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水》反思?三篇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水》反思?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水》教前反思

合一、文道合一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水》反思?三篇

題記:課堂是一次學習,課堂是一個故事,課堂是一段生命的歷程。對學生,對老師都如此。

我喜歡,學生呢?

《水》這篇文章,我讀了不下10次,感覺文章寫的就是我兒時的生活,文字把我帶到了兒時的回憶之中,一樣的水窖,一樣的挑水場面,一樣的夏日沖涼,一樣的珍貴,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馬朝虎筆下的《水》。不過,我不僅僅是一位普通的讀者,我更需要站在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待這篇文章。學生會喜歡這篇文章嗎?通過文章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學生已經到五年級了,如果放手將課文交給學生,他們會怎樣學呢?很顯然,城市的孩子無法體會到缺水的滋味,無法體會到水的珍貴,無法體會到一勺水會如此的舒服。在雨中的痛快或許曾有過,但與文中的痛快並非一回事。我不禁問自己,我們教了五年的學生會自己學習語文了嗎?還有,他們喜歡學語文嗎?可能,我們有些老師都厭倦了語文,何況是學生呢?我喜歡《水》這篇課文,也喜歡語文,可學生呢?

人文合一

既然學生未必喜歡語文,既然學生可能讀不懂文本背後的情感,既然學生可能並不都會學習語文,那我該怎麼辦呢?基於這樣的考慮,讓師生一起享受一堂課成爲了我設計的核心,當然必須是享受一堂語文課,讓學生感受到原來語文是這樣的有意思。語文的載體是文字、是課文,享受語文就是享受文字呀!我能享受這些文字,因爲我能融入到文字之中,學生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要想如我一樣自動地融入到文字中太困難了,此時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我得把學生領進文本之門。我想到了影視作品,我們在觀看過程中不自覺地便融入其中了,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也可以以“鏡頭呈現”的方式進入文本,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誦讀,在頭腦中呈現電影鏡頭,呈現那些與我們生活相去甚遠的挑水、缺水鏡頭,然後以“角色置換”的方式進入文本,由一個學習者進入到文中缺水的小山村,成爲衆多排隊挑水鄉親中的一員,說說自己的感受。此時教學的難點已經被突破,整篇文章學習的基調已經奠定。這也是我整堂課的引領策略——“品味”與“述說” ,品味的是“我”的生活:挑水、雨中洗澡、一勺水沖涼,述說的則是我的感受:珍貴、艱辛、痛快、舒服……我與“我”融爲一體,學習者與文中人物在課堂中完全融爲一體,真正做到人文合一,學的便不是課文,而是真實的生活。

人課合一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做到了人文合一,學生對文本有了興趣,但是,這畢竟是一節語文課,而不是課後自由讀書,我們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學到應知應會的語文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還要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上體現一節課應有的貢獻。如果說情感是本課教學難點,那知識、方法、能力三者誰是教學重點呢?本課重要的語文知識是“以樂寫苦”的反襯寫作方法及圍繞“珍貴”行文,方法則是怎樣“品味”文本,能力則是能夠運用“品味、述說”的方法體會文本,從而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通過知識、方法、能力的比較,則會發現: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學會知識,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能力。所以我將“品味、述說”的學習方法定爲教學重點。或許我的想法不一定完善,但是,語文學習應該跳出課文教學站在語文教學的角度,站在“授人於漁”的角度,站在學生髮展的角度,這樣的教學重點應該成爲“真正”的重點。

好了,確定了教學重點,整堂課就圍繞“品味、述說”展開了。只看這兩個詞,便覺得語文味油然而生。“上”一堂課的感覺便遠去了,一種享受、發自內心的表白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在人文合一的基礎上,人課合一便不再困難了。課前的聊天已經打破了師生距離的束縛,我是學生的“飛哥” ;熱身運動——品味古詩已經把“學習”二字化於無痕;電影鏡頭、親臨挑水現場,這哪裏是課堂,這就是生活,然而,學生的品詞析句,甚至於抓住標點進行體會又是實實在在的,但這些實實在在的學習形式都融入到了真情之中;在學生髮自內心深處述說了缺水、珍貴、艱辛之後,到雨中的'痛快洗澡纔是真痛快,而不是城市孩子偶在雨中嬉戲的好玩,是文中真正的享受,這依然是品味、述說;一勺水的舒服則是本課的重中之重,因爲寫法的獨特、因爲舒服得透徹、因爲舒服之後的痛苦……但學生在課堂中不是刻意“學習”,而是成爲“四兄弟”去感受“傾注而下的一勺水”,去爭論“瞬間而又緩慢地滑”,去體會“毛孔、血管”的舒服,去感受語言的節奏……還是品味、述說;最後再次回顧兩次洗澡,品味“過節”一樣的美好,自然地述說其它的日子多麼苦,不知不覺領悟了反襯的寫作方法,同樣是在品味與述說中完成;最後的作業也是去品味。整堂課,學習處處在,但學習卻無痕。我想,這應該就是人課合一的感覺吧!

