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湖心亭看雪》課文全解

《湖心亭看雪》課文全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想一想我們都知道哪些詠雪的詩句,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等等,以前我們學過一篇《詠雪》詩,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成爲詠雪的佳句,謝道韞因此被譽爲"詠絮之才"。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末張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看看張岱是如何抓住視覺來"看"雪的。

《湖心亭看雪》課文全解

  一、 關於作者: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僑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來,均爲顯宦。他早年過着精舍駿馬,鮮衣美食,鬥雞放鷹,彈琴吟詩的貴公子生活。喜遊山水,通曉音樂戲劇,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後,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著有《石匱書》《史闕》《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快園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憶個人經歷的生活瑣事。同時也是對晚明社會文化風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現出對鄉土和故園的懷念,也流露出不少傷感情緒。描寫細膩生動,風格流麗清新,極富詩情畫意。在晚明小品中獨樹一幟。本文《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二、 關於小品:

"小品",在文學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明代。這種文體並無定製,尺牘、日記、遊記、序跋、短論,均可包涵,其特點大致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長;二是結構鬆散隨意;三是文筆輕鬆而富於情趣。廣義的小品文可以追溯到很遠,唐宋古文家也有不少這方面的佳作,尤其蘇軾,更被認爲是晚明小品的不祧之祖。但是,晚明小品作爲一種新的文學潮流出現,則是當代社會生活的產物。它的核心概括爲"性靈",與唐宋古文的核心概念"道統",恰好是對立的,它對道統的背離,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三、 掃清文字障礙:

1、 正字音:

禎(  )毳(  )凇(  )沆(  )碭(  )芥(  )氈(  )喃(  )

2、 辨字形並組詞:

禎(  )凇(  )氈(  )癡(  )

楨(  )淞(  )毯(  )病(  )

3、 明詞意:

餘:我

絕:消失

毳:鳥獸的細毛。

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

沆碭:白氣瀰漫的樣子。

喃喃:低聲說話的樣子。

  四、 理解課文內容:

1、 文中哪些語句記敘了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這樣寫有何作用?

本文開篇敘事,交代看雪的時間及背景,"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餘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樸實的記敘,交代了一個不尋常的人、不一般的紀年方法、不一般的時間、不一般的天氣,都是突出"獨"字。"獨",不僅強調數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寫出了作者,與衆不同心態與情趣。

2、 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並體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寫景使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特點?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寫景有兩句,先從大處落筆,"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描寫雪後西湖全景,設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蒼的大自然進行對比,渲染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一種人生情緒。

作者寫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人物雲天、高低近遠、濃淡疏密,人與自然在精神世界裏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和諧。然而,寧靜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

3、 文章後半部分近一半筆墨寫人,對此,你有何看法?最後用舟子的話作結,有何意義?

文章的標題是"湖心亭看雪",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定勢思維:看雪就是寫雪景,但這篇文章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感慨,豐富了文章內涵。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爲有了人的活動更具魅力。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爲給予了肯定與讚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讚賞。

4、 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試舉例分析說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個字,篇幅短小。語言嚴整而富於變化,文字簡約,內涵豐厚。如"獨"、"大喜"、"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