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1

《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在努力創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中,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是想讓學生開拓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1、興趣是求知的源泉。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出示了大量的有關恐龍的圖片,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不光是簡單的看,還要求他們看完以後還請他們用一句或者幾句話來說說你最喜歡的那隻恐龍,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經驗來談恐龍,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課文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在學習生字詞時,讓學生先交流識字的方法後,再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去認識課文中的這些生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學生是首當其衝的參與者,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

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於兩個的思想。”學生是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對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爲此在學生整體感知後讓他們說說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在交流中,學生的理解更深刻了,體會更豐富了。

3、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適當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說話。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兩個句式訓練,通過這個練習,培養學生有條例地說話。

不足之處:

1、第二環節安排識字教學,教師逐字進行分析交流,學得紮實,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也佔了不少時間,個人認爲在形式上是否可多樣化,如先讓他們小組進行交流後再反饋。

2、第一課時的教學,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後,針對學生興趣取向,學其中的一部分即可,課堂上沒有留點時間給學生寫字,本課要寫的字有9個,全都留到第二課時來寫,效果會弱很多。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2

《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可說圖文並茂,形象生動逼真,展現了在中生代時期,遍佈恐龍的神祕世界。最後更引起人們反思:爲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從電影、書籍或者博物館裏,來回憶恐龍往日的輝煌呢?

恐龍是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龍”卻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着學生的好奇心。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範例。

在《恐龍的滅絕》的教學中,我貫徹“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思想,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懂詞句的含義,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本課我着力以探究性學習爲主。通過探究的方式來學習,以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着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接下來我就我在教學中幾個環節拿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後,我將重點放在了凍死和餓死的兩種說法之上。兩種說法我均採用從整體入手找段,你是從哪裏讀懂恐龍是被凍死或是被餓死;再進入細節找句子,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恐龍被凍死或是餓死;最後細化從詞語體會,你還能從這些句子中讀懂些什麼,學生講到十分寒冷,突然,一片黑暗等等。這樣教學非常的紮實,清晰。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如在講到恐龍被凍死的一個原因:有一段時間,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當學生講到突然和十分寒冷這兩個詞時,就馬上讓他們讀,通過讀來體會到他們獨特的感受。當講到一片黑暗時,就馬上用運用圖像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再通過讀將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這裏我們一般採用先通讀文字,再看畫面的方式呈現,防止用看畫面代替課文學習,所以這個先後順序有講究,我在寫教案初稿時,就反過來了,先看畫面,再來文字,當然效果是不佳的。合理運用生動的課件去衝擊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這也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服務。餓死之說,通過這一研究,需要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還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我的備課第一稿,感覺上條理不清,好象怕學生理不清思路,自己拼命說很多,最後好像還是沒有說清楚。那麼現在我採用引讀的方法,塵埃將太陽遮住了,正是因爲沒有陽光的照射,所以生──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師:正是因爲植物大量的枯萎,死亡,所以生──那些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正是因爲這些動物的減少,所以生──食肉的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也漸漸地滅絕了。並結合多媒體,很清楚,很有條理性,學生也很容易從這個結構圖中去理清事物之間的聯繫,我也不用多說什麼,很簡單地過去了,也節約了時間,這樣的方法我覺得是一舉多得。遇到有類似結構的文章,在教學時我想這樣的方法還是可取的`。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我的識字教學環節中的設計中,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着“恐龍爲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後我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如:

師:恐龍爲什麼會滅絕,請你快速找找課文中對恐龍的滅絕有哪幾種說法。

交流反饋:你們找到了哪幾種說法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生便將相關內容讀了下來,以讀代答。而我便作相應的總結,凍死,餓死──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了一個整體上的把握,而且形式新,學生興趣高。這樣的形式還包括我後面出現的:你是從哪裏讀懂恐龍被凍死或餓死,學生都可以以讀代答。這體現了一個“構建以朗讀感悟作爲主線推進的閱讀教學新模式。”以讀爲主,縱向推進,將朗讀感悟作爲一堂課的主線來推進閱讀教學的進程。無論是全篇課文還是一個段落,均從讀入手,以讀爲主來組織教學。以讀代講代問,學生以讀代聽代答,以讀書促思促悟,通過準確到位的朗讀來感悟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內容,感悟事物事理。

以上就是我對《恐龍的滅絕》這堂課的一點點教學反思,這次研討活動,得到了教研員、名師及學校領導的指導和幫助,在這裏我也非常感謝他們,真的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好的一次學習機會,讓我真正明白,當一位好教師,是要靠磨出來的。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3

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在這一自然段學習時,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的字、詞。強調在朗讀時要着重讀“兩億年“”短多了”“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等詞句。在課堂上對學生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學會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應用信息、拓展信息,能自主選擇適自己探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不足之處及今後改進的措施:在揭題“恐龍的滅絕”時,可以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滅絕嗎?這樣一問,學生就會去思考爲什麼用滅絕而不用死亡。“滅絕”就是永遠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對“嚴寒”一詞也沒有講到位,可以聯上繫上文中的“十發寒冷”來學習,讓學生理解“嚴寒”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十分寒冷,冷極了。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4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還應放在識字和寫字上,重點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學習爲主、合作學習爲輔、然後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全班交流識字方法,順遍指導書寫一兩個字。反思這節課的不足:識字、寫字的環節沒什麼創新之處,還是以前上課慣用的幾個環節,學生也沒有很高的學習興趣,也沒能做到面向全體……感悟這一環節給人的感覺是很粗糙,不精細……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5

《恐龍的滅絕》這一課的科學性比較強,所以我們在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着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出示了一些的有關恐龍的圖片,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不光是簡單的看,還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經驗來談恐龍,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課文。並在看圖片的過程中理解“龐大”。

