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草船借箭》評課稿

五年級語文下《草船借箭》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草船借箭》評課稿一

五年級語文下《草船借箭》評課稿

聽了劉彩虹老師執教的《草船借箭》我受益匪淺,《草船借箭》是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內容,對於五年級學生來說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作品的人物形象是較爲常見的,這爲課堂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生情感的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執教這一課時劉老師根據學案導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其主要圍繞"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幾方面?"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劉老師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然後讓學生進小組交流。學生都能找出相關的語句,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每個學生回答問題時已經習慣性地把自己的體會說一說了,這和劉老師的長時間訓練有關,平時注重學生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使每個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不僅如此,劉老師在教學中都能把課程標準的訓練重點落到實處,就像我聽導師的常態課,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就以訓練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脈絡爲主,第二課時就深入地分析課文,抓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很好。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爲了讓學生能充分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劉老師主要抓住句子:"諸葛亮笑着說:'霧這麼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來引導學生理解,抓住"笑"讓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諸葛亮會笑誰?"。然後通過重點詞句的推敲,感受曹操的生性多疑、魯肅的忠厚老實、周瑜的嫉賢忌能。在引導的過程中,覺得學生們都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可是我認爲劉老師這個環節的導學少了點激情,沒有把當時那種緊張的氣氛營造出來,如果氣氛調動起來,課堂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閱讀課的教學,不是老師灌輸式的教會學生知道人物有這麼一個形象,而是要讓學生自己慢慢體會到怎麼會有如此高大的一個人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劉老師的課也體現了閱讀課中書聲琅琅的場面,通過默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讀,在讀中促學,在學中促悟。如果能在指導學生情感朗讀的時候更明確些,那效果可能會更好。

整體上來說,整節課結構嚴謹幹練,思路也很清晰,從文本的學習到拓展訓練,充分體現自主建構這樣的教學理念。這節課突出的亮點是變教爲導,伴着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整節課充滿了師生的討論、溝通和理解,教學中劉老師注意了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僅反映出教師課題的研究與課堂教學的緊密聯繫,同時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品質。

 《草船借箭》評課稿二

“語文”,即語言文學。小學語文高年段的語文學習,學生不但要品味語言的準確與優美,更要開始從準確優美的語言中去體會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細節描寫等文學的。今天,李芝蓮老師的《草船借箭》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抓住對諸葛亮 “神機妙算”的句子品讀,在每個細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深入品讀,使學習有效、有趣、有內容。

在整個引導學生品讀的過程中,老師就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去發現有價值的語言點,並點撥理解。細節的引導,可以看出老師對文本的“透”,而學生也在這種“透”中得到引導,有了進一步理解深挖課文的興趣,值得學習。

關於品讀內容引導的思考

1、品讀的條理 學習理解課文,就像提起一串珍珠。只需要提起一條線,上面的珍珠就可以一粒自由欣賞,如果是幾串珍珠,就可以按一定順序逐條提起。

首先,老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到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爲了避免學生找得過泛,老師提示學生“諸葛亮神機妙算”三個方面:知天文、懂地理、知人心。這裏,老師的引導必不可少,這樣,孩子就形成有了閱讀的條理,和歸納總結的方法。這就是引導學生逐條提起珍珠。纔不會一片混亂,老師自己要讀得透,看得明。

2、品讀詞句,語言的準確優美,文學的效果,文化的薰陶,盡在其中。

欣賞珍珠,雖然順序不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尋找,欣賞,但老師要引導學生找到珍珠中最好值得欣賞的珍珠。 讓學生先找“知天文”的句子。諸葛亮立軍令狀時,魯肅的驚歎,與三天後天氣的變化就是兩顆最有價值的珍珠。老師引導孩子對比讀,讓學生自然體會“知天文” 神機。 引導學生理解地理位置,老師利用地名讓學生理解方位。“兩方的地理位置大家知道吧?”當學生反應的時候,老師順口說“東吳東吳”,學生頓時恍然大悟,老師則在學生僅有的方向感基礎上,出示地圖,讓學生明確了兩軍地勢。此外,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兩個細節描寫內容:“喝酒”與“掉頭”,讓學生思考原因,最後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順風順水”,讓學生聯繫風的方向,長江水流的方向,雖然只是理解一個詞,而學到這裏,學生自然而然得到了一種文化的薰陶。語文的廣度、厚度大大加強,學語文完全就是一門有意思的科目,不再枯燥的語言點而已。 在“知人心”的內容品讀中,老師不侷限也不多談學生找到的句子,而讓學生談諸葛亮言行的原因,直截了當體會諸葛亮所“知”。 此外,李老師又讓學生體會“諸葛亮笑着說”中諸葛亮爲什麼“笑”,並進一步與周瑜的“嘆”對比,讓學生從可能忽略的兩個字中體會諸葛亮談笑風生間的舉重若輕的智慧,與周瑜無奈服輸的情態。這一“笑”一“嘆”的引導,其實就是文學評論的引導。怎能不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名著? 關於引導方式的思考 提出問題式的引導不是不好,當這個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去思考,並無形中教給學生思考方法的時候,即使是最任務式的問題都是有趣的,有效的,有用的,李老師這堂課中,學多問題的提出有些甚至顯得突兀,可是,學生興趣昂然,常常在思考中恍然大悟,豁然開朗,體驗到文章深層意味的智慧的收穫。比如,李老師問:“他們爲什麼喝酒,而不是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