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必備】語文說課稿四篇

【必備】語文說課稿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語文說課稿四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稱象》,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進行說課,在這裏我說的是本篇課文的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稱象》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了曹操的兒子曹衝小時候稱象的故事,教育我們應該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課的設計我通過對課文的深入理解,以及對學生的瞭解,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理解詞句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基礎之上,抓好詞句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爲目的進行教學設計的。

2、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針對本篇課文,我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得”。(教學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教學難點)

這樣設計,是在充分尊重低年級階段目標的前提下,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功能,從而體現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是學生學“語”習“文”,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我在遵循低年級學生自身情況特徵以及語言階段性特徵,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在組織課堂教學中利用朗讀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通過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學過程:

(一)檢查字詞,複習導入。

利用多媒體課件複習字詞。這樣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既可以充分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又可以爲這一節課文學習掃清字詞障礙。

(二)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出示大象圖片並揭示課題,學生圍繞圖片討論探究,相機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大象的句子,進而質疑導入:這麼重的大象怎麼稱呢?這樣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利用圖片和文中句子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帶着疑問自由地讀課文,整體感知本課大致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解疑釋惑。這樣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教材的內容,對下一步突破曹衝稱象的過程這個難點作好鋪墊。

(四)讀議結合,突破難點。

通過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員們不合理的稱象方法,就順理成章的理解了曹操“直”搖頭的原因。接着學生同桌合作、探究,利用找找,畫畫,讀讀,找到曹衝具體稱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順序的關聯詞“把……再把……然後……”讀懂曹衝稱象的方法,然後利用多媒體課年演示曹衝稱象的方法,體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我這樣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親自去感受,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我的引導下,突破本課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主題昇華。

“你還有哪些稱象的好方法?”這樣一個發散性思維的問題拋給學生,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去大膽構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了昇華主題的目的——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

四、說板書:

稱象

官員們 曹衝

(有的……有的……也有的……) (把……再把……然後……)

板書的設計以官員和曹衝解決稱象辦法的對比,直觀的顯現出曹衝的睿智。學生還可以根據板書複述曹衝稱象的過程。這樣設計板書突出重點,思路清晰,易於分析記憶。

語文說課稿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一分鐘》。

一、教材分析:

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爲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爲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由於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於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正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爲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二、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並體會元元當時焦慮的心情和事後後悔不已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我認爲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情感變化。通過朗讀學習,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瞭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三、說教學流程

根據二年級學生特點,我是這樣設計本課教學的:

(一)、遊戲引入

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最後讓同學談感受。

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一分鐘是多長,同時引入本課課題。

(二)、多個遊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鞏固本課生字。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裏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鴨舌帽(欠)……以組爲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有趣的遊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時間意義,同時完成了課後“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三得。

(三)、課文教學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懂得珍惜時間,瞭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1、錄音範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指名朗讀,指導讀好有關句子。注意朗讀的節奏及語音、語調。

4、教師引導複述課文:動畫複述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六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走路、遲到進課堂、後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後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複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複習課文主要內容,爲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5.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解決下面問題: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爲什麼會遲到20分鐘呢?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分鐘時間的珍貴。

四、課堂達標測試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練習題來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

1、看拼音寫漢字

zhōng líng nào hā qiàn

( )聲 丁( )聲 ( )鍾 ( )

chí jué huǐ

( )到 ( )心 後( )

2、表演朗讀 在小組裏,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

設計意圖:在精讀感悟以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時,給學生創設展示能力與表達情感的集會。

五、課後延伸

爲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課文所學內容,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語文實踐,進一步豐富閱讀感受,延伸並深化閱讀感悟。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後延伸題目:

1、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鐘能做什麼”爲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三峽》。我製作的《三峽》發表在《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20xx年第1期上,我執教的《三峽》榮獲市電教優質課一等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三峽》是《新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文背誦篇目,也是初中階段的一個重點文言篇目。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最爲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三峽以其壯麗的風光激發了衆多文人的靈感,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篇。《三峽》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作的一篇寫景散文,它以簡潔凝練、富有概括力的語言描繪了長江三峽四季風光之美,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摯愛之情。當代文壇巨匠餘秋雨曾對《三峽》作過高度評價:“此文用了最儉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峽春冬之時的‘清榮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澗肅’,使後人再難調動描繪的詞章”。

2、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積累文言詞語;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課堂上指導學生聽讀、試讀、齊讀、自由讀、評讀、品讀,通過朗誦來感悟的內容,做到理解成誦,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點撥的過程中,鼓勵他們藉助,在交流、啓發、爭議、展示自我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過餘秋雨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餘秋雨先生回答說:“三峽”。那麼,三峽何以有那麼大的魅力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着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首先,我讓學生在“長江之歌”的音樂中去欣賞“三峽風光”。同時,在首頁的下方有長江三峽的簡單介紹。

對作家作品的瞭解,學生可以點擊“作家作品”頁面自己去學習。

2、配樂朗誦,整體感知作品內容。

打開“《三峽》”的頁面,伴隨着“高山流水”的音樂,我首先給學生範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的美;提出閱讀要求,讓學生結合本頁下方的“朗讀時注意句間停頓”和“生字注音”頁面進行自讀,讀準字音,讀通節奏,讀順文意;然後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3、質疑問難,研讀課文。

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

第一步 自主學習,疏通文意;細讀課文,積累詞彙。

讓學生打開“詞語釋義”頁面,用鼠標點擊加點的字,查看字意。然後,小組合作翻譯句子。

第二步 精讀課文,合作交流;質疑問難,理解內容。

首先,理清思路,劃分層次

其次,分析景物特點,討論:

①文中描寫的三峽兩岸的山勢有哪些特點?

