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送行》學案(蘇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送行》學案(蘇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送行》學案(蘇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優化設計學案
【字詞梳理】
一、字音字形
1.識記生難字
笨拙(zhuō)  尷尬(gān gà)  餞行(jiàn)  滑稽 (jī) 悽愴(chuàng) 嘈雜(cáo) 解聘(pìn) 邂逅 (xiè hòu) 吝惜(lìn)     
2.讀準多音字
扮好 hǎo 其他讀音: hào 組詞:愛好
將 jiāng  其他讀音: jiàng 組詞:將領
中間 jiān 其他讀音: jiàn 組詞:挑撥離間
折斷 zhé 其他讀音: zhē 組詞:折騰
其他讀音: shé 組詞:折本
數載 shù 其他讀音: shǔ 組詞:數落
其他讀音: shuò 組詞:數見不鮮
數載 zǎi 其他讀音: zài 組詞:載重
強作笑顏 qiǎng 其他讀音: qiáng 組詞:強大
其他讀音: jiàng 組詞:倔強
解脫jiě 其他讀音: jiè 組詞:解元
其他讀音: xiè 組詞:解不開這個謎
3.辨析形近字
徒勞tú 陡峭dǒu
餞行jiàn 實踐jiàn 錢財qián
哀哀求助āi 衷心 zhōng 衰落shuāi
側影cè 惻隱cè 測量cè
筆記簿bú 薄板báo
二、重要詞語
拘謹:指言語、行動過分謹慎。
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
信以爲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當做真的。
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笑。
餞行:設酒食送行。
悽愴:悲慘、悲傷。
溢於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辭上、神情上。
侷促不安:侷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熙攘: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邂逅:偶然遇見。
神采奕奕:精神飽滿的樣子。
不可思議:人的言行或事情的狀況到了很難使人理解或難以想象的地步。
發跡:指人變得有錢有勢。
一本正經:形容莊重、嚴肅、認真的樣子。有時含諷刺的意味。
【知識儲備】
鋪墊:鋪墊是爲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生創造條件而着重描述渲染、進行陪襯襯托的一種表現手法。例如:《背影》一文,文章開頭寫家境貧窮,“父親”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親”變賣典質,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貧寒。接着又寫到“父親”親自到車站送別,和車伕講價錢,上車給“我”佔座位,並幫我鋪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寫這些要表達的意思有二:一是要告訴讀者家裏這樣窮,可是“父親”還是讓“我”穿好,從後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證明這一點。同時也告訴讀者,“父親”作爲一家之主,生活壓力這麼大還是不顧一切來照顧“我”,可見“父親”對“我”是怎樣一種感情。實際上作者寫這些時,自己感情也已在醞釀蓄積, 帶動讀者醞釀蓄積感情,等到寫父親蹣跚過鐵道,爬上爬下去買橘子給“我”解渴時,“我”感激“父親”,理解父愛這種激動的心情就一發而不可收。作者感情進入高潮,作品內容也進入高潮。這就是鋪墊的效果。文學作品運用鋪墊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
【自主研習】
1、結合文章內容,請談談你對勒羅的認識。
提示: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結合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以及文章的中心來理解。本文刻畫勒羅的形象,主要是通過車站送行的動作神態的描寫。如:“我”並不知道勒羅是受僱送客,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動。勒羅真誠而慈愛,充滿感情,像那位美國小姐的父親;勒羅極有風度,穿着得體大方,像個銀行家;勒羅是有教養的,他見到“我”之後的舉止溫文而雅;勒羅是聰明的,他選擇這樣一個職業,他是敬業的,他出色而認真地完成每次送行;勒羅是有主見的,他並不認爲送行是純粹的演戲;勒羅也是精明的,他可以藉助這方面的的技巧來賺錢。此外,對勒羅的一些細節描寫也要注意。如:他還記得在七八年前借過別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錢”,說明他是個誠實的人;“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記事本又說道”,讓人感到他是一個認真的人。
2、如果你是那位美國小姐,你願意僱傭勒羅爲你送行嗎?美國小姐僱傭勒羅爲她送行,你有什麼啓示?
