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關於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七組第二十三課《學與問》。

2.教材簡析:《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後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着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於求教,拜能者爲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3.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說學情】

爲了使學生真正成爲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鬆、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利用教材引領學生去理解和運用“學”與“問”的方法,在掌握“學”與“問”方法的同時不斷學習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而積累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正是學生學習方法鞏固的過程,這樣做較好地體現了文本價值與學科特性;還有人說,閱讀課應該體現語言的交際性,這節課正在努力實踐着這一思想。最後,把學生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把課堂變爲學生精神生命自由生長的樂園。

【說教法】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學與問》這篇課文是說理性的文章,語言簡練,句句精妙,每一句都對學生有啓示,我就利用這一點切入,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並進的過程,因此,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處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3.以讀爲主線,教方法、養習慣。

以讀爲主線,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成學習習慣。

【說學法】

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初讀尋疑,再讀釋疑,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23學與問

3.引導學生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指導,初步感悟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詞)不懈探求沈括相輔相成翱翔

3.我們再一起把這些生字詞讀一讀,記住它們的音,認清它們的形。

4.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評議。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2.交流。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這是作者提出的觀點。(板書:提出觀點)讀句子。

“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是作者得出的結論。(板書:得出結論)讀句子。

作者又是怎樣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呢?(用哥白尼、沈括的事例。)

作者就是這樣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板書:闡述觀點)

3.請大家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看看這兩句話分別在課文的什麼位置?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四、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2.聽了他的朗讀,你懂得了什麼?

學問就是指知識。

是的,比如霍金的知識很豐富,我們就可以說“霍金很有學問”。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對,這就是本文的觀點。

“問”是很重要的。

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把“問”比作什麼呢?由此看出“問”很重要。

3.問究竟有多重要呢?下節課再學習。

五、總結本課

六、作業設計

1.蒐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名言,寫下來。

2.蒐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說板書】

23學與問(議論文)

提出觀點

闡述觀點勤學好問

得出結論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麋鹿》的拓展閱讀主題學習。所謂拓展閱讀是指:就語文閱讀教學某一閱讀素材,圍繞自己判定的研究主題,進行擴展與延伸、聯繫與比較、發現與創造,並不斷反思的閱讀過程。 在我國有許多珍稀動物,如大熊貓、揚子鱷、中華鱘、藏羚羊等,需要我們珍惜和保護。麋鹿也是一種,只是相比較前面幾種動物,它甚至有點神祕,命運也更爲坎坷。這篇課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層次清晰地介紹了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敘述了它們歷經磨難終於回到祖國的坎坷命運,體現了我國政府對於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視。本文在樸素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和坎坷的史識:“晨霧如清紗般漂浮”“四不像”“當做姜子牙的坐騎”“失而復得的經歷”,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又使學習者興趣倍增地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和愛國主義教育。

鑑於學生對動物的愛好與對世上萬物的好奇,學生學完《麋鹿》後,濃郁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們產生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我們教師儘可能地獵取這些問題,充分利用、開發這些問題,讓學生圍繞自己制定的有關麋鹿的研究主題,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拓展與延伸。對所需要的閱讀素材進行加工整理,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用自己的語言、通過各種形式加以表述,對培養學生衆多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他承擔着學習資源的提供者、課程的開發者。爲此,我們有責任在學生強烈的興趣與求知慾望中來開發課程。本教學就根據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以及強烈的探究慾望,就學生在留言薄上留下的問題展開研究性學習而設計。鑑於以上的認識,根據語文新課程要求,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結合課文特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說明

  認知目標:

1、在網絡環境下研究解決學生在學習時發現的新問題,憑藉各類圖片、音頻、視頻等網絡信息進行語文教學的拓展,增強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這個教學目標,實際上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延伸,使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這裏得到運用鞏固。

2、通過多種作品的展示,培養學生比較概括的、清楚地把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的能力。

  技能目標:

1、 培養學生信息的檢索、蒐集、篩選、整理、加工的能力,包括會使用搜索引擎等查詢工具,提高學生信息的綜合素養。

2、 學會研究的方法,滲透大語文觀教學思想,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地拓展學生的信息源。

  情感目標:

1、 通過上網瀏覽,激發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以及網絡信息資源,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以及進行人文教育,藝術教育,文化教育等諸多教育。

2、 通過小組協作和主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初步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

3、 讓學生在自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過程中培養成就感。

  重點或難點:

憑藉網絡提供的信息資源完成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麋鹿的相關問題的研究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以及進行人文教育,藝術教育,文化教育等諸多教育,真正體現大語文的教學觀。