②夏天三峽江水有什麼特點?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③寫了春冬之時三峽哪些景物?分別有什麼特徵?

④是如何描寫秋景的?

然後,通過“實踐探究”討論:

(1)主要描寫三峽中的哪一個峽。課文寫四時風光,爲什麼從“山”寫起?

(2)寫四時風光的順序是什麼。爲什麼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第三步 品讀課文,體會意境;初步鑑賞,熟讀成誦。

結合“影視資料”,體會“兩岸、重巖疊嶂”、“清榮峻茂”、“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通過對課文的品讀和鑑賞,體味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

第四步 課文小結,情感薰陶。

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可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確實美不勝收。同學們一定能感受到作者熱愛我們祖國河山的情感,並由此激發我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第五步 拓展知識,佈置作業。

1、歷代文人對三峽有過很多讚美,讓學生結合“相關詩詞”,去再一次領略三峽的`美。

2、“三峽”是美麗的,我們山亭也有很多美麗的風景,比如抱犢崮、熊耳山、蓮青山等。讓我們學習酈道元寫景的手法,來描繪我們美麗的山亭吧!

語文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一喜一悲兩個場景:第一幅場景是老人與海鷗親人般的默契;第二幅場景是老人去世後海鷗爲老人舉行葬禮的場景,非常感人。

六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情感豐富,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情景,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場景圖,配以音樂渲染幫助學生理解。

根據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本課時我將帶領孩子們走進文本,去感受老人喂海鷗親人般的感人情景。爲此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本生字新詞,並能理解重點詞及“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等特殊詞語。

2、能抓住文中老人神奇、動作、語言體會老人與海鷗間的親情。

3、朗讀抒情,字裏行間流露出的老人與海鷗間的深厚感情。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老人的神態、動作、語言來品悟老人與海鷗之間濃濃親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因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併力求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預設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二、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詞句,感悟親情;

四、設置懸念,再度激發情感。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我的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質疑導入。我採用直接入題讓學生讀題後質疑,老人與海鷗之間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故事,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入文本。

二、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生字字音,瞭解課文內容整體感知,同時嘗試解疑。整體感知符合人的閱讀習慣,嘗試自己質疑解疑是孩子的心理期待,同時體會文中“獨腳”等特殊名詞,爲課文學習做鋪墊。

學生讀完後,指名簡要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因爲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應有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和概括能力,新課標也有要求)

三、品讀詞句,感悟老人與海鷗的親情

基於文本特點與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學習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如親人一般的情感。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老人怎樣的神情給你印象最深,找找相應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然後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我預設了如下兩句話展開教學。

1、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2、老人望着高高盤旋的鷗羣,眼睛裏帶着企盼。

爲了更好地落實教學,圍繞第一句話,我作了如下預設:

首先再次讓學生朗讀課文,劃劃哪些情景最吸引你,可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交流重點出示句子“老人順着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一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和“在海鷗的鳴叫聲裏,老人抑揚頓挫地喝着什麼。”,讓學生自由談談說說體會,各抒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接着引導學生從文中這些句子——“老人喂海鷗的情景”繼續來體會老人“眼睛立刻生動起來”。學生還可能會找到很多句子,交流時老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盡情讓學生挖掘文本中的詞句品讀,如想象老人“撮起嘴向歐羣呼喚”,“抑揚頓挫”,“老人得意地指給我們看”等。

另一面引導學生從海鷗的描寫中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如“親暱地說着話”,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後讓學生帶着自己這份獨特的情感有聲有色地進行朗讀,新課標也有要求,老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對文本有第一層次的感悟後,我出示老人喂海鷗的圖片配樂,讓學生在情境中釋放自己的情感,再次來朗讀句子。是呀,正因爲老人與海鷗之間是如此默契,就像一位老人在喂自己的孩子一般,這一切怎能不讓人感動,難怪老人一談起海鷗,回讀句子:“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十多年了,每到冬天,老人必來,每次老人(望着高空盤旋的歐羣,眼睛裏帶着企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那雙企盼的眼睛在企盼着什麼?這一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的情感再次升溫,六年級學生想象豐富,思維活躍,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此時,學生的思維碰撞,情感澎湃,內心肯定有很多感受想說,於是我配以音樂渲染,讓學生寫一寫,相信這一安排無疑是課堂的又一亮點。

四、設置懸念,再度激發學習情感。

在課進入尾聲時,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出示一幅老人的畫像,四周海鷗翻飛。(插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十多年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可沒想到十多年後的今天卻是這樣一幅場景……下節課我們將繼續來學習。這樣的結尾既讓學生的情感再度升溫又激發了學習的慾望,更爲下節課學習打下了情感的伏筆。

最後講講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鷗

喂 (默契)

老人 海鷗 (親情)

舉行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