文道合一

我一直都崇尚“文”與“道”的語文教育,只是“道”的內涵更豐富了:既是道理、道德;更是方法。語文教學尋的不正是這個“道”嗎?教之道,學之道,學到的表達之道,甚至於人生之道。我追求解讀文本時文以載道;品味文本時讀文悟道;昇華文本時文道統一;寫作文本時道領其文(此處不展開闡述)。我正在努力構建以方法爲核心的課堂。所以教學重點便定義爲了“學會‘品味’文本,學習反襯的寫作方法。”看起來品味文本好像不應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站在語文的角度看呢?它正是學習語文之“道”呀。當然這僅僅是個人觀點。

是故事,也是生命!

課堂應該如故事一般,更應該是生命的歷程。可能這樣的定位高了些,但這是我的追求。文章本就是在回憶兒時的故事——缺水的故事、挑水的故事、洗澡的故事,因此這堂課就是一個故事,師生跟隨作者一起去“品味”故事,品着品着,我們就融入故事裏了,好像在“述說”屬於自己的故事了。然而僅僅是故事還不夠,這還應該是生活,真實的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歷程。從學習內容上看是故事,是生命。從學習過程上看,更是如此。一堂別樣的語文課,40分鐘真情的述說,不知不覺地學會一種方法,自然而然地學會一些知識,這是學生的一段學習的歷程,是老師一段引領學生享受的過程,是師生共同度過的40分鐘。我期望過些日子孩子們還能想起與“飛哥”一起學習《水》的時光,那便真的成爲了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

我一直都是將課堂視爲生命,願與我共學的孩子也能不知不覺地如此,那該是真正的“人文合一、人課合一、文道合一”吧!那該是何等快樂呀!那該是何等享受呀!

  《水》教學反思

一、 緊扣文本中心,引導學生感悟

本文作者通篇緊扣水的珍貴這一中心展開,敘述了三個場景:

1.村裏人到十公里之外的泉眼邊排隊取水;

2.下雨時,用雨水來洗澡;

3.炎熱時,母親用一勺水爲四兄弟沖涼解暑。教學時,我們就以感受水的珍貴作爲整堂課的教學主線來組織教學。如在第一幕場景中,我們抓住四個數量詞“十公里之外”、“一處很小的”“一個小時”“一擔”感受當地取水極爲困難,因而可見水的珍貴;“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村裏人把水看得比酒還要重要,進一步說明了水的珍貴。第二、第三兩個場景,雖寫的是人們得到水的快樂,但這快樂的背後卻隱藏着缺水的痛苦,也正表明了水的珍貴。因而在學生感受快樂的同時,我通過及時的小結,讓學生回到中心句“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加深對水的珍貴的感受。這樣的教學以點帶面,牽一髮而動全身,思路清晰,整體感悟深刻。

二、創設多種情境,引導學生體會

在作者筆下,水是如此珍貴,但對於身處江南水鄉的我們,是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的,因而,如何讓孩子真切地感受水的珍貴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爲此,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幾個情境來讓學生體會:教學第一段時,在學生讀文感受水的珍貴後,我這樣引導:假如這段文字是電影中的一幅畫面,你看到的是什麼?學生通過想象,將文字化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在想象中感受人們取水的痛苦,體會水的珍貴;教學第二段,我通過聯繫實際來引導學生:同學們,在我們這裏,你會像這些孩子一樣去吃來自天空的水嗎?爲什麼?學生通過對比,感受到水對村裏人的珍貴。

三、學生自由讀、悟,成爲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是教師問,學生答的沉悶局面,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受老師問題的限制,不能自由地閱讀,自由地談感悟,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成爲一名“默默的”聽衆。新課程則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談,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在這堂課上,我就以學生自學爲主,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使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如學習第三幕情景時,學生自由讀文,找出觸動自己心絃的句子,說說讀後的感受,再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談的感受也很深刻,學習的效果很不錯。

  《水》教後反思

《水》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缺水的小山村的故事,訴說了村裏人們對水的渴望。這種缺水的苦是我們這些孩子很難感悟的。因此,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聯繫語言環境,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品味詞語使用的精妙。

整篇文章作者回憶了兒時洗澡的兩件樂事:雨天“洗澡”的痛快和炎夏“淋浴”的舒服,課上我首先讓學生去抓住第二自然的的關鍵動詞品味“洗澡”的痛快,並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感受那份痛快。三到六自然段主要讓學生體會作者“淋浴”時的感受。最後用直觀的圖片刺激學生的感觀,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抒發,引導學生珍惜水資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學習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行動和感受的寫作方法進行仿寫,寫一寫缺水之苦。

但是,我覺得有些地方還太淺顯。如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問你能想象那份歡樂,那份痛快嗎?孩子們雖然能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歡快,但卻無法明白他們爲何如此歡呼雀躍?因爲雨對他們而言,實在太平常。因此,他們在讀書時,雖然讀出了孩子的快樂,但那份快樂卻不夠獨特,不夠珍貴!事實上,如果我能對教材進行多一點地深入,就可以將這樣特殊的情境進行遷移,把學生平時對雪的渴望和這個山村孩子們對水的渴望進行類比,我相信課堂上他們的反應一定更真實,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