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通用10篇)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通用10篇)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工業發展的成就。

2、瞭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產業特點、分佈及發展方向;收集資料加深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能,讀圖、析圖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分佈特點的技能。

3、通過感知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通過抽象、概括思維過程,形成、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進而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及分佈特點;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分佈特點及發展方向。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製作。

學生:收集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的圖片,“武漢光谷”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通過一些特殊的帶“洋”的稱號,引入我國工業的發展。

讀圖課本找出我國解放前後工業產品的增長,瞭解我國工業品產量的增長和佈局的變化。

板書:一、我國工業的發展

講解:舊中國的工業非常落後,產量少,部門不全,只有幾個大城市工業相對發達。如上海、廣州,重慶、武漢等。

轉承:課前,同學們通過報紙雜誌或上網收集了有關高新技術產業成果的資料,對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初步的瞭解,請同學們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收集的資料並作簡要解釋。

學生活動: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資料。

(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對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初步的認識,展示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獲得成就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教師引導:其實,我們從互聯網上收集資料就是高新技術產業改變了我們收集資料的方式,體會到互聯網帶來了一場新的學習革命。那麼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呢?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工業相比有什麼特點?分佈如何呢?發展方向怎樣呢?這就是我們要一起來了解的內容。

板書: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出示課件、提問:“北京高新技術園區”,介紹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條件是什麼?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搶答]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新興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爲“龍頭”的產業,產品科技含量高。產品具有“高、精、尖”的特點。

[出示板書]1.高新技術產業

[出示課件、教師承轉]通過觀看中關村的視頻材料,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有什麼特點呢?

[學生活動](加深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及特點的理解。)

[出示板書]2.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教師承轉]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生物技術類、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正在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情況是怎樣的呢?

[出示課件、提問]對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說出高新技術開發區分佈的特點。

(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學生搶答]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出示板書]3.高新技術產業分佈的特點:大分散、小集中。

[教師承轉]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因地理位置不同,就具有不同的開發重點。沿海、沿邊、內地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重點有什麼不同?

[學生搶答]

──沿海地區以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爲依託,側重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沿邊地區以國家的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開發以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內地以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教師承轉]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的發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請閱讀P115活動1的三則短文,然後回答活動2的(1)(2)(3)小題。

[學生討論]

[教師指導]

問題(1)高新技術產業對上海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所起的作用;

問題(2)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對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問題(3)國際互聯網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將會改變企業的傳統生產方式。

[實例分析討論]最近幾年,電子通訊、生物工程、軟件行業成了各路求職人員眼中的“香餑餑”,相比之下,鋼鐵、紡織、機械製造等傳統工業的吸引力就小多了。在不少人眼中,傳統工業“老氣橫秋”,不如所謂“朝陽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有前途。你有什麼看法?

[學生探討、教師提示點撥]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縮短一個產品從開發、生產到銷售的週期,保證企業產品能緊跟市場需求。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工業生產擺脫了“找米下鍋”的局面。納米技術在材料、醫藥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帶動了新產品的開發;環境技術使工業發展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併爲其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造了條件;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用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促進社會產業結構越來越多元化、高效化,爲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讓學生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

[學以致用]1992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臨沂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對臨沂市的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借鑑高新技術產業對上海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爲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你有什麼建議呢?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結]傳統工業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將闖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憑藉高新技術,傳統工業重振雄風指日可待。

【作業設計】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特點。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記住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名稱瞭解其各自的特點。

2.在區域地圖上掌握四大工業基地的主要工業城市的分佈。

3.學會分析四大工業基地的形成因素,通過了解各工業基地的優勢和成就,增強對我國工業的信心。

教學重點

四大工業基地的位置及特點。

教學難點

四大工業基地發展條件的分析。

教學方法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模式

引導—發現—發現—探究

教學媒體

課件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1)重工業和輕工業是如何區分的?請舉例說明。

(2)我國主要有哪幾個工業基地?

(3)簡單介紹我國北方的兩大工業基地的特點。

【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我國北方的兩大工業基地,這一節課我們再來了解我國南方的兩大工業基地,同時注意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與前面我們分析過的兩個工業基地相比,有什麼異同之處?

【板書】3.滬寧杭地區

【課件】用鼠標撳擊滬寧杭地區,拉出滬寧杭地區圖。

【讀圖提問】

(1)滬寧杭是哪幾個城市的簡稱?

學生答:上海、南京和杭州

(2)除此之外,滬寧杭地區還有哪些工業城市?

