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餘秋雨散文鑑賞

餘秋雨散文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閒讀梧桐》是一篇散文。這篇散文是作者孫海在大學時期寫的,曾經被《雨花》等刊發表,下面爲大家分享了餘秋雨散文的鑑賞,歡迎大家欣賞!

餘秋雨散文鑑賞

閒讀梧桐

餘秋雨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處,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髮,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並肩成長,後來,或許因爲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閒來臨窗讀樹已成爲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禦寒。入夜,便加了一牀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扣窗櫺。我從酣夢裏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於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裏,他不願屈從於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裏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於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慼慼”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着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櫺,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虯樹挺幹。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隻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其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於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如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迴,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裏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扣擊着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爲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臺上,撲進一闋蓬鬆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鑑賞

餘秋雨善於從文化和歷史的大視角出發,着眼於小至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大至一國一朝乃至整個歷史的長河,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抒胸臆,縱橫捭闔,揮灑自如,讀來如胸中蕩氣,令人回味。從全文看,這裏的“梧桐“就是他家樓前的一棵梧桐樹,閒”是沒有事情,沒有活動,有空的意思,那麼,單看題目就是沒事的時候看樓前的梧桐樹,看似閒來之筆,可是作者又偏偏用了一個“讀”字,究竟讀出了什麼內容呢?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處”這是梧桐生長的位置,正因爲它生長在這裏,才“整日整夜與我們對視”,整日整夜說明我梧桐與我相伴時日很長,我讀它已久。而“對視”是人與人之間眼神的交流,在作者心裏梧桐早已是一位熟悉的朋友,所以才整日整夜與我們對視,似乎要告訴我們什麼?

於是,“閒來臨窗讀樹已成爲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這棵梧桐大且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是因爲他挺拔向上;“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因它葉如長髮,披肩掩面。“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躲過了規劃的砍伐,又無畏於風雨的洗禮,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活了下來。

那麼,這棵梧桐是怎樣面對生命中的風雨的呢?請看下文:夜讀梧桐。這夜“我從酣夢裏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

疑似風雨大作,臨窗而望“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原來,只有風沒有雨,面對“粗暴狂虐的北風”它獨自“承受着一份天邊的蒼涼”他的每一片枝葉團結着、簇擁着、顫抖着、呼號着。梧桐這樣的的抗衡着來自自然的考驗。這讓作者聯想到了他的外祖父,因爲他是一位“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兩袖清風,將一生獻給了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這種超然的胸襟於此時靜默的梧桐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他們同樣“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

然而,這樣一位獻身教育,忠心爲國的教育家卻“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裏,他不願屈從於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了。悲哀!

次日,天已大晴經歷了一夜風雨洗禮的梧桐光禿蒼老,虯枝挺拔“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然而,凋零了滿樹的枝葉,卻仍留一身傲骨;凋零了滿樹的枝葉,卻也是他們今生的宿命;凋零了滿樹的枝葉,還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梧桐啊!梧桐!你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你深知自然規律,坦然面對風雨,用頑強的意志承受生命中的痛。一日如此、一如此、一生亦如此。起起伏伏。無言無悔,這該是怎樣一種寂寞呀!如果外祖父能忍一時之痛,那一代人笑對生命中的無情戲謔,也許肯定也會迎來今天的晴空萬里。

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無人也無法改寫,但逝去的卻是新一代繼往開來的最好見證。看!一位紅衣少女雀躍着走來了,在每一篇梧桐葉上留下動聽而美好的旋律,帶着前人的美好期盼與祝福,步履翩躚地向我們走來了。這時,“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希望。

全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名爲寫物,實爲喻人。作者借梧桐傳達出來的那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文中用外祖父的對命運的屈從與梧桐對風雨的抗爭進行對比,向人們詮釋了人生的真諦: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梧桐,一株生長極普通的樹,卻交給我們玄奧的自然之法,生存之道。樹猶如此,人亦然。以自然之心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風雨如晦,抗之!春暖花開,順之!一身傲骨立人間,風雨戲謔笑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