教與學的策略與研究 :

本課採用如下教學模式:

教學對象及學習需要分析

在建構主義思想指導下,利用網絡環境所提供的開放式個性化學習方式,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輔助於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則更促進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拓展了研究學習的廣度與深度,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

  (一)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基於我實驗班學生思維活躍,問題意識強,有着獨特的事物分析能力,協作能力強,並已初步具備了信息的檢索、加工、處理的能力。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下,利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熱情高漲,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實施學與教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建構將起着積極的作用。

由於當今學生對新事物興趣濃郁,探究慾望強烈,因此爲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創設好具有人文的互動平臺,讓學生在問題導向下,積極主動地攝取各類信息,構建新知,對學生的發展將起着重要作用。 麋鹿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珍稀動物,學生對此興趣濃郁,好奇心強,鑑於學生對動物的愛好與對世上萬物的好奇,學生學完該課後產生了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爲學生拓展知識帶來資源與動力。因此,充分利用、開發這些問題,對培養學生衆多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是大有裨益的。

  (二)教師情況分析

設計者兼執教者是市現代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多年從事高年級語文教學,在現代教育技術上有着一定的研究,並且具有主題頁設計與製作的獨特優勢和網絡互 動平臺的操作與調控能力,爲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保障。

  (一)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學生確立了自己喜歡的研究主題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而主題研究學習的方式爲學生創造了一個彈性的、餘暇的學習環境。教師由教壇的表演者退居爲後臺的導演者,承擔着準備、設計、參與等的支援者,通過爲學生創設和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間接地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角色是多維一體的。

  (二)教師輔導策略

1、信息資源的導航者,2、協作學習的協調者,3、主題學習的引導者,4、研討交流的組織者

當然,以學爲中心的教學設計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常要求學習者自己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教師可以幫助學習者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認知資源和知識,作出適當的決策。 同時要加強“異步”指導。通過Internet上的在線交談方式適時實現。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也可以得到教師的即時講解。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說明

《學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第十三篇課文。本單元重要以識字教學和良讀訓練爲重點,讓學生在重複朗讀中,捉住重點語句來領會,明白唸書學習要用心致志,遇到題目要積極動腦動手,探求辦理題目標要領以及經心全意爲人民辦事的好頭腦。

  二、說教學目標

1、能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明白課文內容,明白唸書學習要用心致志。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明白“能手、遠近著名、用心致志”等詞語的意思。

2、能用“一邊……一邊……”說一句話。

3、通過朗讀,對比兩位學生學棋的不同表現,懂得讀書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四、說教法

本課時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即: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作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口味——提倡欣賞性,熟讀成育——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能自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也可採用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等來促進“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導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爲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六、教具:

掛圖,卡片,

  七、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齊讀課題)。

在學習之前我們先複習一下生字,好嗎?(好)

指名朗讀,齊讀。

(二)精讀課文

1、回憶課文講了什麼事?指名交流,“學棋”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懂了什麼?

(2)交流:秋是下棋的能手。(板書:能手)什麼是能手?

(3)從哪兒你可以看出他是下圍棋的能手?因爲他的棋藝遠近聞名。換詞理解“遠近聞名”(非常有名)讀詞語。

(4)秋的棋藝真是很高超,你們佩服嗎?誰來讀第一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秋的棋藝是這樣的高超,那麼跟他學下棋會學得怎樣呢?誰來說說看。

(一定也能學到高超的棋藝)

(2)請默讀第三自然段。

指名回答,一個成了出色的棋手,理解“出色”

另一個棋藝一直沒有多大長進。理解“沒有多大長進”

比較:沒有長進

沒有多大長進。

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前面:沒有一點進步,後者:有進步但進步不大。)

同學們,他們兩個學生去拜秋爲師,秋的棋藝又那麼高超,不怕成不了下棋的高手,可學習後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學到這裏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爲什麼一個棋手能成爲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卻沒有多大的長進呢?)

4、學習第二自然段

是啊,他們同拜秋爲師,爲什麼一個能成爲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地卻沒有多大長進呢?

(1)看圖,初步瞭解兩個學生不同的表現。

他們是怎麼學的?交流(一個學得認真,另一個學得心不在焉。)

(2)學習句子,進一步明白兩個學生學棋的表現的截然不同。

a、小組自由讀課文,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並且討論他們的不同表現。找出他們學棋的句子。

b、交流,一個學生是怎麼學的?

[1]出示: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教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

[2]這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怎麼樣?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專心致志)讀詞語。

[3]在這句話中,哪兒看出他學得專心致志?(聽,看,問)

[4]講解:“一邊聽……一邊看……”這句話中“聽”和“看”兩個動作是同時發生的。你看這位同學他學的多認真啊!