學生答:揚州、常州、蘇州、南通、無錫、鎮江、蕪湖、寧波等。

(3)上海市主要有哪些工業部門?

學生答:鋼鐵、機械、化學、電子、紡織、有色金屬工業。

(4)滬寧杭地區還有哪些工業部門?

學生答:煤炭、石化、食品工業。

(5)那麼,滬寧杭地區是哪一類工業基地呢?

學生答:綜合性工業基地。

【講述】是的,滬寧杭地區是綜合性工業基地,而且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板書】——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6)滬寧杭地區有哪些礦產資源?在哪裏?

學生答:煤炭——長興;鐵礦——梅山、馬鞍山。

【設疑】與北方的遼中南、京津唐地區相比,滬寧杭地區礦產資源是否很豐富?(學生答:不夠豐富)那麼,滬寧杭地區爲什麼能成爲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呢?

學生討論,發言:

滬寧杭地區交通十分便利:海上交通便利,上海、金山衛、北侖港等出海港口;“黃金水道”長江的橫貫東西,蕪湖、南京、鎮江、南通、上海等都是港口城市;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聯結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京滬、滬杭、浙贛、皖贛、宣杭、蕭甬等多條鐵路幹線;再加上海、南京、杭州等航空港,可以說,本地區的交通條件是得天獨厚的。便利的交通條件爲原料、燃料的運入及工業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極好的條件,使本區可以利用西南地區豐富的有色金屬礦產和華北地區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著名的寶山鋼鐵廠使用的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這樣就彌補了本區礦產資源的不足。

其它有利條件:人口密集,市場龐大,資金、技術力量雄厚,建立了新安江、富春江水電站和秦山核電站,農業基礎好,工業歷史悠久等。

【課件】音樂配聲總結,同步字幕(內容用課本“滬寧杭地區”)。

【承轉】在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位置最靠南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

【板書】4.珠江三角洲

【課件】用鼠標撳擊珠江三角洲地區,拉出珠江三角洲地區圖。

【講述】與前三個工業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面積較小,但卻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個。請同學們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佈局圖並聯系實際,分析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位置、工業中心及其工業部門的特點。

學生讀圖分析:

位置:珠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毗鄰香港,面向南海。

主要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等。

工業部門:廣州——紡織、造紙、鋼鐵、石化、機械、製糖工業;深圳——電子、製糖、紡織、機械工業;珠海——電子、化學、機械工業。

【教師引導】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工業部門來分析,這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工業基地?(學生答:綜合性工業基地)好,這也是一個綜合性工業基地,那麼它與京津唐綜合性工業基地和滬寧杭綜合性工業基地相比,有無不同之處呢?(學生答:輕工業所佔比例更大)非常好,實際上,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輕工業的比重要大於重工業,因此我們說它是以輕工業爲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板書】——以輕工業爲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提問】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個地區在發展工業上有什麼不利的方面嗎?

學生分析:缺少礦產資源,工業原料和燃料缺乏,能源不足。

【提問】原料、燃料和能源都是發展工業的基礎,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明顯存在不足,那麼這裏如何能建設成大的工業基地呢?

師生共同討論;

固然有缺陷,但也有許多優越的條件:地理位置好——直接與經濟發達的香港地區相接,靠近經濟發展迅速的東南亞地區,區域內有許多地方是僑鄉,與國外聯繫密切,這些都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極有利的條件,這也是我國將這裏作爲對外開放的前沿的原因。80年代以來,我國將深圳、珠海、廣州等定爲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引進外資,發展工業,因此,這一地區很快就成爲一個新的工業基地。

彌補不足:部門定位好,以輕工業爲主,發展以出口型的加工工業和製造工業,消耗原料和燃料較少;大力開發紅水河流域豐富的水能資源,建設了大亞灣核電站,以補能源之不足。

【總結全節】

在這一節裏,我們學習了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劃分,着重分析了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中心和工業部門,並對各地區發展工業的優勢和不足進行了討論。我想,通過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形成因素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我們利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我國必將建設出更多的有特色的工業基地,不但在沿海,還會走進內陸,並帶動全國,我們的工業發展必將日新月異,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必能跨入工業發達國家之列!