提示:第一問從表面上看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但結合對文章中心的理解以及第二問,我們最好回答願意。啓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回答,一是圍繞“人們渴望真情”這一中心,二是從兩種送行的比較中感悟。答案示例:我願意僱傭勒羅爲我送行。啓示一:人是怕孤獨的,不喜歡尷尬痛苦的,的是希望能與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識的人獲得感情的交流與溝通,能與人進行感情的交流與溝通,纔是幸福快樂的。 啓示二: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但送行時我們很痛苦尷尬,勒羅和美國小姐是沒有深厚的感情的,他們卻令人羨慕,這說明交流和溝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與人交流和溝通。
【同步測控】
(我夯基 我達標)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笨拙 尷尬 滑稽 悽愴 邂逅
嘈雜 jiàn行 解pīn 神采yì yì
1、解析:“嘈”不要誤讀爲“zāo”。
答案:zhuō gān gà jī chuàng xiè hòu cáo 餞 聘 奕奕
2、根據括號中的意思寫出合適的詞語。
(1)過了這麼些年,在尤斯頓車站的月臺上邂逅,他顯得那樣壯實,那樣(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真是不可思議! ( )
(2)席間,歡宴的氣氛裏摻雜着惜別的(悲慘,悲傷) ( )
(3)我們感謝他光臨做客,惋惜他即將離去,兩種情感都(感情流露在言辭上、神情上),這實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別了。 ( )
2、解析:解答此題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來推測,調動自己積累的詞語進行比較篩選。
答案:(1)神采奕奕 (2)悽愴 (3)溢於言表
3、“隨後我們和他們之間就出現了一道深淵”一句用了 的修辭方法,意在說明
3、解析:此題考查對修辭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應結合各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加以辨析。對作用的分析應注意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分析。
答案:比喻和誇張,意在說明兩人之間感情上存在着無形的障礙,難以逾越。
4、 下面是一場多餘的對話,連問話人也覺得多餘。請揣摩答話人的內心活動,寫出他的內心所想。
問:“你東西都拿了嗎?”答:“ 拿了,都拿了。”( ① )
問:“你將要在車上吃午飯?”答:“啊,是啊!”( ② )
問:“它在克魯不停嗎?”答:“不停。”( ③ )
4、解析:因爲全是多餘的話,所以答話只要能顯示出多餘即可。結合對本文語言特點的理解,表達要有幽默感,以求與文章語言風格一致。
答案示例:
① 如果不拿好東西我會上車?你把我當傻瓜了!
② 天啦,我不在車上吃還能在哪裏吃呢?
③ 我根本不到克魯。那是另一條線。
5、 品味下面的話,說說弦外之音。
(1)他問我這些年來躲到哪兒去了,同時把半克朗錢還給我,好像它是昨天剛借去的似的。
(2)“教教我吧!”我叫了起來。
5、解析:理解話語的弦外之音,應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性格特點來分析。
答案:(1)勒羅能清楚地記得七八年前向別人借的錢,一見到老朋友就還錢;半克朗錢微不足道,卻能說明他的誠實與信用。這樣一位品格純正的人,他所從事的活動會是欺騙嗎?
(2)說明了從對勒羅以送行爲業的懷疑到爭辯,進而信服的過程。“我”能對勒羅表示佩服的基礎是自己屢屢在車站送行時的尷尬。
6、古往今來,很多詩詞歌賦中都表達了依依惜別的深情。請你搜集整理至少兩首。(包括題目、作者、詩詞內容。)
解析:此題考查古詩詞的知識積累。回答時應把握住“依依惜別“的要求以及題後括號內的具體要求。
答案示例: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2、《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綜合 我發展)
一、閱讀下文,完成7——10題。
(1)可現在,在月臺上,我們又變得侷促不安了。我們的朋友的臉出現在車窗口,但那已像是一張陌生人的臉—— 一個巴望討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你東西都拿了嗎?”我們中有人打破了沉默。“拿了,都拿了。”“你將要在車上吃午飯。”我說,儘管這個“預言”已經重複過幾次。“啊,是啊!”他堅信不疑地應道,還補充說那趟車是直達利物浦的。這句相當奇怪的話使我們很吃驚,我們互相遞着眼色,有人問:“它在克魯不停嗎?”“不停。”那位朋友簡短地答道。他幾乎變得叫人討厭了。接着是長時間的沉默,我們之中有個人強作笑顏,對旅行者點點頭,打了個哈哈,對方同樣應一聲,報之以點頭和微笑。又一個人一陣咳嗽,打斷了又一次沉默,顯然,那是故意做作的,不過也能挨點時間。月臺上的嘈雜熙攘不見靜息,離開車還早,我們的,也是我們那位朋友的“解脫”還沒到來。
