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下《蘋果裏的五角星》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下《蘋果裏的五角星》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蘇教版四下《蘋果裏的五角星》教學反思篇一】

蘇教版四下《蘋果裏的五角星》教學反思

忐忑不安中教完《蘋果裏的五角星》,聆聽王領琴科長一席精彩的評點,頓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

1、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突破難點。本教時的難點是:明白什麼是“攔腰切”,理解“橫切面、清晰”。教學中,我沒有包辦學生的認知過程,而是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切蘋果,後交流:你是怎樣切蘋果的,你有什麼發現?在切一切、議一議中,難點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了直接的體驗。

2、朗讀指導也要重過程和方法。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指導朗讀,通常的方法有:(1)抓重點詞句。(2)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去讀。(3)教師適當地補白,提示學生用一定的語氣去讀。(4)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根據文本特點,教師要靈活機智地採用有效手段,,切實指導學生讀好書。

3、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拘泥於教案,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實施教案的過程,而應心中有學生,做到“以學定教”。如:課堂上,有學生質疑“不理解循規蹈矩”時,教師就要大膽調整教學思路,以“理解循規蹈矩”爲主線,按“找找通常人們是怎樣切蘋果的?——人們爲什麼不打破這種常規?——打破常規的切法又是怎樣的?——動手切一切!”這樣的探究步驟,使學生在對比兩種切蘋果的方法後,自主領悟到:遵循通常的切法(做法、想法……)去切(做、想……),不作絲毫變動,就是“循規蹈矩”。

課文最後這樣說: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我想說,所謂“創造力”,往大處說,就是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我願和我的孩子們共勉,做具有創新精神的老師!

【蘇教版四下《蘋果裏的五角星》教學反思篇二】

本課的內容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我想不用老師教學生也應該讀懂,重要的是:本課有兩個對應的詞,即“魅力(創造力)”與“循規蹈矩”。

學習這一課,我引導學生在反覆閱讀中,讓學生充分地認識這兩個詞的內涵。這兩個詞如果不能夠走進學生的頭腦,這是本課的最大失敗。因爲這兩個詞非常關鍵,引導學生反覆想,他們就能夠感覺這兩個詞代表的東西太多了。課文中的“魅力”,其實就是“創造力”的一種解釋,課文是怎麼講魅力的?最後第五自然段的三個“傳”字就是最好的解釋,課文中具體講述那個幼兒園的小男孩也願意、主動“傳”,這其實是對“魅力”一詞最“神”解釋。這說明任何一個創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們都願意傳的,也是人們都願意擁有的。

通過對課文的教學,發現正如文中所說的“人們對切蘋果都不生疏,總是循規蹈矩地按照通常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見過還有另一種切法,更沒想到蘋果裏還隱藏着“五角星”!”。同樣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大可不必運用相同的方法來教育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需採用不同教育方法。讓我們做一個聰明的智慧型的老師,運用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幫助孩子們提高現有知識水平,讓孩子們每天都有進步,這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