板書設計

第二節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

二、主要工業基地

3、滬寧杭地區

4、珠江三角洲地區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講述張謇辦實業的故事,說出張謇辦實業的背景、影響和結局。

能概括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幾個階段、發展特徵;能分析出不同時期發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張謇辦實業的瞭解和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原因的探究,使學生掌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和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形成振興祖國、自強自立的民族認同感。被張謇等施己所長、報效國家的愛國操行所感染,樹立勤奮學習、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重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難點:正確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

學法指導:

1、通過分析張謇紗廠的興衰與民族工業的發展這兩目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掌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分析方法。

2、結合歷史背景分析榮氏家族的興衰,使學生掌握分析方法。

3、在課堂上出示大量信息,由學生總結提煉、培養利用課程資源表達有效信息的能力。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知識點一:狀元實業家張謇

1、簽訂後,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採礦山,直接剝削中國人民。

2、清末狀元提出了“”的口號,毅然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知識點二: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從到末年,我國雖然出現了一些民族工業的萌芽,但受到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

2、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說來是。

3、從行業上看,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部門。

(二)合作探究:

1、爲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能得到發展?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

(三)知識梳理:

(四)達標檢測:

選擇題:

1、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的是()

A、林則徐B、張謇C、郭沫若D、董必武

2、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採礦山,這種現象出現於下列哪一條約簽訂後?

A、《南京條約》B、《馬關條約》C、《辛丑條約》D、《北京條約》

3、海外華僑競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開始於()

A、辛亥革命後B、《馬關條約》簽訂後C、洋務運動後D、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是指()

A、19世紀60-70年代B、19世紀末20世紀初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D、解放戰爭時期

5、下列不屬於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三座大山的是()

A、民族資本主義B、封建主義C、官僚資本主義D、帝國主義

材料題

1899年5月23日,某紗廠開工試車,這件事成爲轟動一時的新聞。因爲紗廠的創辦人是5年前奪魁的狀元。一個狀元竟然“捨本逐末”,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的。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當時投資辦廠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

請回答:

1、材料中所說的狀元是指誰?他創辦的紗廠名稱是什麼?

2、說出材料中人物的思想主張。

3、此人爲何要去辦廠?通過他創辦實業,你想到了什麼?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4

【教學重點】基礎工業的分佈特點和四大工業基地的位置。

【教學難點】分析四大工業的特點。

【教學用具】我國主要鋼鐵工業的分佈圖、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分佈圖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上節課學習了哪幾種基礎工業?

(導入)除此以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基礎工業—鋼鐵工業。

(板書)5.鋼鐵工業:

(學生活動)舉例說明鋼材的廣泛用途。

(總結)所以說,鋼鐵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誌。

(學生活動)讀圖“我國主要鋼鐵工業的分佈”:

1.讀出我國大型鋼鐵工業中心。

2.這些鋼鐵工業中心的分佈與鐵礦資源的關係,舉例說明。

(總結、板書)在鐵礦產地、

(提問、學生討論)太原、北京、上海等地鋼鐵工業的建立,並非在鐵礦產地,其影響因素有哪些?

(總結、板書)煤炭產地、消費市場、交通便利地區

(提問)綜合以上五種基礎工業的分佈狀況,找出全國工業比較集中的地區。

(學生活動)

1.讀圖查閱,討論回答。

2.將討論結果與圖“中國主要工業基地的分佈”對照,並結合課文讀出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3.在圖中四大工業基地處,分別用①、②、③、④標註,同時也在課文中用相應的符號標註。

(板書)二、主要工業基地

(講述)以上五種基礎工業主要是爲其它工業部門的生產提供物資的,我們把這種工業稱爲重工業;把爲人們生活提供物質的生產部門,稱爲輕工業(如食品工業)。

(學生活動)說出自己知道的其它重工業和輕工業。

(提問)四大工業基地分別以哪些工業爲主?

(學生活動)分四組,每組負責一個工業基地進行討論。

(教師總結)可見,四大工業基地各具特色,有的是重工業基地—遼中南;有的是綜合性工業基地—京津唐、滬寧杭;有的是以輕工業爲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

(板書)

1.重工業和輕工業:

2.四大工業基地的分佈和特點:

(總結)略

【板書設計】

一、基礎工業的分佈

5.鋼鐵工業

二、主要工業基地

1.重工業和輕工業:

2.四大工業基地的分佈和特點: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繫,理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分佈特點。掌握我國工業分佈的基本格局,認識一些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

3、要求學生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4、瞭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工業的重要性、工業的分佈。

2、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認識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綜合法、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複習:農業的地區分佈:

(1)東西差異;

(2)南北差異,(秦嶺——淮河爲界)

新授: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1、什麼是工業

讀圖4.17從採礦—鍊鋼—機械製造圖片分析什麼是工業?(工業是從自然界獲得原料、對原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從事這三階段中任一過程都爲工業)

