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囚綠記》優秀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囚綠記》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高中語文《囚綠記》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借物抒情,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優美清麗、節奏舒緩、色彩憂鬱的語言風格。
  2、能力目標:提高圈點讀書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綠的深深的愛,文章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及其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圈點讀書法
  2、教學難點:作者所寄託的感情,文章所用的藝術手法。
  教學手段及其教學方法
  1、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討論法、練習法
  課前準備
  能較熟練的使用圈點讀書法,養成圈點讀書的習慣。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一、作者簡介:
  陸蠡——現代散文家、翻譯家。日軍進駐上海租界,由於在淪陷後的上海堅守文化工作崗位,慘遭日軍殺害,時年34歲。另見課文註釋。
  二、預習檢查:
  1、誦讀課文,掌握下列詞語:
  瞥piē 陸蠡lǐ 涸輒之魚hézhé 揠苗助長yà 婆娑suō 猗鬱yī 蕈菌xùn ;急不暇擇xiá 淅瀝xīlì 蔥蘢cōnglóng 囚繫xì
  2、用圈點讀書法對課文進行圈點。
  三、課文欣賞:
  1、劃分段落
  一、交代回憶。 二、(2—7)寫愛綠。 1(2—4)寫選擇了可以看到綠色的房間。 2(5—7)寫享受房間的綠色。 三、(8—13)寫囚綠。1(8)寫囚住綠色。 2(9—11)寫綠色的變化。 3(12—13)寫“我”釋放了綠色。四、(14)結束回憶,照應開頭。
  2、集體討論:
  (1)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寫了“我”對綠的讚美和熱愛?——P5節開篇。
  (2)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抒發了對綠的強烈的愛?
  比喻:我懷念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排比: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3)你怎樣理解作者從囚綠到釋綠的心理變化?
  囚綠是因爲愛綠,釋綠是因爲時代的原因,但誠意的祝福,體現了對綠愛得更深摯。
  (4)關於借物抒情、即小見大。
  借讚美常青藤“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抒發自己忠於祖國的情懷,並借重見常青藤的期盼、祁祝淪亡的祖國河山早日獲得解放。(作品主旨)
  (5)探究練習三
  植物自由地向陽生長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囚綠是剝奪了植物嚮往陽光的自由,這裏的“固執”是對常青藤的尊敬。
  補充:
  a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表現“我”和綠的心靈的相通。
  b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綠是自然環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綠的環境之中的,這裏的綠是一種象徵或雙關。
  c“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的喜悅。——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活力的讚美,生的歡喜就是對富有生命力的東西的熱愛。
  四、活動:比較《綠》和《囚綠記》的異同
  1、都表現了對生命對綠色的讚美、喜愛之情。
  2、《綠》語言準確生動,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囚綠記》語言優美、清麗、憂鬱的色彩同表達的思想情緒融洽和諧。
  3、《囚綠記》對綠的讚美融入了象徵的意象,表達了更深的內涵。
  五、完成補充習題: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然後在下表中訂正
  (1)這樣了接爽直使公寓裏夥計都驚奇了。
  (2)我急不遐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
  (3)我開始瞭解度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
  (4)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風煙四逼中的舊都。
  2、請反覆閱讀下面的文句,按要求分析文句的含義
  (1)早晨五點鐘左右太陽便照進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線射個滿屋,直到十一點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熱。(體會這裏的敘述和下面所寫的作者行爲的聯繫)
  正是因爲小屋炎熱難耐且悶熱時間長達六七個小時,所以“我”纔會把常春藤的枝條強行牽到屋子裏來,並且不太人道地囚住了它這麼長時間。
  (2)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體會並感受作者筆下常春藤的特點)
  常春藤雖然被人強行囚在室內,但仍然嚮往着陽關,堅毅地向着外面掙扎着,永不言棄。其中既包含着本能,也表現着一種精神。
  (3)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我”的“過失”是什麼?你是如何理解“我”的“過失”的?)
