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大綱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1

課了情未了,我的思緒還在“月亮、珍珍、媽媽”間徘徊。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仔細研讀了課文之後,我將教學重點定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我努力創設情境,想帶領着學生走近文本,感受媽媽愛珍珍,珍珍愛媽媽,月亮關心小朋友的美好行爲。並有感情地讀好月亮的兩個心願以及母女倆的對話。但課上下來,效果不盡如人意。圍繞教學的有效性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在識字環節中,引導學生說出識字方法,在幾個學生講了之後,我並沒有適時地進行識字方法的小結。可以在學生講完之後這樣補充,是啊,像這樣一些合體字,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我們大都可以採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這樣更容易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學習能力,便於學生在課外的閱讀時進行識字方法的遷移。

2。在母女倆的感情朗讀中,我努力引領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來進行感悟朗讀。比如:早點兒、還是、可是,不僅僅是這些詞,還有句末的標點符號,兩個感嘆號。指導後,我叫起一組同桌進行分角色朗讀。一個小男生其實讀得很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讀到後面,聲音有點高了,聽得出來,孩子讀到“玩玩吧”是很高興的,在這裏,我的引導語沒有及時關注到孩子的讀書情緒上來,而是引向了讀書的聲音:媽媽生病了,說話的聲音還能這麼重嗎?這樣一點撥之後,學生的聲音明顯輕了很多,我想他也正很努力地想要進入生病的媽媽的角色,可是也正因爲如此,引發了很多小朋友的笑場,之前創設的情境一下子消失了。課後,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同時,能突顯出教學的有效性。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機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能充分考慮到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以便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朗讀點撥,能準確到位的觸摸到文本的感情色彩。

3。在內化了文本之後,拓展閱讀環節中我出示了一首小詩,語言文字雖十分優美,可是站在學生的高度,要真正讀懂文字背後深厚的情感,很難。語言不夠富有童趣,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只能望而卻步,因而無法達到昇華感情的目的。

失敗的地方還有很多,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建議,幫助我更快地成長,謝謝。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2

《月亮的心願》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引出了要關心體貼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情的課文。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這個教學片段非常的簡單,沒有什麼設計特別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優點是給予了孩子們充分讀的時間,充分去感受讀的快樂。然後從同學的評價中去感悟課文蘊含的情感。在新課程下小組學習成了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有了合作的精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讀,一個學習小組內肯定有朗讀比較優秀的學生,這就可以互相影響。還有讓學生自讀自悟這一環節,我覺得也很好。使學生養成了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完課後,我將近用了20分鐘的時間來講講班級中的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舉例說了爸爸媽媽是如何的關心我們的成長的,我們要體貼關心父母長輩。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動得哭了。下課後我又找了幾位小朋友談心。孩子們都認識到了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覺得效果來了,課堂延伸到課外,這樣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3

下午請教阿溫如何上《月亮的心願》。當她毫不保留地告訴我她的思路時,我感動於她的大方無私,更佩服她老道的富於經驗的教法和學法。其實我也已經上了一節課,但我卻沒想過像她這樣上:

一、從題目“心願”入手。首先讓學生談談對心願的理解,然後說說自己的心願,最後轉到文中:月亮也有心願,它的心願是什麼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雖然我沒用這個方法,但我可以想象得到,學生多活躍,課堂多快樂!這樣的導入簡單樸實,學生高興,老師輕鬆,成功的課堂應該就從這一刻開始了!所謂“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呀!今後,我真得用心設計設計導入!