學生完成課本102頁活動1、2;(讓學生理解工業產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工業的重要性

讀圖4.18工業對其他生產部門的重要性來分組討論工業與農業、國防、科學研究、生活的關係

讀圖4.19分析工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地位

(二)我國工業的分佈

1、讓學生分析討論影響工業發展的條件

活動(暢所欲言):你長大後想投資辦廠,工廠選址考慮因素

2、讀圖4.21瞭解我國工業分佈特點:

(1)讓學生找出我國沿海地區主要的工業中心

(2)沿長江從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國主要的工業中心

(3)討論分析小結我國工業分佈大勢,沿海的工業區是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空間:東部,密集;中部,較多;西部,較少,稀疏)

3、閱讀4.22,說出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分佈的情況。

(1)比較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心的分佈,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2)比較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工業總產值的差異

(3)小組討論人均工業總產值高的地區,工業總產值並不一定高的原因。

(三)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5頁圖4.24“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舉例”,幫助學生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內涵,並認識到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實力。

(2)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5頁圖4.2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增長”,幫助學生認識我國高新技術產業10多年來的蓬勃發展

(3)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6頁圖4.25“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相關課文分析討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佈特點?

(4)引導學生閱讀課本閱讀材料“中關村”分析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優勢。(舉例)

沿海地區:

沿邊地區:

內地:

(5)引導學生閱讀107頁活動提供的材料,開闊視野,也可讓學生查找資料,讓學生對高新技術產業有更深的認識,體會高新技術對我們的重要意義。

三、課堂小結

四、反饋練習:連線

滬寧杭地區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遼中南地區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地區以輕工業爲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二、工業空間分佈

1、影響工業分佈的條件

2、我國主要工業中心

3、四大沿海工業基地

4.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教學反思】

反饋練習

1、讀上圖,回答問題。

(1)A工業基地位於省,該工業基地以(重或輕)工業爲主。

(2)B工業基地所跨的省級行政單位有

(3)C工業基地的主要城市有

(4)D工業基地位於省,該工業基地中的經濟特區是、。

(5)A、B、C、D四大工業基地的共同特點是(選擇填空)

①都是重工業基地

②都是輕工業基地

③都是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都是分佈在我國的沿海地區

(6)A、C工業基地都有鋼鐵工業,試分析兩地發展條件的不同: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6

【教學重點】中國工業的巨大發展

【教學難點】中國的工業佈局

【教學用具】中國工業分佈變化圖,中國工業發展景觀圖片

【教學過程】

(講述)上節我們瞭解了我國基礎工業及其分佈與全國主要工業基地的分佈。那麼,我們的工業到底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工業的發展狀況。

(板書)第2節工業的發展

(講述)首先讓我們從縱向上來看一看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請同學們看下面一組數字:

1949年的數字——

工業總產值僅佔工農業總產值的17%。

機器設備的進口率爲80%。

在全部社會勞動者中,工業職工只佔2%左右。

這三個數字說明,舊中國工業水平很低,規模小,產品少,對外依賴性強。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工業發展十分迅速。

(提問)請同學們看“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圖,對比1949年的數字,計算1999年的產量是1949年的多少倍。

學生讀圖、計算,並回答:增長倍數:原煤超過30倍,原油超過1000倍,鋼超過500倍,水泥超過800倍,化肥5000多倍,棉布10倍以上。

(提問)從計算結果可得出什麼結論?

(新中國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很快)

(板書)一、較高的增長速度

(講述)舊中國的工業不但工業產量低,而且工業部門殘缺不全,主要是採礦業、紡織業和簡單的'加工業,因此許多工業產品不能自己生產,完全依賴進口。車是“洋車”,收音機是“洋匣子”,就連一些最普遍的日用品像鐵釘、火柴、煤油也需要進口,都稱“洋釘”、“洋火”、“洋油”。

也正是因爲舊中國工業如此落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工業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想以此來卡住中國人民的脖子。但新中國並沒有被卡死,自己當家作主的中國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艱苦創業,使中國工業迅速發展,工業產值突飛猛進,工業部門也由少到多,並最終形成了獨立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現在我國已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我國的工業產品不但能滿足國內生產和消費的基本需要,而且許多工業產品大量出口。更值得驕傲的是,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如航天、衛星、核工業等,中國已經開始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板書)二、獨立的工業體系

