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必備】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必備】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略讀課文。全文以對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生動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文語言親切樸實,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引人深思,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良好教材。

現代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學生通過閱讀,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與文聽小男孩進行對照,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認真讀文,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思考,在讀中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一、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努力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在試教時我從玩具入手,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說說你最喜愛的玩具吧。”然後出示圖片認識櫃檯,瞭解售貨員,從圖片上找到小男孩,以此來切題。當時課堂氣氛熱烈,但由於學生比較興奮,所以在引題上花了較多的時間。經過大家的討論後第二次上課時導課就直接從“櫃檯”入手,說說在哪些地方見過櫃檯,然後在瞭解櫃檯後直接切入課文的學習,這樣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利於教師較好的把握時間,緊湊又有效。

  二、抓住中心問題,把課文連成一條線。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希望通過我的引導和啓發,讓學生有所發現,有所收穫。教學中我抓住“小男孩的哪些做法令你出乎意料?”這一主線問題,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交流並理清文章脈絡:小男孩如此喜歡小汽車,但因爲他懂得體諒媽媽沒有買,當售貨員阿姨要送他時他又堅決不要。同時把主要的詞進行適時板書,就把課文內容連成一條線。

  三:以讀爲本,讀悟結合,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爲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如第一次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在落實重點詞句,感悟人物情感時,讓學生自讀、品讀、賽讀等方式,力求把讀放首位,使學生喜歡讀書。如:教學第一節時,我引導學生:哪些地方讓你感到小男孩特別喜歡小汽車?學生馬上就找到了第一節中的句子。然後我組織學生自讀其中的句子,說說哪個詞給你的印象最深?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深入體會小男孩對玩具汽車的喜歡之情,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在深入研讀課文後,抓住“爲什麼喜歡卻不買”這個核心問題,從讀中體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最後聯繫小男孩“不僅不要媽媽買,連別人送他也不要。”的懂事,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本篇課文雖已結束,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便呈現出來。細細反思課堂,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係重大。所以我會更加努力,在平時教學空閒時間充實自己,力求把語文課上課更有味一點。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回憶小時候父親教“我”猜謎語、編謎語的事情,表達了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文章角度新穎,巧妙地把父愛濃縮在那深邃、神祕的眼神中,並借一則描寫眼睛的謎語,讓人真切地體會到父親對孩子的關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永遠帶給孩子光明與快樂。

故事雖然簡短,但要學生能從作者與父親的猜謎過程中,體會到深沉的父愛無所不在,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不能一味像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一樣,以“教”爲主,要發揮學生自主識字的優勢,但對有一定難度的詞句,還需教師適時指導點撥,省時高效地完成識字任務;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但在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大部分學生還存在着一定的困難,還需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複述能力,如:按提供的詞語、提綱、寫作線索等方面進行詳細複述。但如何面對學生的差異,面對全體學生,讓他們能做到簡潔明瞭清楚的複述課文,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精心的設計,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關於教學目標的制定

目標一:能獨立認識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深邃”、“苦思冥想”、“飽經憂患”等詞語。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課文中的生字基本能在預習中自己掌握,但在教學中教師對某些較難的詞,還要進行點撥。如“深邃”一詞,除了指導書寫“邃”,另外學生在理解這詞上也有一定的困難。老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文本,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真正理解它的含義。對“苦思冥想”、“飽經憂患”的教學教師也採用了不同的理解方法,讓學生得到紮實的訓練,並在理解的過程中感受詞語在文中所含的情味。

目標二:讀懂描寫父親眼睛句子的含義,有感情的朗讀,感悟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

通過閱讀,從父親的謎語中、眼睛中,感悟父親對孩子深沉的愛,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文章巧妙地把父愛濃縮在那深邃神祕的眼神中,如何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感悟。在學生找到句子後,不要急於朗讀,應結合課文,通過教師引讀、學生角色體驗、展開合理想象等方法讓學生通過感觀上的刺激深入感悟文本,浸入文本,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那濃濃的父愛。