二、觀察月亮的表情。這一點我從備課到授課都沒有留意過!這也與我平時極少用圖文結合方法教學有關,確實真的沒有將這有效的教學方法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做到合理使用。其實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月亮前後兩次的表情還是很豐富的:當看到第一個女孩精心準備好明天郊遊的水果和點心,然後甜甜地睡覺時,月亮露出了開心的笑臉,因爲它決定去跟太陽公公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好讓孩子們玩個盡興!然而,當看到第二個女孩珍珍如此孝順,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嚮往已久的郊遊時,月亮被感動了,它想明天如果是晴朗天,珍珍就不能參加郊遊了!月亮高興不起來了,它急了,它覺得不能再等了,必須馬上找到太陽公公,告訴它明天必須下雨!瞧,多傳情傳神的神態呀,我竟然錯過了,掩蓋住了!如果抓住了這一細節觀察,那麼學生更容易理解月亮前後兩次不同的心理變化了。唉,對於圖文結合的文章,我還缺乏經驗的!

三、誇誇珍珍。如此懂事、孝敬的小女孩,我居然不讓學生誇一誇,就是懂得乏味地說:你們應該向珍珍學習。真夠單調的!真夠死板的!沒趣!誇一誇,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體會到珍珍的懂事孝敬,從而激勵自己和同學向她學習,又可以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鍛鍊學生的膽量,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爲?

大家的.目的都一樣,可不同的形式收到效果卻大不相同。是呀,精心地備課,設想好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細節,才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4

《月亮的心願》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家庭親情爲主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關心父母,心中有他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富有幻想,發人深思。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讓學生認識字、詞熟讀課文之後,我決定,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激疑:月亮爲什麼會改變心願?我想抓住學生思維的熱點和疑點,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與月亮對話,與太陽公公對話,與雷公公對話。並讓學生在對話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不斷的感悟和品味,把書本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教學中,重點採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

一、活用文本,與實際生活相聯繫

我注重調動學生直接生活的經驗,通過創設情境對話,讓學生通過看圖,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從而來暢談自己在郊遊前的激動心情。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再從生活走入文本,實現文本和生活的有機結合。創設情境:月亮姐姐怎樣去跟太陽公公商量的,讓學生體會“商量”應該是怎樣的一種語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到自己的口語交際中,同時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願。語文新課標指出,讓課文的學習和生活的體驗相結合。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他們期待與花兒對話

與鳥兒齊鳴,與魚兒同遊,與風兒共舞。針對他們的共性,在本片段的學習中抓住學生思維的熱點,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走進文本,感知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

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我就讓學生閉上眼睛,進行舉手表決。和第一位同學一樣的請舉手。刷!我看到大部分學生的手都舉起來了。不舉手的同學請站起來。然後讓學生睜開眼睛。此時我告訴學生我加入到站起來的同學當中。告訴同學們我發現了我們班中的十個小月亮。此時我看到舉手的同學都瞪大了眼睛,我感覺到了他們的疑慮,其實,這是他們真實的反映。從這裏我看到了,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通過學生走進文本進行換位思考,角色的扮演,和朗讀的感悟讓學生的心靈得碰撞,情感得到昇華。

三、讀中感悟

我讓學生通過朗讀,在朗讀中感悟。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和小組討論之後,學生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說出了自己的情感。從這讓我更感覺到朗讀的重要性。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通過朗讀學生感受到了月亮的心願。這裏我遺忘了一個地方,就是什麼是“豔陽天”我沒有給孩子們進行解釋。這是我的一個失誤。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5

在備《月亮的心願》一課時,就想着如何把握課的整個結構與課時內容的安排。幾經考慮之後把目標切分爲:第一課時讀準生字字音,會寫其中的三個字;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知道月亮的2個心願;理解月亮的第一個心願,感受春遊的快樂。第二課時鞏固生字讀音,並會用方法識記;理解月亮的第二個心願,體會女孩的孝心和母親的關心;感受月亮美好的心願,人人都能快樂。有了目標的定位那麼上課的內容切割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通過今天備課上課,總的感覺就是老師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非常重要,教師只有自己充分的解讀了教材,才能帶領學生在教材中走個來回,首先要帶領學生走近教材,第一步先要會讀課文,準確地讀準每個字音,第二步讀課文做到不添字、漏字,不讀破句;其次帶領學生閱讀感悟和學生一起走進教材,去體會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文中重點、難點句子的把握分析,字正腔圓、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要跳出教材,去感受教材編者言外之意,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做纔是更合情合理的。在學生理解感悟教材的基礎上,與生活緊密結合,真正學爲所用,而不是爲了讀書而讀書。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6