(2)我遊移的目光落在一個肥胖的中年人身上。他站在月臺上,正與車廂裏一位年輕的小姐熱切地說着什麼,和我們只隔開一個車窗。他那碩大的側影好像有點面熟。一望而知,那位小姐是美國人,他是英國人。要不,憑他那感人的表情,我會猜想他是她的父親。我真希望能聽到他在說些什麼,我斷定他正給予最好的忠告,他眼神裏深摯的慈愛實在動人。臨別贈言從他口中一瀉而出,使他那麼吸引人,以致在我站着的地方也能感覺到他的魅力。7、 以上兩段分別寫了兩種送別,請你簡單概括出來:
第一段寫
第二段寫
7、解析:對文段內容的概括只要抓住關鍵語句加以綜合即可。
參考答案:我們送行遠行的朋友 中年人(勒羅)送行陌生的小姐
8、兩種送別在場面上有很大的區別,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8、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找出相關語句,然後加以概括整合。
參考答案:前一種送別:侷促不安、說多餘的話、長時間沉默、強作歡顏。 後一種送別:熱切地說着、感人的表情、給予最好的忠告、深摯慈愛的眼神。
9、人們常說,“禮多人不怪”,課文卻寫出了“禮多人也怪”,結合課文說說,爲什麼爲朋友送行常常會成爲“一出滑稽戲”?
9、解析:解答此題可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來思考回答。
參考答案: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僅停留在形式上。與人告別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形式多樣,但是演變成了“不得不送”“不敢不送”,強作笑顏,因此沒有話找話說,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渾身不自在,這都是因爲過於拘泥理節而然。
10、對於勒羅在給美國小姐送行過程中的表現,你是怎樣評價的?這是不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
10、解析:這是開放性的問題,只要能結合文章內容,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要注意答題語言的條理、順暢。
參考答案:(1)勒羅的眼淚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首先,從課文中描寫他送行時行動的語句“熱切地說着什麼”“他眼裏深摯的慈愛實在動人”“臨別贈言從他口中一瀉而出”當列車就要開時“雙手仍緊抓那個年輕的美國人”“又衝上前去,小聲地最後再叮嚀幾句”“我發現他確實淚水盈盈”可以看出這他真實感情的流露,因爲言爲心聲,外在行爲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其次,從聯繫生活實際中我們也強以這麼認爲,人是最富有同情心。從散文提供的情節中,我們知道,美國小姐是一個人到英國旅行的,在英國沒有親人、朋友,勒羅看到美國小姐形只孤單,在英國不相認識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將孤獨寂寞,於是喚起他的同情心。不過,勒羅的眼淚,不是惜別的淚水,而是同情產淚水。(2)勒羅的眼淚不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理由是:①勒羅只是一名受僱於“英美社交處”的送行員,他給美國小姐送行並不是出於友情、親情,而是爲了賺取送行費,一個爲了賺錢目的人送行,當然沒有真實情感流露了;②勒羅是半小時前才見面的,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是陌生人,勒羅怎麼會對一個陌生人產生真實送別的情感,流下惜別的淚水呢?(我發現他確實淚水盈盈,你認爲他流的是什麼淚水?)職業性的淚水。(3)勒羅的眼淚是演員進入角色後的真實感情的流露。課文中勒羅說他是在演戲,並且說“沒有感情演不成戲”。演員也常常說這麼一名話“進入角色,出不來”在送行過程中,勒羅已經把自己當成美國小姐的父親或她的親朋好友來表演,由於“他是優秀演員”,他進入美國小姐父親的角色,他想到女兒即將離自己,非常擔憂女兒在外的日子,於是反覆叮嚀,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並且戀戀不捨,於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別的淚水。當然,這不是現實中勒羅的惜別之淚,而是表演“月臺父女送別”這一齣戲中的父親這個角色對戲中女兒的惜別之淚,可以把這種淚水叫做:戲中父親的角色之淚。
二、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
送行(節選)梁實秋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遙想古人送別,也是一種雅人深致。古時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見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驪歌,灞橋折條楊柳,甚至在陽關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剛要啓碇,汪倫老遠的在岸上踏歌而來,那幅情景真是歷歷如在目前。其妙處在於純樸真摯,出之以瀟灑自然。平夙莫逆於心,臨別難分難捨。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覺着我語言無味,一旦遠離,那是最好不過,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將來又要碰頭,何必送行?
