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學習目標:

燭之武退秦師課堂教案

1.分析燭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精彩的語言藝術以及跌宕起伏的情節安排。

主問題: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說服秦伯的?體會其遊說藝術。

溫故知新: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越國以鄙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翻譯:(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2)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一、導入: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左傳》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的。戰爭即事件,有事件就有情節。行人即人物,就要分析人物形象。辭令即語言,就要賞析外交的語言魅力。這就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歷史背景:秦晉爲什麼圍攻鄭國?

表面上“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最終目的是“稱霸”“擴張”。(插入歷史背景)“春秋無義戰,弱國無外交。”

  三、情節安排:

文中沒有直接寫到戰爭的場面,但是卻讓我們感受到戰爭形勢的危急。這種敘事方式在寫記敘文時值得借鑑。如《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我們常說“文似看山不喜平”,那麼本文是如何安排故事情節的?

明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大兵壓境——一線生機——微起波瀾——出現轉機——危機迭起——一場虛驚)

本文看似短小,但敘事卻一波三折,驚心動魄,雖然沒有戰爭場面的描寫,卻感覺到了戰爭的氣氛,手法可謂高明!

  四、賞析語言藝術:

燭之武正是在這種波雲詭譎的戰爭形勢下出場的,並且成功遊說了秦伯。那麼,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說服秦伯的?體會其遊說藝術。

以退爲進,動之以情 以“利”巧攻心理

闡明利害,曉之以理 利 以“害”巧析形勢

以利相誘,替秦着想 以“史”巧施離間

以史爲鑑,挑撥離間

燭之武正是從分析利弊、揣摩心理、利用矛盾三個方面,從而使“秦伯說”,並“與鄭人盟”。正所謂“上兵伐謀,攻城爲下,攻心爲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五、分析人物形象:言爲心聲,語見其人。

本文即沒有燭之武多餘的外貌、動作描寫,僅通過語言描寫卻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麼,本文塑造了燭之武怎樣的形象特徵?次要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徵?

深明大義、能言善辯、智勇雙全。即辨士、勇士、志士。

鄭伯:(正)虛心納諫、知錯能改|(反)出爾反爾、朝秦暮楚

佚之狐:(正)知人善舉、慧眼識珠|(反)老奸巨猾、嫉賢妒能

秦伯:善於決策、審時度勢、霸權主義

晉侯:頭腦清醒、審時度勢、霸權主義

  六、拓展訓練:

請給感動中國歷史人物之燭之武寫一段頒獎詞。

  七、作業:

背誦第三段。

  八、課後反思:

本節課是《燭之武退秦師》的第三課時,主要分析人物形象,賞析情節設置和語言藝術,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以“六層遞進‘問題發現法’”爲推手,以主問題“燭之武是如何逐步說服秦伯的?體會其語言藝術”爲主線,前賞情節,後析人物,最後拓展延伸,開放思維。然而匆匆講完,遺憾頗多。

1、前鬆後緊。前面翻譯略耗時間,另外,賞析情節部分可以一筆帶過,稍作處理即可。

2、火候欠點。中間討論主問題環節,應給學生再多點時間。學生回答的熱情挺足,但由於時間原因,部分學生沒來得及表現。

3、亮點沒有全展現出來。最後的拓展訓練頒獎詞時間不夠,學生表現的熱情很高,但沒來得及展現,略顯倉促。最主要的問題是拓展延伸,本來是這節課的亮點,是拓展學生視野和思維的最好方式,但因時間原因,只好留作作業。

總體而言,經驗還是不足,內容上,不應求全,求精即可;形式上,過於單一,應再多樣些。畢竟年輕,尚需磨鍊,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做課堂轉型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