傳承,且不斷有所創新、有所發展。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便是其中優秀的代表。餘秋雨是中國現代文壇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中國文脈》等文集,被公認爲全球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從“歷史文化”視角寫人狀物,餘秋雨總能注入相關的文化歷史知識,傳達對民族文化命運的深刻思考與文明批判,將人、自然、歷史與文化渾然融爲一體,具有廣博而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蘊。但其一些歷史散文中也不免爲了突出情感而故作矯情,給人一種虛假做作之感。下文將從歷史的追憶、人文情懷、主體意識和詩意的語言、以及部分片段的做作矯情等幾個方面對餘秋雨的散文特色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對歷史的追憶

作爲歷史文化散文,對名勝古蹟的憑弔以及對歷史的追尋與反思自然是第一位的。餘秋雨的散文都貫穿着一條主線,那就是對歷史的追尋。歷史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永遠無法也不能爲人們所忘卻的文化傳承,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有寫史的傳統,可見歷史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獨特情感。餘秋雨在散文作中將歷史與文化相融,使其作品散發出強烈的歷史厚重感。

在餘秋雨筆下,歷史並不是沒有生命的,而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漫漫長河,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在文化歷史中緊密相連。餘秋雨寫過敦煌,寫過都江堰,但寫到最後一篇卻是《這裏真安靜》,是一片荒涼的墳墓。餘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在《莫高窟》中,他寫道:“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這是何等的氣魄,在餘秋雨的筆下,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滿了血肉、永遠不會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餘秋雨面對面前的斷壁殘垣,想起了:“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這一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餘秋雨重新訴說歷史時,想象了一些細節,進而使感情更加濃烈。這是作者對那些卑劣行徑的的聲討,對那段屈辱歷史的的哀嘆,是以史爲鑑,敦促現代人不走過去的老路,更好的保護中華民族古老絢爛的文化。

《一個王朝的背影》等許多文章也是這樣,餘秋雨重現歷史卻不拘泥於歷史,通過遺蹟和歷史故事抨擊那些曾經肆意踐踏我們民族文化的行徑與當時國人的愚昧,從而對現代人產生積極影響,這是歷史的根本意義,也是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出發點。

二、強烈的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一般認爲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於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在餘秋雨追尋歷史過程中發現,中華民族獨特的處世觀念以及價值取向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於是在他的文章中,關注的不僅僅是歷史本身,而是延伸出對人本身的關注,希望借自己的筆去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影響人們做出更利於自身以及社會發展的價值選擇。

餘秋雨從歷史的豐富與深邃入手,聚焦於人的靈魂底蘊。他在《霜冷長河》中大談友情、名譽、善良等問題,指出友情應真誠付出,沒有目的,面對名譽當有淡然的心態,善良之心則應廣博開闊等,希望讀者能夠銘記歷史但不沉溺於過去的輝煌和屈辱,爲他們構建出面對人生百態時應有的人格與良知。這也是我們所講的“文學擔當”。文學作品的生命源泉便在於文學擔當,文學擔當就是其作品是對社會、對人民是有益的,能夠幫助勸導人們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促進讀者自己的某一方面發展,進而對整個社會產生有益的影響。餘秋雨的散文創作無疑具備強烈的文學擔當的,他對歷史的追尋追根到底是爲了引導人們去反思自身、引導社會去反思歷史。他從沉重的歷史中,以及緊迫的現實中試圖去喚醒人們的憂患意識,表達作爲中華兒女心中的拯救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願望。

可能同爲文人,更能明白歷代文人的心理活動。餘秋雨散文中更多關注推崇的是歷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貴妃,不是將軍,而是這些詩人。”可是這些封建文人大多隻能成爲權力的附庸,少數不願趨炎附勢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雲遊四方、獨善其身。所以餘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說“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這也正是文人和社會的無奈。餘秋雨通過這些敘說,表達了作爲文人的他對前輩的哀嘆以及對自由的嚮往。他所期望的文學是人民的文學,是對人的靈魂的觸碰和指引,而不是少數人操縱的虛假文學。這些體現了他作品中強烈的人文關懷和文學擔當。

三、第一人稱以及詩化的語言

餘秋雨的散文中多用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好像在講他自己的故事,但讀者都能從“我”中發現自己的影子。他通過描述“我”的情感體驗與心理活動,把“我”放在當時的.大的時代背景下,讓讀者看到了“我”的個性。在他的歷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個嚮導一樣,爲讀者講述歷史故事,帶領讀者遊覽古蹟,更兼顧着評論員的身份,爲讀者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讓人身臨其境,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在餘秋雨的《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語言爲讀者描述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宅,讓讀者感受到當年晉商的豪邁,進而瞭解晉商的興起與衰落,跟隨着“我”的講述,讀者不知不覺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都帶着自己濃厚的情感體驗,作者將讀者帶進了主體情感世界,對歷史進去思索和追問。

所謂詩化語言,即語言具有詩的韻味、詩的意趣、詩的風格。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中就充滿了詩意的語言。他的散文語言表達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他繼承了前人的文風,並更加的抒情詩化,有着獨特的風味。他的文章是詩與散文的結合,既有詩的柔情,又有散文的行雲流水。

在他的文化歷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情感體驗來確定主題,並用充滿詩意的語言來表達,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結合,使“我”的形象變得更加生動、豐滿,以小見大,以小“我”見大“我”,從自身出發去探究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歷史全貌。

四、部分片段的虛構做作

餘秋雨說:“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項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他的散文無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通過歷史傳遞中華文化。然而,讀多了餘秋雨散文的人也會發覺,他的散文幾乎都是一種模式,《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個王朝的背影》、《西湖夢》等文本的敘事模式,一般是以歷史名勝古蹟爲文章的出發點,然後講述與歷史景物、自然山川有關的人文景觀,又突出當時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在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又會自然而然地闡述自己的歷史觀感,對整篇文章進行昇華。餘秋雨的這種寫作模式中,全憑主觀感情的拿捏。有時爲了突出特別的情感,在還原歷史時會參雜一些細節描寫,但這些細節與情感大多是作者的主觀臆造,給人以虛假之感。餘秋雨在有一段關於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寫:“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作者的這些細節不知從何得來,可能是爲了反映那個時代人們的愚昧守舊而故意捏造。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是爲了營造一種感傷的氣氛、悲劇的色彩,故意構造一些虛假的故事,讀多了會給人不真實的閱讀體驗。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抒情是文學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餘秋雨的散文中表現的更爲突出。餘秋雨的散文成功的運用了抒情的語句,但在一些片段上他爲了抒情而抒情,給讀者無病呻吟的感覺。在《這裏真安靜》中作者寫道:“多少倩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於都喑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了一個角落,凝結成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這羞愧和罪名,不聲不響,不願讓人接近......”餘秋雨爲了追求文章的華麗,喜歡用排比和比喻句,但用多了就不自然。情由心生,不能過度的追求華麗的詞藻,爲了抒情而抒情,最後只能是矯情做作。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餘秋雨的評價各人之間也不盡形同。但不可改變的是,餘秋雨引發了當代社會的創作歷史文化散文的熱潮,成爲很多人學習模仿的對象。他是一位具有極強使命感與歷史責任感的學者,他的散文是對歷史的重現、對文化的的傳承,表現出當代文人對歷史的追尋以及未來的期望。作爲現代散文的領軍人物,也將在中國散文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