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大綱

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稱讚》,下面我就從說教材分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第五單元的主題就是“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無論是識字、童話、口語交際、展示臺都貫穿了溝通、交流、合作、分享等觀念。《稱讚》一文通過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事情,讓學生感受真誠的稱讚會給人帶來自信、勇氣、快樂。課文文質兼美、寓意深刻、既能讓學生學習語言,又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但對理解詞語、感悟文本能力還比較薄弱。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發現他們喜歡發現別人的不足,不善於真誠的稱讚。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課標要求及對教材和學生分析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激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長處、並給予真誠的稱讚。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體驗相互稱讚的快樂。

教學難點:小刺蝟是如何發現小獾優點、並給予真心稱讚的。

四、說教法學法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好玩、好奇心強,主要依賴於直觀教具進行思維。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以情境教學爲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遊戲活動情境,並運用以讀代講法、討論法、啓發點撥法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

新課標指出,在重視教法研究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掌握自主識字法、合作探究法、多種形式朗讀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 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受到過別人的稱讚或者稱讚過別人嗎?心情是什麼樣的?(學生自由說)

2、引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是《稱讚》,(板書課題)想聽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稱讚,爲學生進入文本降低難度。】

(二)初讀課文 自主識字

1、課件播放《稱讚》的故事視頻,學生傾聽。

2

【設計意圖:爭取讓學生將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這樣的閱讀要求不僅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而且也是培養學生隨文識字的能力的過程。】

3、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4、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1)創設情境,認讀“火車”上的生字詞,重點指導“瞧”、“傍晚”的意思和“粗糙”的讀音。

(2)小遊戲:搶摘蘋果。課件出示蘋果樹,利用蘋果卡片引導學生認讀本課生字及形近字。

5、教師指導學生寫字:板和椅;學生在寫字本上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中採用先隨文識字再分步強化的辦法。不僅培養了學生靈活自主識字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生生互學、生生互助的能力,並採取多種辦法幫助學生鞏固識字。】

三、圖文結合 感悟課文

1、感受稱讚之真誠

(1)仔細觀察第一幅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讀一讀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自由介紹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體會小獾此時的心情。把小刺蝟對小獾的真誠的鼓勵和稱讚用朗讀體現出來吧。

2.感受”稱讚”帶來的變化。

(1)(出示圖2)想一想:爲什麼一句稱讚的話會讓小獾有這麼大的變化?劃出有關句子。

(2)看一看:通過圖片的對比感受小獾的前後巨大進步。理解“泄氣”和“自信”,帶着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讀一讀:通過分行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稱讚帶來的變化。

3、體會互相稱讚帶來的無比喜悅。

(1)(觀察圖3、4)重點指導學生讀出“高興極了”的語氣。

(2)想一想:課文還有哪一段寫到“高興極了”?說話練習:-----極了------極了。

(3)抓住“兩次?高興極了”是因爲什麼這一問題,體會稱讚的作用。

(4)分角色朗讀,回顧全文進一步體會稱讚帶來的快樂。

(5)想一想: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與文本進行真正對話;通過角色互換、體驗閱讀,大膽假設再一次體驗稱讚的神奇魅力。閱讀能力就在學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閱讀、感悟中得來。】

四、對話文本,學習稱讚

1、課件出示稱讚的要求:我們身邊值得稱讚的同學,你認真的觀察過他們麼?願意把真誠的稱讚送給他們麼?

2、學生自由表達。

3、教師總結送給小詩。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用一雙欣賞的眼睛看世界。是值得學生受用一生的好品質。本文的情感薰陶就在這潛移默化的一個個生動的小片段中得來。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 五)拓展延伸 陶冶情感

現在,大家願意真誠地把你的聖水灑向身邊的人了嗎? 同學們回去後自己製作陽光卡片,在卡片上寫上你想說的話,送給你想稱讚的人。讓陽光自信好心情永遠伴隨在我們的左右。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體現明理重導行的理念,親身體驗稱讚的魅力。回去後自己製作陽光卡片在卡片上寫上你想說的話,送給你想稱讚的人。相信學生必會有所觸動、有所行動。】