句子訓練:

讀一讀,用帶點的詞語說一句話。

他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四布子。

中秋夜,我們全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補充句子:小方一邊唱歌一邊()

媽媽一邊()一邊()。

()一邊()一邊()。

[5]怎麼讀好這句話,要用認真的態度去讀,體會他學得專心,認真。指名朗讀。

[6]總結:你看他學得這麼認真,又有這麼好的老師,也難怪他會成爲出色的棋手,下面請用一句話來總結他爲什麼會成爲出色的棋手,句型:因爲……所以……

c、另一個學生是怎麼學的?

[1]出示:另一個學生呢,聽着聽着就走了神兒,好象看到一隻美麗的天鵝正從遠處飛來。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射下來該有多好哇!想着想着,雙手不由做出拉弓射箭的動作。老師發現了,提醒他注意聽講。可他只聽了一會,又想別的事了。

[2]這位學生的表現怎樣?(學得很不專心)從哪兒地方看出他學得不專心呢?(走了神兒,想着想着,不由得,又想別的事了)三個動作(想、做、想)

[3]自由讀課文,體會他學習不專心的態度,指名讀課文。

[4]總結:你看他學棋時心不在焉,老師的本領再高超,也沒辦法把他變成一個出色的棋手,到後來還是沒有多大長進。請用一句話總結一下他爲什麼棋藝沒有多大長進,句型:“因爲……所以……”

d、齊讀第二自然段,再次體會他們學習時表現的不同。

e、總結板書:

看黑板,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用心學習的學生,未來能成爲精彩的棋手。而另一個總是走神兒的學生卻沒有多大上進。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嗎?

(三)接洽現實,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你以爲你在以後的學習中要怎麼去做才氣成了像此中一個學生那樣成爲精彩的棋手。(用心致志)

(四)學生質疑,師生配合解答。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白鷺》的第二課時教學。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因此教學本文除了帶領學生學會生字詞並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從而感受白鷺的美,感受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美。

爲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將在課前製作好課件,用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以及優美的音樂薰染,幫助學生感受白鷺的美,使他們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爲了讓學生體會到白鷺還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在學習6——9小節時,先讓學生輕聲讀六至九小節,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現了哪幾幅白鷺的畫面?學生很快就會進入釣魚圖、瞭望圖、低飛圖所勾勒出的優美的意境。

在欣賞釣魚圖時,先讓學生自由讀讀這一節,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讓他們在品讀中體會擬人句表達出的喜愛之情以及比喻句的韻味十足,詩趣橫生。再通過多媒體演示,讓白鷺在田間垂釣的畫面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他們得到美的薰陶。

在欣賞瞭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想象:白鷺真的是在瞭望嗎?它可能在幹什麼?提示學生通過早晨 、孤獨 、悠然 等詞想象出白鷺也許在等待早出的同伴、欣賞清晨的美景就這樣,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望圖的回味無窮。

如果說釣魚圖讓學生感到詩趣橫生,瞭望圖使學生回味無窮,那麼低飛圖則給學生帶來無窮樂趣。欣賞低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從樂字中體會白鷺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帶來無窮樂趣,並讓學生動起來,邊讀邊用雙手輕輕地做出飛行的動作,此時,整個教室出現了一幅白鷺羣飛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無窮的樂趣。

白鷺不僅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且是一幅畫,一幅活的畫。然而。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作者是怎麼看的呢?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第9節,體會白鷺就像一首優美的歌,同樣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然後出示艾青的一首詩:像雲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讓同學們讀一讀,說體會,再告訴大家,這首詩的題目是《芭蕾舞演員》。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芭蕾舞演員也好,白鷺也罷,都是美的精靈。提問:你們願意拿起筆,寫幾句話來讚美白鷺嗎?可以仿照艾青的詩句。然後交流自己創作的詩,最後師生一起配樂朗讀根據課文創作的小詩: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學】

首先進行教材分析。根據所定的內容、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製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材料,營造寬鬆、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爲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兒童的身心特點,進行開放式教學。

  【說教材】

(多媒體出示“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首敘事詩,也是一首歌的歌詞。詩歌記敘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爲

了掩護八路軍後方機關和數千老鄉,把敵人領進埋伏圈,自己英勇犧牲的事蹟,歌頌了他機智勇敢地跟敵人作鬥爭的精神。全詩分六節,運用了倒敘的手法,共寫了三層意思。第一節寫只見山坡上牛兒在吃草,卻不見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暗示王二小已經犧牲了,表達了人們悲痛和懷念的感情。第二~第五節,記敘了王二小跟敵人作鬥爭和英勇犧牲的經過。第六節呼應第一節,寫人們對王二小懷念和歌頌。

