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範文大綱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範文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1

如果從全書的定位上來講,《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精華版)的書名,應該叫“操作版”,或者“實操手冊”更爲合適。相較於《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的原版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實用練習手冊。

全書的結構分了兩個大的板塊,分別是“原則和技巧”、“問題與答案”,我將它概括爲“方法”和“解惑”。前者是普適性的辦法,後者是個別化的解決。這就是全書的總體樣貌。

相比原版而言,這本書就是一本親子溝通的“短平快”。沒有枝枝蔓蔓,直奔問題解決。

事實上,依我的理解而言,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言語當中進行的。因此,怎麼說就顯得至關重要。當然,身教是更爲重要的教育。不過,我們今天探討的是關於溝通的問題。除掉表情、動作以外,語言的比例就是百分百了。因此,說成爲了頭等大事。我們每天生活在言語當中,但是,要做到真正正面的、有效的說,是非常難以達到的。

所謂正面,意味着話語的指向不是冷漠、不是嘲諷、不是對立、不是拒絕、更不是打擊,“每天早晨,我都發誓今天會不一樣。今天我會是一個熱心、耐心、充滿愛心的父母。但每天早上,我又都變成一個可怕的、歇斯底里的瘋子。”相信這是很多父母的切身感受,這本書提供了五種基本的解決方案——關於感受、關於尋求合作、代替懲罰、關於讚賞、關於憤怒、我認爲,“關於感受”這一點,是整本書也就是作者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全部的立論基礎。好的溝通源自於對感受的接納。正如心理學中所積極倡導的“無條件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孩子的一切表現與感受。只有當孩子真正感受到了這樣的容納,才具有了良好溝通的開端。

至於後面的幾個問題,也是身爲父母最常接觸和最頭疼的問題,尋求合作往往遇到的是——你越說,我越不幹!左耳朵出進右耳朵出。書中提供了六種辦法,我認爲,“用一個詞表達”和“提供一個選擇”是非常有效的辦法。說的越少,話語的提純度就越高。嘮嘮叨叨的媽媽之所以被所有的孩子反感,就是因爲語言氾濫。而提供選擇,最終指向的就是問題的解決。二選一也罷、多選一也罷,總而言之都要選。

最逗樂的也是最有智慧的解決方法當屬“關於憤怒”這一節。作者一針見血:“家庭教育是個高壓力的工作。”那麼,要“如何適當地表達我們無法遏制的憤怒,來釋放自己,同時又不傷害孩子”呢,吉諾特博士的答案真是太妙了——“所以!快跑!快去逃命!”

對精華版的重溫,喚起了之前的記憶。從中給予我再一次的深刻的感受是,所謂教育,真是一門趨於大道無形的藝術:愛、智慧、幽默,一個都不能少。

最後來個畫蛇添足,精華版不一定要做成精裝版。此建議。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2

買了本《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撕開書的包裝,我匆匆瀏覽了一下,於是得出個結論:又是一本大字、多圖亂潑雞湯的打着家庭教育旗號的華而不實的書,還曾感慨爲何再版次數如此之多?莫非中國的家長必須受這樣的教育?不過用了一個晚上讀了之後,這種偏見就一掃而空了。我並未教育過孩子,說親子溝通也爲時過早,但是書裏的理論和技巧倒是可以適用於任何的人際交流。

另外,對美國的教育專家也比較佩服,事實上,這種書正適合多圖。前面幾章分別給出了一些家庭中常見對話的圖示,有幾種選項供讀者選擇。在讀書這種氛圍中,你可能會思考許久選擇正確的答案——所謂的“正確”就是“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纔會說”,但是事實上在日常交流中,人的思維往往不會有過多的時間去思考,你很有可能會選擇那些讓“孩子不聽孩子不說’的答案。我試着進入畫中的場景,多數還是會選擇一些對方拒絕溝通的答案,因爲可能真的在固有的思維範疇裏,比如,孩子說:我不喜歡蜘蛛。可以替代爲任何人,當某某說我不喜歡某某的時候,你可能下意識會說:爲什麼?然後接下來會闡述你的觀點。在書裏的答案是:哦。這個答案即便是要停下來思考,得出這個答案也要好久。這裏就涉及了一個傾聽的藝術。很多人在面對陳述的語境的時候卻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那麼對方就會索然無味,也許對於孩子更是如此。他說不喜歡蜘蛛,只是表達不喜歡而已,一個”哦“也僅僅表達知曉,卻沒有是非評判的意味,或許這就是最好的溝通。同理,”呵呵“什麼的也是不錯的,雖然這是網絡溝通中斷的信號標誌,有時候想想這些話語的因緣倒也挺有意思。

