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

一、朗讀訓練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起了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但我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處文章場景教學後,應該多讓學生讀,反覆又多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感悟,然後用學生自己的話來表達感情。顯然,我講得太多,而學生說得太少。

二、評價語

整堂課的評價語比較單調模糊,雖然有幾處評得還不錯,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恩”、“好的”、“不錯”等等語言。

課堂要體現學生爲主,教師爲輔。雖然自己的感情是調動起來了,但因爲沒有設計好學生的朗讀,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很好得被調動。除此之外,對學生的反饋不夠精細等等。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爲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裏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2

《卡羅納》選自《愛的教育》這本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爲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傷心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比較幾次哭泣,重點品讀“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我只是在關鍵的文本上作簡單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而更多的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闡悟有學生自我去實踐、提升,真正體現“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主體觀。

課文結束時,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拓展,一是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關愛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還會有誰也在關愛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讓學生也學會關愛。

回顧課堂,教學中,抓住了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爲本,爲生髮展”的宗旨,實施了略讀課文“自讀爲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但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今後教學中改進提高。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記得第一次接觸《卡羅納》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是沒有過多作教材上的處理的。原因之一,是由於此文作爲本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擺在略讀課文的位置來看的。這原因之二是受到文前那段“閱讀提示”的影響:默讀課文,看看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樣做的;再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啓發。從以上這段話可以捕捉到的教學重點信息應該有二:一是理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大意;二是把握文章中心,體會人們間真摯、友愛的思想感情。這樣看來,此文只是作爲一種補充閱讀,進一步印證或延伸本單元的主題——愛的教育,沒有承載其他更多的語文學習上的要求。應該說這是一篇人文性強於語文性,思想教育的痕跡明顯深於語言訓練的課文。

但是,比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和《卡羅納》兩篇文章,在文本本身所蘊涵的情感價值比較統一的情況下,我認爲單就語文學習,就學生語言學習點的.處理,就文本的學科價值來說,《卡羅納》一文要明顯優於《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作爲一篇政論性通訊報道,語言上比較嚴肅板正,情節上跳躍很大,情趣不足,政治宣傳的味道過於濃厚,對於學生來說文章缺乏打動人心的力量,缺乏吸引力。而《卡羅拉》一文,筆觸細膩,描寫生動,課文緊緊抓住人物的言行,將卡羅納的悲傷和周圍老師、同學們以及同學家長的同情、關心和鼓勵這兩條線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且行且敘,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都那麼意蘊豐富,情味動人,帶給課堂很大的想象空間。

基於以上這樣的認識,這兩課的教學處理上,我實際上是顛倒了主次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沒有作過多的深入剖析,反而是作爲略讀課文的《卡羅納》倒是整整用了兩個課時。教學的過程主要抓了這樣幾個點:

一、通讀全文,從具體的語句中品讀卡羅納失去母親的悲傷和痛苦。這其中,包括了課文描寫卡羅納的外貌、動作、神情,以及老師的語言的句子。通過這些句子的集中朗讀,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卡羅納失去母親後那悲痛欲絕、失魂落魄的情感和形象,以此引領學生把握語句的表達效果,進一步讀好句子。

二、與此相對應的,學生通過尋找“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麼做的”的語句,發現:課文非常仔細、非常用心地通過描述人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巧妙而又準確地再現了人們對卡羅納的那份真摯的感情。文本的內容基本上有以上兩個塊面構成,並依照事情發展順序交錯而行的結構特點也清晰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三、通過幾個語言點,深入品味人物情感,把握人物形象。課文中能夠抓的語言點比較多:

1、老師課前對大家說的這番話。爲了迎接卡羅納回到學校,老師的這番話語可謂煞費苦心,用心良多。當你讀着老師的這番話的時候,你明白老師的心意了嗎?

2、課文幾次講到“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這“目光中”到底傳達着同學們怎樣的心聲呢?

3、課文最後說“我恍然大悟”,到底明白了什麼?是順應着課文中的哪一句話來說的。

以上三個語言點的停留,爲學生打開了足夠大的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內心的空間,不管是讀悟結合也好,動筆批註也好,都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積極調動原有的經驗積累,把課文讀深、讀透、讀厚。

從最後的課堂實際來看,學生的情感空間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對於老師的用心,同學們都很有感觸。有的說是爲了不讓大家因爲重提傷心事,而加重卡羅納的悲傷;有的說是爲了保護卡羅納的自尊,在他悲傷的時候放聲大笑是一種不尊重;有的說是爲了避免刺激他,使他在與同學們的對比中,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孤苦……我們平時總覺得現在的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關注他人很少,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現在看來,這裏也許隱藏着一些誤解,也許是因爲我們自己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但是教學永遠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哪怕課堂進行這樣順利,課後回顧一下,總覺得有些地方的表述還可以更清晰一點,更到位一點。比如“我”恍然大悟,那麼之前“我”到底在心中懷着一個怎樣的疑問呢?這樣的提問應該比“我恍然大悟,是順應着課文中的哪一句話來說的”這個問題的指向更集中,並且相對於直接尋找句子來說,還包含了一個整理句子、理解句子、提出疑問的過程。再比如總結課文的時候,學生了解了課文抓住人物言行、神態等來表達思想情感的語言特色,但是沒有及時提升文本“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都關情”的精妙。

