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科普童話,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話。讀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穫,給了我本人一個科學發展觀。所以,我認爲教學這一課,我們應該把科學發展觀的小理念還給孩子,讓他們懂得科學,懂得發展。

四年級下冊《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雲雀是什麼樣的一個鳥?我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找到了解釋:鳥,赤褐色,有黑色斑紋,嘴又尖又小,翅膀大,能高飛,叫聲嘹亮動聽。從這種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所列的事件不是一種隨意的假想,並沒有違反一些規則。如果雲雀自身不具備飛得高的特點,文中的“那飛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就缺少了“真實”(這是一種虛構的真實),而課文中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對話很美,仔細想一想,用我們大腦去聽聽,感覺有種嘹亮動聽的存在,這其實也是一種“真實”。我想從這一點上,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上不可以亂想,自己寫動物要把其特點表現出來。而認識這種意義上的“真實”,其實也是科學的引導。

課文通過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多場景對話,向師生講述着一種美好的心願——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一課有三個知識是要學生掌握的,一是綠洲是怎麼變成沙漠的,二是森林水庫,三是“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我們可以這麼認爲“雲雀媽媽”就是一個科學家,她把科學的知識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明白這兩個最基本的東西,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的東西,明白這一些,其實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教學,就明白人們許多做法的錯誤。

學習這一課,其實自然可以聯繫到這個單元所學過的那三篇文章,一篇是《特殊的葬禮》、二是《沙漠中的綠洲》、三是《古詩兩首》。想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一單元的主題。這篇課文是本單元的最後一篇,所以在教學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課是一種總結,所以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就確定的科學發展觀上。我們不要說孩子小,我們應該把這個概念給學生,我們應該講給他們聽,讓他們明白學習這一單元我們的目的在哪裏。“葬禮”的引領,讓同學們沉重過,“沙漠中的綠洲”讓同學們慨嘆過,《古詩兩首》讓孩子享受過古代孩子的那種樂趣,這篇文章給予我們的就是共同完成這個心願。

怎麼完成?擁有科學發展觀纔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科學發展,行動起來,那個葬禮纔不在有。完成是要有代價的,沙漠中的綠洲告訴我們這些代價,但花了代價是需要的,這既是對人類的懲罰,也是對人類的呼喚,爲了自己,爲了他人,爲了後代的生存,就應該去完成這個心願。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2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他*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因爲小云雀認爲“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爲——”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爲輔助。

二、聯繫生活經驗,加深理解本文

比如,當雲雀們飛到沙漠上空時,我先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和雲雀一起飛到沙漠上空。試問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說出了心中的沙漠。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當雲雀飛到大河上空的時候,我引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用自己話說說大河怎樣?心情怎樣?這樣學生不但走進了雲雀的心裏,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當雲雀飛到森林的時候,我讓學生說說家裏面空調的作用,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爲什麼稱森林是空調器”。這樣他們就能在情景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以此表達心中的願望。

三、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啓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3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科普童話,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話,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導入直切主題,抓住文章重點。

我首先板書“心願”問:心願指什麼?“學生回答:“就是心中的願望。”那麼你有沒有心願呢?讓學生聯繫自身實際明白心願是什麼?其次明白雲雀是什麼樣的一個鳥?我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找到了解釋:鳥,赤褐色,有黑色斑紋,嘴又尖又小,翅膀大,能高飛,叫聲嘹亮動聽。從這種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所列的事件不是一種隨意的假想,並沒有違反一些規則。如果雲雀自身不具備飛得高的特點,文中的“那飛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就缺少了“真實”(這是一種虛構的真實),而課文中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對話很美,仔細想一想,用我們大腦去聽聽,感覺有種嘹亮動聽的存在,這其實也是一種“真實”。

二、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爲——”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爲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並且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三、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啓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爲的痛恨之情。

四、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可以……也可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後,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聽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說:“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還有的同學說:“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感謝它,保護它,不應該破壞它,砍伐它。”透過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五、想象力的培養

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發散思維的點,如:想象茂密的森林是什麼樣子的?同學們想想小動物們在鳥語花香的大森林裏無憂無慮的生活着,想象那種幸福生活的場面,從而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性。再如:奔騰而洶涌的黃河水像脫繮的野馬咆哮着奔涌而來,他們會衝向哪裏?面對着災難中求生的人們,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等等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帶動了學生語言的表達,培養了想象力的發展。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爲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着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非常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爲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後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