目標三:初步瞭解簡要複述的方法,並對課文的關鍵內容進行簡要複述。

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在家裏》是人教版第一冊識字1第3課的內容。本課有一幅畫,一組有閉家庭陳設和用品的詞語和一篇課文。圖畫內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媽媽在看電視,我讓爸爸媽媽吃水果,家庭充滿溫馨。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

【教學目標】

本課目標:

1、認識14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和偏旁“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節課的目標:

1、認識前面詞語中的8個生字,

2、會用“白白家裏有……有……還有……”來說話,

3、會寫一個生字“下”

  【基本理念】

德邦有一位學者有這樣一個精闢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面前,無論如何你都難以下嚥,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的湯中,你在享用佳餚的同時早將15克全部吸收了。因此我想教育之境界,莫過於鹽入湯中。鹽需要溶入湯中才被吸收;同樣知識也需要滲入到課堂的每個環節中。尤其在一年級的起始階段,認字更是一個重要內容,必須溶解在課堂中的每一步。

  【說教學、學法】

1、願意表現自己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在一開始,我就設了一個簡單的謎語和一個難的謎語,簡單的謎語是爲了滿足孩子的表現欲,讓孩子覺得學習並不是那麼困難接着一個難的謎語讓孩子都猜不出來,然先我通知他們在本課的教學中有答案,這時孩子的獵奇心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

2、培養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課中“白白的家裏有……有……還有……”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進程】

  一、課始激情情始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交流的一種最直接的對話。而課始激情能否激發是一堂課成敗的閉鍵。一個開頭看似微不足道,可也要精心琢磨。每個學生的每一分鐘都需要“營養”,爲師的必須悉心“澆灌”。我在一開始安排了一個“趣味引入課題”這個環節中用了兩個謎語,先出“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烏葡萄”,讓學生都爲自己能猜出謎底而沾沾自喜時,再用 “老大天天演戲,老二每天作文,老三千里傳聲,老四送來黑暗。”這雖然只有短短几句話,卻包含了4個謎語。一年級的孩子本身就喜歡猜謎,而且這個謎語的形式對他們來說又很新奇,不象一般的四句話只猜一個謎底,同時這裏面也包含了“報、紙、燈、電、視”5個生字寶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課堂,進入了學習的環境。接着是結開謎面初步識字。這是第一個環節的延續,利用第一步所營造的興奮狀態進入到對生字的學習,這應當說是對識字這碗湯的淺嘗。

  二、課中創情境悟字形。

撥動課堂琴絃的往往是在課中,一堂課的精彩之處莫過於吹皺一池春水,使之流動起來,活潑起來。我們課堂的氣氛就如同這池春水,如何使之流動,使之活潑起來,爲師的不免要使出一些“伎倆”!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是創設了一個字物的搭配情境。先讓學生看圖來說說白白的家裏有哪些東西,說的時候還不能隨便說,必須用上句型:“白白的家裏有……有……還有……”在說的進程中肯定會提到“沙發”、報紙”、“檯燈”等物品,這時再引出三個重點要認識的偏旁“火”三點水和提手旁,同時說字形,記字形,如“火”字偏旁,我們可以說,他把腿一縮,多有禮貌!然先再將生字放到詞語裏再認,採用“小組讀”、“同桌讀”、“自由讀”、“一般讀”等形式加以正音,確保面向全體學生。最先將課件中的物品變成不帶拼音的生字再進行認讀,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情境中,用一些習以爲常的事物來飽勵學生,催發課堂的生命。這個環節就是對認字這碗湯的享用。

