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囚綠記》優秀教案

九年級語文《囚綠記》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九年級語文《囚綠記》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九年級語文《囚綠記》優秀教案

1、知識與技能:瞭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對本文內涵的理解;能用生動的語言再現作者囚綠的經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象徵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題,品味本文淳樸清麗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複述作者囚綠的經過,達到把握全文整體脈絡的目的;運用啓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逐步深入課文,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愛國情感;理解中華民族和一切進步勢力不屈服於黑暗勢力、頑強抗爭、永不氣餒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1、體會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寫作特點,理解託物言志的象徵寫作手法。

2、體會作者在散文中寄託的感情、散文的內涵美及其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1、理解“綠”在本文中的象徵意義及作者賦予“綠”的深刻思想內涵。

2、結合作者讚美“綠”的歷史環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教學方法

討論法、品讀法

教學準備

預習、瞭解作者、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喜歡綠嗎?(學生答)爲什麼喜歡綠呢?(個別學生答)對!綠生機勃勃,活潑可愛,它是生命的象徵,可以給失意的人帶來無限的希望,可以給焦慮的人帶來精神的寧靜,可以給苦悶的人增添生活的快樂。綠確實值得我們去愛,但你會因爲喜愛綠而將一枝綠色從屋外囚禁到屋內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青年,他因爲愛綠,真的把窗外的綠囚禁到屋內,這位青年是誰?對,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的作者,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譯家陸蠡。關於陸蠡的`資料,課前已經請同學們蒐集整理,下面就先請同學們把蒐集到的資料作一交流。

2、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談作家作品。

3、陸 蠡 (1908—1942),原名聖泉,原籍浙江天臺,我國現代散文作家、翻譯家。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上海淪陷後,他留滬主持該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說,被捕,刑審數月,受盡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祕密殺害。本文是陸蠡的代表作,寫於抗戰爆發之後,華北淪陷,作者在上海“孤島”時期,懷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表達對祖國山河淪亡的感嘆與對民族氣節的禮讚之情。巴金回憶陸蠡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爲,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現在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二、檢查預習

1、拼音字詞。

2、交流圈劃批註讀書成果。

用符號對課文進行圈劃批註:

用“~~”符號標出佳妙句

用“?”符號標出有疑問處

用“ ”符號標出要注意處、發表感想處

三、整體感知

1、作者所囚的“綠”是什麼?——常春藤。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陸蠡囚禁常春藤。

2、小黑板顯示思考題

(1)課文哪幾段寫囚綠?囚綠之前、之後寫了什麼?請各用兩個字概括。

(提示:抓寫行動的句子)

(2)哪一段或哪幾段寫得特別能打動你,使你動情?做上記號,待會兒我們要好好朗讀和品味。

3、全班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自始至終緊扣一個“綠”字,由“擇綠、賞綠、囚綠”到“釋綠、思綠”,每一個意念與行動都體現着作者對綠的愛,感情步步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愛綠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進。

四、作業

熟讀全文、鞏固字詞積累。

 第二課時

一、複習

回顧本文主要內容及線索。

二、品讀賞析(運用圈劃批註讀書法)

讀一讀你最喜歡的語段或語句,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個別讀(說明理由)、散讀、全讀。

三、探究討論

(同學們在朗讀時,都被作者對綠的摯愛感動了,作者爲什麼對綠——一株常春藤這麼愛呢?)

1、提問:作者筆下的綠有怎樣的特點?面對摯愛的綠,作者有怎樣的體驗與理性思考呢?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談你的理解。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在書上圈劃有關詞、短語、句子,並作些批註。

全班交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前面同學提到的不要再提),深化感悟,

在交流中明確概括綠特點的詞語,形成板書。

蓬勃

綠     向陽

固執

2、作者爲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筆墨描繪綠藤的執着?

突出常春藤永遠向着太陽,渴望自由,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3、所以這裏的綠不僅僅是指常春藤,而是有它的象徵意義。

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人、思想和感情,這種寫作手法,通常稱爲“象徵”。

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綠”的象徵意義。(提示:由綠的特點,作者的體驗思考聯想一下。)

全班交流中明確,形成板書。

象徵 生命、希望

嚮往光明、自由

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

4、作者筆下的綠具有這麼多崇高的品質,相信大家一定會深有感觸。現在,請同學們說一段話,致“綠友”,以表達深切的崇敬、讚美、祝福之情。

5、教師小結:抗日戰爭爆發之際,面對國土的淪喪,陸蠡的內心是壓抑而痛苦的。他把這種思想情感用他的筆流露出來。於是我們從一株“固執”的常春藤身上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於黑暗”的鬥爭精神。而這一切,都源於他愛祖國,忠於祖國的情懷,正如巴金所說,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正是由於有了這種“永不屈服的精神”,有了愛祖國的情懷,中國人才會最終趕走日寇,走上今天的繁榮富強。

四、拓展延伸

欣賞:艾青《礁石》,朗誦,進一步感悟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頑強鬥爭精神”。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裏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通過對海浪的描繪,塑造了搏擊風浪,在狂濤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表現了礁石像勇士那樣,搏擊海浪、不折不撓、、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本詩中的海洋不僅僅是自然界的海洋,更多的是人類生活的海洋,在詩人筆下,“礁石”不僅象徵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身,更象徵了我們民族的那種不可或缺的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頑強鬥爭精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面對人生的風浪時都能夠具備這種不屈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課後收集有關“綠”的成語或詩句,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倡小組合作。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唐•賀知章《詠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唐•白居易《憶江南》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板書設計:

2 囚綠

蓬勃   象徵   生命、希望

綠     向陽       嚮往光明、自由

固執        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

離開北平一年了。我懷念着我的圓窗和綠友。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