在現代人的生活裏,送行是和拜壽送殯等等一樣的成爲應酬的禮節之一。“揪着公雞尾巴”起個大早,迷迷糊糊的趕到車站碼頭,擠在亂烘烘人羣裏面,找到你的對象,扯幾句淡話,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後鳥獸散,吐一口輕鬆氣,噘着大嘴回家。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覺得熱鬧,人緣好,沒白混,而且體面,有這麼多人捨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邊的沒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種優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擻,恨不得對每一個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謝。死人出殯,都講究要有多少親友執紼,表示戀戀不捨,何況活人?行色不可不壯。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別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揚威的與送行的話別,那會增加旅中的寂寞。這種情形,中外皆然。Max Bccrbohm寫過一篇《談送行》,他說他在車站上遇見一位以演劇爲業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話,俄而淚溼雙頰,終乃汽笛一聲,勉強抑止哽咽,向女郎頻頻揮手,目送良久而別。原來這位演員是在作戲,他並不認識那位女郎,他是屬於“送行會”的一個職員,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願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會”去僱人來送。這位演員出身的人當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進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納費無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淺。尤其是美國旅客,用金錢在國外可以購買一切,如果“送行會”真的普遍設立起來,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
我永遠不能忘記最悲慘的一幕送行。一個嚴寒的冬夜,車站上並不熱鬧,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車廂裏取暖,但是在長得沒有止境的月臺上卻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圍着斗篷,有的戴着風帽,有的腳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亂動,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來送一位太太的。車快開了,不見她的蹤影,原來在這一晚她還有幾處餞行的宴會。在最後的一分鐘,她來了。送行的人們覺得是在接一個人,不是在送一個人,一見她來到大家都表示喜歡,所有惜別之意都來不及表現了。她手上抱着一個孩子,嚇得直哭,另一隻手扯着一個孩子,連跑帶拖,她的頭髮蓬鬆着,嘴裏噴着熱氣像是冬天載重的騾子,她顧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兩步的就跳上了車。這時候車已在蠕動。送行的人大部份都手裏提着一點東西,無法交付,可巧我站在離車門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禮物都交給了我,“請您偏勞給送上去罷!”我好像是一個聖誕老人,抱着一大堆禮物,我一個箭步竄上了車,我來不及致辭,把東西往她身上一扔,回頭就走,從車上跳下來的時候,打了幾個轉才立定腳跟。事後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說:那些送行的都是誰?你丟給我那一堆東西,到底是誰送的?我在車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東西聚攏起來打成一個大包袱。朋友們的盛情算是給我添了一件行李。我願意知道哪一件東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車的,你當然知道,盼速見告
……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11、請寫出下列語句的出處和作者。
甚至在陽關敬一杯酒
汪倫老遠的在岸上踏歌而來
11、答案: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贈汪倫》 【唐】李白
12、 文章提到課文所寫的勒羅的送行,可以看出作者與比爾博姆相比也對送行有着同樣的感受,請找出相關的語句。
12、解析:解答此題,首先應明確比爾博姆對送行的感受是什麼,然後認真閱讀選文,尋找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答案:“揪着公雞尾巴”起個大早,迷迷糊糊的趕到車站碼頭,擠在亂烘烘人羣裏面,找到你的對象,扯幾句淡話,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後鳥獸散,吐一口輕鬆氣,噘着大嘴回家。這叫做周到。
13、 文章語言比較幽默犀利,請舉例說明,並簡單評析。
13、解析:解答此題,要在充分閱讀體味選文語言特點的基礎上選取有代表性的語言舉例說明。
答案示例:“在長得沒有止境的月臺上卻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圍着斗篷,有的戴着風帽,有的腳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亂動,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來送一位太太的。車快開了,不見她的蹤影”,以送行者的早與被送者的晚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文章語言的幽默性。“覺得是在接一個人,不是在送一個人”更突出了這種幽默性。“那些送行的都是誰?你丟給我那一堆東西,到底是誰送的?我在車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東西聚攏起來打成一個大包袱。朋友們的盛情算是給我添了一件行李。”讀罷讓人啼笑皆非,可見作者的幽默詼諧。
14、 對於送行,作者的態度是“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你是否贊同?說說理由。
14、解析:這是一道開放性的問題。只要觀點鮮明,有理有據,語言流暢即可。回答時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闡述理由。