總感覺這是備課不細的原因,仔細想想,如果沒有經歷課堂的那個發展過程,有些東西未必是能夠全部預設得了的。這樣看來,我們的備課或者思想,應該是跟隨課堂、跟隨學生一起成長的。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4

《卡羅納》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課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絕時,身邊的人真誠、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卡羅那的那份傷、那份痛以及大家對他的愛,十分感人的一篇文章,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時,我從“關愛”這個點出發,緊緊圍繞“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他身邊的人給予他默默的關愛”這一情感主線,通過“此時的卡羅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此時的卡羅納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勵,給他面對困難的勇氣,讓他堅強。卡羅納萬分傷心與老師,同學和家長關心卡羅納”的情景對比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此時身邊人的關懷對痛失母親的卡羅納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而此時此刻,孩子們感受到卡羅那的傷痛越深,纔會更好感受到卡羅納需要的關愛越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也注重哀傷基調的鋪設。讓學生“讀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昇華”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時間的把握不夠,在感受傷心這環節用時過多,所以在感受關愛的時候,孩子們沒有前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與失,都爲我以後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只有知道哪裏做得不夠好,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5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當給足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研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後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教學略讀課文重在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教學時應緊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感悟和思考。通過反覆地讀,感動自己,感動他人,將“愛”的內涵在心裏有所提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每次教學略讀課文,我都把它當成是一次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訓練。在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滲透,以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以合作小組爲單位自主探究爲主要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教學中,我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面對卡羅納的悲痛,大家是怎麼做的?誰最讓你感動?畫出讓你感動的句段,寫出自己的體會。”這一統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整堂課下來,學生做到了抓住重點詞句領會人物的主要情感,受到了關愛他們幫助他人的教育。努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領。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不斷滲透。引領學生尋找感受周圍的人對卡羅納的愛的詞句,從動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愛、感受愛。如體悟“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麼纔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時,千言萬語化爲“放、貼”,做這個動作表示什麼?請你把動作背後隱藏着的東西朗讀出來。千言萬語還化爲一句話──(齊讀)“卡羅納,別哭了。”又如:“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麼話都沒說,那一雙雙眼睛裏寫滿了什麼?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要用這目光告訴他什麼?”將學生置身於同學和卡羅納的直接對話中,激起了學生的情感波瀾,對話中加深內化了關愛的情感。在深入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之後,讓學生寫下身邊的愛的故事,講讀寫進行有機的結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水平。

因爲年輕,所以更需鍛鍊;因爲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不斷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能夠更吸引學生。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6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了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爲此,我以精讀課文的上法,圍繞“愛”爲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微課程導入,情感鋪墊,凸現母愛;二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是走進內心,感受痛苦;四是身臨其境,感受幸福;五是拓展延伸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對卡羅納失去母親的理解和感受,有所感悟和思考。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通過播放視頻“靜靜地聆聽”的方式,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爲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悲痛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分組交流,有感情地朗讀、引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細細品讀,感悟關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前提下,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並且以老師的關愛作爲重中之重,讓學生充分感悟。從字詞的理解深入到文本內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像母親般的關愛,如母親一樣安慰,鼓勵着卡羅納。在品讀同學們的關愛上,主要以寫話的方式進行感悟。以“同學們默默地看着卡羅納,那目光彷彿在說——”爲題。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同時也引導他們如何去關愛別人。

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感悟愛的重要性,一首小詩送給卡羅納、老師和同學們,並且推薦他們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比如《愛的教育》,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

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學會關愛他人,更重要的是使我們受到深刻的教育。平淡的生活中滿是樸素的愛,只要我們用心,就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溫暖!

《卡羅納》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7

《卡羅納》是節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文章。課文講述了一個叫卡羅納的孩子失去母親極度痛苦,在母親去世後回到學校上課的一天中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關愛的事。

課堂中學生們圍繞“你從哪裏可以看出,卡羅納失去母親非常痛苦?和周圍的人又是如何關愛他的?”這兩個問題再讀書感悟,從始至終我看到學生都在同情與憐憫的神情中學習,他們在文本中體會着愛的教育。

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學會關愛他人,更重要的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近來我越來越發現:只要我要求的學生做到的,他們能做到就可以了,學習成績優異也就達到我的目標。我認爲這就是“愛”,“嚴”就是愛!今天我重新審視我自己,我知道我錯了,我忽視了孩子們也是有情感的啊!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注,需要教師的呵護,更需要我們這些教師的發自內心的“真愛”。沒有“愛”只有“嚴”,可能會成功一時,但不會成功一世!

有愛的陽光,花朵纔會綻放;

有愛的雨露,草纔會生機勃勃;

有愛的語言,學生纔會瞭解你的愛有多麼博大與寬容;

有愛的行爲,學生纔會真正懂得怎樣去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