六、說板書設計

稱讚

刺蝟 一個比一個好 小 獾 (泄氣——自信)

小獾 沒見過這麼好的蘋果 小刺蝟 (消除疲勞)

【設計意圖:板書也是圍繞着稱讚來設計的,稱讚架起友誼的橋樑、還讓人消除疲勞,由泄氣變得自信,板書好似一個微型教案濃縮了文章的精華,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相信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次習作正依據此來設計,力求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經歷,打破常規思維的習作定勢。多角度的從自身的生活經歷中尋找合適的內容,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使學生的習作在“真”與“情”這一層面上有所突破。

二、說教學目標

1、明確寫作範圍,開拓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煉寫作方法。

2、激發學生興趣,尋找來自父母不同的愛,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

3、昇華學生情感,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完成習作。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圍繞“父母的愛”這一話題進行習作的訓練,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2、抓住細節寫,表達真情實感。

3、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

四、說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複習寫法,小組合作學習,音樂渲染,昇華情感的方法,讓學生訴說真情。

五、說教學過程

㈠、回顧課文,複習寫法

1、利用課文切入話題。

2、組織交流讀後感受。

3、複習課文中細節描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㈡、交流感受:初感親情。

1、說說你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事。

2、體會愛的不同方式。

㈢、創設情景:感悟親情。

1、播放錄像:讓學生觀察、感受畫面內容。

2、交流感受。

3、聯繫實際,暢談父母愛的點點滴滴。

㈣音樂渲染:找動情處

學生邊聽音樂,邊回憶最感人,最想對父母說的事。

㈤、感悟方法:訴說親情

1、把剛纔想對父母說的事濃縮成一個詞,一個短語,或一個句子寫在本子上。

2、運用剛纔課文中的寫法,說說成語背後的故事。

3、學生交流,師生互評。

㈥、片段練習,酌情指導

㈦、佈置作業:完成習作內容

說課稿 篇3

《我家住在新農村》是《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農村和城市的明天”,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家鄉成了孩子關注的生活領域,家鄉的過去、現在、未來,家鄉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等都成了他們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所以本單元關注的核心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家鄉日新月異的面貌,家鄉的未來會更加無限美好。內容與社會緊密聯繫,這裏把認識農村放在奔單元第一課,我想主要是因爲農村在中國的突出地位以及農村建設的重要性,用書上的話說中國農村的發展狀況直接關係到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小康水平的實現,所以要了解祖國,就要了解祖國的農村。況且現在,我們國家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課的內容可以劃分爲兩塊,一塊是關於新農村的發展變化,第二塊是關於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我所上的是第一課時,所以把教學的點放在了讓學生了解農村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上。具體確立以下幾個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祖國新農村的發展變化,知道自己家鄉新農村所取得的發展變化

2、技能目標:走入社會進行調查,能從多方面收集資料並整理、運用資料,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資料收集、整理、運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關注祖國新農村,感受因農村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喜悅。初步樹立爲新農村建設做貢獻的意識。

重點是讓學生知道祖國農村的發展變化情況,家鄉新農村建設的成就。難點是我們的學生一般都是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他們之前對農村瞭解、關注的並不多,所以必須走入農村去做大量的調查。

