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恐龍的滅絕的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章第一自然段採用了做比較的寫作方法,讓我們明白恐龍(大約兩億年)比人類(三四百萬年)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要早的多。通過圖片又讓我們感受到了在中生代時期,在遍佈恐龍的世界裏,有着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可是在人類不斷髮展的今天,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我帶領學生以科學家們關於“恐龍的滅絕”的說法爲線索,重點學習了課文第2、3、4自然段,研讀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教學之後,我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感覺有以下幾個亮點:

恐龍的滅絕的教學反思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出示一個小恐龍破殼而出的視頻,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不光是簡單的看,接下來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經驗來談恐龍,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課文。並在看圖片的過程中理解“龐大”和不同種類的恐龍的體型特徵。

  二、抓住重點詞學習課文

我們人類只有三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在這一自然段學習時,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的字、詞。強調在朗讀時要着重讀“兩億年“”短多了”“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呢?”等詞句。在課堂上對學生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學會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應用信息、拓展信息,能自主選擇適自己探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三、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同時在學習2、3、4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抓住“十分寒冷”“嚴寒”等詞語,結合恐龍自身的外形特點,思考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氣的寒冷,它不能夠抵擋住嚴寒而給凍死的這種說法。當然也不排除“食物鏈被破壞”“恐龍蛋被偷吃”“傳染病的蔓延”等多種猜測。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藉助教師所提供的圖片(幻燈片),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高,學習效果又非常好。

  不過,本節課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

在指導學生理解“滅絕”“嚴寒”等詞語時,未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概括總結,僅僅是一帶而過。另外,在時間的安排上不是很恰當,出現了前鬆後緊的現象,使最後所設計的一個有關“恐龍的滅絕”的視頻未能看完。

只有不斷的反思、發現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好好地反思自己,改變自己,使自己的課堂出現更多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