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師說》高中教案(通用10篇)

《師說》高中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師說》高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說》高中教案(通用10篇)

《師說》高中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爲師的道理。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重點】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鬥爭精神。

【教學方法】

1、點撥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啓發和點撥)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啓學生思維,然後學生充分討論後明確。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題

1、文體簡介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敘事,如《捕蛇者說》;有的說明中抒情,如《愛蓮說》;有的偏重說理,如《師說》。

2、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後人編爲《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已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放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

三、學生集體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的錯誤讀音

出示投影:

選出下列加點詞語讀音正確的項。

A、襄(xiāng) 句讀(dòu) 鍼砭(biàn)時弊

B、萇(zhǎng)弘 聃(dàn) 或不(fǒu)焉

C、貽(yí) 諛(yú) 不拘(jǖ)於時

D、蟠(fán) 六藝經傳(zhuàn) 郯(tán)

答案:C

四、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注意讀準停頓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吾從/從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後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疏通全文

六、思想內容

作者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他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韓愈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也是了不起的進步。關於從師學習的途徑,也就是擇師的標準,韓愈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並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思想閃耀着民主、進步的光芒,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師道觀念。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發展的餘地。

七、論證結構

本文的觀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並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第一段,從正面闡發中提出觀點,爲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確立理論根據。

第二段,正反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爲例,進一步論證觀點。

第四段,交代作者寫作緣由,讚揚李蟠時又強調了他的觀點。

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透徹,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八、本文語言上的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益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兩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九、證論方法:

十、資料拓寬

韓愈論學習方法

之一:學業的精進在於勤勉

韓愈在《進學解》中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於嬉戲遊樂;道德行爲的成功在於深思熟慮,敗毀在於因循苟且。韓愈強調一個人要着力於“業精”“行成”,即在學業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要想使學業精益求精,最根本的前提條件是勤學,否則懶惰貪玩,終至學業荒廢。要想使品德上有所成就,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否則放蕩成性,隨波逐流,必然品德墮落。他強調無論是進德還是學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這裏的“勤”表現爲口勤(多吟誦),手勤(多翻閱),腦子勤(多咀嚼、多思考),日以繼夜地學習。

之二:在博的基礎上求精

博與精是對立的統一,沒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沒有精,博也只不過是一種大雜燴。他一方面強調博學,提出“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俱收並蓄,待用無遺”。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約,提出“提其要”“鉤其玄”。他一方面強調學習的系統性,反對“學雖勤而不由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學習時“沉浸醲郁,含英咀華”,深入鑽研並沉醉於古籍之中,細細體味其精華。

之三: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

韓愈認爲“師古聖賢人”,要“師其意不師其辭”。以古人爲師,不必拘泥於章句,而要學習其思想、方法,要活學。他贊成吸取前人的優秀成果,又反對沿襲剽竊,主張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韓愈在文學上的較深造詣,能夠造語生新,獨具風格,自成一家,就在於他能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在於他深入思考:“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韓愈提出的“業精於勤”“提要鉤玄”“含英咀華”“由統要中”“師意不師辭”以及“閎中肆外”“心惟其義”等學習方法,是一些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見解,可以作爲我們進學的參考。

《師說》高中教案 2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教學程序:

師述: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師說》,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小黑板出示):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譯講課文;

3、背誦課文

師述:我們先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課前已經佈置大家進行了預習,所以先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小黑板出示題目,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解答)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1)句讀( )

(2)或不焉( )

(3)六藝經傳( )

(4)貽( )

(5)諛( )

二、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

(請同學批改並說明理由。明確答案:

一、(1)dò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二、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吾從/而師之)

★從而,古義:跟從(他),並且……;

今義:表結果、目的的連詞。

師述:下面我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聲音響亮,讀音準確,停頓正確,其餘同學認真聽,準備糾正他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學生輪流朗讀,出現錯誤老師喊其他同學糾正,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情況要適當進行評價。)

學生聽錄音,糾正自己在預習中的錯誤讀法。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師述:接下來我們要完成第二個任務。

(一)若時間充分則先讓學生用6分鐘的時間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若有疑難,先做上記號。

