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沙田山居》、《庖丁解牛》教案(蘇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沙田山居》、《庖丁解牛》教案(蘇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沙田山居》、《庖丁解牛》教案(蘇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仔細揣摩、分析文章優美語言,體味文章中蘊涵的鄉愁。
過程與方法
1. 理解、品味作者的語言魅力。
2. 挖掘作品深層次的內涵,引導學生體會與感悟文學作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傳神的文字、含蓄的情感,充分理解作者筆下奇妙的美景與隱藏在字裏行間的鄉愁。
教學重點
揣摩、分析文章中優美含蓄的語言,理解當中隱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含蓄的情感、傳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的鄉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由作者余光中導入。
關鍵詞:當代作家、學者;臺灣現代派“十大詩人”;四度空間。
[感知]
播放音樂,讓學生按要求完成閱讀。
閱讀要求:
u 選擇一個你認爲最精彩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u 朗讀完成後,說說作者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寫這個段落;
u 再談談你對這個段落有什麼樣的感受,它給你心裏的觸動是怎樣的。
[探究]
一、沙田山居的位置在哪裏?(海圍着山,山圍着我)
二、文章分別寫了山和海哪些特點?
三、既然沙田山居的日子如此愜意,爲何作者心中還會感覺到不安?
四、爲什麼“最令人心動而神往的”,是“人爲的騷音”,而不是撼天震地的“海潮與風聲”?
五、其實,文章從一開始就已經泄露了作者心中的祕密那麼,文中有哪些文字隱約透露着作者的感情痕跡?
1.18個月,也就是說,重九的陶菊已經兩開,中秋的蘇月已經圓過兩次了。
重九的陶菊: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親人)
陶淵明《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是好友相聚的日子)
中秋的蘇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小結:重九的陶菊、中秋的蘇月——思念親人,盼望相聚。
2.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遠遠近近,零零落落的燈全睡去,只留下一陣陣的潮聲起伏,永恆的鼾息,撼人的節奏撼我的心血來潮。有時十幾盞漁火赫然,浮現在闃黑的海面,排成一彎弧形,把漁網愈收愈小,圍成一叢燦燦的金蓮。
心血來潮
漁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小結:境界氛圍上適合淡淡的思念。(是懷人呢?還是思鄉?是怎樣的愁?)
3.海潮與風聲,即使撼天震地,夜不過爲無邊的靜加註荒情與野趣罷了。最令人心動而神往的,卻是人爲的騷音。
“騷音”爲何而最令人心動而神往?因爲它是作者心中期待的聲音,是來自故鄉的聲音,這暗示着作者並不能做仙人而忘俗,割不斷的仍是故鄉情。“鄉愁”二字已經若隱若現了。
4.《北望》終於把“鄉愁”二字托出水面:
五千載與八萬萬,全在裏面
而歷史,炊黃粱也無非一夢
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
……
[小結]
u 詩化散文:精彩的比喻和獨到的用詞。
u 用細膩的文字表達含蓄的感情。
u 以樂景襯哀情。
[作業]
蒐集有關“思鄉”主題的文學作品,併爲你搜集到的作品寫100字左右的推薦詞,並把它推薦給同學們。
推薦詞格式:
[關鍵詞]
[推薦的原因]
一、教學目標
(一)從課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反覆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像庖丁一樣,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做到“遊刃有餘”。
(一)體會本文層次清晰、結構完整的特點,學習本文細緻生動的描寫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三)掌握“遊刃有餘”、“目無全牛”、“躊躇滿志”、“肯綮”等詞語的意思。瞭解“乎”、“然”、“爲”、“於”等虛詞的用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文章結構思路是怎樣的?
分析:全文四個自然段可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寫庖丁解牛的場面。作者從繪形和摹聲兩個方面運用大膽的誇張(人觸、倚、履、牛體、牛的骨頭就分離)和生動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術寫得超凡入聖。這一節句式整齊,把解牛場面作了詩意化處理,寫成了一支勞動交響曲,一支勞動讚歌。
第二部分(2~4段):記敘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對話。可分爲三層。第一層(2段):從文惠君的稱讚引出庖丁的話。此段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第二層(3段):記敘了庖丁的經驗之談。第三層(4段):文惠君“得養生焉”,點出本文主題,即莊子的一切順乎自然的思想。
(二)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對我們的啓示是什麼?
