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我認爲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瞭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或演劇本);三是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教學感想。

一是引導學生把他們先當作普通課文來讀,然後多種形式的閱讀,讓他們讀懂內容,我認爲這是最重要的。而對內容的理解還需要老師推薦一些當今的文章,因爲借古看今有利於學生思考的形成。不管怎麼說,把劇本讀熟並且把文章背誦下來纔是最重要。怎麼背誦?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三個人物有什麼不同,抓住不同背起來就簡單了;其次是引導他們按順序來背,即文章的先後順序非常清晰。

二是進入排練狀態,讓學生嘗試“臺下三年功”,也就是每天找個時間,讓學生排練,每次排練老師少鼓勵,多挑毛病。以至達到他們滿意再演出。

三是把演出與寫作結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大腦來寫。當然這一課的寫作訓練方式很多。比如讓學生自己分析,如何看待公儀休?如何看待子明,子明是什麼樣的人?你喜歡那位管家嗎?那位管家的主人是什麼樣的人?還可以把劇本改寫成記敘文。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把以前學過的文章改寫成劇本。一個人來改也行,分小組來改也行。

我個人認爲,經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劇本的感覺應該與以前不一樣吧。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我認爲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瞭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三是能把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特點,其中特別是要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所以我的這堂課主要是完成以上教學目的而設計的,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及教學感想(括號內是學生的回答或題目)。

  一、通過對比了解戲劇

課文導入時,我問學生:你們看過戲劇嗎?(看過)你知道演好一場戲,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嗎?(化妝、服裝、燈光、演員……)同學們說得非常對,其實剛纔大家說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場戲的劇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劇本。學生初步瞭解劇本所包含的內容。

用錄音機播放這篇課文分角色朗讀的錄音。讓學生聽一聽,再和書上的課文比較一下缺少了什麼內容?(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裏交代佈景及人物活動等。括號裏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我們把剛纔沒有讀到部分的內容叫做舞臺說明,讀的部分就是人物對話,也叫做臺詞

“幕起”即幕布拉開,“幕落”就是幕布閉合。誰能說這個劇本和我們看過的戲有什麼不同?(比較短;它只有一幕。)我們把只有一幕的戲,叫做獨幕劇。一幕以上的戲叫做多幕劇。

  二、創設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學討論。

提自學要求,分小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①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麼地方可以出來?②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③公儀休喜歡吃魚,爲什麼拒收鯉魚呢?

2、精讀感悟。

學生找出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語句“(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通過對這些詞句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過渡:公儀休喜愛吃魚,這就有人送魚來了。)

分別請學生讀管家的話和公儀休拒收的話。公儀休真的是“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嗎?他爲樣說?這裏可以從送魚人的目的和公儀休與管家主人之間的關係兩方面去理解。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管家的話與公儀休的話,管家是滿臉堆笑,而公儀休是虛與周旋,機回絕。然後想象出三個人當時的不同神情: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無奈。(過渡:爲什麼公儀休喜愛吃魚,卻不收呢?)

學生讀出,我出示這段話,讓學生反覆朗讀,理解公儀休拒收鮮鯉魚的原因,讓學生抓住關聯詞語來理解這段話,“因爲……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還能……”。這裏公儀休作了兩步假設: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魚,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而難免會違犯國家法紀;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了。由此得出結論:“不能收人家的魚”。公儀休承認自己愛吃魚,但想吃魚就必須自己去買,這樣纔會一直吃到鮮魚。爲了表達自己的主張,公儀休運用了反問句加強語氣,朗讀時要注意指導,體會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聽說讀寫學習鞏固

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在這裏我設計了四道題目。一是連線題(用直線把詞語和它正確的解釋連起來),是書上的四個成語“日夜操勞、恍然大悟、無可奈何、心滿意足”;二是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正確的關聯詞語填空(雖然……但是……、因爲……所以……、如果……就……);三是判斷題(聽讀“公儀休解釋拒收鮮鯉魚的原因”一段話,判斷老師話是否正確);四是對話題(如果你現在是一位局長,有人給你送來了愛抽的煙,你該怎麼說,怎麼做?)先寫後說,我作爲送禮的人,和學生進行對話。

這四道題很好地複習檢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對這篇課文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既可以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又聯繫到實際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精彩板書相得益彰

上好一篇語文課,板書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在課文板書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在上完課後我對這堂課也有點遣憾,那就是由於以上教學內容量很大,在時間的沒能把握好,後面複習鞏固的時間稍短了些這是因爲我對於學生的一些問題沒有考慮到位。我想在以後的教學更加充分的備好學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斷的總結教學的得失,多寫教後記,我的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3

