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初一語文下冊《月跡》教學反思大綱

初一語文下冊《月跡》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下冊《月跡》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下冊《月跡》教學反思

《月跡》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它通過靈魂人物“奶奶”的有效指引,通過“盼月——尋月——議月”,讓“我們”從一開始的什麼都“不滿足”,到最後都“滿足”了,並進而理解了“月跡”中“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每一個人都要享受美。在本課教學中,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1.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將教學重點放在品讀、賞析文章,理解文中“我們”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和理解文章表達的`主旨。我在教學時以學生領讀,其他同學分角色合作朗讀的方式,在音樂聲的伴奏下,學生彷彿走進了作者的中秋“尋”月之旅,首先在朗讀中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本文的教學重點段落是“尋月”,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怎麼尋——誰引導去尋——尋到了什麼”的脈絡進行,教學效果明顯。在學習文章的主要段落“尋月”過程的詞語的精彩使用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選擇“尋月”過程中的一個片段進行賞析。我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裏去,聽取他們的交流,並和他們一起從文章中找關鍵詞句。這個環節我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們在組內統一意見後,向全班同學發表見解,其他組又對這個組的答案進行補充和修正,實現了合作助學。

2.本課我着重解決的重難點有兩個:一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在尋月過程中我們的心理變化過程;二是要理解兩句寓意深遠的話:“月亮是個好”和“天空上的印章”。學生很快的就找到了諸如“失望”、“爭執”、“滿足”等這些心理變化的詞語,在同學間的相互補充中,答案漸趨完整。

如何理解“月亮是我們按在天空中的印章”這句話,學生在這裏沒有馬上反應過來,在確認沒有理解的情況下,我組織學生又一次朗讀這句話,試圖在朗讀中讓學生體悟含義。

我適時的向學生提問:你們自己有印章嗎?

生:有的。我有的時候會在廢紙上蓋上自己的章。

師:我們見過的書畫作品,在作品的末端也有一個章,這意味着什麼呢?

生:這幅書畫作品是這位印章作者作的。

師:是的。有了印章,也就意味着這件物品屬於你。讓我們在一次朗讀這句話,再次談談你們對這句話的理解。(生讀)

生:我們擁有整個天空,我們是天空的主人……

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本課的教學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各環節教學時間的安排,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但還是在賞析環節中略顯倉促了些。同時,事先安排好的拓展練習也沒有來得及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完全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是學,用是用,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這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會逐步努力去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