課文節選自《養生主》,主旨在於闡明保護、蓄養生命之主——精神,提示養生的方法莫過於順應自然。節選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比喻社會的複雜如牛的筋骨盤結,處理世事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並持“怵然爲戒”的審慎、關注的態度,還應該以藏斂(“善刀而藏之”)爲自處之道,這樣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以達到人之養生的目的。今天我們學習此文,應該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觀冒進,而應該通過反覆實踐,逐步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然後遵循客觀規律處理錯綜複雜的社會事務,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三)《庖丁解牛》,是一篇虛擬的寓言故事。在表達手法和描述技巧上,有哪些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研究和學習的地方?
分析:本文的學習難點,就在於對其組織結構安排、表達技巧和語言運用的靈活、生動方面的理解。
就全文的表現手法和語言技巧來看,可以說,這是一篇精美的議論小品。
文章論理深刻透徹,層層相扣,邏輯嚴密。寫庖丁解牛的經驗,先說“所好者道也”,提綱挈領;然後具體分述解牛經過的三個階段:開始“所見無非牛者”,三年後“目無全牛”,最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寫出只有在長期實踐的活動中,注意摸索,積累經驗,才能掌握事物的內部規律。最後,再拓開一層,以“怵然爲戒”說明要想獲得自然之道以達到養生的目的,還必須注意在關鍵地方小心謹慎,專心致志。這樣層層深入,把道理說得透徹、完善。
文章結構完整、緊湊,前後照應。文章首先以一系列動詞正面描寫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藝,然後以文惠君之語從側面烘托庖丁解牛的技藝確實非凡,同時又引出下文的對答;第3段通過對答,層層深入地闡明瞭庖丁解牛的經驗,從而得出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爲,善藏斂的養生之道;最後,又以文惠君之語呼應開首,說明不但解決了“技蓋至此乎”的疑問,而且從中得到了很大收益,這就是領悟養生之道。
文章語言精練而富有表現力。寫解牛動作以“觸、倚、履、踦”四個字描寫,活靈活現地再現了庖丁解牛的嫺熟技術,並且用誇張手法,比擬庖丁進刀《桑林》之舞,中《經首》之會,有聲有色;寫解牛結束後“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寥寥數語,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躍然紙上。另外,出自本文的成語如“目無全牛”、“遊刃有餘”、“躊躇滿志”流傳至今,仍有活力。
(四)作者寫解牛場面,爲什麼避而不談實況——牛的掙扎之狀、血流之景、慘叫之聲,而極寫庖丁解牛動作的“合於《桑林》之舞”,奏刀發出的聲音合於“《經首》之會”?
分析:作者寫解牛時不聞牛慘叫,只能聽到悅耳的刀聲,暗示了牛在毫無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說明庖丁的技藝確實出神入化。作者通過對庖丁優美和諧的動作及悅耳的刀聲的描寫,使讀者產生急切瞭解其絕技如何取得的念頭。同時,從結構上看,寫這個場面既形象再現了庖丁技藝高超,又爲下文申述其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鋪墊。
(五)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麼?
分析:庖丁技藝高超的原因,從庖丁的話中可以得知。其一,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規律——作爲實踐的目標。其二,不懈實踐,在反覆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正因爲如此,他由不懂規律(“自解全牛”)過渡到認識規律(“目無全牛”),又飛躍到熟練運用規律(遊刃有餘)。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
(六)文惠君聽庖丁介紹後,說自己懂得了“養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生”之道有什麼聯繫?這個寓言對我們有什麼啓示?
分析:雖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說的“道”(實質上也是莊周所講的“道”)所指不一樣,但在後者看來,社會如牛體,儘管矛盾複雜,鬥爭激烈,但總有間隙可尋,只要像庖丁那樣,“以無厚入有間”,順應環境,隨俗沉浮,迴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養護精神。這種消極頹廢的處世之道,理所當然爲今人所拋棄,其實這不是庖丁經驗本身所固有的,而是道家用此來宣揚其人生哲學。今人則從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客觀內容得到有益的啓發。從兩者的不同也許能得到這樣的啓示:只有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客觀事物,才能掌握科學的規律。
教學過程設計
(一)指導自讀。
自讀作業。
1.正音正形。
踦y!
