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看雲識天氣》優秀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看雲識天氣》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看雲識天氣》優秀教學設計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4、反覆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教學重點]

1、閱讀課文,理清文中雲和天氣的關係 2、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麼了解一天當中的天氣情況?(看天氣預報)看天氣預報的確是一種簡便易行識別天氣的方法。但如果我們在外地旅遊,身邊沒有天氣預報該怎麼辦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看雲識天氣》。

這裏的“看”是什麼意思?(觀察) “識”呢?(識別)連起來就是說通過觀察雲來識別天氣。

  二、複習說明文知識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說明文)那這是一篇什麼說明文啊?(事理說明文)那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們來複習一下說明文的一些知識。

1、 說明文:客觀地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2、 說明文的分類:

①從對象上: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②從語言上:生動性說明文、平實性說明文

3、 說明文的三大要素:

①說明對象:介紹事物、闡明事理

②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③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用、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作描摹等

  三、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標註各自然段的序號,劃出疑難字詞,並結合註釋和字詞典疏解。

(1)注音:

燚(yì) 峯巒(luán) 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 瀰漫(mí) 月暈(yùn) 崩塌(bēng tā)

(2)釋義:

峯巒:山峯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捲雲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瀰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佈滿。

徵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聽課文朗讀錄音,並思考:

①那句話能概括雲和天氣的關係?

(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②本文介紹了幾種雲?幾種雲上的光彩?

(晴天雲包括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陰天雲包括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 四種:暈、華、虹、霞。)

③本文采用的是什麼結構?(總分總)(板書)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爲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作業:生字詞抄三遍

  第 二 課 時

1、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2、複習上節課的知識。

3.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l)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4.分組討論製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雲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雲彩簡表

名稱 形態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徵兆

捲雲 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最高 最薄 象徵晴朗

卷積雲 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雲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雲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羣,成羣的扁球狀排列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

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徵兆

卷層雲 捲雲聚集着,彷彿蒙上白色的綢幕,捲雲慢慢向前推進 高 晴轉陰

高層雲 卷層雲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雲 高層雲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雲塊佈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雲 積雲迅速形成高大的雲山,烏雲密佈 更低 雷雨冰雹

雲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佈情況 色彩 天氣徵兆

暈 產生在卷層雲上,分佈在日月周圍 裏紅外紫 日暈三更

月暈午時風

華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雲的邊緣 裏紫外紅 華環小到大晴

華環大到小陰雨

虹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雲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雲層 雲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5.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6.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牀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6)隔着雲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第 三 課 時

1、讀第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問題:在這一段中,除了說明暈、華、虹、霞出現的位置之外,還用了另外一種生動的語言說明了這四種光彩和天氣的關係。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語言?請舉例說明。

——採用諺語。

恰當使用諺語也是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一個方面。作用:生動形象,把道理說得更通俗易懂,增加了說服力。

2、用屏幕展示:你還知道哪些與天氣有關的諺語?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同學們充分發言後,再用屏幕展示一些諺語當作日常積累所用。如下所示:

⑴、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 ⑵、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⑶、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 ⑷、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⑸、山戴帽,大雨到。 ⑹、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⑺、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⑻、逆風行雲,天要變。

總結

本文使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楚,開頭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接着再詳細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這一部分採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依次寫了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這些象徵天氣晴朗的雲的位置、形態特點以及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依次說明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陰雨風雪預兆的形態特點以及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然後就雲上的光彩現象——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係作了簡要的說明。文章結尾,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目的及侷限性。強調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文章不僅通過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動態靜態相結合的描摹來體現生動具體形象,還藉助於詞語的錘鍊,表示時間、範圍的副詞來體現準確性,寓準確於生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應該借鑑的。

完成課後練習題

答案:

一、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二、1、像駱駝,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有的像臥龍盤踞於高處,有的像小鹿到河邊飲水,有的像駱駝在沙漠中緩慢行走……)

2、像眼睛,像流星,像綵綢,像長虹……

(像眼睛,像星星,一眨一眨的,又想點着的燈籠,像跳躍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