答案示例:我贊同作者的觀點。因爲作者渴望那種真誠的情誼,不願把“送人”或“人送我”當做一種虛情假意的應酬。作者認爲“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痛苦難堪,覺得應儘可能避免這種苦痛。
綜合性學習
1、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情實感,勒羅受僱扮演“送行者”,看似違反常情,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勒羅認爲自己雖然以送行爲職業,但也是有感情的,而且能被感動。你認爲他說的是真心話嗎?和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解析:理解此題的關鍵是在正確把握文章的中心的基礎上結合文章的相關描寫來回答,要注意語言的條理。
答案示例:勒羅以送行爲職業,剛開始時可能確有逢場作戲的成分,因爲送行不過是他謀生的手段,僱他送行的人也僅僅是爲了虛榮。但是勒羅逐漸發現了人們對感情的渴望,否則他不會“注視着列車駛去,直到看不見時才轉過身來”,他也不會“淚水盈眶”。勒羅有仁愛之心,無數次的送別,使他懂得了被送者的心情,想到要不讓他們感到孤獨。從文章內容看,勒羅在車站上送行流露出的是真情。
2、對任何一類材料,我們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下面提供了中國古代部分文學家的壽命統計資料,請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姓名 王勃 陳子昂 李煜 李商隱 柳宗元 杜牧 孟浩然 司馬遷 韓愈 王昌齡 杜甫 王維 李白 陶淵明 范仲淹 蘇軾 歐陽修 王安石 李清照 辛棄疾 劉禹錫 白居易 賀知章 陸游
壽命 26歲 41歲 41歲 45歲 46歲 49歲 51歲 54歲 56歲 58歲 58歲 60歲 61歲 62歲 63歲 64歲 65歲 65歲 67歲 67歲 70歲 74歲 85歲 85歲
朝代 唐朝 唐朝 五代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西漢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西晉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宋朝
2、解析:解答此題的落腳點是在“理解和分析概括上”,前提是對材料所列舉的文學家壽命長短相關聯的生平、作品以及時代背景等相關材料的識記。審題時應正確理解命題意圖,抓住“壽命”“文學家”“時代”核心的三角關係,思維對象應符合文學家這一特定的身份定位,考慮其所處外在環境中影響文學家生命在人世間存留多久的文化因素及作家內在個性品質。
答案示例:生活在和平時期,生活態度積極,人生理想遠大的文學家,壽命相對較長。
三、備課參考資料
關於幽默
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的,能夠引發喜悅,帶來歡樂,增進你與他人的關係,深化對自己的瞭解和真誠地評價他人,以愉快的方式娛人的一種藝術。
名人說幽默
1、人的才能不一樣,有的人會幽默,有的人不會,不會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強。——老舍
2、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歡樂,而是悲哀;天堂裏是沒有幽默的。——【美】馬克?吐溫
3、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英】莎士比亞
4、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願你讓自己幽默起來。——【前蘇聯】列寧
5、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優越感的表現。——【德】恩格斯
6、幽默,可以說是能給人以微妙感的調劑生活的佐料。某種輕巧的幽默,可以使當時的氣氛爲之改觀,使陷於僵局的懸案豁然解決。——【日】大平正芳
7、我相信幽默感也是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了幽默感,人們可以在一種非常融洽的氣氛中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缺乏幽默感,生活就變得非常單調和枯燥。
——【意】索菲亞?羅蘭
唐代的送別詩:
唐代是一個詩的王國,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他們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於寄託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3、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4、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唐】李白
5、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6、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7、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 【唐】高適
【趣味語文】(置於頁邊)
古詩中的月亮:
①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②明月還常常蘊涵詩人的悲愁。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③有時明月還蘊含時空的永恆。如李白《把酒問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④月圓喻親朋相聚,事情結果圓滿;月缺喻新朋分離,事情不如意。如蘇軾《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文章妙批:
古時一考生爲文,援引了《詩經》中“昧昧我思之”句,卻誤寫成“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錯了。”
李鴻章一親戚參加考試,但這位仁兄胸無點墨,便欲仰仗李鴻章的權勢得到優待。於是,他在考卷上寫道:“我是中堂大人的親口。”欲寫“戚”,無奈搜索枯腸,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寫,最後寫成“妻”字。考官披曰:“所以我不敢取!”
以上兩例 ,考官充分利用了同音字的特點,故意將錯就錯,收到了委婉、幽默的批評效果。  

崔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