學生對照書下注釋自己譯講課文。

師述:時間到,在剛纔的自學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二)若時間緊則可省略自學的環節,直接提問:在預習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什麼疑難問題?若有的`話,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儘量讓學生回答,要讓問題的正確答案從學生嘴裏說出來而不能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

(三)若沒有學生質疑問難則可由老師提問,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譯講的預習情況,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要適當評價。

師述:下面我要請同學輪流譯講課文,方法是:先讀原句,再點講重點字詞,最後把整句話譯講一下。

學生輪流譯講課文,若有問題,喊其他同學回答。對譯講過程中出現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教師要給予提醒、點撥。

師述:在已經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我們來完成第三個任務:給大家5分鐘左右的時間自己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些同學能夠把這篇文章先背誦出來。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下課之前的幾分鐘可喊幾名學生試着背誦

第一段會背的同學請舉手。(喊同學背誦)

第二段會背的同學請舉手(喊同學背誦)……

背誦過程中出現錯誤讓其他同學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回答。

師者,所以也

吾師道也,是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如是而已。

作業佈置:

對照本節課的三個目標自己查漏補缺,確保掌握。

教學情況反饋:

1、本節課目標明確,條理非常清楚;

2、學生活動很多,全班每個同學都回答了問題,回答問題的時間超過了35分鐘;

3、及時對學習目標進行了檢查,目標達成度高。

《師說》高中教案 3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及“古文運動”的文學常識。

2、讀懂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理解文義

2、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領會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激疑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爲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覆誦讀使學生理解文意,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一、導語

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但是,在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二、解題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圍,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之爲韓昌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曾任吏部侍郎,後人又稱“韓吏部”。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傳頌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

四、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其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由於他對古文的倡導,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莊嚴宣言。

五、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注意讀音、句讀、語氣

六、學生自由朗讀請學生查字典疏通文字,並根據註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迴指導。要求能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七、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其餘學生傾聽,看看有沒有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並進行糾正,然後投影一起朗讀

八、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概括內容

第一段:闡述從師的道理

第二段:評述當時不從師的不良風氣。

第三段:以聖人爲例,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由

九、研讀課文,深入理解字詞句含義

(1)請學生放聲朗讀,自由翻譯課文,提倡查工具書、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並求教於周圍同學

(3)最後將小組疑難問題記下準備向老師或全班同學質疑

十、課後作業

朗讀課文,結合語境,解釋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一)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道理

2、吾師道也道理

3、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5、餘嘉其能行古道風尚

(二)無

1、無貴無賤無論

2、聖人無常師沒有

(三)詞類活用

1吾從而師之以——爲師,意動

2而恥學於師以——爲恥,意動

3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低於,動詞

4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愚人名詞

第二課時

本課重點是歸納積累實詞、虛詞用法,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檢查朗讀、作業情況

二、學生呈現疑難問題

三、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朗讀、討論、釋疑、翻譯,並歸納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和特殊句式歸納: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必有師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4)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

例如: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爲恥

(5)特殊句式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賓語前置,“之”爲提賓標誌

b、不拘於時,學於餘。介賓短語後置被動句式

四、研習課文

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探究,分析歸納,邊講邊投影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爲“他”,“以”譯爲“靠”。全句譯爲:“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爲“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爲“……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爲:“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思考: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爲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

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四、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五、作業

1、歸納整理

2、朗讀背誦

《師說》高中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爲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爲“解說關於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爲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爲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衆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爲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

《師說》高中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於、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爲師的道理、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敢於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重點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鬥爭精神、

教學方法

1點拔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啓發和點拔)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啓學生思維,然後學生充分討論後明確。 (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錄音機和課文朗誦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疏通文中字詞句,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

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日索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東,如是者數矣、

(節選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學生看過投影后,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然而,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二、解題

1、文體簡介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敘事,如《捕蛇者說》,有的說明中抒情,如《愛蓮說》;有的偏重說理,如《師說》。

2、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後人編爲《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

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放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

四、學生集體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的錯誤讀音

出示投影:

選出下列加點詞語讀音正確的項………………………………………………( )