  三、課終遊戲記生字。

如果說,一節課是老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橋樑的話,那麼老師對學生課先和教學穩固就是這座橋樑的基石。抓住課終時機,滲透識字方法,培養他們主動識字的舉和願望。一節課40分鐘,一年級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沒那麼長時間,那麼是讓最先的幾分鐘就在嘈雜聲中結束嗎?回答當然是不!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向這最先的幾分鐘再要效率。這時遊戲是個好方法,如“搶氣球”。當屏幕上出現一個個往上飄的氣球時,學生會顯得特別興奮,這時可以讓學生自由讀,也可以集體讀,一般讀,既鍛鍊了反應能力,又是對生字的穩固;也可以讓學生給生字再找朋友,這是新舊知識的結開運用。最先一個環節是生字的書寫。先學習筆畫點的書寫。起筆輕輕,落筆重。本課的生字比較簡單,“下”這個字寫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筆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這些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說,然先再寫,再評,相互促進。

語文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第十八課《鳥島》。

課文通過描寫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告訴我們人與鳥是朋友關係,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分爲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鳥島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第二自然段寫了每年春天鳥兒飛到島上安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寫了六月島上成了鳥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寫遊人都很愛鳥。文章語言流暢、文字優美、條理清楚,適合朗讀、背誦,同時介紹自然知識時滲透了環保教育。

依據課文的特點在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選擇上,我打算以參與、合作、探究、體驗爲特徵,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通過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重視教學中的操作與活動,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調控能力,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課堂成爲學生思想活躍、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場所。

  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目標:學會本科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鳥島鳥多的特點。

  情感目標:憑藉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樹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意識。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鳥島成了鳥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從朗讀中體會鳥島的熱鬧,鳥島是鳥的世界。

教學時間安排爲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本課9個生字;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初步認識鳥島。第二課時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通過品讀課文了解鳥島的特點。

以下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節課我以讀爲主,以表演、說話、寫話等形式爲輔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

  第一個是讀讀想想,提出問題的活動。目的是學生了解鳥島的地理位置,對鳥島產生濃厚的興趣,爲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活動的展開:

1、談話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中的一個小島上去玩,好嗎?請大家仔細看、仔細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件展示海西皮鳥島。學生仔細觀看後回答。

2、讓學生讀讀課文第一段,完成練習。

在()有一個叫()的小島,它也是()的青海湖鳥島。

3、學生質疑:讀了第一自然段後有什麼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爲什麼這個小島叫做鳥島?”“鳥島上究竟有多少鳥?”)

  第二個是讀讀演演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表演讀理解“一羣一羣”、“陸續”,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的展開:

1、讓學生自己讀第二自然段,問學生是否喜歡這一段,爲什麼喜歡?

(學生可能回答:“因爲我喜歡春天。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湖水解凍,春天的鳥島肯定很漂亮。”或者“因爲一羣一羣的鳥兒陸續飛向鳥島,那鳥島肯定很好玩,很熱鬧。”)

2、引導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想象一下此時的情景。學生再次自由讀書。

3、創設情境表演讀:假設咱們的講臺前面就是鳥島,那你們能不能表演給老師看看?四人小組商量商量該如何表演。(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引導學生仔細讀課文,抓住“一羣一羣”、“陸續”等關鍵詞進行表演。)

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邊背課文邊“飛”上講臺。

  第三個是當小導遊的活動。目的是通過當小導遊深入瞭解鳥島的特點,體會鳥島的鳥多。

  活動的展開:

1、教師談話激趣:六月是鳥島的旅遊旺季,老師要聘請幾名小導遊帶大家參觀六月的鳥島,好嗎?誰能當上出色的導遊呢?先請你自己練練導遊詞吧!

