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1

(一)課堂教學是一個練兵場,首先要關注對三類課文的把握,精讀、範讀、自讀:

1、精讀課文:

重點學習。

2、範讀課文:

教師半扶半放。

3、自讀課文:

放手讓學生自學。甚至可以兩課連上。節省下來的時間讓給精讀課文,或者課外閱讀。

(二)三年級閱讀分析我歸納了一下,有以下5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提拎要點的能力。

就是從語句中提拎要點,在這次中考3-5年級的試卷中都有所體現,如回答問題,概括節意、段意、主要內容,其實都是考查學生是否抓得住文章、段落的要點,即要點歸併法。這個能力老師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閱讀文章中要注意培養。

2、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就是“語感”。

通過朗朗地讀書,以及大量的課外閱讀來逐步積累。

3、想象能力

4、培養學生的思想性

這個思想性,也就是專家口中的“人文性”。現在的學生許多都沒有自己的思想,這就要靠老師去灌輸去引導。寫讀後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5、審題能力答題方式

訓練學生靜心閱讀,看清題意,聯繫上下文思考問題。這個能力其實就是應試的能力,這個能力的欠缺往往導致了卷面上閱讀部分大量失分。

(三)作文能力的培養:

1、興趣引路

通過寫“放膽文”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廣泛地課外閱讀進行語言的積累,搭建作文交流平臺

2、形式引路。

三年級提倡寫“素描作文”,包括靜物素描、景物素描、人物素描、對話素描、活動素描……,把一段話寫清楚、寫具體,同時要言之有序。培養學生精細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2

一、育人先育心

本單元四個小故事意在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矛和盾的集合》告訴我們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汲取別人的優點集於自身,揚長避短。在教授本文是應順勢讓同學談一下自己最欣賞的同學的優點,並向他們學習。《科利亞的匣子》告訴我們時間在流逝,一切都在發生着變化,我們要用不斷髮展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則告訴我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得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

二、依託課文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尋找每篇課文的訓練點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基本手段。本單元的訓練點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我選擇了以下幾點:

1、聽在單元過關時,詞語關與朗讀關由評審團負責評價,鍛鍊認真傾聽的習慣。

2、說內容關意在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由於本單元課文內容淺顯,主題思想明確,我的教學重點在於圍繞中心展開討論,交流自已是否有過相同的經歷,或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進行“說”能力訓練。

3、讀不僅要讀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自已的感受與理解,這就需要精讀與品讀。在精讀引領環節,我讓孩子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基本上能說出以下幾種原因:

(1)用詞準確生動,如動詞的運用、四字詞語的使用。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語言生動。

(3)它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我覺得這是語言鑑賞能力訓練的初始階段,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知道從哪些角度進行品讀課文了。

4、寫在品讀《科利亞的匣子》一文時,我抓住科里亞埋匣子的一個細節進行寫作指導,用恰當的動詞來描寫清晨起牀情節,效果較好。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3

爲了迎接市教科院的評估,學校領導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準備一節課,我選擇了《太陽是大家的》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擬人化的兒童詩,描寫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鮮花上灑滿了金色的陽光,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小朋友在陽光下歡快地玩耍。詩歌文辭很簡單,但含義卻不容易領悟。《太陽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強理解和信任,各國人民才能和平共處,人類纔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安寧。

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太陽落山時的美麗,太陽一天的工作以及別國小朋友對太陽的期盼”。(因爲朗讀是語文課中閱讀教學的主旋律)我以學生熟悉的“晚霞”爲切入點,帶出“紅彤彤的晚霞”,再引出第一節和整首詩歌,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所描寫的美景和太陽給小朋友帶去的快樂和希望;再通過品讀、評讀相結合,又以老師的'範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詩歌所蘊涵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也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這節課學生讀得充分,悟得也輕鬆。

在這節課上,讀是重點,可就在讀這一方面,由於我的評價語的模糊沒有針對性,導致學生在讀上沒有一點進步;朗讀的次數雖然很多,但只是少數同學在讀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結果在後半節課時,有少數同學覺得無所事事,有些散了。學生的問題我在課堂上感覺了事情的變化,可不知道怎麼挽回。這可能是經驗不夠吧,或者是我沒有把面向全體學生這個理念貫徹到腦海裏吧。

而且學生和我預想的也有差距,當我在出示卡片“彤”和“紅彤彤”讓學生讀,並問學生你發現了什麼時,(因爲朝讀課時我指導過預習範讀過課文)居然學生都說是多音字。害得我解釋了半天。

通過這節課,我知道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鍛鍊自己。備課時不光備課本,更要備學生。備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4

“愛國情感”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虛幻、空洞的詞。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的愛國之情,體會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便成了教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而愛國情感不是感性的說教,它務必在教學中有個實實在在的載體,那就是語言實踐。沒有紮實的語言實踐,熱愛祖國的說教自然成了“空中樓閣”。而語言實踐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反覆品味,深切體會,讀出文中情,讀出文中味,讀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來。課剛開始,通過看運動員獲獎,升國旗的錄象和自己在這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紅旗,你會想到些什麼?通過心靈對話:學生初步明白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護它。在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感悟愛國情,體驗愛國情。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點句子時,呈現典型的三個層次:讀出理解──說出感受──再讀體驗情感。首先學生自由讀重點段落,勾畫出表示”我“動作的詞句,自讀、自悟、自得;再讓學生默讀體會,說說自己對句中哪些詞有特別的感受?交流中,我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從中品出了留學生身上沉甸甸的愛國情意,爲維護國家的尊嚴,決不向飢餓低頭;接着,再給予學生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身上濃厚的愛國情思。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裏所蘊含的“愛國情”;也得到“意”,“我”的愛國情與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愛國情融爲了一體,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淨化與昇華。

在調控課堂教學發展中,語言機智似乎也有待錘鍊,不僅抓不住學生問題的實質進行有效的課堂生成,而且問題瑣碎,如“哪裏體現他很餓?”“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沒有人給他吃東西?”“他來到麪包店吃到麪包了嗎?”……

這一個個毫無思考價值的“以教定學”問題扼制了學生的發展。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5

本課的對話較多,要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在課文中,有很多語氣詞的提示,例如,“夫人,您買一個吧!”要讀出懇切的語氣;“您是中國人吧?”是猜測,要讀得比較輕。教師指導前,讓學生自己先說說,課文中的對話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提示學生尋找課文中類似的詞語。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