(展示圖片)引導學生看工業發展的圖片,直觀感受一下中國的工業。

(新課結束,複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2節工業的發展

較高的增長速度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聯繫。

2.使學生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關係。

3.使學生掌握我國工業發達地帶和主要的工業地區、工業城市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工業基地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4.使學生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

結構分析

本節教材分爲“工業與我們”“工業的空間分佈”和“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個標題內容。這三部分內容是前後聯繫的,形成一個整體。教材內容貫穿的一條主線是:發展工業的重要性,我國工業的分佈現狀,工業未來發展方向。

教材第一個標題下,講述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以鋼鐵工業和汽車工業爲例,利用景觀圖片結合文字說明,形象地介紹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類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使學生對工業生產有一個概括的瞭解;其次,強調了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第三,強調了工業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每天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工業品,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並且,教材通過活動練習“觀察我們的家……”使學生加深對工業生產過程的認識,培養學生聯繫實際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通過第一個標題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要實現國強民富,必須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個標題下,內容安排上採取了“由面到點”的呈現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紹了我國工業的分佈大勢,使學生對我國工業的空間分佈現狀有一個總體瞭解。然後,在活動練習中,以“遼中南工業區”和“滬寧杭工業區”爲例,分析其工業分佈的類型及特點,分析影響工業的形成和分佈的各自條件,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個標題下,首先介紹了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和特點;第二,介紹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第三,講述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發展差異和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教材在最後安排了活動練習。通過活動練習內容可以使學生明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代表了我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內容點析

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什麼是工業,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類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的相互聯繫性。教材運用圖4.24直觀地進行了說明。處於工業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將出現不同的工業部門和類型。例如開採礦產,採伐森林等,是“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的工業;冶煉鋼鐵,製造水泥等,是“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工業;生產汽車,製造機器,是“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後再加工”的工業。工業生產過程中上一個生產階段的產品,是下一個生產階段的原料,體現了工業生產具有階段性、相互聯繫性和計劃性的特點。

2.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教材利用插圖表現了農業生產、城市建設、科學研究、國防現代化與工業的關係。通過幾個側面,使學生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3.工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每天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工業品,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快樂和便利。教材在活動練習1中,設計了“仔細觀察我們的家……”的內容,讓學生由某一件傢俱找出人們生活與各工業部門的聯繫,同時找出在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各工業部門的相互聯繫。通過活動練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工業生產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瞭解我國工業的分佈大勢。我國的工業分佈,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線分佈的特點。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集中在沿海地區,包括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教材運用圖4.26(“我國工業的分佈”)突出了上述重點內容。

5.合理分佈工業是工業建設中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需要綜合考慮。首先,要考慮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二,要考慮發揮地區條件的優勢,揚長避短;第三,要考慮城鄉結合,帶動鄉鎮經濟的發展;第四,要考慮帶動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發展;第五,要考慮當地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構成;第六,要考慮國防安全等。教材在活動練習1中,以資源配置較好的遼中南工業區爲例,提出了本地資源條件對工業分佈的影響的問題;在活動練習2中,以資源配置不好的滬寧杭工業區爲例,提出瞭如何發揮本區市場條件和交通運輸條件優勢的問題。通過這些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分析工業分佈問題的方法。在活動練習3中,安排了由學生選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運輸條件對工業分佈的影響,這使學生又一次獲得鍛鍊其分析能力的機會。在活動練習4中,涉及到工業的分佈與鄉鎮企業發展的關係,這在我國當今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6.關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和特點。高新技術產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爲“龍頭”的產業,產品具有“高、精、尖”的特點,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產品更新換代很快。

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教材運用圖4.31(“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展示了我國沿海開發區、內陸和沿邊開發區的分佈。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除青藏地區外,各省區多在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形成了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8.關於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結構。沿海地區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形成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爲“龍頭”的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利用其地理優勢,依靠國家的開發政策,發展了以組裝、加工爲主的貿易導向型產業;內地地區依靠資源優勢和工業基礎,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機械製造、電子、航空航天等工業爲主的與國防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9.教材在最後的活動練習中,安排了材料閱讀內容。三則短文中,第一個短文介紹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對上海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所起的作用;第二個短文介紹的是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對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第三個短文介紹的是國際互聯網這一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應用於工業企業的供、產、銷中,將會改變企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帶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三則短文共同明確了一點,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3課時。

【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

①圖4.25“張夢的家”,

②我們的教室,找出工業產品,並說出相關的工業部門,使學生認識到工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習工業生產的興趣。