  【說教法、學法】

在啓發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採用整體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和激趣促讀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並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第二~五自然段。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好品質,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說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五自然段。

  【說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內容。

  【說教學過程】

根據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和語文這門學科自身的教學特點,現對《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教學過程的這四大教學環節(多媒體出示“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1. 交流信息,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伴着《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旋律,將收集到的“兒童團小英雄”的圖片一一呈現於學生眼前,課內外相結合,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接着老師問:想了解他們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順利進入新課時的學習。

2.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

接着,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整體教學法,利用“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個視頻文件(出示“視頻文件”),讓學生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爲了使教學如行去流水、環環相扣、一氣呵成,整體感知後,安排這精煉的過渡語(多媒體出示:在阿姨深情的朗讀下,加上精美的多媒體畫面,使得這個故事特別感人!你們想不想學?那就打開書本,自己大聲地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試看吧!)很自然就轉爲學生自讀自悟過程,並討論:哪幾個自然段寫王二小跟敵人作鬥爭而英勇犧牲的?使學生明確這一課時要學的主要內容。順利進入第二~五自然段內容的深入學習。

評:(讀文章,善於含英咀華,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神韻和精髓,賞閱文章的美感所在,同時,也才能不斷陶冶自身的語文情趣。)

3.精讀感悟第二~五自然段

在深入學習這個大教學環節中,根據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出示第二~五自然段,教師先以優美的感情朗讀征服學生,讓學生對讀好課文產生興趣,然後激趣:(你們想和教師讀得一樣好嗎?咱們小朋友可不要着急,先來看看這一自然段吧!)順利進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在兩次指名讀後,利用圖片重點理解“潛伏”和“後方機關”,敵人來掃蕩的目的就是消滅八路軍和殺害老鄉的,這時情況危急嗎?順勢指導學生讀出緊張、危急的語氣。這一過程中,可以安排個別讀,也可以是男女生對讀,讀得好的及時表揚,並請其他小朋友也像他那樣讀一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情況的危急。

(這裏設計了教師範讀,自讀體會、交流,感情朗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用心去品味,揣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在自我感悟、討論中自主學習。)

評:(此次讀書訓練屬於積累層面的誦讀訓練。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內化課文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交際言語的學習和運用。老師訓練學生積累語言是有所爲的積累,更是情感化的積累。)

爲了及時得到反饋信息,緊接着進入師生互動探究的教學環節,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環節中,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信息的多項交流,同時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師適時引導、啓發、點撥、激勵,在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有機整合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主動、真動、互動、生動,充滿生機的教學局面,突出本部分重點,突破本部分難點,達到傳統教學法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此環節使用的課件中,這張圖片“二小帶路圖”幫助學生體會王二小在與敵人作鬥爭時表現出來的機智、勇敢,從而激發學生對王二小的欽佩之情,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會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老師小結這一部分內容,昇華這一部分主旨。)

緊接着進入第四、五自然段的學習。

讓學生齊讀小標題(二小給敵人帶路,把敵人帶到了哪兒呢?)後,結合“二小帶路”圖理解;然後出示“埋伏圈”的圖,(過渡:戰鬥進行得真激烈,八路軍在埋伏圈內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看到這樣的鏡頭,你想說些什麼?)讓學生結合圖文自讀自悟、自主發展;接着,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廣泛自由交流、合作學習,生生互導,生生互補,體現相互合作的人文精神。

我認爲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思維,教給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要讓學生既學會又會學。在兩部分內容教學之間,也安排這承上啓下過渡語(王二小憑着自己的機智、勇敢,使敵人的掃蕩計劃落空了,保證了後方機關和數千老鄉的安全,氣急敗壞的敵人……引入第五自然段的學習),使教學過程流暢、結構嚴謹。

4.總結課文

在最後的總結課文這一大環節中,我又設計了3個小環節。首先欣賞影片《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個視頻文件,幫助學生回顧全文,扣人心絃的畫面,跌宕起伏的音樂,將整堂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們的感情也隨之光澤而動。此時畫面、音樂、心靈的相互碰撞與彌補,學生們對王二小這位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然後,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你們歌唱的是什麼樣的王二小?”學生的回答,老師適當的引導、激勵和板書,使全文的難點足以突破。老師的教是爲了不教,所以在最後一個小環節中,我設計了配樂朗讀,“看來同學們都很欽佩王二小這位小英雄,那就讓我們懷着對他的無限欽佩之情,來把這個故事讀讀吧!”

