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囚綠記》優質課教案

《囚綠記》優質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囚綠記》優質課教案

《囚綠記》優質課教案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圈點關鍵詞句概括行文脈絡。

2.能揣摩抒寫綠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綠的內涵。

3.能通過寫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態度,說出對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理解綠的內涵和寫作意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作家巴金曾這樣評價他,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爲,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這是多高的評價!這位作家是誰呢?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囚綠記》的作者——陸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拜讀他的這篇代表作,去觸摸他那高尚的靈魂。

 二、讀“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閱讀文題,質疑猜讀:初讀文題,你會生髮哪些問題?你最想了解些什麼?

(“綠”具體指的是什麼?爲什麼作者要囚“綠”?綠是怎樣被囚的?囚綠的結果怎樣?幫助學生刪減意義不大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問題也有主次之分)

2.帶着問題,快速閱讀課文(閱讀過程中注意圈點生字詞):作者敘述了一件怎樣的事情?請用一句話作簡要概括。

(作者敘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3.再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在橫線上填字分別概括事情的過程。方法:快速閱讀,劃出關鍵詞句,用規定符號圈點勾畫填寫。

綠—— 綠——囚綠—— 綠—— 綠

(遇綠→ 賞綠→ 囚綠→ 釋綠→ 懷綠)

學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讀“綠”——品讀悟情,感受綠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綠的形象(囚綠前)

1.通過對文章內容由概括到具體的瞭解,可以看出作者對綠有着怎樣的情感態度?

(喜愛之情)

2.朗讀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現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找出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學生自由朗讀,圈點批註。)

3.作者爲何對綠情有獨鍾?請你從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語句。

明確:①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並不感到孤獨,……(擇綠的原因)

②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囚住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囚綠的原因)

(齊聲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4.創設情境,與綠對話:選用文中語句,以“我欣賞你,因爲你是 ”的句式說話,表達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體會綠的形象。

5.歸納總結綠的內涵:在這一階段,作者心目中“綠”是 的象徵。

(生命、希望、慰安、快樂)

(二)深入感受綠的形象(囚綠後)

1.“囚綠”後,作者對綠的認識又是怎樣的?找出文段中描寫囚綠後綠的形象的語句(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圈點批註)。思考:被囚的綠藤又是怎樣的?其中你最有感觸的是哪一處?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①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面長得更快。

②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

③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

2.深入探究綠的內涵:你對綠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引導學生圍繞最有感觸處來感受綠的新形象。

(總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見綠具有“堅貞、執着、頑強不屈、嚮往自由、光明”的可貴精神。)

3.總結歸納:在囚綠的日子裏,綠藤所表現出的 內在美震撼了作者。

學生總批,教師總結:綠是自然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徵,它是希望,是執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由淺入深,感受到了綠的自然之美、綠的執著之美,對綠的形象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四、讀“情”——品析悟旨,探究寫作意圖

1.對“囚綠”的行爲,作者自稱爲“自私”,是一種“魔念”。有人認爲不可理喻,有人認爲可以理解,對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導學生辯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作者把綠藤當作他的惟一的“朋友”,囚綠也是愛綠,是愛綠的一種極端的行爲,表達了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最後,作者被綠那頑強的抗爭性格,永向光明的執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釋放了它嗎?擇綠賞綠也好,放綠懷綠也罷,支撐這些行爲的巨大的情感動力是作者對綠深沉不變的愛。

另一方面:這是一種自私之舉,是對綠的施暴之舉,是對生命的一種遏制、一種摧殘。

如果真的喜歡這個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給它自由,讓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2.朗讀文章最後一段,引發思考: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表達一種懷念之情嗎?方法:結合文中反映時代背景的有關信息,和作者簡介資料等理解寫作意圖。

教師出示陸蠡資料和寫作背景。

①陸蠡其人:

陸蠡,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陸考原,幼時有神童之稱。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綠記》。陸蠡貌不軒昂,語不驚人,服裝儉樸,不善交際;心地坦白,對朋友至誠至義;“不願說好聽的話,不肯做虛誇的事”,“喜歡埋頭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上海淪陷後,他留滬主持該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說,被捕,刑審數日,受盡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祕密殺害,年僅34歲。

②陸蠡其時其文

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發生了,時值日寇入侵,華北人民陷於水深火熱。本文寫於1938年,即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後,當時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島”的上海,被迫與廣大文化戰士隔離了開來。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煩,不能不生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於是他回顧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沉默、內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討論,達成共識,明確:除了懷念之外,作者在寫此文章時,還有一種懊悔、自責,更有一種祈祝之情。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見常春藤,其實是在祈祝淪亡的祖國河山早日獲得解放。至此,“綠”不僅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嚮往光明、自由、堅強不屈的廣大人民”的象徵,作者由綠及人,以此表達自己的心聲。