A 襄(xiang) 句讀(d6u)

&萇(zh6ng)弘 聃(dan)

C貽(yi) 諛(yu)

D、蟠(pan) 六藝經傳(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注意讀準停頓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後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詞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①孰能無惑(誰:疑惑)

②吾從而師之(以……爲師)

③授之書而習其句讀(句子的讀法) ④聖益聖,愚益愚(更加、越發)

⑤官盛則近諛(奉承) ⑧聖人無常師(常有)

⑦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輔助)

⑧作《師說》以貽之(贈送)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別、解釋下列各組詞的詞性、意義和用法。

傳 1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 1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2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從 1 惑而不從師

2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答案:傳:①動詞,流傳;②名詞,解釋經書的著作。

師:①名詞,老師;②動詞,從師。從:

①動詞,跟隨;②介詞,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義項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C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下列加點虛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B、其皆出於此乎

C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答案:

(1)D(A中的意爲“是”;B中的意爲“才”,副詞;C中的意爲“只是”;D中的意爲“竟、竟然”)

(2)D(D中“於”意爲“對”;A中的意爲“在”,介詞;B中的意爲“從”,介詞;C中的意爲“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法是否與現代漢語相同,試加以辨析。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吾從而師之 、

(3)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7)師不必賢於弟子

點撥:

(1)古今用法不同。“學者”在這裏是指“求學的人”;在現代漢語中,則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從而”在這裏是兩個詞,即動詞“從”和連詞“而”;在現代漢語中,合成了一個連詞,表示目的和結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別爲“所說的”;“一樣,差不多”;“先和後”;“趕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別。“不必”在這裏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合成了一個副詞,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體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確: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第三段,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八、佈置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疏通內容層次。

2、試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層次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掌握了文中字詞句的含義。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習課文思路,在此基礎上,當堂背誦全文,希望同學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檢查朗讀或試背情況

三、研習課文

1、研習第1段

(1)教師範背第1段。

(2)提問;本段可分爲幾層?概括每層大意。學生思考後,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爲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後三句承“傳道”,談擇師的標準,即以“道”爲師。

(3)提問:本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環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板書: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擇師的標準。然後下定義作結論

2、重點研習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後,明確:本段查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聖人”和“今之衆人”進行對比,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藉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於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着眼點放在後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①句是對“聖益聖,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爲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古之聖人——今之衆人

板書:對其子——對自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體研習第3段

提問: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做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師道、師生關係,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論斷。這個論斷,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概括。該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

板書:師生關係、師道關係。事例論證、引用論證

4、具體研習第4段 、

(1)提問:韓愈爲何要給李蟠寫這篇文章?原因有幾條?

明確:概括地講,原因只是“餘嘉其能行古道”,具體分析,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藝經傳皆通習之”,一是“不拘於時,學於餘”。

(2)提問:爲什麼李蟠能做到以上兩條,就值得韓愈爲他寫這篇文章?結合背景與原文去分析。

學生思考後,明確:先說“不拘於時”。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無論學業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恥學於師。而李蟠能不受時俗限制,不管對方身份如何,甘願從師學習,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師道”主張的體現,也正是作者讚許的不管“年之先後”“無貴無賤”的“師道”精神。再說“好古文”。這裏的“古文”跟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中的“古文”內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兩漢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李蟠“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其實就是在傳承儒道,弘揚儒家思想,當然就更值得稱讚了。由此看來,李蟠是韓愈古文運動思想的忠實實踐者,所以韓愈才“作《師說》以遺之”。

5、由以上分析,談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道”的實際內涵及關係。

學生思考討論後,明確:文中的“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老師,不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的“彼童子之師”,而應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這裏的“道”從後文看,應是“六藝經傳”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師”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四、探究閱讀

探究課題:如何認識《師說》的中心論點。

學生討論後自由發言,然後教師可出示投影,提供參考例子。

1、文章有一箇中心論點(節選)(黃德燾)