評:(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堂課不僅體現了教者與文本對話的深度,也突顯了孩子與教材對話的過程,更彰顯了師生間的對話式的交流。它昭示着教育的平等、民主,昭示着教育的人文關懷。)

本課時教學的主旨是借閱讀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感知,但語文的學習是很難一輟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學不好語文。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兩者之間總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爲有缺憾,才更凸顯追求的價值。讓我們在教育的藍天下攜手共進!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這是蘇教版語文第一冊課文中第二個識字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片用“詞串”形式識字的課文,圍繞兒童在野外採集昆蟲標本的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課文配有圖畫,在圖文對照中識字、誦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本課的訓練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已是第二次接觸識字課文了,學生已經對識字課文的學習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先給學生複習上一單元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根據以前的方法來學習這一單元識字的內容,以鞏固識字的方法,注意在講解昆蟲名稱時,要結合插圖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把詞語跟它所表示的昆蟲形象聯繫起來。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和能力:學習本課的6個生字,如“天”、“螞”、“田”等,二類字如:“集”、“昆”、“野”只識不寫。

2. 過程和方法:通過組內合作、小組賽讀等形式反覆誦讀課文,體會韻文的特點,以訓練語感,產生審美體驗。並通過觀察圖畫讓學生認識蝴蝶等昆蟲和野外的景物以及這些詞語。

3. 情感和態度:讓學生在觀察圖畫之後,瞭解野外採集昆蟲標本的情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說重難點

(1)認識生字,練習寫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瞭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一年級孩子剛接觸課文需要培養語感、識字量不大的特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是:

(1)誦讀涵泳法:通過反覆誦讀,熟讀精思,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在誦讀過程中自己生成對文本的理解,獲得深層次的學習快感。

(2)談話法:通過師生對話,喚起學生注意,活躍孩子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求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五、說學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ppt上的圖片,認識小昆蟲,瞭解自然、熱愛自然。

(2)討論法:孩子們積極參與,發表看法,交流預習成果,分享知識。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大自然呀可是個大寶庫,你想到這個大寶庫裏去尋寶嗎?

新課標要求低年段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創造一個這樣的情境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談話導入有利於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感,迅速融入到課堂中來。

(二)、新授:

1、初讀。(自由讀詞串,不認識的可以藉助拼音讀,讀好把書合上。)

新課標要求一年級的孩子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①詞串中這些帶有翹舌音的詞,你讀準了嗎?(觀察、昆蟲、蟋蟀)(小老師帶讀)

②平舌音呢?(採集、花叢)

③這些帶有鼻音、邊音的詞語,誰也能準?(天牛、樹林、螳螂)

④後鼻音(蜻蜓)

⑤整體認讀音節(螞蟻),兩個字都是第三聲時,第一個字讀第二聲。

在這裏先幫孩子們掃清字詞障礙,爲進一步朗讀課文打下基礎。

過渡:難讀的詞的字音小朋友們都讀準了,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全文,開火車讀。

(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我們來爲自己鼓掌。)

用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們朗讀,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過渡:老師覺得小朋友們第三第四行讀得特別好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3、4兩行,指名讀。

注意讀的時候詞跟詞之間要稍微停頓一下,行與行之間也要停頓。

4、交流昆蟲詞語。

你讀了這些詞語之後,有沒有哪些詞語是你知道的,哪些又是你不知道的?知道的你可以講出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讓其他不知道的小朋友也知道;不知道的你也可以講出來,說不定別人知道,你就可以獲得新知識了。

①螳螂:也叫刀郎。三角形的頭,鐮刀一樣的手臂

②螞蟻:下雨的時候螞蟻會搬家,他們可團結啦。

③蟋蟀:也叫蛐蛐兒。是個歌唱家,聲音不是用嘴巴發出來的,而是通過翅膀的摩擦產生的。

④蝴蝶:五彩繽紛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可美啦,你能美美地讀一讀這個詞嗎?

⑤天牛:你能用我們學過的字來記住“天牛”這兩個字嗎?(天—大、天—二、牛—午)

在田字格中範寫。

⑥蜻蜓:是益蟲,能消滅蚊子,我們應當保護它,不要捕捉。

這裏是提前佈置給孩子回家蒐集資料,在課堂中交流。新課標要求一年級的孩子能夠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過渡:瞭解了這些昆蟲,再來請小朋友讀一讀,誰來?

