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3課時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3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燭之武退秦師》本文寫的是鄭國在兵臨城下的緊急氣氛中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描繪了一位有勇有謀的外交家形象。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燭之武退秦師》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3課時

(第一課時)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大意。

2、翻譯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知識鏈接 (3分鐘)

1、 簡介《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

★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

★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因爲《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爲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2、秦晉圍鄭背景:見《全優設計》“走近文本”

預習檢測: (10分鐘)

(一)朗讀展示:

1、學生自瀆:讀準字音,讀通文章。

2、教師或學生範讀:邊聽邊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學生集體朗讀。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簡潔的短語概括)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晉師撤離

學法指導:(2分鐘)

1、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力求直譯,字字落實

2、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國名、專用名詞等保留不譯,②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③補出省略的成分,④調整倒裝句的語序。

文本探究 :(20分鐘)

1、課題《燭之武退秦師》中的“退”是什麼意思?

2、翻譯第一段

(1)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①且貳於楚也

②晉軍函陵

③以其無禮於晉

(2)口譯第一段:

(3)請解決你的疑難點:

3、翻譯第二段

(1)重點掌握以下詞句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無能爲也已

③是寡人之過也

(2)口譯第二段:

(3)請解決你的疑難點:

佈置作業:

把一、二段譯文寫在作業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翻譯3-4段,鞏固學習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小結出詞類活用的翻譯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繼續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詞類活用的規律。

文本探究:(20分鐘)

1、翻譯第三段

(1)重點詞語的翻譯

①夜縋而出 ②鄭既知亡矣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④越國以鄙遠

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⑥何厭之有

⑦既東封鄭 ⑧缺秦以利晉

(2)重點句子翻譯:

①敢以煩執事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③夫晉,何厭之有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3)口譯本段

(4)解決你的疑難點

2、翻譯第四段

你的疑難點:

基礎整理:(10分鐘)

基礎探微:

1、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爲動詞

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②越國以鄙遠

③與鄭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圖之

小結規律:名詞加名詞,有一個名詞處於謂語位置,需要活用爲動詞;否定副詞後跟名詞,名詞需活用爲動詞。

(2)名詞作狀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縋而出

小結規律:名詞後面跟動詞,但是不是主謂關係,而是修飾關係,名詞就作狀語

(3)動詞活用爲名詞

①君亦無所害

②且君嘗爲晉君賜矣

小結規律:動詞處於賓語位置

(4)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不闕秦

小結規律:不及物動詞帶賓語,考慮是否使動

(5)形容詞活用爲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

②鄰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結規律:形容詞處於賓語位置

佈置作業:把3、4段翻譯寫到作業本上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知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基礎整理

局部探究(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1.第一段寫秦晉圍鄭,它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明確:文章的第①段用“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這就點明瞭燭之武遊說秦伯的背景,爲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1)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於晉”及“貳於楚”都直接關係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爲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爲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2)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爲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祕密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2、第二段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辭”後“受”,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爲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認錯。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爲重。這一內容用粗線條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爲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3、第三段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一步步說服秦伯退兵?試概括他說服秦伯的原因。

參考一: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參考二: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提出問題。此語出乎聽者意料,引人傾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

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第三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以分析危害來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他換了一個角度,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一番拉攏引誘之後,燭之武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這樣一發揮,使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明確: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爲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絕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裏處處爲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爲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地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爲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爲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爲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增強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爲秦君分析:“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爲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4、關於燭之武,書上的記載:正史上對他的記述除了《左傳》這些文字外,別處似乎很難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記》裏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東周列國志》裏說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小結形象特點】通過閱讀本文,你覺得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你從他身上獲得怎樣的啓示?

燭之武——能以國家利益爲重,出使秦師;生死未卜,卻勇入秦營;成功說退秦師,充分顯現了他高超的“辯才”。可以說,他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

明確:這句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是指責鄭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沒了他的才能。

2.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確: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纔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明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在起作用。

3.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

明確: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爲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晉侯、秦伯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條件。

文章顧後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