2、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多媒體掩飾,自由練說導遊詞。

3、指名當小導遊。評出最佳的導遊。

4、教師提問:各位遊客,剛纔參觀了六月的鳥島,鳥島上的什麼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學生可能會說出:鳥島上的鳥多,各種各樣的鳥聚在了一起,小島成了鳥的世界;鳥島上鳥窩多,密密麻麻的,一個挨着一個;鳥島上的鳥蛋多,窩裏窩外,到處都是。)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鳥島的特點:鳥多、窩多、蛋多。

5、看着多媒體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第三自然段。

  第四個活動讀課文聯繫生活,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活動的展開:

1、引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看動畫談感受,播放動畫《我想有個家》,內容是從鳥籠飛出來的一隻小鳥高興地向森林飛去,當它要找自己的家時,卻發現森林只剩下一些木樁子了,它傷心地飛回鳥籠裏,哭着說:“我想有個家。”

看了這個動畫,再聯繫課文中的情景,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

最後讓學生爲鳥島寫一段廣告詞。

  板書設計:

18、鳥島

鳥多

窩多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

蛋多

總之,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爲學生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而且有很大的收穫,是我這節課所着力追求和實現的。

語文說課稿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學詞學句,懂得勞動與收穫和享受的關係,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主動地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2.要求學生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讀理解兒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生字柴、摘是翹舌音,學生不易讀準,摘挖學生不易寫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今天我們學習歸類識字第2課。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這課是由幾部分內容組成的。(這課是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的。第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歸類識字,第二部分內容是短文。)

2.提示預習方法。①先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幹什麼;②再看看下面的詞語藉助漢語拼音把生字的音讀準;③結合畫面理解詞語的意思;④想想用什麼方法記憶生字;⑤最後讀一讀短文。

3.檢查預習情況。(先指名讀詞語,再指名讀短文。)

4.學習本課生字,發散學生思維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

(1)讀生字卡片。

(2)師生共同學習重點字和難字。

挖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上邊是個穴寶蓋,下邊是橫折彎鉤。

柴字上邊是此,下邊是木,強調柴字的讀音,看圖理解擔柴的意思。

拌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個半字。藥字上邊是個草字頭,下邊是個約字。拌農藥:是指粉狀農藥,使用之前得在農藥中加入幾倍的水或溶劑進行攪拌,使之稀釋,濃度變小。

摘字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摘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下方,大口把嘴張,古字裏面藏。強調摘字的發音。

其它生字讓學生自己說說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3)讀詞語卡片然後提問:①我們今天學習的這11個生字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字形的?(有的是熟字加偏旁;有的是換偏旁;還有的是用順口溜記憶的。)②指帶有提手旁的字問:這些字有什麼共同特點?爲什麼這些字帶有提手旁?(挖、挑、擔、擠、拌、搭、摘這些字都帶有提手旁,而且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因爲勞動離不開手,所以是提手旁的字。)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七個詞語有什麼特點?(這七個詞語代表了七種勞動,多指農活兒。)

5.學習短文。

(1)自由讀,藉助漢語拼音要讀正確。

(2)指名讀,檢查效果,發現問題給予訂正。

(3)提出問題思考,理解句子的意思。①農民天天勞動有什麼收穫?工人天天勞動有什麼收穫?②幸福的生活是怎麼來的?③小學生的勞動是什麼?我們怎樣做就會有收穫?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卡片。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語文園地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欄目:“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我愛閱讀”。欄目涉及了字、詞、句、段、篇,內容涵蓋範圍廣,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如下目標:

1.瞭解廠字頭、穴寶蓋所代表的意義;能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廚、廁”等9個生字。

2.能理解並積累含“笑”的詞語,並選詞演一演。

3. 能根據提示語,讀出句子恰當的語氣。

4.能發現“教誨、尋找”這類詞語的特點,瞭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5.能背誦《弟子規》(節選)。

6.閱讀《好天氣和壞天氣》,能聯繫生活經驗,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教學重點

1.瞭解廠字頭、穴寶蓋所代表的意義;能借助形聲字的狗子規律認識“廚、廁”等9個生字。

2能根據提示語,讀出句子恰當的語氣。

3.能發現“教誨、尋找”這類詞語的特點,瞭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閱讀《好天氣和壞天氣》,能聯繫生活經驗,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重點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

三、說學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因此,我主要採取“質疑問難法”“交流討論法”“圈點勾畫法”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 發現識字方法,激趣識字。

