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內容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燭之武退秦師》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學生進入高中以來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對於這篇文言文來說,難度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初高中知識與能力的銜接問題,文本本身的語言表述帶來的理解障礙,當時的三國形勢與歷史背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等等。大部分教師都將本課的教學內容定爲:圍繞“退”字梳理故事情節、品鑑分析燭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個君主的形象、介紹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特別是秦晉恩怨、分析經過圍攻鄭國的原因、探究爲什麼不是“燭之武退晉師”、賞析文章的“結構美”、賞析文章的“智趣”、認識國家利益在外交中的地位、分析鑑賞燭之武的外交辭令、分析燭之武“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的說服技術、探究秦國退兵的真正原因、探究燭之武不被重用的原因等等。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內容

這些內容有的屬於歷史學科範圍內,可以簡略地作爲背景知識介紹;燭之武的形象也可以作爲重點,至於他的性格缺陷,並非本文探討的重點;三個國君的形象也不應該作爲教學重心;文章的“結構美”顯然也不是文言文教學的核心所在。剩下的只有“外交辭令”這個點,也就是燭之武在文中講的幾句話,這應該是重點分析的內容。

很多教師也注意到了燭之武的“外交辭令”,但依然有很多教師將教學重心放在了“言語內容”上,而忽視了“言語形式”。本文出自《左傳》,而《左傳》是非常講究遣詞造句的,這一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容忽視。

一、燭之武開場就說“秦、晉圍鄭”,而本文開篇則說:“晉侯、秦伯圍鄭”。國家順序的顛倒有什麼深意呢?

《燭之武退秦師》開篇就講:“晉侯、秦伯圍鄭”,這是一種客觀的歷史陳述,因此用了“晉侯”“秦伯”的稱呼,而且先說“晉侯”,是因爲圍攻鄭國的“主謀”是晉國。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晉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鄭國,“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鄭文公沒有禮待重耳,此處卻說“以其無禮於晉”,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以其無禮於晉君”,少了一個“君”字,顯示出晉國圍攻鄭國的真正原因並非“無禮於晉”,這僅僅只是一個藉口。第二個原因是在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既投靠晉國,又依附於楚國。其實重耳逃亡時,路過楚國,楚王對重耳禮遇有加,並且問重耳以後何以爲報,重耳說:“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君以周旋。”結果在城濮之戰中,晉軍果然退避三舍,誘敵上鉤,楚軍大敗。這其實是典型的“恩將仇報”。也就是說,這兩條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特別是“無禮於晉”,只是一個藉口罷了,由此可見晉國特別是晉文公的詭譎之處。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就是這個意思。既然主謀是晉國,此處先說“晉侯”,那就理所當然了。

可是到了燭之武的口中,他卻說“秦、晉圍鄭”,先說“秦”,再說“晉”,這是爲什麼呢?這是第一個需要探討的細節。順序顛倒,意味深長,耐人尋味。首先,這是暗示秦伯,在“秦晉聯盟”中,秦國排在晉國之前,以秦爲主導,這是給秦伯一個“高帽”。其次,燭之武和秦伯心裏都很明白,在這齣戲中,真正矛盾的雙方是晉和鄭,這時候,有意淡化晉,其實就是轉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二、燭之武在指稱“晉”時,開始並沒有直呼“晉”,而是稱之爲“鄰”,這一稱呼有何深意?

當燭之武進入到第一次勸說的核心問題,即亡鄭有利於晉還是有利於秦,存鄭對誰有好處?在這個階段,燭之武並沒有點明鄭國與晉國的矛盾糾葛,在對晉的稱呼上,只是用了一個“鄰”字,即“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長。試想,燭之武上來就說,鄭國滅亡就是壯大晉國的實力,晉國實力加強了,就會削弱秦國的實力,道理雖然也是這樣,但這樣講的目的性就太明顯了,鄭晉的矛盾就會赤裸裸擺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會思考燭之武此番話的目的何在,鬧不好,秦伯認爲這是挑撥“秦晉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個“鄰”字正好將鄭晉的矛盾巧妙地掩蓋住了。還有,一個“鄰”字,其實將晉與秦之間的關係表露出來了,如果坦然“焉用亡鄭以陪晉?晉之厚,君之薄也。”不僅顯得太直接,而且流於概念化,而“鄰”字比“晉”字更形象,這個“鄰”,意思並非“鄭之鄰”,而是“秦之鄰”,鄭國滅亡不要緊,而晉國強大對秦國肯定不是好事。因此,燭之武用“鄰”字,確實耐人尋味。到了後來,在消除了秦伯的戒心之後,燭之武開始了控訴式的“挑撥”,直接稱呼“晉”,“且君嘗爲晉君賜矣”,“夫晉,何厭之有”,“闕秦以利晉”,即使是稱呼“晉”,也是在述說秦與晉的矛盾,從歷史上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從現實上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這都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替秦國來思考問題,收到了較好的勸說效果。

三、文中有三個假設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若不闕秦)、三個疑問句(焉用亡鄭以陪鄰、夫晉,何厭之有、將焉取之),其意義何在?