2.播放有關工業生產過程的錄像,增加學生對工業生產過程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

【工業與我們】

1.關於工業生產過程的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讀圖4.24“什麼是工業”,並分析得出工業生產的過程一般可分爲三個階段,即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階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階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後再加工階段。然後,可以汽車的輪胎爲例,“追根尋源”上個生產階段,即合成橡膠工業和石油工業。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汽車工業和輪胎製造業相互的按比例發展關係。由上述內容可讓學生歸納出工業生產過程的階段性、相互聯繫性和計劃性的特點。

2.關於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閱讀農民、建築師、科學家、軍人對工業重要性的評述,使學生認識到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多種角色,例如醫生、記者、電視節目主持人、售貨員等,從各自行業角度尋找與工業生產的聯繫,體會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3.完成活動練習1、2兩題內容。

由於電視機內部零件複雜,學生繪製生產聯繫圖的難度較大,故只要求學生繪出燈具、餐桌、食品的生產聯繫圖。在此基礎上,再找出分屬於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各個部門。

【工業的空間分佈】

1.引導學生讀圖4.26“我國工業的分佈”,分析我國工業的分佈大勢。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京廣線、京滬線、哈大線等鐵路沿線的工業城市;黃河、長江沿線的工業城市;沿海四個工業區的位置和範圍,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的工業區是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應作爲重點內容。

2.完成活動練習1內容。引導學生讀圖4.27“遼中南地區”,識別礦產符號,瞭解遼中南地區有哪些主要的資源;識別表示各種工業部門的圖例符號,瞭解遼中南地區的工業分佈。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

①遼中南工業區資源條件對工業分佈的影響;

②遼中南工業區各工業部門的相互聯繫。

3.完成活動練習2、3內容。引導學生讀圖4.28“滬寧杭地區”,組織學生討論:

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業,對比遼中南地區的工業有什麼不同?(上海的輕、重工業都很發達,遼中南的工業則以重工業爲主)。

②上海附近煤、鐵資源匱乏,從市場的角度,分析上海發展鋼鐵工業的原因。

③讀圖分析滬寧杭地區有哪幾種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條件對其工業分佈的影響。

4.完成活動練習4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使工業的分佈和農業的分佈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有利於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促進農業的發展,縮小城鄉差別,增加農民收入,整體脫貧致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介紹鄉鎮企業的典型事例,例如江蘇的華西村、北京的韓村河等,然後組織學生討論。針對活動練習4內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的資料(報紙、雜誌、因特網),組織學生課堂討論。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30“高新技術產業結碩果”,幫助學生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內涵: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爲“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2.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29“北京高新技術園區”,找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位置。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中關村科技園區或其他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錄像,引導學生分析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點。

3.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31“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析得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佈特點: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除青海和西藏外,其他省區的中心城市都建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具有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舉出我國沿海、沿邊和內地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實例,向學生介紹。

5.完成活動練習1、2、3內容。教師可讓學生閱讀三則短文,然後重點針對練習2內容,進行分組討論,最後班級交流。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2)瞭解我國工業發展速度快,已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工業產業日趨合理;

(3)掌握我國基礎工業——能源工業、鋼鐵工業的分佈及影響因素。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合作探究、列表對比來學習我國工業的發展和工業分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新中國工業發展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我國工業的發展狀況及分佈情況

【教學難點】

我國能源工業、鋼鐵工業的分佈及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討論、探究、多媒體輔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展示幾幅圖片,

提問:你知道下列幾幅圖片描述的是哪種生產活動嗎?(學生回答)

明確:第一幅圖是煤炭工業,第二幅圖是石油工業,第三幅圖是鋼鐵工業,第四幅圖是紡織工業。過渡: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的工業。

二、新課學習

(一)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提問:工業和農業有什麼不同?(學生回答)

明確:

工業爲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生產所必需的各種原材料、能源和技術裝備,也爲人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生活資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農業不僅給人們提供生存保障,還給工業提供了原材料。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明確:工業可以分爲兩大類:重工業和輕工業(重工業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產業部門;輕工業是生產生活資料的產業部門)

判斷下列工業部門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學生回答)食品、機械、紡織、造船、服裝、冶金

明確:食品、紡織、服裝屬於輕工業;機械、造船、冶金屬於重工業

(二)中國工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煤炭、鋼鐵、水泥、發電量、棉布、汽車、電視機、電冰箱的產量居世界首位。中國工業生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展示“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圖”

提問:從78年到11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速度怎樣?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哪一項?從圖中,你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學生讀圖回答)