在教學過程中,我分兩個層面來達成目標,第一是整個國家農村的一個變化情況,主要通過農產品的增長這一方面,用表格數據的形式呈現。書上的這張表格分4個時間段,49 79、20xx 2002 我直接把它分成了三個階段49、78、20xx(因爲今年09年的總產量統計還沒有出來) 這樣前30年和後30年比較明顯,並且告訴學生改革開放以後,農業取得更飛速的發展。另外後面有一個環節,就是對華西村發展的瞭解,也是要通過華西村這個典型讓學生知道祖國新農村大發展的面貌。第二個層面是瞭解自己家鄉農村的發展變化,從生活設施方面(道路、交通、公共設施、住房)和經營方式(發展旅遊業、小工業、特色農業)這兩塊進行調查、交流,內容上體現、突出一個“新”字。展現的是家鄉新農村的建設成就、嶄新面貌,我們的學生經過一番努力,在老師的幫助下蒐集到了比較多的資料,相當不容易。這個環節也是花費比較大力氣,因爲了解自己家鄉的新農村這個層面是重點中的重點,學生只有走入家鄉新農村,瞭解了身邊實際,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新農村的發展變化,然後再通過與華西村的比較激發學生爲家鄉的農村發展出金點子,樹立爲新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的意識。我想這堂課上下來,有些環節、教學活動還是落實得不太理想,不太到位,存在很多缺陷,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提出你們寶貴的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寺前小學的邵秀華。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總複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整理與複習》。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複習明確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聯繫,同時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是進一步學習其他平面幾何知識與立體幾何知識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已經具備了主動學習、自學思考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具體要求有序地展開思考、討論,有能力將尚不清晰的相關知識加以整理、內化整合,形成體系。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學情,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四、教法學法:本節課我採用動手實踐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總結歸納法進行教學。

並運用希沃白板五、希沃授課助手和班級優化大師等信息技術,讓學生切實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實現真正的高效、有序、互動的課堂。

五、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分這樣五個環節來展開教學。

環節一:趣味猜圖,遊戲導入。

上課伊始,我設計了一個猜圖形的遊戲。請一個同學背對着大屏幕,其他同學根據屏幕上出現的圖形用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出來,讓臺上的同學根據描述猜出圖形名稱。

設計意圖:這樣的導入簡單有趣,直奔主題,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對每種圖形的特點進行了回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動手實踐,舊知再現。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利用手中學具小組交流公式推導過程。再讓學生利用白板的克隆功能和隨意拖拽等功能,再現每種圖形公式的推導過程。隨後,我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隨機抽選學生進入一個公式配對的遊戲,操作完成後,系統會快速地檢查答案,及時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學生利用不同的工具親手實踐,讓公式複習便捷、靈活又有趣。

環節三:合作梳理,形成網絡。

首先讓學生小組整理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圖形之間的關係就像一棵知識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就是樹根,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都是通過它轉化來的。

接着打開數學畫板,讓學生動手拖一拖,尋找圖形之間的其他聯繫。

設計意圖:通過思維導圖的整理和數學畫板的演繹,讓學生直觀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繫,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環節四:趣味分層,梯度提升。

這一環節,我共設置了這樣四個習題。

1、第一題,我讓學生說一說要想求面積,還要測量哪條線段。接着讓學生用希沃白板5中的尺規工具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我還運用希沃授課助手上傳學生的多幅作品進行比較。對於表現優秀的學生利用班級優化大師進行加分,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

設計意圖:希沃白板5中尺規工具的運用,不僅可以展示學生規範的作圖,更能靈活展示學生的生成。

2、有了上面的測量數據作鋪墊,我設計了一個超級分類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公式的運用。

3、接下來是一道判斷對錯的課堂活動,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班級優化大師自定義評價,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4、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這裏我讓學生三角板加上輔助線,可以展示學生規範的作圖。

設計意圖:希沃白板5中的尺規工具和自由裁剪功能的運用,可以展示學生的多種解題思路。學生計算後用希沃視頻展臺展示學生每種思路作答情況。

5、課件出示一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視頻展臺展示學生的解題思路。之後出示兩個相似的`圖,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環節五:導圖再現,拓展延伸。

本環節我利用了希沃白板的思維導圖功能對重點知識進一步再現,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讓學生親身經歷梳理、自主建構知識網絡的過程,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合作提高的空間,使學生人人蔘與,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學習能力。回顧全課,是交互式電子白板這樣的硬件設施昇華了我的課堂;是班級優化大師、希沃授課助手、課堂活動等軟件激發了學生的潛能,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傳統課堂很難突破的難點,讓我的課堂真正實現了高效、有序和互動。這就是信息技術融合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梳理,感謝您的聆聽!

