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麋鹿》語文課教學反思

《麋鹿》語文課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教學完《麋鹿》,反思的時候我忽然對教學對話又有了一些認識。

《麋鹿》語文課教學反思

對話是課堂教學的部分過程,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並非每一個環節都是用了對話的方式,也不需要每一個環節都用對話的方式進行。對話的內容、目的、方式、進程等,主要是由教師主導的。這些因素,教師還可以預設。

例如《麋鹿》一課(蘇教版六A上),同樣的內容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神奇的經歷,可以教簡單的內容(知識性地瞭解麋鹿,學會生字詞,讀讀課文),可以教中等難度的內容(不僅瞭解知識性內容,還知道作者怎麼寫的,學習部分寫作方法),還可以教學生最難理解的內容(生活習性和麋鹿外形的關係,寫傳奇經歷的作用,麋鹿命運與祖國命運的關係等)。這些是由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和決定的。我的選擇是中間者。因爲採用對話的方式,是爲了學生更主體地學懂內容,而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教師預設的,因此說對話的目的是由教師主導的。對話的內容、方式、進程等,是由教師主導的,也是這個理由。

本課我教的內容是:麋鹿的外形描寫,描寫的順序和層次,寫傳奇色彩目的是爲了突出神奇。第三部分的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大,麋鹿的經歷複雜,學生要深究,會花費很多課堂時間,對學生語句表達能力的訓練點似乎也不是很好找。但是可以讓學生懂得怎麼將習作寫得吸引人。這在實際作文的構思中會有較大引導作用,屬於開拓學生最近發展區作用的內容。而前面一些內容是直接有益於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練習。

教學寫作的順序是讓學生讀完課文中外形描寫之後通過對話實現的。以下是片斷:

師:馬騁遠,你能介紹一下麋鹿外形上的特點嗎?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

師:不夠順暢,那是因爲對麋鹿外形的介紹順序不是很明白,請大家分析一下,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它的外形的?

生:是按照角、面、尾、蹄,從前到後,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的。

師:是的。這是寫作介紹動物人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們應該培養的語文基本素養。同學們在寫作的時候,不要提筆的時候就忘記了。再請大家練習說一遍。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

描寫有層次的教學,我抓住了介紹麋鹿的生活習性這一段,在介紹繁殖能力的時候,將雄麋鹿的角生長情況介紹得很清楚。兩歲長角,六歲長成。但是,角的形狀,在上一個自然段寫麋鹿的外形特點中就有介紹,爲什麼不在那時候一起介紹呢?

生:這裏是介紹麋鹿的小時候,上面是介紹成年鹿的情況。

師:這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這是重點講生長情況,上面師介紹成年鹿角。

師:上面是介紹麋鹿角的特點。這裏是介紹麋鹿的生長髮育情況。說的是兩種情況,因此分開寫。可見,作者的寫作層次很清。

理解傳奇經歷的時候,我總覺得沒有什麼好教的,就是一個經歷,一個故事。琢磨的結果是,寫經歷是爲了進一步突出麋鹿的神祕特點,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於是讓學生注意時間和麋鹿數量的那些數據,懂得一個故事大概。讓後探討這部分內容的寫作目的。

教完之後覺得還是挺滿意的。一篇文章可以教學的語言訓練點是很多的,針對我班學生寫作順序、層次不夠清楚,寫作時對方法的運用不夠自覺的特點,將這兩點作爲相對重要的內容來教,是目中有人的做法。時間也顯得緊繃繃。

但是,當看到別的設計,看到教參上的提示:教傳奇色彩中具體內容,分3000年前,1865年,1900年,1967年,讓學生理清課文內容後,進行講解,我覺得教得粗糙了。

再思考覺得那樣的教法也值得分析。也許那樣教,學生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會省力一些,對於內容的瞭解也多一些。但是,教的時間可能會多花一些,課時就會更加緊張。

從以文爲本的角度,那樣教是更加文本的。通過講解,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從時間角度,從學生寫作理念角度教,應該取我的教法。

不管怎樣,不同於我的教法又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教師覺得簡單的內容,學生卻未必簡單。看似簡單的內容,卻是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好材料。教師要選好練習的點。

以後教學的時候就是要看學生的需要。一個重在知曉寫作目的;一個重在練習具體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