《師說》由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第四節)而提出一個要不要從師的問題。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張是: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這,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只是沒有直書,沒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兩個分論點,在第一節一併提出:一個是回答“爲什麼要從師”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一個是回答“怎樣從師”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接着在第二節、第三節加以分析,給以解決的辦法。分析論證“爲什麼要從師”和“怎樣從師”,目的只有一個:

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從第一節“古之學者必有師”,到第二節“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到第三節“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到第四節“餘嘉其能行古道”(古人從師之道),僅僅從這些,我們也不難看出,“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貫穿全文的始終,是全文的一個“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第二節僅僅論述“爲什麼要從師”,第三節僅僅論述“怎樣從師”,第四節是交待寫作緣由,可見“古之學者必有師”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兩個論點都沒有貫穿全文始終,都不是全文的“綱”,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所以,《師說》只有一箇中心論點。

2、可以把分論點綜合起來(節選)(呂其憨)

(師說)一文提出了兩個分論點,即“古之學者必有師”和“聖人無常師”。全文可分兩部分,1~3段爲第一部分,第4段爲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兩小層,1~2段爲一層,第3段爲一層,分別提出並論證了一個分論點。

那麼《師說》有沒有中心論點呢?

《師說》提出的若干觀點,它們之間不存在論點與論據的關係,也不能從中選出一個“主要的”作中心論點。然而我們卻可以把兩個分論點加以綜合,總結出其中心論點,即:本文闡明瞭一切學者必須有師並相師的從師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論點相加,共同組成全文的中心論點,是議論文中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相互關係之一種,這種情況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談的人物和結構》一文,闡述了兩個分論點,即《水滸》的人物描寫值得學習,《水滸》的結構藝術值得學習;而全文中心論點可以是這兩個分論點的綜合:《水滸》的人物描寫和結構藝術是值得學習的。

《師說》的中心論點也可以概括爲:文章明確指出,必須恢復儒家(或古代)的從師之道。

3、沒有中心論點句卻有中心思想(節選)(鄭金法)根據本人多次教學《師說》的體會,讀文應着重段落內部分析,不必拘泥於找中心論點句,這更有利於理解和研讀課文。

或許有人要問:《師說》的中心論點究竟是什麼?《師說》沒有像《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和《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那樣有個現成的句子作中心論點,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語參》說,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並批判上層土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五省(區)編的1983年版《中語參》也說,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論述教師的重要作用以及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闡明有道者爲師的道理,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兩者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兩者都未用“中心論點”一說,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語,說明《師說》確實沒有中心論點句。

4、“古之學者必有師”不能看作《師說》的中心論點(節選)(丁勤中 趙存志)

筆者認爲“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具備中心論點的資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寫作目的,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在論證之列。韓愈作《師說》的目的是借爲文送李蟠來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譏笑別人從師的士大夫階層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發從師學習的原則,弘揚從師學習的傳統。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於論證“古之學者”是否“有師”這一問題。

第二,析文題含意,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屬從師道理範疇。師說,即“談從師的道理”。

“要不要從師”並不取決於“古之學者”是否從師,而是因爲“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又因爲“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由此看來,“古之學者必有師”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從師”的問題。它也不屬於從師道理的範疇。

第三、看論證過程,可知《師說》並沒有把“古之學者必有師”作爲中心論點進行論證。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組對比都是通過批判反面現象表明了倡導“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一正確從師原則的必要性,有力地論證了這一文章的中心論點。

第四,說到底,“古之學者必有師”這樣的觀點有必要論證嗎?顯然沒有必要。

那麼,“古之學者必有師”在《師說》中的作用是什麼呢?筆者認爲,它只是一個話題的切人點。由“古之學者必有師”引出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因爲“人非生而知之”不能無惑,那麼要解惑,就必須從師。接着闡述從師的原則,即提出中心論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是故”一詞就表明“古之學者必有師”是爲中心論點的出現服務的,它應從屬於中心論點之下。“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話題切人點獨運匠心,它既爲下文“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慨嘆設置了一個伏筆,又爲第三段構建對比提供了一個備用參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沒有任何理由作爲《師說》的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還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5、《師說》論述了兩個觀點(李義 謝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進展的階段的表現,是作者邏輯推理的過程的體現,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證明文章的一個觀點,它不可能證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點。否則,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無章法。《師說》一文結構嚴謹,構思精巧。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關於從師學習的兩個觀點。其一是“古之學者必有師”,作者從師之作用及從師的必要性予以簡潔有力的闡述,接着又對從師學習的目的進行探究,從而歸納出第二個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行徑,從批判反面的現象中證明了第一個觀點。第三段正面論證了第二個觀點。第四段交待寫作的原因,並以讚揚李蟠“能行古道”即從師之道,擇師之道,總結全文,呼應第一段提出的兩個論點。(以上5個觀點均選自《中學語文教學》2001年第1期)