  “我”的過失是強行囚禁了常春藤。 “我”的“囚綠”原本出於愛意,後來漸漸變得有些地佔有,當然其中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他把所囚住的常春藤自比了,其實他和常春藤一樣都渴求得到解放。
  3、從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入手,緊扣上下文分析下列含蓄雋永、內涵豐富的句子
  (1)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表現作者和綠的心靈的相通。這裏主要是表達了作者對綠的熱愛,對這樣一個安寧、平和的環境的追求。從下文“囚綠”以後“我”的一些心理活動看,這時我對綠的理解並不是很深入的。
  (2)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作者認爲,人是不能脫離自然環境的,而綠就是自然環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綠的環境之中的。當然,這裏的綠是一種象徵或雙關。
  (3)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的喜悅。——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活力的讚美。所謂“生的歡喜”就是對富有生命力的東西的熱愛。作者認爲面對蓬勃生機所產生的喜悅超過了在任何時候產生的喜悅。
  4、從下面的兩個句子中任選一句,認真揣摩品味,然後就句子的內涵意蘊或情感表達說說你對美的理解或體會。
  (1)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此句中“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揭示了“綠”內涵美,其實也是美的內涵,美即“希望、慰安、快樂”。
  (2)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固執”其實是“綠”的一種堅持,因此“堅持”也是一種美。
  5、從本文內容看,作者非常喜歡綠。正是因爲作者對綠的鐘情,所以纔會有“囚綠”之舉,至於之後的“放綠”、“懷綠”及其他,也同樣有深意。請你認真閱讀課文和同學就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作一次閱讀感受的探討。
  文章寫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綠枝條的命運變化,作者始而欣喜,繼而魔念生長,囚禁綠枝條,最後放生。由尋綠、觀綠、囚綠、放綠到懷綠,五個階段較爲分明,其間感情波瀾起伏。
  6、根據句後括號內的要求仿例造句
  (1)我開始瞭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瞭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造的句子要表現對某種自然風物的情感,句式跟例句相似)
  我開始體會到運動員衝破終點的喜悅,我開始體會登山者跨越山巔成就感。
  (2)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造的句子要描摹你喜歡的景物,要用上例句中的加點詞)
  可是當大水退去時,再看哪些倒伏在地上的小草,它們又抖擻精神,挺直了腰板。甚至於一片最小的嫩葉,也都奮力地向上望着什麼。
  7、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有幾種不完全一致的說法,如:
  (1)以常春藤來象徵作家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追求光明的形象,從而表達了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執着的愛國主義情懷。
  (2)因爲愛一樣東西至於極點,便想把它牢牢佔據,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是人類的共性,可愛而愚蠢。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也是如此。對於那些有生命的東西來說,讓它生活在最適合的環境,即是一種真愛、最愛,這也就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吧。
  (3)借讚美常春藤“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抒發自己忠於祖國的情懷;並借“有一天”重見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淪亡的祖國河山早日獲得解放。
  認真閱讀課文,說說你的看法。
  三種說法各有偏頗,一、三失之主題內容包容太多,二失之沒有分出文章內涵的輕重。比較適宜的說法是:通過讚美常春藤“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抒發自己忠於祖國的情懷。
  8、閱讀《囚綠記》中的兩句話,完成探究題
  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間的一所草屋裏,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淨的草根在我的牀下茁出嫩綠的芽苗……
  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實在有些奇怪,室內生長的小草開始時和室外的一樣,長着長着就變黃、變細,奄奄一息直至嗚呼哀哉;室外常春藤的枝條被牽引到室內來,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再青蒼,而變得柔嫩、嬌弱、瘦黃。你注意過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嗎?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或查閱有關資料,把學習收穫寫下來,並在此基礎上說說你對這種生物現象的思考。
  所有這些現象都與光合作用有關,這就啓示我們,生活中不可以把自己整天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與世界分離,應該主動接受“社會陽光”照射,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佈置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2、3題。
  教學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