在陽春三月,我懷着興奮的心情參加了我組的課改活動,在我組兩位老師的精彩活動課中,我深有體會,她們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針對這次活動的主題,我也發表自己的看法,《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整節課中,陳老師努力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如讓學生自由讀,畫出文中體現公儀休愛吃魚的句子。分角色朗讀,找好朋友表演讀,做動作理解重點詞等陳老師在教學中教師有針對性的質疑:你認爲公儀休愛吃魚嗎?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劃。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個性閱讀得以體現。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情感體驗中,加深理解。通過關鍵詞“鮮美“回味似”、“一頓就吃光”“只要……就……”的品讀、體會,學生體驗到了公儀修對魚的喜愛之情。但是在本節課中,陳老師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中沒有深入引導,應結合時代的官場教育學生不能像文中的“管家"、“某大夫”等,反之應學習“公儀休”的性格。

總之文本只是一種教學的載體,而文章背後的深刻內涵是要靠我們教師的正確積極的引導,才能達到預計的`效果。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語文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我認爲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瞭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三是能把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特點,其中特別是要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一、初步感知,研討學法。

我是第一次教獨幕劇,沒備課之前,對獨幕劇的特點及一些基本知識我知道得甚少,因此,當課堂剩下20分鐘我提前進入這一課的教學時,很乾脆地另類處理。我直截了當地問:

“同學們,明天我們又要學習新內容了,你們認爲第10課該怎麼學?”

許多同學立即回答:“演”!

“還沒有學你們就會演?”

“會,我們看過了”。

“不需要預習一下?”

“不必要。”

“現在就想演?”

好幾雙小手舉起來了,而且露出非常急切的神態。

“好吧,自由組合人員。”

【這個教學片段沒有經過設計而是突發奇想的,因爲突然接代課任務,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入這一課,正感一籌莫展時,我乾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也創設了自主表演的情境,使學生自由地有創意地表演一番。】

但是,孩子們弄錯了,不該旁白的旁白了,表演也不到位。

二、從體裁入手,瞭解學法。

當天晚上,我收集裏許多與課文的相關資料,準備得很充分,胸有成竹了。第二天一上課,我就提問:獨幕劇是什麼?一部分學生知道是劇本的一種類型,有兩個學生還知道是一種文學體裁,但是“劇本”、“體裁”這些詞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講有點抽象,我不想直接講解,而是變換方式說:“你們發現這篇課文跟以前學的課文有什麼不一樣?”話音剛落,許多小手舉了起來。

生1:我發現課文一開頭就寫出時間、地點、人物。

師:這就是獨幕劇的特點。劇本分爲獨幕劇和多幕劇,獨幕劇比較短,只有一幕,一幕以上的戲劇稱爲多幕劇。獨幕劇開頭必須寫出時間在什麼時候,地點在哪裏,人物有幾個並交代他們的身份。

生2:老師,我發現人物講話不用冒號和雙引號。

師:又不是他本人在說話。這是臺詞,是別人在演他這個角色,所以不用雙引號。你很善於觀察。

生3:我發現中括號只寫一邊不寫一邊。

師:你好眼力。這是交代劇情的佈景和人物活動用的,不需要朗讀,更不需要旁白。

生4:我發現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和動作都使用小括號。

師:哪些語氣?哪些動作?

生:“忙起身向老師行禮”、“回味似的”、“滿臉堆笑地”、“恍然大悟地”。

師:這些話要不要讀出來?你們討論討論。

生5:不需要讀出來,也不需要旁白。

師: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5:讀出來句子就不通順了。

生6:表演時才演出來的。

師:你來演試試?

【這個教學片段是我精心設計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在備課時發現,心想:如果以此理論爲依據進行教學,效果會很好。果然不出所料,孩子們很快了解獨幕劇的特點以及學法了。這樣教學體現了新課程三維目標中的能力目標,也展示了我的教學過程與方法。】

三、重點點撥,理解內容

這篇獨幕劇的語言文字通俗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講解,教學時,我只抓住下列問題讓學生討論:1.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2.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待學生髮表看法後啓發學生思考:公儀休說他“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是真話嗎?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列在第一位,教學中,我抓住有價值的問題幫助學生在課堂消化以便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培養學生的智能。】

四、精讀感悟,拓展延伸

師:“公儀休喜愛吃魚,爲什麼卻不肯收別人送來的兩條鯉魚呢?”我讓學生反覆朗讀子明和公儀休的對話,特別是公儀休最後講的那段話,讓學生在朗讀默讀中領會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師:“聽了公儀休這一番話,聯繫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理解。”學生暢所欲言。又再次表演。我問子明的扮演者:“你明白了什麼?你會怎樣去做?”那孩子演得惟妙惟肖。

【《小學語文大綱》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和最重要的訓練。我依綱扣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在讀中領會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在讀中感悟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