五、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爲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代社會仍有借鑑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後,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佈置作業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熟練背誦全文。

3、閱讀韓愈的《送李願歸盤谷序》(見《語文讀本》P208)

《師說》高中教案 6

教學目標

1、 認識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 由《馬說》導入

2、 “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

二、韓愈與古文運動

1、 駢體文

起源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運動

指唐代中期以來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爲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詞藻、排偶的駢文視爲俗下文字,認爲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爲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文以載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韓愈,柳宗元

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三、研讀課文

(一)第一段

1、 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論述了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3、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從師的重要性?你覺得老師重要嗎?

從教師的職能作用來正面論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4、作者認爲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道之有無:“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 疏通文意

2、 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 本段分爲幾層?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三層,對比論證。

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

把爲子擇師而自己卻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

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之”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三)第三、四段

1、 疏通文意

2、 第三段主要寫什麼內容?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以孔子爲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第四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四、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 運用排偶句式(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於增加文章的氣勢,而且有一種音節的美,在語氣上也很自然流暢。

2、 語氣語調婉轉多變,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嗟乎”,“嗚呼”(語氣詞加強感嘆)

“其皆出於此乎”(疑問語氣)

“吾未見其明也”(判斷語氣)

“其可怪也歟”(感嘆語氣)

《師說》高中教案 7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爲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爲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爲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爲“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爲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爲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

三、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爲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語篇脈絡梳理

1、語篇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爲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觀點。

體會: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爲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爲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說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爲什麼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爲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爲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爲“……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爲:“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爲“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

體會: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爲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着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衆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

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爲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說》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爲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體會:

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爲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爲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說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內容結構:

第一段:

正面闡述:

⑴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⑵ 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⑶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二段分論點: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⑴ 縱比: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今之衆人……而恥學於師

結論: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⑵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⑶ 橫比: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相師。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

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

第四段:

寫作緣起:李蟠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

1、論證方法:

⑴ 下定義、作結論: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⑵ 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⑶ 引用論證: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2、語言特色:

⑴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爲“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⑶ 豐富的語氣表達: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爲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纔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爲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爲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纔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爲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爲,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爲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爲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爲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纔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着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師說》高中教案 8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自己的話加以表述。

3、瞭解課文尊師重道的深刻內涵,感悟作者抨擊時弊、堅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概述本文的中心論點。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着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爲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說》,當時被人視爲“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他爲“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後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四、教師範讀課文。

五、學生初讀課文:

1、初步瞭解各段基本內容;

2、劃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

六、學生讀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試用自己的話概括中心論點。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這兩句是論述教師的作用,說明從師學習的必要,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一項重要內容。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這一句論述了擇師的態度與標準,意思是說,從師是爲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這是構成中心論點的另一項重要內容。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人應該從師學習,從師是爲了學道,應不論其地位高低和年紀大小。

七、找出與課文中心論點有密切關係的句子,並解釋說明。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也難啊!

這一句是從反面證明中心論點:人應該從師學習。

2、聖人無常師。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這一句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衆多,人總是各有長短,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體現了以有道者爲師的觀點,從正面證明中心論點。

3、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這一句是進一步澄清從師學習的目的,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掃除了從師學習的思想障礙。這是對中心論點的深入闡述。

八、研讀第1段。

1、學生誦讀,之後點評。

這一段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朗讀時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2、引導學生疏通文句。

重點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古:求學的人

學者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古:用來……的憑藉

所以

今:因果關係連詞

古:跟從……並且

從而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詞語活用現象: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者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爲師”

3、引導學生分析層意:

教師的作用和任務——傳道、受業、解惑(前兩句)

從師學習的必要性——解惑、師道(中間三句)

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後一句)。

這一段從正面闡明從師之道,統領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即下文所說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4、討論: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爲什麼?