5、有感情朗讀昆蟲詞語(指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6、昆蟲

這6個大自然中的小精靈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藏在我們的詞串中,它是“昆蟲”。

出示詞卡:昆蟲,讀詞

7、發現蟲字旁

昆蟲詞語:你能觀察到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嗎?

8、教學蟲的書寫

①出示“蟲”字、圖片、變體

結合字理學習生字能夠幫助孩子瞭解漢字的演變,從而理解漢字,加深印象。

②提示一提

③學習筆順(蟲怎麼寫?蟲這樣寫:一筆……)

④講解要點:蟲字寫的時候得注意三要(口要扁、豎要直、點要長)

⑤拿出習字冊,描一個,仿一個,寫一個。(寫好抱背坐正,點評)

過渡:你們喜歡昆蟲嗎,有一羣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喜歡昆蟲,他們到大自然中觀察和採集昆蟲。

9、出示,哪幅圖是觀察,哪副是採集?

①教學觀察:他們在是怎麼觀察的?ppt圈放大鏡,讀一讀。

另一幅圖畫的就是小朋友採集昆蟲的情景了。

②學習採集:他們在是怎麼採集的?ppt圈放大鏡,讀一讀

通過“提問——回答”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自己歸納,老師總結,既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也能夠加深孩子們對詞語的理解。

③小朋友們,你覺得圖上的.小朋友觀察、採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怎麼知道的?(面部表情:很開心)

出示,指導朗讀這一行。

10、地點

①可以去哪些地方觀察、採集昆蟲的呢? ppt出示詞串,找一找,彙報。

②出示圖片,一一介紹田野、樹林、花叢,讀詞。

田野:①四幅圖,讀詞語

②田字格中的田(一豎頂天又立地,一橫不能靠兩邊)

③農田、稻田、水田、梯田

根據一年級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較短的特點,用一些形象美麗的圖片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提高學習效率。

樹林:一棵是樹,許多棵就是樹林

花叢:四幅圖,讀詞語

11、指讀全部

同學們,當你躺在碧綠的草地上,當你走進鬱鬱蔥蔥的樹林中,當你置身於五顏六色的花叢中,你的心情想來一定很舒心愜意吧,哪個小朋友來讀一讀,讓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聽你的開心,你的興奮。

憑藉情境,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引導學生體驗文中的情景與作者的情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自主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就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體現了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12、引讀,齊讀

剛纔我們準備去大自然裏——引讀第一行,我們來到了——引讀第二行,看到了——引讀三、四行,喜不喜歡這篇詞串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誰想來讀一讀?

小學生由於年齡的限制,談話過程中要依賴形象思維來組織語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觀察生動漂亮的圖片,激發學生說的情感,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體驗,產生說的慾望,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能點燃他們創新的火花。

13、教寫螞蟻

最後,我們還要來學寫一種小昆蟲的名字呢,就是小螞蟻,出示:螞蟻

①教學偏旁,左右結構

②記住字形,分清兩個字: 馬 木馬、馬車

義 曰仁義,禮智信

③學習筆順圖,按照筆順圖裏的筆畫順序,描紅這兩個字。

④講解書寫要點:

螞:蟲子右邊縮一縮,右邊馬背有點駝。

蟻:一撇伸到蟲腳下,雨點落進小嘴巴。

學生臨帖書寫。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寫字教學,教育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求每節課都給孩子們留下10分鐘寫字。在這裏我強調了孩子們的書寫習慣,主要關注“三個一”,把“端端莊正寫字”和“認認真真做人”聯繫起來。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水上飛機》是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用擬人化伎倆,形象的先容了水上飛機的遍及用途,向學生顯現了科技新結果。

全文共8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小海鷗發明了一條稀罕的大船後想去問個畢竟。第二至七自然段,寫小海鷗通過與水上飛機攀談,相識了水上飛機的種類和重要用途。第八自然段,寫水上飛機聽到警報後立刻前去救濟遇險船隻。

課文故事性強,景象饒故意見意義,語言生動生動,沒有高妙的原理,沒有晦澀的術語,讀來情趣盎然,引人入勝,是增強語言訓練,引發科學興趣的好課本。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按照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瞭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爲人類造福的志趣。

爲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主要完成認知目標。第二課時,進一步加強技能目標的訓練和完成情感目標,而全課的重難點也就在於第二課時所要完成的目標上,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爲人類造福的志趣。

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再結合教材本身特點,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進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識。

三.說教法

1)以讀代講法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饒有趣味,語言生動活潑。爲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在小學生面前,枯燥的講解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以讀代講採用不同形式的讀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正如朱熹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誰來噹噹吃驚的小海鷗”,“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的語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途徑,努力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燃。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的掌握了知識。

