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一、教學目標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案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幾個生字,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3、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點:

1. 掌握重點詞語、詞組、文言特殊句式。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燭之武說辭的內容及邏輯思維方式。

  三、教學方法:採用研討點撥法,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運用數字媒體全方位展示。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媒體:投影儀、多媒體、PPT課件、音頻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

導入以及背景介紹

回憶初中學過的《曹劌論戰》並結合書下注釋、課後介紹瞭解《左傳》。

(師:初中的時候我們學習過一篇名叫《曹劌論戰》的文章,請問大家還記得他的出處麼?是了,正是出自《左傳》。那麼我們今天來學習《左傳》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不過在此之前,老師想先問問大家對於《左傳》一書瞭解多少?)

《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作者相傳爲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爲綱。以時間先後爲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爲“十三經”之一。因爲《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作“春秋三傳”。

有人認爲它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具有獨立創見的歷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關春秋時期各諸候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實都有載述,具體面完整地顯示了時代概貌。顯然,傳統“天命”、禮教思想時有流露,這是歷史侷限性。

《左傳》又具有很高的文字價值。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敘事委婉詳盡,情節富於故事性和戲劇性,描寫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相關拓展:

《春秋》,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孔丘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訂而成);

《左傳》,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事詳明的編年史(相傳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

《資治通鑑》,我國古代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主編)。

課文的背景、人物故事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yu)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燭之武,——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

[相關閱讀]:《讀本》中《重耳之亡》。瞭解“城濮之戰”。

(二)朗讀並大體感知文意

播放朗讀帶,同學們跟讀,結合註釋,注意字音、字義。

【字音】

汜,fàn縋,zhuì,意爲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上往下送。闕, qu,意即門戶受損。 逢, páng。

【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給、供應。讀gng)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 “饜”,滿足。)

(4)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高興。讀yuè。)

(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 “智”,明智,聰明。讀zhì)

問題: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鄭國被秦、晉兩的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圍,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

根據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層次。

【結構層次】

晉、秦圍鄭(1段)

燭之武臨危受命(2段)

燭之武說退秦師(3段)

————燭之武的話有四層意思:

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說明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若亡鄭有益於君……君之薄也)

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君亦無所害)

指責晉國過河拆橋、貪得無厭,挑撥秦晉關係(且君嘗爲晉君賜矣……唯君圖之)

晉師撤離鄭國(4段)

就疑難句式、字詞進行討論和解析。

5、分角色扮演。

(三)小結,佈置複習、預習任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前一課時內容:

(二)解析課文:

【 設計四個大問題串連全文、疏通文意】

1)、 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討論)

由此問題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形勢((“晉侯、秦伯圍鄭”)。

戰爭的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駐軍位置(“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

2)、 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第二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學生討論)

佚之狐的話對刻劃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瞭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對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

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此段爲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 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夜縋而出”說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說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爲五層。(學生討論,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爲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因爲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僞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樣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說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二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王當然要權衡利弊了。(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邊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然後又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離,間秦晉聯盟。)

4) 、秦伯退師後,晉文公表現如何?(提問、討論)

此問引出文章的最後一段,這段對事件結果的交代,也順便表現了晉文公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文公並沒有感情衝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正是晉文公日後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分析課文特點】

伏筆與照應得當。

情節波瀾起伏。大軍壓境——佚之狐薦燭之武——燭之武發辭——晉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子犯建議攻秦兵——晉公再曉之以理。

敘事詳略得當。六參考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三)文言知識積累:

1、【詞類活用】

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領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即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使……成爲疆界。)

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2、【古今異義】

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今義:請客的主人。

行李

古義: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來。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

乏困

古義:缺少的東西。例如:共其乏困

今義:疲勞。

夫人

古義: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

3、【特殊句式】

——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也”表示判斷)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

——省略句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省略主語“燭之武”)

若舍鄭以(之)爲東道主(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

——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爲標誌。翻譯時要調整爲“有何厭”)

——狀語後置

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於晉”作狀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爲“於晉無禮”)

4、【一詞多義】(詳見課件)

(四)、總結並討論:

1、總結人物形象:

燭之武:雖然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在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了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後,他胸有成竹,對秦晉的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隻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爲秦國着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纔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2、總結行文特色: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說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3、討論:假如我是燭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