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召後學”,“抗顏而爲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受業”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說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人盡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說,但不是論述的'對象。

第二課時

一、學生誦讀第2段,並思考下列問題: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

2、本段主要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麼?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分論點)

這段以第一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又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這段文字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今之衆人 古之聖人 聖益聖,愚益愚 疑問語氣

爲子擇師 自身恥師 小學而大遺 肯定語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諷刺語氣

3、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風氣,涉及的面似乎很廣——開頭是“今之衆人”,接着是做父親的人,最後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評對象究意是誰?請說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從行文的語氣看,本段結尾對士大夫之族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一種鄙夷和蔑視的態度。說他們瞧不起勞動羣衆,卻不如勞動羣衆聰明,不懂得從師的道理。第二,“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正是這類人的特殊心態,也是門第觀念很深的反映,而門第觀念跟以“道”爲師的正確主張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風尚)

吾師道也 (道理)

師道之不復 (風尚)

惑而不從師 (老師)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5、古今異義詞辨析。

古:一般的人

衆人

今:許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小學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6、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誌)

三、學生誦讀本段,要注意讀出幾種不同的語氣。

第三課時

一、學生自讀第3段,並思考: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一角度來進行論述?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二、研讀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聖人無常師。(分論點)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並引用孔子的名言,進而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2、討論:有人說,這一段的結論闡明瞭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你對此是怎樣認識的?

這一段以孔子從師的言行,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嶄新觀點,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說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研讀第4段:

1、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2、這一段與前面兩段有什麼關係?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總結全文。這段話中“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表示作者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贊成以道爲師的好風尚,分別照應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四、學生誦讀第3、4段 。

五、討論: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係?文中有沒有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以四字、六字爲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不重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導致文學創作中豔麗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爲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風氣。所以後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文中讚頌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表示對古文的推崇,說明韓愈“抗顏而爲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居的,通過培養“後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六、根據以上問題進一步歸結本文的寫作目的。

作者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以恢復儒家的“道統”。而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駢體文。

提倡尊師重道

寫作目的

推進古文運動

七、總結全文結構、寫法。

板書設計

破 正 人必從師,以“道”爲師(理論論據) (立)

立 反 士大夫恥學於師 (反面現象) (破)

結 對 (三層對比)

合 比 孔子從師的言行 (正面實例) (立)

李蟠從師行古道 (身邊活例) (立)

《師說》高中教案 9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從”等實詞的含義;掌握虛詞“之、其、所以”等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瞭解詞性活用的詞語,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學習正反對比論證方法,學會反覆論證來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4、訓練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找出作者的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感受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讀準句讀,又讀出情感。

3、瞭解對比論證在論說作者觀點時所起到的作用。

4、認識到本文的思想的進步性和侷限性,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誦讀文本 (讀準字音,讀懂文句,讀清句讀)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聽說過“推敲”的故事,講的是韓愈幫賈島琢磨一個字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被傳爲美談,韓愈對後生晚輩一直持勉勵提攜的態度,他還爲名不經傳的李蟠寫了一篇傳世之作《師說》。

二、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爲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爲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2、瞭解背景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着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而韓愈卻不顧流俗,勇爲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從而寫下了此文。

3、瞭解題旨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誦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投影儀顯現文中的生字詞和部分多音字,指導學生在正確發音的基礎上初讀課文)

傳道(chuán) 句讀(dòu ) 鍼砭(biān) 阿諛(yǘ)

郯子(tán) 萇弘 (cháng) 師襄(xiāng) 老聃(dān)

李蟠(pán) 經傳(zhuàn) 巫(wū)醫

2、讀懂文句(檢查學生對課文中重要字詞和文句的預習情況,指導學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1)檢查文中的重要字詞和句式(投影儀顯現)