本文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藉助小女孩珍珍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準備的美好品質。本文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寓教育於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是低年級閱讀的要求。因此,教學時,我盡力爲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悟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情境中自讀感受語言,有助於增強語感、發展語言,並且能夠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對於理解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覺得本課學生讀得還不夠,讀得還不好。但爲了完成教學任務,我放棄了指導。接下來我還要對本課朗讀進行引導。

有層次、有目的地讓學生觀察字、寫字,有利於提高學生寫好字的能力。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這一週以來,我都嚴格要求他們的書寫,作業情況來看有進步。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7

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本人進行反思,有以下方面需要改進。

1、發現課堂容量過大、過滿。學生學得不夠深刻,“蜻蜓點水”式的流於表面。特別是學生對生字的識記時間過緊,方式過於單一。可以做如下調整:

(1)聚焦“難”字,以讀帶易。難記的字可以讓學生討論,說說識記方法。

(2)學生對生字的記憶要經過不斷的復現,可以加強“隨文識字”。如“照顧”一詞可以通過“讀——理解——感悟”來加強記憶。

(3)對學習內容進行取捨。重點學習“月亮要下雨的心願”,識記這一部分的生字。對月亮爲什麼希望下雨這一內容進行重點研讀。

2、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能夠全情投入。

一年級的閱讀課在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們通常以識字爲主。然而在《月亮的心願》的第一課時中,我穿插了對文本的感悟。學生對這一教學內容的呈現理解不夠,我在教學時引導的也不夠,所以學生學得不夠投入,理解不夠就更談不上感悟了。在教學中可以做如下處理:

(1)從“月亮的心願”入手,讀出問題,又帶着問題回到文本,不然會拋出問題,又沒有下文。

(2)“照顧”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珍珍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珍珍爲了照顧媽媽而放棄春遊的行爲是對他*的愛與關心,體會其的難能可貴。

3、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學常規應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這樣更有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在讀書時,不能養成拖音的壞習慣。這一切都應在平時落實養成,良好習慣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8

《月亮的心願》是新課程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有趣的課文,課文講述了月亮看到一個小女孩準備第二天去郊遊,於是想讓明天是好天氣。後來又看到另一個小女孩因爲要照顧生病的媽媽,而寧可不去郊遊,她決定還是讓明天下雨。第三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遊的路上。我覺得,課文有很多懸疑吸引着我的注意,同時也吸引着學生的興趣。但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們一年級的老師卻採取了各自不同的上法。我是這樣設計環節的: 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體會月亮的兩個不同的心願:一個是明天晴天,一個是明天下雨,產生這樣的矛盾現象,讓學生帶着新奇,帶着疑問,去學習整篇課文。課文沒有明講第二天是晴天還是雨天,只是說“兩天後的一個豔陽天,孩子們一個也不少地走在郊遊的路上”。在學到最後一小節時,我問學生,月亮的哪個心願實現了?雖然學生中發生很多爭執,但仔細閱讀課文的同學還是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我接下來的設計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我這樣問:同學們,其實月亮的心願也可以說只有一個,你能讀讀最後一小節,想想月亮的心願是什麼嗎?這個問題直到下課,也沒能從學生的嘴裏說出來,那就是月亮想讓每一個孩子都去郊遊。

同年級的另一位老師是這樣上的:她沒有像我似的提煉出月亮的兩個心願,而是在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讓學生說說月亮的心願是什麼?這樣學生在分析課文以前,已經能知道月亮的心願是“讓孩子們一年級語文下冊語語文,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