說課稿 篇5

本節課我從下面五個方面談一談教學的構思。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是在學習過電路、電路計算、家庭電路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教材中所談到的對人體的安全電壓、觸電事故的發生,需要前面所學知識爲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舊知識的應用又是新知識的探索。面對電氣化普及的社會,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在以後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學生能瞭解日常安全用電常識,規範日常用電行爲,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

認知目標:瞭解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瞭解觸電事故的發生,瞭解安全用電的原則。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辯證關係。

3、重點、難點的確定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後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對於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根據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考慮到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本節課採用師生互動啓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採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程序

依據本節教材編排的順序,依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和相應的具體操作:

(一)事例引課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圖片,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具體事例引課比泛泛而談的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

人體也是導體,對於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於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着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纔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係。

2、觸電事故的發生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採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的動態效果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發生)讓學生觀察、分析圖片,然後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羣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採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麼?(引導學生從架線杆、標誌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低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4)練習:

①家庭電路中保險絲爲什麼要串接在火線上?開關爲什麼要安裝在用電器與火線之間?

②高壓輸電設備上爲什麼要有“高壓危險”的示警標誌?如發現高壓線落在你附近,你怎樣離開才比較安全?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辨證關係。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替。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達標練習

1、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圖3—47,鞏固知識,加強安全用電意識。

2、請個別學生談一談自己身邊存在的爲了防止觸電而採取的措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

四、作業佈置

針對初三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給學生布置課題爲《家庭安全用電的研究》這一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五、板書設計

本節內容由人體觸電講到安全用電,實質是圍繞一個電壓、兩種情況、一個原則講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安全用電意識的目的。我採用這種脈絡式的板書,便於教師總結歸納,也便於學生學習的系統化、網絡化。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和講述,其中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希望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一、課的內容:

省編教材籃球中的雙手胸前傳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課確定,雙手胸前傳接球爲主教材,耐久跑爲輔教材。

二、教材分析:

籃球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爲廣泛的一種傳接技術,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傳、接球時影響個體間聯繫的整體配合的重要紐帶,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傳接球的能力及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準確的手型和傳接球的準確性。難點是上下肢協調用力和手對球的支配能力。

耐久跑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節奏,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難點是合理的分配體力。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爲初二年級學生。初中學生身心發展日趨成熟,基本具備了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一定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尤其是男生),有一定基礎,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提高籃球傳接球的技術水平。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爲鍛鍊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週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厭煩心理(尤其是女生),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鍛鍊效果。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重要的作用和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基本學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 85%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優良品質。

五、教法設想:

1、雙手胸前傳接球採用體驗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體驗中瞭解雙手胸前傳接球的要點,再結合所學技術,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耐久跑採用固定場地,無規則跑動的方法,使內容豐富,增加趣味性。

3、採用自主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運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

4、整堂課採用收、放、鬆、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六、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嘗試---體驗---討論----練習----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和保健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教學流程:

1、開始部分 2分

1、1課堂常規

1、2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和要求

2、準備部分

2、1熱身活動:開口螺旋型隊列行進; 3分

目的:這種方法區別於平時枯燥的跑圈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慢跑興趣,提高跑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熱身的目的;

2、2徒手操: 3分

教師先示範、講解、要求,有針對的爲上課教材作好鋪墊,並進行進一步的熱身活動。

3、基本部分

3、1體驗練習

學生兩人一組,兩兩相對,持球胸前傳接練習,嘗試並體會傳接球,體會傳接球動作。3分

3、2技術教學(傳球)

在體驗練習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講解、示範的動作,讓學生兩人一組按教師要求進行練習,注意動作要求:傳球時:兩腳前後開立、微屈,發力時,手掌迅速翻腕將球送出。師生共同評價;4分

3、3技術教學(接球)

動作要求:接球時,身體正對來球方向,兩手迅速前伸迎球,接球后兩手同樣迅速後收置與胸前護球4分,師生共同評價;