學生自己拼讀字詞,結合圖片認字識字。教師適時的做出點撥,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如:廚、廁、廂、廈,都含有“廠”;穴、窟、窿、窯、窄都含有“穴”。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分類,也會根據歷史牢記住生字。

二、字詞句運用

1.近義詞辨析及運用。

這一部分內容的詞語雖然都帶有“笑”字,意思卻不盡相同。我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詞語的理解,並進行指點補充。然後在學生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認真閱讀句子,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填好以後,再讀一讀,看句子是否通順,句意是否合理。

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我以課本爲依託,適當地延伸拓展,讓學生再多做類似這樣的練習,鞏固所學。

2.理解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語。

這一部分內容共有三個例句,每句話都是描述人物(動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其中重點需要學生理解的是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與神態。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模仿句中的'人物,做出相應的表情及動作,加以揣摩,用心體會。學生邊做邊說,邊演邊想,理解得更加透徹。

三、我的發現

這一部分內容中的詞語“教誨”“尋找”“夥伴”等都是由近義詞組成。如:“收拾”中的“收”和“拾”意思相近,“收拾”和他們的意思也差不多。學習時,我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查字典,討論交流,找規律,然後再蒐集類似的詞語。學生們興趣盎然,學得快,學得好。

四、日積月累

《弟子規》是學生們較爲熟悉的內容,有的孩子自幼就開始背誦。但部分學生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我們也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釋。這時,我利用觀看動畫片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動畫片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很快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不僅理解了其含義,也能熟讀成誦,還能夠影響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的做法,一舉三得,效果很好。

五、我愛閱讀

《好天氣和壞天氣》這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老奶奶和她的兩個兒子的故事。老奶奶的大兒子是做蜜餞的,因爲要曬果脯,所以喜歡晴天。老奶奶的小兒子是做雨傘的,因爲下雨可以多賣雨傘,所以他喜歡雨天。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原本是件不開心的事情,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件不開心的事就會變成開心的事。我們要變換思路去看問題,才能開心地生活每一天。

教學時,我採用多種閱讀方式,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悟,並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只是適時地點撥引導而已。

五、說教學效果

整節課氣氛輕鬆活潑,各環節之間銜接自然,學生們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熟練地掌握了知識,較好地完成了教學要求。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山雨》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第十冊第六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第六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寫景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抒情,作者用如詩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圖,令人神往。課文中處處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眷戀。本文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跟着山風、雲霧悄悄地來了,接着描繪了山雨來時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聽的雨聲,再寫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最後寫山雨悄悄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餘音繚繞、回味無窮的餘韻。整篇文章首尾呼應,抒發了作者對山林雨景的讚美之情。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鮮明,非常適合朗讀。學生學習此類課文時也樂於朗讀。因此根據課文的語言特點以及大綱中對於閱讀教學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二類字,結合課文理解輕盈、奇妙、輕捷、餘韻等詞

2、能組織語言把自己對優美語句的感悟清楚地表達出來,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3、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通過抓住重點詞句,感悟雨聲的奇妙和雨中色彩的迷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

山雨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爲此,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了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學生多讀、多想像、多感受。因此首先我通過課件,讓學生在讀中想像如詩的山林雨景、欣賞優美抒情的語言。然後利用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如:想像讀、男女分讀、個人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一是充分的激發了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二是通過反覆的朗讀,在讀中悟情,讀中感受,通過朗讀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爲學生構建了“初讀感知,默讀體會,品讀回味,入情入境”的課堂教學模式。五年級學生已經有四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是一篇閱讀課文,適合於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對本課的教學,我從“悟”字出發,以讀爲本,着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提倡個性化的閱讀。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既能增強合作意識,又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溝通。同時使學生能主動思考,大膽表達,善於傾聽,互相學習,共享成果。

三、說教學過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設計了“三讀”教學,讀中悟情的課堂教學模式。“三讀”:即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深入體會;品讀課文,回味昇華。