另外,我還輔以直觀教學法,談話法等多種教學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四.說學法

(1)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爲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揭題後,就讓學生質疑課題,如“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在整個教學中我也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啓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

(2)合作學習法

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係,集衆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小組討論、互相評價,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學習。讓他們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相互借鑑。

五.說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爲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談話激趣,直觀導入。

導語:“飛機”(板書)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們都認識它嗎?誰來說說你對飛機的印象?相機出示課前準備的飛機圖畫。師問:這些飛機都是在哪飛的呀?那你們見過“水上飛機”嗎?(板書:水上),這樣,通過談話激趣,導入了本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水上飛機。

課一開始,我用導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接下來讓學生質疑課題:看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明代學者陳敏章說:“學貴質疑”一開始就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才能產生解決問題的慾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帶學生進入課文,從整體感知課文

2生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語:當你看到你從來沒見過的很奇怪的東西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小海鷗發現了一條奇怪的大船,它又是怎樣做的呢?

(1)指名讀(1)自然段,請學生評價(2)指名讀小海鷗想的話,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

(3)全班齊讀(1)自然段

(4)解決什麼叫“究竟”

2、學習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接納引讀的方法讓學生讀出2、3、4、5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通過提問的方法辦理這是一架“救護機”,它的功效是:救濟海上罹難船隻(相機板書:救護機救濟罹難船隻)

(3)訓練對話,引導朗讀

a同桌對話,師要求要加語氣、心情、行動。

b男女生分腳色讀,師讀第六自然段

在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偏重讓學生舉行朗讀,由於情感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緊張的訓練,它既可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明白,又能生長語言,薰陶情緒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體裁是現代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讚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本文是詩歌,語言優美、簡練;結構清晰,總分總,且首尾呼應。教學時切忌橫講解豎分析,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體會、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六年級學生閱讀的要求:朗讀詩歌,品悟詩歌,把握思想感情,我特制定以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寫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創作一首詩。

其中,目標3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對詩歌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有自主學習詩歌的能力,但是作爲老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比如,課文第一小節有帕米爾高原、北國、南疆及東海,學生對這些詞語不理解,如果單從詞的本身來理解,學生還是不能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出我們祖國的幅員遼闊。這時,我以課件的形式演示中國版圖,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北國、南疆等詞語,學生就會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無需在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還有就是,學習這篇詩歌,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所以在學習這首詩歌之前,我還是讓學生提前預習,上網搜索資料,這樣學起來,就會輕鬆一些。在教學時,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適時適當地展示出祖國山河、風景優美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使心靈深處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四 說教法

針對以上情況,本課教學我採用朗讀法、討論法、讀悟結合法,讀寫結合,採取“自主 合作 探究 ”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昇華主題。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12課《荷花》。下面我從教材和學生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後小結等六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荷花》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作品。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撫玩荷花並睜開想象的事,稱讚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盼望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頭腦情感。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景象融會,不但寫出了荷花的丰姿,並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好看,又有身臨其境的覺得。讓學生隨着教學歷程的推進,入情、動情、抒懷、移情。課堂教學以情緒爲紐帶,變得更富勾引力,使學生的勤學精力得到造就,促使學生在勤學、樂學中漸漸明白愛,明白熱愛高貴,尋求優美。這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具有奇特的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級的孩子們頭腦活潑,擔當新事物較快,但由於生存在城鎮,對荷花了解甚少。正是思量到這個特別緣故原由,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奇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能引導學生了解和欣賞荷花那差別平凡的美。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

1、採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理解。

2、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3、以讀代講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1、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三爲主”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2、採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後自主探究合作。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學生和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l、學習本課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觀察畫面、創設情景、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機整合語文教學,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藉助多媒體自主、個性化的閱讀。從而達到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準備:CAI課件、貫穿課堂始終的音樂素材。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定爲四大環節:

(一)錄象引入,整體感知(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入境始於親。”新課開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河水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爲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個謎語“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這麼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把孩子們帶到荷花池。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爲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直奔重點,品味美麗(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欣賞畫面以後,我將以“作者是怎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呢?”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學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於學生的個性品質存在着諸多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我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選擇:(朗讀法、畫圖法、討論法)朗讀法:用感情朗讀表達出你體會到的美;畫圖法:用五彩的筆描繪美麗的荷花;討論法:用語言和夥伴交流學習體會。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組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樣設計教學,將使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藏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在學習後交流學習體會時,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說說美在哪裏,能講出理由更好。藉助圖畫,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一池荷花千姿百態的美。