3、4完整技術練習

教師完整示範,明確動作要求,,全身協調用力,分組進行練習。6分

3、4、1兩人一組練習:學生示範 教師評價

3、5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

3、5、1兩人一組30秒傳接球比賽,要求:在動作技術相對準確的基礎上,看哪一組學生在30秒的時間裏,傳球最多! 評價 2分

3、5、2兩人一組30個傳接球比賽,要求:在動作技術相對準確的基礎上,看哪一組學生傳30個球所用時間最短。 評價 2分

3、5、3組織一組學生4進行傳接球演示,教師評價

3、6傳接球接力遊戲

方法:男女生各排一排,每個學生相隔兩米,由各排排頭開始,通過轉身傳球和轉身接球的方法,快速把球傳向無球同學,並把球放到指定的地方。兩次4分

目的:進一步鞏固籃球傳接球動作方法,提告學生練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4、耐久跑 7分

方法:在指定的區域內練習,每個標誌物之間間隔10米,也就是說,學生每跑過一個標誌物就跑了10米的距離,那麼,則看在3分鐘內誰跑過的標誌物多,誰跑的距離也就最長,反之就少。

4、1:30秒體驗跑

目的:讓學生了解跑步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

4、2:3分鐘耐久跑練習;

每個標誌物1-2名學生開始,3分鐘後停止,教師詢問學生跑過的標誌物數,設置問題:在跑動中怎樣的跑動方式最省時間?讓學生帶着問題在跑動中去體驗和感受!評價;

目的: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然後讓學生回答所設定問題,(直線跑進,不跑斜線14.14米和曲線轉彎時費時)

困惑:學生知道問題答案後,都採用直線跑進的方法繞圈,無區別於平時的耐久跑方法,練習積極性受到一定的影響,該如何處理?

要求:在教師指定的區域內進行跑步練習;

注意擺臂方法和呼吸節奏;

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和安全教育;

5、結束部分 5分

5、1放鬆練習

5、1、1深呼吸練習3次

5、1、2四肢抖動練習2次

5、2:小結:課的優缺點, 活動評價(學生表現及動作掌握的情況等)

5、3:宣佈下課,回收器材

八、場地器材

籃球21個 標槍25支 生石灰若干 秒錶1只

九、課堂效果預設

課堂練習密度35%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運動負荷 中上、最高心率170次/分。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九課。本單元是繼前兩個單元的敘事、寫人的記敘文之後的一個寫景散文單元。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正如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於春”。有了《春》的優美開篇,纔有接下來《濟南的冬天》的溫情敘述,竹鄉的美麗富饒、樹林和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此課設計爲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還有感知性朗讀,目的是瞭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下面是我對第二課時的設計詳細說明。

2.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目標就是要善於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並用美的語言表現美。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並運用於寫作中。

○3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緻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爲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根據初一學生的學情分析,他們雖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散文的寫法要求。所以知識目標1、2設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來探究文章的語言特色是文章教學中的難點。要解決好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

二、說教法與學法

1.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應多讀少講,以讀代講爲主。

過去,不知多少人讀過《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爲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2.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課文,從中發現問題。問:指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教師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三、說教學程序

總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探究合作,構建新課堂。

(一)導語設計,激發美。(1分鐘)

先播放一組春光圖,在優美旋律的中,教師激情導入: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春景,會讓你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本堂課我們繼續走入朱自清的春,細細賞讀作者的生花妙筆奇在何處。

[說明]此設計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爲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導語通過音樂、圖畫、詩般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引入激發對文質優美,簡潔明快的散文學習興趣。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於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同時也交代了學習要點。

(二)跳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課文提綱。(2分鐘)

[說明]葉聖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此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關鍵語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在教學處理上要簡明扼要。這2個環節是3分鐘。

(三)學生自讀,體會景物特點,體會春色美。(10分鐘)

在初一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

此時教師作示範如:山——朗潤,水——漲,太陽——紅,小草——鑽,要求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想,邊用筆勾畫,自讀,自悟,自得,自問。然後小組互動學習,分析,整理.所得及所問,派代表參與板書,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設一些質疑,等到同學們討論地差不多的時候用幻燈片出示,作爲對學生思考不足的補充。