二、抓住重點詞學習課文

我們人類只有三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

在這一自然段學習時,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的字、詞。比如:消失也就是滅絕的意思。在感悟“短多了”的時候,我把這裏的“三百萬年”、“兩億年”轉化爲阿拉伯數學。目的是爲什麼讓學生在兩個較大的數字上進行比較,從而十分直觀地感受“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相比可就短多了”。

在此基礎上我們觀看恐龍滅絕的專題紀錄片,擴寬了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讓學生對於宇宙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不足之處:

1、識字教學

在識字教學時,我大多采取了齊讀的形式。這就造成了有些識字能力比較欠缺的孩子在裏面濫竽充數。我想,應該更多地採取讓學生個別認讀的方式。對於有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可以抽幾個來讀,如果不會,再採取小老師幫忙的辦法,可能效果更好,價值更大些。

2、在認讀完生字後,我雖然有這個意識,讓學生把課文的句子讀通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不是做得很好。應該當幾個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讓其他學生當小聽衆,這樣一來就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朗讀時困難的地方,再大家一起練讀一下。可能效果更好。

3、第一課時的教學,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後,針對學生興趣取向,學其中的一部分即可,課堂上沒有留點時間給學生寫字,本課要寫的字有9個,全都留到第二課時來寫,效果會弱很多。

另外,在揭題“恐龍的滅絕”時,可以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滅絕嗎?這樣一問,學生就會去思考爲什麼用滅絕而不用死亡。“滅絕”就是永遠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對“嚴寒”一詞也沒有講到位,可以聯上繫上文中的“十分寒冷”來學習,讓學生理解“嚴寒”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十分寒冷,冷極了。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6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中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彷彿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遊在遍佈恐龍的世界裏。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爲什麼“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也是教學的重點所在。我想和孩子們一起帶着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遊恐龍王國,在漫遊中輕鬆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經過教學實踐,現將反思如下:

一、單元整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爲了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在教學時,嘗試採取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首先,學生進行集中預習了第八單元,集中讀文,讀通讀順,讀準字音,收集本單元相關資料;接着,在課堂上檢查預習情況;然後,將生字的讀音、字形進行歸類識記,通過各種遊戲、競賽加強記憶;最後按照進度進行每課的第二課時教學。每個課時都穿插寫字教學。所以在教學《恐龍的滅絕》一課時,學生已經對文本有所瞭解,我只需要在課前檢查他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就直接進入文本的對話。課中給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讀書、思考、練習,及時反饋、及時糾錯,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與“不知”。把書寫練習放入課堂,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並養成一定的習慣。在第二課時進行相關文章的閱讀拓展,加大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這樣的課堂不再匆忙,紮實且有效。

二、講究教學策略降低學習難度

在教學中,我把重難點定爲讀好“哺、孵”,重點指導“謎、傳、染、寒”;理解“龐大、謎、輝煌、滅絕”的意思;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掌握事物的因果關係。爲了攻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策略1、以“謎”爲線索導入課文,先認讀,再弄清書寫的筆順,接着理解“謎”的意思,最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來研究一個科學家們還未解開的“謎”。2、通過換詞練習練習理解“滅絕”的意思。3、“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學生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4、因爲學生知識的有限,對撞擊說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讓學生默看課文,通過排序的練習,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最後播放了一段有關撞擊說的錄像,加深了學生對撞擊說的理解。5、教學難點是學生對撞擊說的理解,我在學生找出幾種說法後,直接引導他們奔向第3自然段,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後,在四人小組內自學第2自然段“寒冷說”,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體會自學的快樂。

三、課堂資源豐富擴大課堂容量

光課文裏的內容恐怕滿足不了學生們的需求,這就需要師生共同提供豐富的課堂資源來擴大課堂的容量。課前學生已經收集了大量的有關恐龍的資料,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並不全面。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於兩個的思想。”如果將他們信息進行交流,他們會獲取更多的知識,於是我給時間讓他們盡情地分享勞動成果,在彙報時,讓他們說出從同伴那裏知道了什麼,這也培養了他們傾聽的能力。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通過自己的瞭解把恐龍時代往日的輝煌描繪得淋漓盡致,我適時播放了一段恐龍活躍時期的錄像,他們看得目瞪口呆,增加了他們的探究慾望: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播放“撞擊說”的錄像讓他們加深對撞擊說的理解,但是由於光線的原因,這段錄像不是很清楚,不過有解說詞幫助學生理解。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對這幾種說法提出質疑,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

四、教學環節複雜有待改進

這節課由於學生的興趣濃厚,想說的太多,沒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回顧上課的過程,有些教學環節太過複雜導致教學進度放慢。如:在導入課文時,爲了瞭解學生近段時間學到的課外知識,我設計了一個交流的過程,但是顯得煩瑣,可以省略。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可以先讓學生默看課文,思考爲什麼撞擊會導致滅絕,通過排序來檢查他們是否弄明白,如果沒有明白可以藉助錄像理解。這些是我在今後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問題,不要老擔心學生不會,要多去思考每一個環節的價值所在。

語文《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7

《恐龍的滅絕》是新課標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是科普說明文,課文介紹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悠久歷史,科學家猜測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滅絕之謎的疑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幫助學生了解了文中介紹的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還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通過各種渠道瞭解更多的知識,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學生對恐龍都非常感興趣,不管是小組合作學習,還是全班交流彙報,說者都很盡興,聽者也是津津有味,並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

在拓展環節,我向學生推薦《藍貓淘氣三千問》——恐龍專題、《恐龍101問》、美國動畫片《恐龍》,它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

課結束了,恐龍的話題還沒有結束,相信孩子們還會繼續探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