(2)檢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譯(投影儀顯現)

3、讀準句讀(引導學生討論第一段文句的句讀停頓,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輕重緩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誦讀的停頓示例:

①惑/而不從師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⑤吾從/而師之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四、翻譯課文,整理字詞

板書內容:

1、疑難詞的用法

2、常見詞的用法

(一)一詞多義

大概 其皆出於此乎

其 他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這 其可怪也歟

他們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老師 聖人無常師

師 以……爲師 孔子師長弘、郯子、老聃

從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學習 吾師道也

道理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學問 道相似也

道路 餘嘉其能行古道

指知識和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

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賓語前置標誌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疑難問題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糊塗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二)古今異義

所以 古:特殊的指示代詞 用來…的

今:表因果的連詞

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指有專門研究或學問的人

小學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衆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許多人

句讀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五、作業:

1、下列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聖人無常師

C、吾從而師之 D、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乃大驚,問所從來 餘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項中的兩個“傳”,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項中的兩個“師”都是老師的意思;C項中的的兩個“從”,一是跟從之義,一是表方向的介詞;D項中的兩個“道”,一是道理,一是風尚)

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活用方式不同於其它各項的一項( )

A、 吾從而師之。

B、 孔子師郯子……

C、 不恥相師。

D、 稍稍賓客其父。

答案:C(C項中的“恥”爲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對……感到羞恥”;其餘各項加點的詞均爲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爲“以……爲師”“以……爲師”“以……爲賓客”)

第二、三課時

研讀文本 (讀懂文意,讀出情感,讀出思考)

一、讀懂文意(指導學生通過研讀,找出作者的基本觀點,並加以理解)

1、全文的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理解:“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2、教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作者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職責。作者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進步

3、擇師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理解:這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4、擇師的標準與原則:“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理解:不論年齡長幼,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

5、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理解:作者鍼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倡學問面前,人人平等,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

6、老師和弟子的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理解:這個結論是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說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

二、讀出情感(指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來研讀課文,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來研讀課文。

從寫作背景上可以明確看出作者是爲了抨擊時弊才寫的,給門生李蟠不是真實意圖,可以用憂慮的口氣讀出韓愈對當時社會不從師風氣的擔心。還要讀出韓愈對“從師”問題的懇切、深刻的認識,因爲在當時“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情況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問題,一方面很生氣,一方面又特想讓別人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太謙虛了不足以表達這種效果,必須讀出莊重、冷靜、深沉的感情基調。

2、結合具體語句,瞭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開篇的中心句明確提出觀點,要讀出肯定有力的語氣。接着的點明教師的職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語氣中加入一點自豪的語氣。擇師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語氣中加入一點欣慰的語氣。擇師的標準與原則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要讀的短促有力,一氣呵成;後一分句,用反詰句,要讀出強調的語氣。最後從師的原則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結論,要呼應首句讀出肯定有力的語氣。此段的語調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二段開篇要用深沉的口氣讀出作者一種結論性的認識。接着作者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在這三組對比中,每組作者都把着眼點放在後面的對象上,作者都給予了不同的評價。三句的言辭越來越激烈,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此段的語調是逐層上揚。(見下表)

三組對比: 語氣變化:

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 雖肯定但有請考慮之意

爲子擇師與自己不從師 從古到今 語氣肯定,指出不明智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 反問語氣強烈,批判猛烈

三組對比,分別從錯誤態度、錯誤認識和荒唐行爲三方面說明當時不從師的壞風氣,並進行批判,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的正確。

(3)分析第三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三段開篇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來論證,這要用肯定敘述的語氣讀出來。下面的論說老師和弟子的關係結論句要讀得明白肯定。此段的語調較爲平緩。

列舉

(4)分析第四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四段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因此,此段要讀出褒揚的語氣,語調要上揚。

3、結合文段,找出誦讀課文的“柺杖”

(1)層次。在較長的`語段中,表達的意思不會那麼單一,因此口氣要隨意思的變化而變化,我們要看看這一段分幾層意思,然後再來決定應該如何讀。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個層次:

1、總寫當時社會中不從師的壞風氣;

