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大綱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一年一期的古詩《靜夜思》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差不多都會背,可是通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不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1

《靜夜思》這首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作者的心絃;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資料的形象反映,可幫忙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述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完美的意境。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後意讀的同學站起來戰時自己的風采,讓學生都很羨慕他,從而帶動其他同學也願意站起來讀,還透過小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己練習讀,發現自己讀得不正確的能夠請同桌幫忙。然後透過與“字娃娃”交朋友的遊戲來調動認字的用心性。、將生字與音節打亂,“找朋友”、“認朋友”等遊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十分喜歡。學生願意在玩中學,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拼讀練習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讀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字音的糾正,如:“牀”“光”“望”“鄉”都是後鼻音,學生讀起來不容易讀標準,我採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不準的就看老師的口型讀,直到學生讀準爲止。

會讀不是最終的目的,關鍵是否能牢固掌握,我還透過複習鞏固加深寫生對字型的認識。首先,在教學中,能夠用組詞的方式幫忙學生了解字義,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如,光―光明、月光、燈光;舉―舉手、舉重;用“詞語轉盤”的形式寓教於樂,讓學生在遊戲中複習本課的生字。。還讓認識字的同學說出自己是怎樣認識的,請認識的學生當小老師,,教那些不認識字的同學。於是我採用包乾到人的方法,讓認字有困難的同學自己去給自己選取小老師。大家互相幫忙、一齊學習、一齊讀字、一齊讀書。這種方法一經實施,同學們都十分喜歡。小老師認真負責得教,同學們也喜歡學,到了第二節語文課,大夥兒基本上都能熟練地讀出這些字了。最重要的`是它讓學生學會了如何與人團結合作,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學習這一教學理念。在新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個性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問問你當時在思念故鄉的什麼人?你想對他說什麼呢?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用心動腦思考。想象潛力,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潛力,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交際潛力和創新潛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昇華。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2

《靜夜思》這首古詩對於學生來說十分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能夠倒背如流。如何讓孩子在誦讀中去體會李白望月思鄉的感情就成了本課人文主義目標的集中體現,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李白隻身在外,望月思鄉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語言去鋪墊。如月亮常被人用來寄託思鄉之情;八月十五團圓夜,全家一齊團圓賞月。在這些基礎上,我再讓孩子去體會如果一個人身在異地,不能和家人團聚,吃不到父母親手做的菜,聽不到父母的聲音講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境。而此時的李白就身處於這樣的情境下,你覺得他的情緒會是怎樣的?伴隨着音樂,再加上我繪聲繪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時的表情都是複雜的。此時,彷彿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悲傷情感中,想讓每個孩子都走進文本,貼近作者的感情。

課後,我一向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就應在意外發生之前就就應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