○最後由教師總結歸納,讓同學們能夠由點到面,將零散的景物及特點集中。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旨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啓發,這樣就形成了多維態勢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用心讀,用心賞,讀出美,增強審美能力,每個人都會有收穫,教師的設問與及同學的質疑,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知識目標1。

(四)細讀課文、品味語言美。(10分鐘)

理清思路之後,就要抓住重點品味、理解、賞析作品了,要注重對語言的品味。《春》的語言非常精美,準確生動,樸實鮮活,意味雋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動詞的運用、句式的變化、口語的穿插……都是很有味道的。這一個步驟,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體會。

我設計的問題是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歡哪些?

在學生回答差不多時,教師可依據回答情況挑選下面的問題給以點撥、提示。

說課稿 篇8

《彩色的雨》是一首優美動聽、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它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彩色的雨》是一首優美動聽、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它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點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黃色的、藍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雲,那綠色的、紫色的傘兒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雙雙紅雨鞋象一艘艘小紅船,這些生動的比喻構成了一組組排比句,增添了散文的韻律美。同時,散文中把構成彩色的雨的雨衣、傘兒、紅雨鞋在雨中的動態都描繪的有聲有色,作品不僅畫面感強,想象豐富,而且語言凝練,韻律和諧,有較強的音樂性,即樂意躺幼兒欣賞彩色的雨的美麗景色,又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在這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製作彩色的雨的強烈願望,因此這篇《彩色的雨》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教學。

2、幼兒情況分析我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較好,表達事物連貫、具體、口語化,進入大班以來已學會了一些散文,如《雲彩和風兒》、《叮咚叮咚的琴聲》等,對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瞭解,學習散文有一定基礎,但由於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貧乏,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尤其對散文中的精練的語句所表達的畫面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讓幼兒學會用散文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同時,我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在藝術方面的發展比較協調,爲突出幼兒的動手能力也書記了動手操作的內容,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會恰當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彩色的雨",展現雨中即景來符合散文優美的意境,因此我設計了這節綜合教育活動課。

3、重點、難點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感受比喻、排比的生動韻律,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成自然界事物的表現手法,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能力。

4、教學目標a.幫助幼兒學習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b.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爲自然界事物的表現手法,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

c.通過講講、做做的活動,會恰當的運用各種草料製作"彩色的雨",展現雨中即景,體驗同伴相互合作的快樂。

5、教學準備a、教具;《彩色的雨》圖片一幅,錄音機。

b、學具:油畫棒、紅豆、綠豆、黃豆、掛曆紙、皺紋紙、臘光紙、火柴棒、膠水、剪刀等。

二、說設計

1、教法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動手操作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通過動手操作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學法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我通過"晴天、雷雨"的天氣變化來到如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啓發引導--分段理解";"激發願望--大膽製作"的學法,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議議、做做,讓幼兒能輕鬆的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3、教學程序A、導入活動師生律動出場1)教師:小朋友們,美麗的春天到了,我們一塊去郊遊吧!你們聽什麼聲音,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放音樂進場)2)教師:外面下雨了,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麼樣子的?雨又是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雨是透明的、無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B、請幼兒欣賞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師: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別,你們想知道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娃娃眼中的雨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欣賞散文,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的題目叫什麼?(《彩色的雨》)(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些什麼?

(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內容)C、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師:雨衣、雨傘、雨鞋它們象什麼呢,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彩色的雨》這篇文章。

(2)幼兒欣賞散文。

(3)教師提問*教師:雨衣象什麼?爲什麼說雨衣象雲?

*教師:雨傘象什麼?爲什麼說雨傘象花?

*教師:雨鞋象什麼?爲什麼說雨鞋象船?

(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優美的句子來回答)*教師:雨衣、雨傘、雨鞋還象什麼呢?

D、教師:小朋友,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句話?

E、再次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教師:《彩色的雨》這篇散文很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散文,大家一邊聽一遍跟着錄音機朗誦。

4、幼兒動手操作,會恰當的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彩色的雨景圖,體驗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