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短小但內容豐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內容豐富體現在一文中知識點衆多,二情節精彩,燭之武的人物形象鮮明。因此,在設計課堂時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識點,又要體會燭之武的說辯藝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該課文教學設計,一起看看吧!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是從文章中獲得背景,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膽取捨,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讀,做到重點突出。

3、是通過寫頒獎辭這一小作文形式,讓學生對燭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最爲關鍵的是內化爲自己的作文素材,解決閱讀了卻不知道不會用材料的難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燭之武遊說的藝術。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燭之武遊說的藝術。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曾說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僅憑其三寸不爛就勸退敵人的百萬強師?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共同瞭解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燭之武。

二、簡介《左傳》

三、初讀感知

1、解決生詞:

貳(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縋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孫(páng)

2、放名家朗誦,請同學們聽清字音,聽準句讀,聽出語氣。

3、背景感知:

自由誦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個國家?並且找出三國之間的糾葛,並造成什麼後果,並從原文中找出依據。

(明確):

涉及到了晉、秦、鄭三國。

(板書)一個三國的簡略地圖:秦──晉──鄭

(依據: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晉鄭之間: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秦之間: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後果: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補充):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衆,安可盡禮!”爲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晉楚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爲春秋霸主之一。

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爲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師過渡)是啊,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南。在這危如累卵,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燭之武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會怎麼勸說?

(明確):因爲之前已經讓學生在初讀感知中瞭解了三國的糾葛,所以學生會直接告訴秦王,之前晉國對秦國食言,點撥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晉君聯合,想滅掉鄭國,鄭國派使者來說晉國的種種不是。那麼自己會怎麼想?肯定是挑撥離間,直接更見堅定自己與晉國的盟友關係,那麼這樣做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⑵ 那燭之武究竟怎麼做才贏得了秦國的信任呢,請同學們齊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部分。給大家五分鐘結合課下注釋,畫出文中重要的知識點,並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解決疑難):學生提問,老師點撥字詞。

譯文: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爲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你考慮這件事。

⑶ 討論:

剛纔通過串通文意瞭解到,燭之武也提到了晉國和秦國的過節,但是他是直接提出來的嗎?那麼之前燭之武還說什麼了,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從文本譚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體分析:

①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說我們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讓秦伯放低警惕,並且讓秦伯有一種優越感,知道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快亡國了,而他是鄭國即將的擁有者。

②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用鄭國、秦國、晉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國幫助晉國滅掉晉國,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給對方增強國力。讓秦伯這時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處境,讓秦伯必須重新審視一下這一場戰爭的必要性。

③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在用利益誘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過鄭國呢,我們鄭國還會提供給你們國家的往來使者所缺乏的東西,潛臺詞就是既然滅亡鄭國給你帶不來好處,而且鄭國還能幫助到你,還是放棄攻打鄭國比較划算。

④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這時在提出秦國的同盟國也並不是那麼忠誠值得信賴,用事實告訴秦國,以前晉國不就早上剛得到幫助,晚上就築成拒秦。讓秦伯和晉君之間產生隔閡。

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文,燭之武,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隻身赴敵營,面對大國之君,不卑不亢,從容辭令,強大的秦晉聯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無存。燭氏憑伶牙俐齒,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窩,頗令同學們爲之心折。趁興致正濃,我將事先印好的《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的節選部分,發給大家。爲激活氣氛,我還模仿說書人口吻,朗聲讀道: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阪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飛乃厲聲大喝日:“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日:“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慨,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目:“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衆將一齊望西逃奔。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後人有詩讚日: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讀過聽過之後,學生中有人躍躍欲試:“我們也寫幅聯,寫首詩。”一聽學生有了反應,我趁熱打鐵:“杜甫曾雲: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燭氏退敵,的確令人折服。作爲後人,我們有些同學亦按捺不住詩興,想有聯頌曰,有詩讚日。可咱們會撰聯寫詩嗎?其實,這有何難,學就是了。”於是我趁機將對聯的基本常識介紹給了學生。由於積極性高漲,再加之我藉助的是關於解縉的“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萬卷書常有”的妙趣故事來講析,大家聽得異常認真。最後我說:“張翼德退曹軍與燭之武退秦師,同是退敵,卻各有巧妙不同。比較二者特點,請撰寫個對比聯。燭氏退敵,妙在三寸不爛之舌強過百萬之師,咱也模仿《三國演義》贊張飛的模式,來個‘後人有詩讚曰’的形式。老師回去也寫,咱們比比看好嗎?”

每人一聯一詩如數交上來後,果然不錯。如:

張子璐:“智退秦師燭之武;勇嚇曹賊張翼德。”

苗 俁:“張翼德三聲喝破怯人膽;燭之武數言扭轉霸主心。”

侯瑋辰:“張翼德怒吼退雄兵:燭之武妙論動君心。”

劉 博:“雙雄盟兵千萬欲亡鄭: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難。”

一聯聯都準確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點,而且對仗工整。有些同學還真拿出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勁頭來,爲一個字的對仗工整苦鎖眉頭,搜腸刮肚。而詩暱,亦不乏佳作。

周維伊:“血腥滾滾捲土來,壯士巧言滿胸懷。三言兩語說君去。一場戰事從此埋。”

楊 夏:“秦晉圍鄭形勢憂,只爲晉侯報私仇。幸而鄭有燭之武,退軍不動一兵卒。”

侯瑋辰:“三更秦帳辯聲傳,巧言妙說論利害。一語仿若鋒利劍,割斷兩家百年緣。”

劉 博:“臨危受命身系國,孤身夜出見秦伯。曉以利害裂敵盟,巧舌不負衆人託。”

當我把這些詩、對聯讀給同學們聽的時候,博得了陣陣掌聲。我說:“看看,你們自己寫得的確令人刮目相看吧。後生可畏呀,我都羞於拿出拙作……”一語未畢,“老師別耍賴,昨天說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詩和對聯拿了出來:

猛張飛長阪橋三聲大喝退曹軍,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營一番妙語動秦師,憑的是謀。

後人有詩讚日: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伯虎狼兵。

爭強好勝的學生們真的評頭品足開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學,我相機引入了同學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借二者相似點,引出了吟詩屬對的學習,既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又學到了詩歌知識。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國語言的魅力。豈不一舉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