砉hu1
騞hu#
郤x@

窾ku3n
綮q@ng
硎x0ng
謋hu^


2.藉助課文註解和工具書逐句翻譯課文。
3.劃分本文層次,歸納大意。
(二)討論以下問題。
1.歸納“爲”、“乎”、“然”、“於”等虛詞的用法。
(1)爲
①庖丁爲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②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的意思;後一個,作爲的意思。)
③視爲止,行爲遲(兩個“爲”同義,因爲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兩個“爲”同義,因爲。)
(2)乎
①技蓋至此乎?(疑問語氣詞,呢。)
②進乎技矣(相當於“於”,可不譯。)
③依乎天理(同②)
④而況大軱乎!(表疑問語氣,呢。)
⑤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
(3)然
①奏刀騞然(象聲詞詞尾。)
②因其固然(副詞詞尾,表“……的樣子”。)
③雖然,每至於族……(代詞,這樣。)
④怵然爲戒(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
(3)於
①合於《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
②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介詞,從。)
③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介詞,對於。)
④雖然,每至於族(動詞後綴。)
2.討論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寫庖丁解牛的一個場面,突出庖丁的技術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庖丁技術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從故事引出養生之道。
3.討論文章細緻生動的描寫。
第1段,作者描寫了一個場面:庖丁解牛。但是,作者是以動作描寫爲主,一連用了5個動詞:總的動作描寫是“解”,然後分別描寫手“觸”、肩“倚”、足“履”、膝“踦”,這一系列的藝術化、舞蹈化了的動作描寫,已初見庖丁解牛技術的嫺熟。接着作者側重描摹他解牛時進刀而發出的聲音,又對這聲音用了兩個比喻。描摹聲音時,用了兩個擬聲詞:“砉”、“騞”;兩個比喻是“桑林之舞”、“經首之會”。生動地描寫出庖丁動作的節奏感,表現了一個至高境界。
4.討論庖丁對話的層次。
課文第3段記敘庖丁的“經驗之談”。庖丁的話可分六層。
第一層是“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句話是庖丁“經驗之談”的總綱,概括了下面談話的全部內容。
第二層是從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談的。當初解牛,所見皆全牛,與一般人所見的一樣;三年之後,未見全牛,說明他對牛的全身結構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頭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東西。這是至高境界。
第三層詳細說明對這種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達到這種嫺熟境界的原因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天然構造。
第四層庖丁從用刀的結果談解牛的嫺熟。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數千頭牛,其刃卻如“新發於硎”,從用刀的結果表現庖丁解牛技藝嫺熟。庖丁解釋用刀結果不同之原因: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則是“以無厚入有間”,於是才“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
第五層寫庖丁雖有高超的技藝,卻從不掉以輕心。每當“見其難爲”,則“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
第六層寫庖丁解牛成功之後那怡然自得的神情:“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
5.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
)課文譯文。
庖丁替文惠君宰牛,手所觸着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腳所踏着的地方,膝所頂着的地方,都唰唰唰地響着,進刀時也發出嘩嘩的聲音,沒有不合於音節的動作,既合於桑林舞曲的節奏,又適於經首樂章的韻律。
文惠君說:“啊!好極了!你的技術怎麼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道啊,已經超過技術領域了。我開始宰牛的時候,所見到的沒有不是整個牛的。三年之後,我就不曾再見到整個的牛了。到了現在,我是用心神來領會而不是用眼睛去觀看,感官知覺停止而意念還是要行進。我依照着(牛身上的)自然的結構,劈開筋肉的間隙,插入骨節的空隙,順着牛的自然結構去用刀,即便是經絡相連的地方都沒有一點妨礙,何況大骨頭呢?好的廚子一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割筋肉;一般的廚子一個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所解的有幾千頭牛了,可是刀口還是如同剛剛從磨石上磨出來一樣鋒利。牛的骨節是有間隙的,而刀刃卻是沒有厚度的,把沒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間隙的骨節,自然是遊刃恢恢而寬闊有餘了。所以,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是像剛磨出來一樣。即使這樣,可是每當遇到筋骨盤結的地方,我知道難下手,小心謹慎,眼神因此專注,行動因此緩慢,動刀的幅度很微小,(一下子)牛嘩啦啦解體了,如同泥土散落在地上。這時,我提刀站立,環顧四方,覺得心滿意足,把刀子揩乾淨,收藏起來。”
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廚夫一席話,懂得養生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