1、在引導學生提出“冒”字後,我將採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深刻理解“冒”

(1)換詞體會“冒”的妙處;

(2)讀課文體會怎樣長才叫“冒”,選一個喜歡的詞填到這句話中,大聲朗讀、用心體會是不是這種味道?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冒”,是對“冒”字內涵的領悟。

隨後出示迫不急待、興致勃勃地長出來的白荷花,讓孩子們想象,展開討論:它們長出來想幹什麼?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讓孩子在團結協作的氛圍中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養成孩子們善於合作、互助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

交流時,孩子的回答將思路開闊,富有情趣,這不僅僅是他們對語言文字的實踐,更是情感的流淌、靈性的涌動。

2、在品味荷花的美麗之後,我運用CAI課件再現畫面,感受一大幅活的畫,理解“畫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我讓孩子們對着滿池的白荷花說出他想說的話。有前邊豐富的表象儲備,加上自己對錶象的體驗,孩子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毫不拘束地暢談心得,又使他們心中美的體驗得到昇華。這是與課文情感相碰撞產生的火花。這樣設計,藉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引導想象,既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又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內容,培養了創造能力。

如詩的畫面,優美的文字,讓學生自讀感悟,互讀點評,用聲音之美展現文字之美、景物之美。最後就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必將十分順利地達到能力目標中的背誦目標。

4、在部分學生用“畫圖法”描繪荷花時,我將鼓勵學生把自己想畫的內容畫到大黑板上,它綜合運用文字、圖畫、線條、色彩等手段,變抽象爲形象,強化表現力,讓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觀點受到感染和薰陶。

(三)體會意境、昇華情感(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課文的第4自然段是寫當“我”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這個自然段的學習,我主要採用各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意境:有自己輕聲讀,想象美麗的意境;有配音像朗讀,感受意境。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還有圖文對照讀,學生定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學生的情感也達到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和內化。然後抓住第四自然段的省略號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會來和“我”交談,可能告訴“我”一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激活。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蒐集信息、拓展學習(在操作創新的原動力中——移情)

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聯繫,學科間融合的語文課程體系。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交流。老師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學生共享。我收集的資料有:作者簡介、荷花簡介、古文、古詩、各種圖片等。這樣,擴大學生信息量,拓展學生的視野,並讓學生在課外分小組將收集到的資料辦成小報,並進行評比,學生通過實踐創新,綜合能力得到鍛鍊。

  五、板書設計

荷花

聞到清香——觀察形態——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

趕緊色彩美活化爲荷花大自然

板書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爲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六、教後小結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覆進行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的生動準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本領。由於文章的“美”是通過多種讀法咀嚼出來的。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能使學生迷戀,孕育發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氣成誦,把課文語言內化爲本身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明白。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連結自主、積極、自動的運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效”和諧,“立體式”睜開。

本課的教學計劃,力圖以新的課程尺度爲引導,樹立“大語文觀”的全新教學看法,奇妙地運用當代的教育技能,優化課堂布局、革新閱讀教學,化靜爲動,變無聲爲有聲,實現知識與本領、智育與美育的奇妙融合。

蘇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徵及一些事物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孩子們認字和認識事物。課文由插圖和12個詞語和8個生字組成。12個詞語分爲4組,第一組詞語表現冬天氣候的特點;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三種適合冬天進行鍛鍊的體育活動。這12個詞串連起來讀,押韻上口,意義上有聯繫,便於記憶,有利於學生增長知識。積累語言,發展思維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二、說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通過看圖,識字寫字、誦讀詞串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徵,懂得冬天雖然寒冷,但是仍然充滿着勃勃生機和生活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三、說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在情境中識字。在教學本課時我運用多媒體創設了幾個場景。

1、播放多媒體課件營造冬天的景象和氛圍。把大家帶進冬天。

讓學生在直觀感受寒冷之後,認讀 寒流,大雪,北風 這一組詞串。因爲生活積累的關係。學生對於這些天氣術語都是容易理解的。

2、播放翠竹,臘梅、蒼松等畫面。就是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裏,臘梅、翠竹、蒼松、依然傲然挺立在冰天雪地裏 認讀這三個詞串。

3這麼冷的天,動物們的都幹嘛去了呢?接着播放課件,認讀 蟒蛇、螞蟻、刺蝟 一組詞串,讓孩子們瞭解冬眠這種情況。

4、小朋友們在幹嗎呢?播放冬季運動的課件,認讀一組詞串:滑雪、溜冰、跳繩

5、本課寫字教學主要引導學生怎樣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範寫:蠟、滑、繩 要求做到左窄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