3.對本文主題的理解有幾種不完全一致的說法,通過對文章的解讀,談談你的看法。

①以常春藤來象徵作家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追求光明的形象,從而表達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執着的愛國主義情懷。

②因爲愛一樣東西至於極點,便想把它牢牢佔據,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是人類的共性,可愛而愚蠢。對於那些有生命的東西來說,讓它生活在最適合的環境,即是一種真愛、最愛,這也許就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吧。

③借讚美常春藤“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抒發自己忠於祖國的情懷;並借“有一天”重見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淪亡的祖國河山早日獲得解放。

討論明確:三種理解既有同又有異。第一種的主題似乎包容太多了,第二種沒有從特定的寫作背景去理解,第三種理解比較到位。

 五、讀“人”——深情對話,抒寫自我心聲

同學們,陸蠡,一個富有強烈愛憎的鬥士,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借綠色呼喊出人民的心聲,我們接觸到了他那顆渴望光明、自由、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崇高的靈魂”。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此時此刻,你想對他說點什麼呢?

 六、佈置作業

請你模仿綠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對你說……”的句式對作者寫一段話,表達綠藤對作者囚綠的理解之情。

七、課外延伸(見讀本)

閱讀《陸蠡故居》,作適當的批註。

陸蠡故居

劉長春

我在天台縣縣長任上的時候,曾經瞻仰過陸蠡的故居。

那一天我到平橋鎮檢查工作,時間很充裕,便想起這兒曾是陸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賦應該是來自周圍的這片山水——這是我讀黑格爾《歷史地理》的一個啓示。於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巖下村而去。

說陸蠡奇特,有一點兒根據。十歲時,他被人目爲“神童”;上大學時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身後卻留下了“絕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時,翻譯了法國詩人兼小說家拉瑪爾丁的長篇小說《葛萊齊拉》與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羅亭》和《煙》等名著。第一次讀他的《竹刀》,那位無名的年輕人爲了山民的利益將竹刀深插進奸商的肚子裏,在公堂上又將竹刀同樣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與坦然,就曾經讓我十分驚異。扳指計算着陸蠡的年齡,感受的卻是一個青年的強烈愛憎與勇於承擔的剛烈。那時我就覺得如此寫實的人生場景只能來自於生活,而無須什麼深奧的技巧。一篇激動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說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來源於作家的那一顆心靈。陸蠡曾說:“世界上,應有更高貴的東西。”高貴的是心靈的性質。難怪李健吾先生作出這樣的評價:“陸蠡的成就得力於他的璞玉般的心靈。”

今天我終於走近了陸蠡,走進了這位作家生活過的實實在在的空間。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讓人覺得那樣地親切、熟稔而又充滿神祕。

這座始建於民國初期的三合院,屬於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築構架。推開大門,沒有聽到讀書聲,也沒有聽到孩子奔跑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聲與銅鈴一樣的笑聲,昔日的喧鬧在時間的河牀裏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沒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陸蠡離開家門都已經數十年了,這裏曾經有過的悲歡離合,如秋風掠過樹梢的一陣嘆息消失得無影無蹤。走過雜草叢生瓦礫滿地的天井,我忽然發現一株生長於石縫中的藤蘿,它舒展開摺疊的綠葉,有如傾瀉的一道綠色瀑布,從東側屋外的牆頭飛流直下。我記得陸蠡是喜歡而且留戀於綠色的,他曾經寫下的《囚緣記》,也就是爲了在孤獨中留住那片綠色和它對語,於是孤獨隨之消失在綠色生命的伸展裏。由是,我也就瞭解了他的希望與快樂。一個內向與深沉的人,整日耽於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驚擾他的。輕輕的,我把腳步放輕,然後走進廳堂、登上樓閣,一眼又瞥見窗外挺立的山崗與終年不斷的溪流。當年,陸蠡就經常站在這裏,眺望這山這水,相對無言,除了陶醉,還有在寧靜中自由放飛的憧憬。在杭州讀書,在廈門教書,在上海編書、寫作,多年在外漂泊。他總是“如懷戀母親似的惦記起故鄉的山水”,在它面前“總是可以照見我自己。”——因爲故鄉的山水是進入他的靈魂與血液的東西。

我在這空落與破敗的院子裏徘徊,牆外綠黃斑駁的楓樹在風中搖曳,夕陽的餘暉映着一角青苔暗長的高牆,又把它的影子投射於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來,也是在這條長長的圍廊上,曾經走過誰?曾經有誰邂逅?曾經有什麼樣的撫今追昔?我進來時,大門早已緊閉,不,是虛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經古老。走出陸蠡故居,我對身邊的朋友說: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陸蠡?