(一)片段欣賞,激趣導入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教學時,我先採用片段欣賞的方式,讓學生先欣賞一段課文中的句子,導入課文。我設計這種導入方式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感受文字的優美,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課文的熱情,激發他們對課文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導入課文後,接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一篇如詩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的語言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山中雨景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首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儘量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注意讀準字音。2、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子。3、交流: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有哪些問題不能解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自主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通過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默讀課文,深入體會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深入體會課文蘊含的情感。我認爲採用的默讀的方式更利於學生專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新課標(5—6年級階段)中也對默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我讓學生們採用默讀的方式再讀全文,並分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完成自學提示。我會先讓學生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通過課件出示自學提示。(在作者眼中山雨是美的,那就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作者是怎麼樣將山雨的美表現出來的吧!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根據自己剛剛所提出來的問題,以及老師出示的自學提示,分小組合作,自學課文。)

(四)品讀課文,回味昇華

學生經過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默讀理清課文的順序體會文章思想之後,對課文的內容和蘊含的情感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接着,通過品讀課文,學習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進一步感受山雨中大自然的美。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溝通,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進一步昇華學生熱愛山雨的情感。

這個環節是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品讀要求練習朗讀 1、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試着有感情的朗讀。2、美讀展示。鼓勵學生讀出個人的感受體驗。3、閱讀感受交流。能聯繫上下文,融入自己的體驗,想象如詩如畫的山林雨景,品味優美抒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多樣的讀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中享受文字。比如:

(1)“沙啦啦,沙啦啦……”

(通過小組讀的形式,感受雨實實在在由遠而近的聲音)

(2)“像一曲無字的歌謠”,“像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這是作者由雨聲而產生的聯想,寫出了山雨聲音的神奇、美妙,給人無限的遐想。因此我採用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的方式來讀,然後說說自己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山林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的透明。”

(這一句展示了雨中山林的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我讓學生通過對“融化”“耀眼”“透明”這幾個詞的理解的基礎上來感受文中所表達的意境,然後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4)“丁—東—丁—東”

(這是山雨的餘韻,首先通過讓學生理解“餘韻”一詞,感受山雨後山林中餘音繚繞之美。然後讓學生用開火車的方式來讀這一句。)

接着,在學生的情感充分被調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表達心中的情感。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表達自己對山雨的喜愛。可以用文字,可以通過朗讀課文,也可以畫畫,甚至是唱歌、跳舞。

這個環節抓住了學生對文章感興趣的地方,引導學生體驗文中的情景與作者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就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了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五)拓展文本,走向生活

最後,回顧在《華山的魅力》一課中所學的一句話“生活中處處都充滿着美,只要你去發現。”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觀察、體會。讓我們做一個善於發現美的孩子吧!接着課件出示課外作業:1、寫一篇讚美自然景觀的習作。2、蒐集並閱讀描寫雨景的文章。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現實,因爲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設計了“拓展文本,走向生活”這一環節。拓展課程時空,讓學習不再侷限於一堂課所學的內容,課後再次讓學生走入閱讀、表達中去,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閱讀實踐緊密聯繫起來,課內與課外互爲補充。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靈活運用課文所學的知識的能力。又能讓語文更加貼近生活。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展示教學的總體思路。所以在設計板書時,必須緊扣課文主要內容,我在設計這節課文的板書時,反覆揣摩課文的字詞句後,確定了這節課的板書:

27 山 雨

雨前 悄悄的來了

雨中 聲音神奇 顏色 綠

雨後 山林幽靜

這樣的板書不僅抓住了文章的寫作順序,使板書比較有條理。而且還緊扣文中的幾個重點詞語,讓山雨的特點一目瞭然。

這就是我對於《山雨》一課的教學設計,整篇課文我都始終緊緊圍繞一個“讀”字,運用先整篇,後詞句層層深入的方法,將作者對山雨的情感通過初讀全文,整體感知;默讀感悟,深入體會;品讀回味,昇華情感幾個環節,慢慢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讓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享受。讀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