2、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的對比;

3、“愛其子”與“於其身”的對比;

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對比。根據這來讀出語氣的變化。

(2)句式。

①整句散句結合。本文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這樣讀起來就能富有變化。

②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標點符號。文章往往會運用感嘆號和反問號來表達強烈的感情。感嘆號能鮮明地流露出作者潛藏的感情,要讀出感慨的語氣,如“其可怪也歟”,就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反問句的問號也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如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時,作者在縱向比較中用反問號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4)語氣詞。如第二段中的語氣詞特別多,我們彷彿能從“嗟乎”“嗚呼”“歟”“乎”以及多達五處的“矣”中聽到作者的聲聲嘆息和呼喚。

三、讀出思考(指導學生根據作者的思想感情來研讀課文,從而引發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深層思考)

1、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作者認爲哪一項是主要的?

明確: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

2、韓愈爲什麼給他的學生寫這篇文章?(李蟠有什麼地方值得他寫這篇文章?)

明確:最後一段:不拘於時;好古文。

(1)“不拘於時”的難能可貴。(要有“師道”精神,反對“恥師”)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可以做官。這就是“恥學”的客觀原因。還有主觀原因就是文中說的“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總之,他們是“恥師”,李蟠和他們比的可貴就可見了。作者也是借李蟠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要從師而學。

(2)“好古文”的可貴。(師“是傳道受業解惑”之人,反對“恥學”,“小學”)

這裏所說的“古文”和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有關係。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人把他列爲之首。因爲他倡導了唐代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內容:維護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對當代特別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兩漢的古文,反對“俗下文字”即魏晉以來“飾其辭而遺其意”的駢文。作者說的“道”就是儒家思想,“業”就是承載這一思想的儒家經典著作,“惑”就是學習這些著作時候碰到的疑難問題。“師”就是掌握“道”的人,能“傳道受業解惑”的人,不分年齡、貴賤。韓愈贊李蟠是因爲李蟠的好古文和當時人的“恥學”“小學”形成鮮明的對比。

總之,李蟠“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3、韓愈把“句讀之師”和“問道之師”區別開來,究竟有沒有道理?如何認識學習的階段性?“童子之師”與“讀經之師”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嗎?從終生學習的目標看,我們目前的“學業”起的是什麼作用?

韓愈的學習觀,就是倡導從師問道,聖人無常師,要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特別要向他那樣的“經師”學習。“句讀之不知”,在韓愈看來,是基本知識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師”解決;而對“道”的認識,是一般教師解決不了的。韓愈把“知識之師”和“問道之師”作了區分,不一定有歧視的成分。

4、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習時,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求師作對比,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無意中流露出對底層勞動者的輕視,這是社會等級觀念所致。

四、課文總結

本文以“師說”爲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爲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係。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聖人之道”。他認爲“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侷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當然,正是由於對這篇課文的反覆誦讀和研讀,才能使我們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來把握住文章的這些觀點。以後請同學們在學習古文時,一定要圍繞“讀”來下功夫。

五、課後作業

1、根據對課文語氣語調的分析朗讀課文並加以背誦。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當代社會中的老師的看法。

3、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C、而恥學於師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於時,學於餘 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答案:A(A項中兩個“之”都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前一個“師”是動詞“從師學習”,後一個“師”是名詞“老師”;C項中前一個“於”是介詞,表所向,後一個“於”是介詞,表被動;D項中前一個“乎”是介詞,相當於“於”,後一個“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呢”)

4、句式積累

(1)判斷句:

①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後置句:

① 而恥學於師。

② 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師不必賢於弟子。

(4)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 (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則羣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把下面文言句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各句的句式特點。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不遺,吾未見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答案:

①我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後呢?

②不懂得書中的文句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現在那些“上層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麼!

④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被時俗拘束,來向我學習。

《師說》高中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於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於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麼他到底說了些什麼,又是如何去說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爲“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瞭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

(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爲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爲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誌)、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爲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說一說作者認爲老師的職能是什麼?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說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係。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聖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爲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說一說最後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籲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後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爲主題的議論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瞭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