陸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從此他就永遠沒有回來。

有家不歸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

……是1941年的夏天,喪偶五年多後的陸蠡在上海“孤島”再婚。婚宴上,人們第一次看見他穿了新袍子,手裏提着酒壺不怎麼嫺熟地爲賓客斟酒。他本來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卻丟下一句使人一想起來便不禁要流淚的話:“等抗戰勝利了,我們要買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門口,任過路的人隨便痛飲!”八年抗戰,終於如他瞻望的那樣迎來了勝利,可是陸蠡卻在他婚後的兩個月後突然地失蹤了。

陸蠡的朋友巴金、黃源、柯靈、許傑等四處打聽他的下落,登了廣告尋人。聽說他進了南京的監獄,天氣冷了,怕他受凍,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結果退了回來,退件的理由是:查無此人。

有家不歸的人,他到哪裏去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負責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憲兵的大搜查並被抓去了兩名員工,爲了討回一個“公道”,他竟上門說理去了,一去從此不返。他的朋友吳朗西說過這樣一句話:“他的個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強暴的前面是不會低頭的。”陸蠡的死,想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忽而,我又想起《竹刀》裏的那個無名的年輕人,因爲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這竹刀捏在右手裏,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兩寸深了,差一點不曾透過對面。復抽出這竹刀,擲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說:‘便是這樣’。”——表裏如一,簡白傳神,一個反抗壓迫者的形象,鐵骨錚錚地站到我的眼前。

陸蠡之文,一如陸蠡之人;陸蠡之人,亦如陸蠡之文。

從陸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記憶的裂縫流動起來……一擡頭,眼前又見一條蜿蜒的清流,一條清澈的非常非常純粹可以照見人面與眉目的流水,那是始豐溪——天台的母親河。它從大山發源,曲曲折折,奔奔波波,流到了陸蠡故居的門前,然後又在這屹立了億萬年的巖崗峭壁下,繞了一個小灣,挾帶着風聲與豪笑,直奔東海而去……

一晃八年,我沒有再見陸蠡故居。難忘它,寫信給天台的朋友讓他給我拍張照片,以慰思念。照片裏的陸蠡故居更加頹敗了。它讓我長留一個遺憾:我在縣長任上時應該撥點款整修一下,派個人管理它,現在卻難以辦到了。在時間的風吹雨打下,在滿地落葉無人掃的時候,陸蠡烈士的故居還能堅持多久?

陸蠡的散文《囚綠記》,寫作者在上海“孤島”時期,懷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兩枝碧綠的長青藤被自己牽進迎窗的案頭,然而這“囚進”屋裏的綠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陽光,顏色卻一天天變得萎黃,枝條也細瘦起來。直至抗戰爆發,作者被迫南歸,纔將這個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釋放,並真誠祝福它繁茂蒼綠。這篇散文寫的是“囚綠”的故事,實際上是含不盡之意自在言外,他讚美“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歌頌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也是作者期望淪陷的祖國山河,早日擺脫日寇黑暗統治,重獲光明自由的內心意訴之於外象。他的這種內心意訴沒有赤裸裸的直說,而是採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兩枝綠藤的想象描寫,而啓人聯想,讓人尋味。正如黑格爾所說:“在具體的感性想象中顯現普遍性的真實。”散文能寫到這份上,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境。所以意境常用曲筆,用象徵和暗示的手法,給人留下思維空白,把人引向一個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學後記】

散文的閱讀鑑賞,是學生感到有難度的,尤其是平常課餘閱讀文學作品較少的同學,更感到困難。

經過一番思量,決定鞏固強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從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體驗和理性思考的語句入手,引導學生學會讀散文。

這是一篇用象徵手法寫的散文,讀懂它的難度更高些,由於抓準了關鍵,在一個個教學思考題的引導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認識逐步深化,最後水到渠成,明確了本文的象徵意義。學生也學會了該怎麼讀這類散文。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且有深度,這得益於對作品特色和學生認知特點的準確把握和充分尊重。

從充分加強學生主體地位角度看,教師語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導學生小結,那麼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將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