都去郊遊”了,學生的回答沒有遇到我教學時的那種困難。但這樣的設計在教學時則缺少些懸念,難以引發學生的興趣。 也有其他的老師沒有把教材挖得這麼深,教得倒也順暢,目標也能較好地達成。所以教完這篇課文後,引發我幾方面的疑問:

1、月亮的心願到底應定位在兩個矛盾的“晴天、下雨”上,還是“讓孩子們都去郊遊”。 2、如果月亮的心願是“讓孩子們都去郊遊”,那應該採用怎麼樣的教法讓學生保持學習時的強烈好奇心。

3、把月亮的心願定位在“晴天、雨天”上,是不是也可以?而揭示“讓孩子們都去郊遊”目標的達成,是否可老師適當點拔? 4、一年級的課文到底應該是較粗淺地分析,還是帶領孩子深入地體驗課文的意思?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以上的疑問,希望各位有見識的同仁能給我有用的建議,這也是我的“心願”。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9

《月亮的心願》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八課。本單元課文的教育思想以“我愛我家”爲主題,意在宏揚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優良品德。本篇課文是一篇優美動人的童話故事。我覺得,課文有很多懸疑吸引着我的注意,同時也吸引着學生的興趣。所以,本節課在教學方法過程的設計中,應在力求紮實語文基本功(識字、寫字、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感悟,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根據本課的設計以及本節課實際實施的情況與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比較滿意的是:

1、巧妙導入,事半功倍。

在課文的開頭,我板書“心願”,採用提問型的方式,先是問他們“心願”的意思,再讓他們具體說一說自己的心願有哪些?這種結合實際的問題會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去思考問題,我覺得這種教學的引導方式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是可以再運用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語語文,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

2、巧設情境,自主學習。

我貫穿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觀察之前,我告訴他們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學生忽然就覺得特別的驚奇,他們會忙着問我發現了什麼,我就順勢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他們就顯得很積極,很願意去尋找答案。

3、巧識生字,方法多樣。

我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並初步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詞,並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想一想該如何記住這些字,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式,學生能很快地想出了多種的方式去識記生字,這樣學生對字自然能印象深刻的多,我讓認的最快的學生來當小老師,去教全班的學生,這個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忽然提高了,進一步鞏固了生字詞,之後我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讓他們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想問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於文章便有了初步的認識。

但是,在本課的教學中,仍然存在不足與疑惑的地方:

《月亮的心願》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可內容卻很豐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爲一年級七、八歲的孩子,應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在課文分析角度方面應如何去把握。在識字、寫字的時間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我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探索、思索

一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的心願》教學反思10

《月亮的心願》這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先寫月亮爲了孩子們的郊遊,希望太陽公公讓明天的天氣好起來;接着寫月亮爲了讓珍珍照顧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下雨;兩天後,是一個豔陽天,所有的孩子都參加了郊遊。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既有童趣,又極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體貼長輩的教育於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進一步深化了本組關愛家中每一個人的主題。本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認字寫字外,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上。

我是抓住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的:

一、激趣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先板書課題,讓學生讀課題,引導學生大意地理解“心願”是什麼意思,然後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心願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願,最後問他們:“月亮有什麼心願呢?”讓學生帶着這個疑問進行對課文的學習。

二、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到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

在教學中,我以“心願”爲主線,首先提出“月亮有什麼心願呢?”,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爲學習課文作了

鋪墊。然後我範讀課文,讓學生齊讀課文,再讓他們思考“爲什麼月亮會有這樣的心願的?”這個問題。接着就提問,讓學生回答,我就理出重點詞語、難讀詞語,並指導學生讀詞語,理解詞語。在齊讀、指名朗讀,對於難理解的詞作重點講解,使學生加深印象。

二、教學中,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

以讀代講,設計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先教師範讀,然後,採用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讓他們把課文的句子讀通順、流利,還要指導他們讀出應該有的感情。我覺得閱讀教學就要以讀爲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採取不同方法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逐漸深入下去地讀書。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我們的學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