明確:我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快,其中最快的是彩電;可以得出,近幾十年來,我國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部門,比如:彩電、冰箱等。

提問:從舊中國到現在,我國的工業佈局情況有什麼變化?(學生回答)

明確:

舊中國:工業分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

新中國:加強沿海地區原有工業基地作用;全面推進中西部的工業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展示圖片:拆除污染嚴重的工廠和新建工業園區

(三)中國工業的分佈

重工業——能源分佈(煤炭工業)展示“我國主要煤炭資源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出我國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山西的大同、陽泉和西山;河北的開灤、峯峯;河南的平頂山;內蒙古的霍林河;黑龍江的雞西、鶴崗;貴州的六盤水;安徽的淮北、淮南;陝北和內蒙古的神府——鄂爾多斯煤田等

明確:煤炭是中國第一大能源,佔全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量的70%以上。山西、內蒙古、陝西是中國的主要產煤區。在陝北和內蒙古交界處的神府——鄂爾多斯煤田,已建成特大型煤炭工業基地。

展示“山西省煤田資源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到大同煤田、寧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東煤田等明確:山西省是我國煤炭產量最大的省份。展示“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到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大慶、長慶、勝利、中原、華北、克拉瑪依、塔中、塔北、玉門等

明確:石油是中國第二大能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大慶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石油工業基地。

重工業——鋼鐵工業分佈展示“我國鋼鐵工業分佈圖”

提問:我國鋼鐵工業佈局有何特徵?(學生讀圖回答)明確:

東部沿海地區:鞍山、唐山、邯鄲、萊蕪、張家港和上海等中部地區:太原、武漢、湘潭、新餘、馬鞍山等西部地區:包頭、攀枝花等出示圖表:

分析:

爲什麼中國一邊在大量生產石油和鐵礦石,一邊還要大量進口石油和鐵礦石?(學生分析回答)明確:

中國現在正處於工業化時期,人口衆多,對石油、鐵礦石存在大量需求,雖然我國石油年產量位居世界第4,達2億噸,但仍不及我國每年石油用量的一半;中國鐵礦石雖然很多,但大多數是貧鐵礦,因此需要進口。

討論:

閱讀P96材料,說一說,首鋼爲什麼要搬遷?首鋼搬遷至曹妃甸新址對其轉型發展具有哪些有利條件?(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

首鋼長期以來爲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給北京市帶來了不少困擾,如:環境污染、耗水量大、溫室氣體排放等。

曹妃甸交通便利,方便原料鐵礦石(從澳大利亞、印度等)運輸,從而節省運輸成本。曹妃甸發展壯大,成爲一大鋼鐵基地;另一方面有利於保護北京地區的環境,減低躁聲污染、空氣污染。促進產業優化配置,使北京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播放視頻:曹妃甸京唐鋼鐵

【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相對於原來的教材調整了一些新的內容,如鋼鐵工業基地的分佈,調整了其分佈的劃分,重新定位了其區域位置。由原來的東部沿海、沿長江流域、沿黃河流域三大區域,調整爲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三大區域,這樣更貼近當前我國經濟的區域劃分,有利於對目前我國各區域經濟狀況加深瞭解。這些內容的調整,促使我們老師要適時把握當今社會的發展脈搏,擴大視野,增加信息量,才能更好地應對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新的挑戰。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9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觀察我國工業的空間分佈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我國工業的分佈》圖進行技術處理,把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做成閃動,使學生觀察更清楚。

學生準備:以《我的小天地》爲題照出自己居室的工業產品相片。

教學引入:提問學生上學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學習用具,使學生清楚工業產品是由衆多的工廠生產的。被稱爲工業部門。

觀察圖“什麼是工業”,瞭解工業生產的過程。

小組討論:各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說出工業產品之間的聯繫,體會工業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師總結:利用插圖,說明工業對各行業的重要作用,查找數據證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理解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觀察圖“我國工業的分佈”,在教師引導下說出工業的分佈特點:沿海、沿河、沿鐵路線,瞭解四大工業基地的分佈。

引入:同學們,今天早上來上學,我們都使用了什麼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時哪生產的?