雖然如此,堅持下去真的很難,因爲溝通是即時是而且太迅速了,很多時候人是反應不過來的。要讓我們相信一本書改善了親子或者是身邊的一些關係是很難的,我覺得這本書最終要的是提供了一個方向,一個方法,一些可以參考的場景,只有當我們真的進入情境中設身處地的爲溝通的另一方考慮了,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這樣的良性溝通的橋樑才能最終搭建。作者說,對此她只能送上溫暖的祝福,這是很溫馨的,因爲她終究知道教育類書籍的侷限,而且也明白,這些並不容易做到,想要對方”聽和說“我們都需要努力。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讀後感3

今天。看了《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看過很多親子教育方面的書,面對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專家、學者們總是侃侃而談,長篇大論。且不管書裏提到的方法是否可行,耐着性子看完腦細胞先就累死了一大半。而本書的寫作條理清晰、對症下藥,其簡潔有力的寫作風格讓我甚是喜愛。

你知道孩子爲什麼不肯聽你的話,並總想跟你對着幹嗎?原因可能在於:你說話的方式不對;你講的內容太多。如果你是一個不懂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人,你的說話語氣一定不會太好,另外你講的內容可能涉及的信息太多,孩子一時抓不到你的話語重點。

如此一來,你的教導之言自然到不了孩子的心裏去。糟糕的溝通結果是這樣的,他可能會認爲你只是在仗着大人的威權壓制他,他會自動讓你的話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他不會把心裏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告訴你,因爲他認爲你根本不會在乎和重視他的任何想法和感受。

要達到理想的親子溝通效果,你需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揣摩並能明確說出孩子的感受是贏得孩子信任的第一步。在父母眼裏完全無關緊要的小事,在孩子心裏可能事關重大,千萬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判斷所謂孩子們的“芝麻小事”,小心你那不經意的冷漠眼神或話語,傷了孩子的心,從此懶得理你!

你想讓孩子按照你說的去做,他們卻對你的提議置之不理。先別憤怒,看看你使用的是什麼語氣和語言。孩子需要鼓勵才樂意跟你合作,別以爲你的指責、辱罵、威脅和命令很有氣勢,通常這些“恐怖政策”在家庭教育中不起正面作用,尤其在孩子漸漸有了自我意識之後。用能夠讓你和孩子都感覺舒服的話語準確表達孩子需要做的事,才能讓你們之間愉快合作。

大多數家長認爲,懲罰犯錯的孩子是極爲必要的。你真的認爲孩子只能通過受到懲罰而長記性、不再犯錯嗎?事實上,受到懲罰的孩子會產生如下想法:強烈的報復心理,下次還會這麼做但要避免被發現,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是壞孩子……無論哪一種想法,都對孩子日後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家長們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代替懲罰而能起到教育效果的方法。

你需要做的是與孩子一起坐下來,想辦法解決問題。傾聽孩子的感受與需要,中途先別評論他說的一切,鼓勵孩子把所有感受都表達出來。等孩子說完,你要先總結孩子的觀點,再發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然後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並寫下你們的想法。最後挑出你們一致同意的條款去計劃執行。

千萬別以爲你是家長,比孩子見得多、看得遠,就能爲孩子制定出明智的做法,你所謂的明智可能在孩子看來很可笑和不值一提,所以,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吧,導致他犯錯的原因遠不是外人評價的生性頑劣這一點,而有可能是很多的外部因素。

你把孩子帶到世上,就要爲他的健康成長和愉快生活負責。是做一個讓他感到舒服、可信賴的家長,還是做個粗暴嚴苛、讓他老想躲着的家長,你自己說了算。如果想做前者,可以好好參考本書中講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