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課文《我多想去看看》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從題目導入開始精心策劃:小朋友,我們每週一都要進行的一件事是什麼?學生回答:升國旗。我順勢引導學校裏升國旗都很隆重,而北京_升國旗場面就更壯觀了,想不想去看看。學生都說想去,我就板書:我想去看看。指名學生練習朗讀,學生通過讀,感受到重點是想,也讀得不錯。於是我把課前找的一些升旗的圖片讓學生欣賞,此時我引導有一位山裏的孩子真想馬上就去看看,所以他寫下了一首兒歌,我把課題補充完整,請小朋友讀一讀:我多想去看看。學生強調讀多想,誰知課堂裏盡然爆發出陣陣大笑,他們覺得很滑稽,很好玩,還沒有體會到那份想去的心。此時我急了,把學生批評了一通,自顧自的上了下去,可想而知,本節課效果不好。我課後想了很多,覺得朗讀指導不能急於一時,應該在平時時時處處滲透,而不能把學生當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今天我要倒什麼他就必須接受什麼?也在網上學習了一番,找到了一些朗讀教學的指導方法,於自己學習。以下是本節課我的反思:

第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閱讀興趣在讀中體驗角色,昇華情感。從心理學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被別人肯定和表揚,兒童尤其喜歡鼓勵和讚美。課堂上,一句親切的“你真棒!”再加上眼神中發自內心的鼓勵,滋潤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小笑臉”的物質獎勵使學生感受到器重、關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培養學生對朗讀的領悟能力。

第二、以讀爲主,以積累爲重,閱讀教學要以讀爲主,特別是低年級的閱讀,強調的是朗讀和積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目標。因此,小學低段閱讀教學應以“讀”爲主線,使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中萌發讀的慾望,激發讀的興趣,迸發讀的熱情。

第三、教師示範,學生榜樣。在平時注重以教師自身的示範和學生榜樣作用來引導學生感悟,體會。

第四、抓住重點詞句,恰當進行朗讀訓練。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講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隻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春雨是綠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春雨的是紅色的,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裏,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多麼恬美的意境,多麼令人遐想聯翩呀!學完這篇課文,孩子們沉浸在那對春天的想象中,從他們的小嘴裏迸發出許多優美的詞句。

一位名叫王嬴的小姑娘站起來說:“李老師,我想唱《嘀裏嘀裏》給大家聽。”“是嗎?”我很驚奇,讓她唱還是不唱?下面的同學看着我,幾個孩子已毫無顧及地哼唱起來。看者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緒空前高漲。而後孩子們一起唱,配上動作,邊歌邊舞。“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裏。這裏有紅花呀,這裏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天真稚氣的歌聲在教室裏迴盪,講臺上站滿了一羣手舞足蹈、興致昂然的孩子,當然還包括我這個老師,多麼歡快的時光呀!

課堂中的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當然不在我的教學設計之中。是孩子們的興之所至感染激發了我,讓我感悟到,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與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情納入即興創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標設定的要求。我想,這樣的課堂會使我們的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經過一個星期的教學後,孩子們開始學習聲母了。聲母b、p、m、f的教學重點是學會四個聲母,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初步認識音節,學習兩拼法,能準確拼讀由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在上課前,我瞭解到孩子們的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小朋友早就會讀這四個聲母了,有的小朋友則完全沒有接觸到過拼音,再加上孩子們剛上學不久,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堂上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這就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說,“興趣是的老師”,課堂上教師應該怎樣調動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組織好他們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好新的知識呢?在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

一、遊戲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先用遊戲法導入新課,採用點兵點將的方法讓學生認讀六個單韻母,接着再複習和這些單韻母有關的兒歌。這樣,學生在兒歌聲中鞏固了所學的單韻母。接着相機出示情境圖引出四個聲母,引導學生讀好兒歌:“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摸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

二、兒歌辨清聲母

由於部分學生參加了拼音早教班,因此在讀聲母時將“b”讀成了“d”,對於學生犯的這種錯誤,我採用了冷處理的方法,先置之不理。等到四個聲母都學完了,我再採用形式多樣的遊戲法,幫助學生鞏固四個聲母的形。簡單短小的兒歌能幫助小朋友很快地記住這些聲母,我讓孩子們自己根據四個聲母的樣子,自己來編一句有趣的兒歌。孩子們興趣高漲,他們編了很多有意思的兒歌,如“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像個6字bbb,9字反寫ppp”等。再配合一節簡單的手操,讓孩子們舉起小手,擺一擺聲母的樣子。兒歌配合着手操,把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然後再指名讀,讓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孩子們都好表現,學得更認真了。另外我還採用開火車、小組比賽讀等形式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這樣一來,除了個別學生難以糾正,其他的學生基本上都掌握得不錯。

存在的不足與改進:

1、在教聲母時,因爲有部分孩子在幼小銜接班已經學過聲母,於是沒有耐心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課堂上不夠遵守紀律。因此,安靜傾聽的習慣還要進一步強調。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反覆抓。

2、音節的拼讀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如會讀成b—a——pa,還有部分同學在拼讀時把聲母丟掉了,今後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一些拼音基礎差的同學的發音。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一個接一個》是一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她用兒童最自然的狀態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用最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簡單的內心世界。詩歌共4節,前三節格式相似,每節共3句話:第一句講孩子被成人世界驚擾後的不開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轉念之後的喜悅。每一節的第一句連接着上一節的結尾,內容環環相扣,與題目“一個接一個”相契合。最後一節詩中孩子天真的發問,使詩歌更富有童趣,引發小讀者們的情感共鳴。

本首兒童詩內容貼近學生的世界,通過與生活的對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

這首兒童詩需要兩節課來完成講授,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第一課時講授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地讀文、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能是有老師們在後面聽課,部分學生放不開,稍有些緊張。但是課堂整體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作爲講課的教師——我,可以說是內心澎湃,不自覺地跟打了雞血似的,整節課下來還算順利,但還是與我上課之前所設想的課堂有些出入,尤其是課後,聽了其它語文老師對我這節課的評價,我才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第一點:作爲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課堂上,我穿的大衣沒有扣扣子,這很影響教師乾脆利落的形象。

第二點:雖然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作爲一節公開課,就應該整體把握。這節課,我在識字上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最後課文的讀不夠,對課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牽着學生走,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答案。

第三點:這節課,我重點講了兩個生字:各、這。對於已經上過一學期的孩子來說,教師完全可以重點講解一個生字,另外一個生字交給學生自己來學習。對於學生生字的書寫,我沒有及時地評價、反饋,只是交由同桌來互相檢查評價。

第四點:整節課,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不夠,形式單一,教師也無法真正瞭解學生的課文朗讀情況。我對課文的朗讀把握不到位,作爲語文教師的我真的是急需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第五點:整節課時間的分配不合理。在識字上用時過多,生字書寫上抓了兩個字重點來講,學生的讀很少,這就跟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讀書聲、學生應該站在課堂中央相違背的。最後在課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結束了,學生只能跟着我走,最終,又變成了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機械式的課堂。

雖然這節課已經講過很長時間了,但老師們對我這節課的評價,我還是記憶猶新。我們都習慣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發現不了問題所在,但是當別人說出來之後,便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文本三者對話的陣地,作爲陣地整體方向的掌舵者,我們需要不斷地用知識來提高自己,並深入學生真正地瞭解學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真正地上好每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