學生:自行車、汽車。工廠生產。

教師:當然,我們同學還知道許多的工廠,如:化肥廠、鋼鐵廠、拖拉機制造廠等。有衆多的工廠組成的部門,我們稱爲工業部門。工業部門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部門。今天我們要了解我國工業的分佈與發展。

課題:第三節 工業的分佈與發展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教材,觀察圖“什麼是工業”,有三幅圖片。看一下這三幅圖片都說了什麼。

學生:依據圖片說明回答

教師:請同學討論三幅圖片之間有什麼聯繫?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

第一幅圖:通過挖掘、開採、提取的方式,可以從自然界獲得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還可以從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資源。即從自然界中挖掘、開採、提取工業原材料是工業生產的一個環節。

第二幅圖:對原材料進行加工

第三幅圖: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礎上再加工成產品。

這就是工業的生產過程,工業能給我們提供許多工業產品。(出示一張鋼鐵工業圖片)以鋼鐵工業爲例,鋼鐵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業產品?

學生:拖拉機、建築鋼筋、汽車、精密機牀、儀器儀表、火箭等。

教師:請同學閱讀教材插圖中“農民、建築技術人員、研究員、軍人”所講語言,體會工業產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並進行小結。

工業可以提供一些經濟發展的基礎產品,如拖拉機、建築鋼筋、汽車等,還爲科學研究、國防提供許多高精尖產品,如火箭中的特種鋼材。看來工業產品對農業、城市建築、科學研究、國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師:工業生產與我們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有什麼關係?

同學:小組討論——各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說出工業產品之間的聯繫,體會工業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一位同學做代表介紹她的小天地中都有哪些工業產品(學生作品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

學生代表介紹:

《工業與我們的生活》

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我當然也不例外。這幅圖是我的小天地。認爲它像一個工業的展覽室。這裏面有:雙人牀、電腦桌、窗戶、寫字檯衣櫃和門。今天,我爲大家介紹的是“寫字檯” 。

它的桌面是由木材製作的,來自於木材廠;表面的塗料來自於顏料廠;大家都知道抽屜是可以前後拉動的,這種可以前後拉動的物制是金屬片製作成的拉軸,來自於金屬廠;桌子部件的玻璃板、燈、蠟燭等物質的支座用了彈簧平衡來自於彈簧廠;還有平行的連接導軌和可以調節的底架它們都來自於鋼鐵廠。電腦桌、雙人牀、衣櫃和門也都同樣是在各種各樣的工業努力下產生的。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房間中有各種工業品,我們的生活與工業是緊密相連的,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沒有工業品,也就沒有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環境,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便利。

教師:看來我們的生活、學習也離不開工業產品。

總結:工業是各行各業經濟發展的有利保證,也不斷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主導地位,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工業。(注:教師可查找一些工業數據,用來說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使學生更能夠理解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師:我國的工業分佈特點如何?請同學觀察圖《我國工業的分佈》,說出我國的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的分佈特點。(建議:在中對地圖要進行加工,可以把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做成閃動,使學生觀察更爲清楚。同時可把主要工業基地後面隱含各區的詳細地圖,爲下節課分析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條件做準備。)

學生:觀察、討論、歸納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特別是沿鐵路線、沿海、沿長江分佈。

教師總結:通過觀察,同學們瞭解了我國工業分佈的特點,特別是知道了我國有四大工業基地,請同學在地圖上確認它們的位置,下節課我們要重點分析四大工業基地的發展優勢。

教學反思:

學生使用着許多工業產品,但對工業生產卻十分陌生。爲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工業生產過程,在教學中應儘量多的舉出學生生活的實例,調動學生更高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才能開動腦筋,較好的體會工業生產及產品間的聯繫。

高二地理中國工業教案 篇10

課程標準:

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知道1954年頒佈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一五”計劃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頒佈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指導學生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培養其讀圖、識圖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培養其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指導

學生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中找出“一五”期間,我國在重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養學生使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的習慣,教會學生運用歷史地圖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結合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史料和圖片,訓練學生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標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基本形成。

導入

小助教複習舊知。

提問: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是報刊上經常出現的一個詞。你知道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簡略補充有關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知識。

講一講: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有哪些?爲什麼要完成這幾項任務?

讀圖分析:結合《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就示意圖》,說一說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歷史統計:“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課文列出了我國國產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產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等資料。請查找資料,說出我國第一套國產6000千瓦發電機組、第一輛國產拖拉機、第一塊國產手錶產生的時間和它們的生產企業名稱。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議一議:

爲什麼說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課外上網:

你能通過強大的網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國多次制訂憲法的歷史過程嗎?如果還未掌握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然後,設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兩次憲法“修正案”的內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

課前採訪:

讓學生當小記者對當地的人民代表進行採訪,瞭解什麼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是怎樣產生的?他能行使怎樣的職權?

小作業:

編制一張《“一五”計劃主要成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