這不難理解。假設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勸說方式,它從反面入手,預想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甚至有意識地渲染這種結果,就會加強說服的效果。“若亡鄭而有益於君”,其實就是“鄭國滅亡對您是沒有好處的”,隱含的意思就是鄭國滅亡的最大贏家是晉國,秦國沒有任何收穫;“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則是預想一種美好的未來,其實對於秦來說“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燭之武說“君亦無所害”,這是很恰當的表述,如果此處說“君亦有所利”,那就太託大了,反而會引起秦伯的警覺,說“無所害”,是一種“底線”,意思是“至少對您沒害處”,這其實爲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間。再看第三處,“若不闕秦”則是預想一種嚴重的後果,“闕秦”並非事實,只是一種可能出現的對秦國不利的結果,燭之武是想說:不損害您的利益,損害誰呢,反正鄭國已經滅亡了。至少我覺得,這句話的殺傷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將秦國與晉國的利益矛盾擺在了歷史的前臺。

而三個疑問句,同樣值得注意。其中“焉用亡鄭以陪鄰”,“焉”是爲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隱含的意思就是這樣做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夫晉,何厭之有”,“有何”就是有什麼,隱含的意思就是晉國是貪得無厭的;“將焉取之”,“焉”,哪裏,去哪裏拿呢?當然是去秦國拿了。

值得注意的是,燭之武每表述完一層意思,並非用疑問句或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色彩的句子結尾,而是用近乎客觀的語調結束自己每一層意思。燭之武的每一條理由的最後一句話都是語氣異常堅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鄭既知亡矣”,是先撇清自己,既放低姿態,又隱藏起強烈的目的性。實踐證明,越是隱藏起自我的目的性,勸說他人才越容易成功。“君知其難也”,這是從客觀形勢上進行陳述;“君亦無所害”這是客觀分析秦國獲得的好處,至少是沒害處;“君之所知也”,這是重複一種客觀歷史現象;“唯君圖之”,這句話帶有祈使語氣,但並不強烈,只是建議對方冷靜地思考一下。從用語上講,第一句話的主語是“鄭”,實質是“我方”。後四句中同時用到了“君”字,這是對對方的尊稱,既是一種禮貌,也顯示出燭之武是來說理的,而不是來乞和的,這正是燭之武不卑不亢的表現。

四、燭之武在述說理由時,使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性的詞句,例如“亡”與“舍”、“厚”與“薄”、“朝”與“夕”、“東”與“西”、“闕”與“利”,這些強烈的對比性的詞,表達效果又在哪裏呢?

燭之武在勸說秦伯退兵時,有意無意地用到了很多對比性的詞句。對比是文章行文的常用手法,事物的特徵、人物的性格、感情的抒發都能在對比中顯得更加突出。燭之武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秦國退兵。在陳述“存鄭還是亡鄭”這個問題的答案時,燭之武用到了“亡”與“舍”的對比,鄭國滅亡,對秦國不僅沒有好處,還會使晉國的實力擴充,從而間接損害秦國的利益。而存鄭,對秦國有好處,至少也是沒害處,所謂“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這樣一來,鄭的存亡與秦的利益聯繫在了一起,燭之武將兩種結果一起擺在了秦伯的面前,並且帶有明顯的比較意味,無意之中引導秦伯做出對鄭國有利的選擇。在闡述“亡鄭對誰有利”這個問題時,燭之武用了“厚”與“薄”的對比,將晉與秦的利益衝突暗示出來了,鄭國滅亡,對晉國有好處,可以擴大晉的版圖,擴充晉的實力,但是這樣一來,秦國對手的實力增加,那就意味着自己利益的受損,在“厚”與“薄”之間,秦伯的選擇也就明瞭了。在闡述晉國的背信棄義與忘恩負義時,燭之武用到了“朝”與“夕”的對比,所謂“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時間之迅速,態度之劇變,都在這一“朝”一“夕”的對比中了,而晉國特別是晉君的兩面三刀、出爾反爾的特點也就表現出來了。在陳述晉國的貪婪時,燭之武又用到了“東”與“西”的對比,所謂“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後,又想往西擴大疆域,這句話也很好地闡釋了“夫晉,何厭之有”的結論。最後,在直陳秦晉的利益衝突時,燭之武直接用到了“利”與“闕”的對比,“闕”,損害,秦國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晉國的利益得到了加強,這一“闕”一“利”,秦伯自然會以自身的國家利益爲重了,而燭之武就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談到文言文的教學內容時,浙江師範大學童志斌教授在《文言文教學教什麼》一書中說:“文言文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往往就是作者的言志載道的關節點和精髓處,作爲語文教師,就是要通過文言字詞和文言語法的解讀,進入對文章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的把握,進而探究作者的‘言志載道處’。”確實如此,當我們將目光鎖定在這篇文章“寫了什麼”的內容上時,也要透過“煉字煉句處”,去把握作者在“言語形式”方面的經驗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