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試講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試講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教學構想】

燭之武退秦師試講教案

1.課文簡析:《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兩國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

2.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燭之武退秦師》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學生升入高中後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對於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顯得尤爲重要。新課標主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於這種理念,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讀探究,疏通詞句,質疑問難,合作研討;然後再重點突破,發現創新。同時要指導學生動腦動手編制語文知識卡片,積累語言知識。

3.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左傳》有關知識,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

B.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誦讀、理解課文,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C.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誦讀、複述課文,背誦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教學難點:燭之武的說辭賞析。

5.教法與學法

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學習本文,主要採用誦讀法(輔之以質疑法、討論法、探究法等)。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爲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質疑激趣,讓學生在興趣中討論,探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在學法方面,主要採用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6.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

教學設想: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疏通文意,自學探究;積累字詞,整理筆記。

教學步驟:

一、學生自學課文

1.通讀原文1~3遍,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理解課文內容,完成課後練習2。

2.查閱有關資料或上網搜索,瞭解《左傳》、春秋五霸、晉公子重耳之亡、秦晉之好、鄭楚結盟等與課文相關內容。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段的內容。完成課後練習1。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問題。完成思考和練習3。

(設置以上預習立足於培養學生自學文言文的習慣,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索。)

二、整理自學卡片(見附錄)

(設計以上預習是爲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督促學生養成日積月累的好習慣。自學卡片可統一印製,也可由學生自主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

討論質疑,理清思路;鉤玄提要,熟讀成誦;分析形象,賞析說辭。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現代漢語則以雙音詞爲主。解釋課文中下列單音詞,體會這一特點。(課後思考和練習2)

朝 亡 厭 國 戍 夕 危 師 及 辭

參考答案:(朝──早晨 亡──滅亡厭──滿足 國──國家戍──戍守夕──晚上 危──危險師──軍隊 及──達到 辭──推辭)

2.本文課題是“燭之武退秦師”,請在“退”的前面加一個詞或者短語,使文意更加明確。

燭之武( )退秦師

例如:三寸之舌,妙語,巧施反間計等。

3.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段內容。(每段用四個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晉圍鄭。第二段:臨危受命。第三段:說退秦師。第四段:迫晉退兵。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介紹誦讀好處,激發學生誦讀熱情。

  2.學生初讀全文,注意字音、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3.老師示範背誦。

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段背誦課文。

第一自然段:

1.出示“晉秦圍鄭示意圖”

2.老師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

這是秦國,都城爲壅。這是晉國,都城爲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毗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說退秦軍,實屬不易。

3.誦讀指導: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的關鍵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爲“軍”在此名詞活用爲動詞,當“駐紮”講。

4.用課文內容回答老師的提問:

(1)鄭國當時的面臨的情況是——

(2)秦晉圍鄭的原因是——

(3)秦晉駐紮的地點分別是——

5.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爲“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6.學生背誦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涉及到幾個人物?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3.評點與指導:“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4.學生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力求讀出感情。

5.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學生齊讀。

2.誦讀指導。

① “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爲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僞性。

③“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爲成功的說服,即指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着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說辭僅125個字,可以分爲幾層?(五層)

鄭既知亡敢煩執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國鄙遠亡鄭陪鄰(其害)[錯事可見] [利害之辨]

燭之武退秦師 舍鄭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爲晉賜朝濟夕設(其德)[史事可證] [恩仇之鑑]

東封西肆闕秦利晉(其意)[禍事可測]

4.燭之武爲什麼能三言兩語退秦師?其遊說妙在何處?

提示:春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出發點爲“利”。燭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參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於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作爲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說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後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爲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鄭亡後的情況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說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銳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遊說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後,隻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係。如果說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麼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係,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燭之武遊說的成功還取決於語言的得體。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本是求人,卻能夠不卑不亢,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重心長,迫使對方就範。可謂是有理有利有節有體,從而出色完成了遊說使命。

燭之武充分陳述了秦晉鄭之間的三角利害關係,準確、深刻而又獨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滅掉鄭國對秦並沒好處:“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滅鄭國對秦也沒壞處:“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三是晉國的信義有問題:“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四是晉國最有野心,擴張稱霸,是晉國的本質:“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通觀燭之武之論,由“若”、“且”、“夫”三字連貫起來的四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相生,如早春的驚雷,醒腦益智,又如搏擊的雄鷹,敏捷有力。這四層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給對方以有力的衝擊。一番議論之後,秦穆公是如撥雲霧見青天,不但不再圍攻鄭國,反而命令三位將領留守下來。秦晉聯盟出現裂痕,兩國關係從此漸行漸遠。三年之後雙方在崤山正面交鋒,秦軍三位主帥被俘,士卒無一生還。歸結起來,燭之武的成功之處在於,恰當地把握了當時當地的國情、人情,準確地利用了對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燭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導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軍萬馬也不過彈指一揮間的問題,他的自信來源於對當時國際形勢的洞悉,他的智慧當在衆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說理透徹,他從容不迫,超然淡靜,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實在是世俗世界生長出來的一株仙花奇草,異香滿面,清爽可人。

投影:古人總體評價燭之武言辭的評論——

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着不老靠圓密。春秋時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辭命之祖,亦千古處難濟變之師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傳經世鈔》卷四

退秦詞令,勢透機圓。——【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三

燭之武爲國起見,說秦之詞,句句悚動,有回天之力。其中無限層折,猶短兵接戰,轉鬥無前,不慮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卷一

1.學生反覆朗讀這一段,直至背誦。

2.檢查背誦情況

第四自然段

1.選一名同學讀這一自然段。

2.點評與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爲“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爲“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3.齊讀,背誦第四自然段。

四、引導學生分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賞燭之武哪一點?

如文章第1段寫國難當頭,燭之武不顧年邁體衰,願受君命,出使秦營,危難之際——“義”

“夜縋而出”——“勇”

面見秦君,一番慷慨陳辭,言簡意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麼特點?

燭之武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寫。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3.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給我們什麼啓示?

五、佈置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擬幾幅對聯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燭之武;

秦伯知難而退明時務,晉侯窺利則趨失盟友——秦伯和晉侯;

佚之狐眼明舉辯士,燭之武語妙退秦師。

晉文公貪得無厭寒盟友,燭之武言之有理罷干戈。

佚之狐舉辯士成正果,燭之武退秦師樹奇功。

秦君出師無名取退策,鄭伯用士有因薦使臣。

雙雄盟兵千萬欲亡鄭,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難。

血腥滾滾捲土來,壯士巧言滿胸懷。三言兩語說君去.一場戰事從此埋。

秦晉圍鄭形勢憂,只爲晉侯報私仇。幸而鄭有燭之武,退軍不動一兵卒。

三更秦帳辯聲傳,巧言妙說論利害。一語仿若鋒利劍,割斷兩家百年緣。

臨危受命身系國,孤身夜出見秦伯。曉以利害裂敵盟,巧舌不負衆人託。

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伯虎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