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夢遊天姥吟留別》課堂實錄

高中語文《夢遊天姥吟留別》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第一課

高中語文《夢遊天姥吟留別》課堂實錄

一、 導學

師: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三單元-唐詩和宋詞單元的學習。這個單元的學習,將會令你們感到非常愉快,因爲我們將要與一批世界級的文學大師和文學作品,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們的人生將爲此而充滿濃濃的詩意。

學習唐宋詩詞,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第三單元的單元提示已經告訴我們了,請同學們將49頁的單元提示迅速地看一遍,然後篩選一下主要信息。

生1:第一小節講唐宋詩詞的文學史地位,第二小節講唐詩,第三小節講宋詞,第四小節講如何欣賞詩詞。

生2:第二小節講唐詩的主要體裁是律詩和絕句,是今體詩,不同於魏晉以來的古體詩;二是講唐代詩人燦若星辰;第三小節講宋詞分婉約和豪放兩派;第四小節講欣賞詩詞必須注意反覆誦讀、聯想想象、探究意境、感知聲韻。

 二、 導入

師:下面我們就帶着單元提示的要求,一同來學習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三、 作者

師:同學們一定知道李白,但每人知道的情況可能不一樣,我們交流一下--

生3:唐代詩人-盛唐詩人

生4:壯志示酬

生5:浪漫主義

  四、 題解

師:同學們,《夢遊天姥吟留別》這個題目包含了幾層意思?

生6:三層:一是夢遊天姥,二是吟,三是留別。

師:爲何要夢遊、夢遊天姥?吟是什麼意思?跟誰作別?

第一問有點難度,我們先放一放;第二問吟是一種體裁,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遊子吟》,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第三問牽涉到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請同學們看註釋1,李白別的是東魯諸公。

由這個題目,同學們可以看出:寫夢是主體,留別是最終的目的,而以寫夢來作別的實爲罕見,我認爲這是本詩的一個獨創,而且也體現了李詩浪漫主義的特色。請同學們注意。

要全面瞭解這個題目的意思,同學們還需看一下課前的“學習提示”:第一小節講了古體詩的特點,第二小節講的是本詩的內容,第三小節講的是藝術特色,尤其要注意想象的奇特、開合的自如、遣詞的大膽,這三點充分揭示了李白浪漫主義的特色。

  五、 講解第一、三小節(第二小節留待下堂講)

師:通過剛纔的.分析,(1)我們留下了一個問題:爲何要夢遊天姥?(2)知道本詩浪漫主義的創作特色。課前,我們要求同學們通讀原詩了,下面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走進原詩,並具體落實一下這些創作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讀全詩,看看全詩各節主要寫了什麼?

生7答,師結:入夢-夢遊-夢醒,第一三小節篇幅較小,中間乃是重點和主體。

1、 齊讀第一、三小節

2、 分組合作:AB小組負責第一節,CD小組負責第三小節;要求:找出劃出你認爲絕妙之處、疑難之處,無論是字詞層面、內容層面還是形式層面。

3、 課堂交流(其間學生參與率非常高)

(1) 教師能不講的儘量不講,學生能講的儘量讓學生講,答案儘可能來自於學生,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體察文本。

(2) 互相質疑

(3) 教師點撥:A開頭很獨特,是一般寫別的詩中所未有的,通過縱橫對比,拓寬了本詩的藝術空間;B結尾卒章顯志,大起大落,從夢境回到現實,雖有點消極,但充滿了豪邁之氣,寫別顯得如此豪邁,也屬罕見與獨創,這是第二處獨創之處;對“安能”一句,此乃詩眼,要結合今天的實際,作一點辯證分析,要注意當今社會競爭中的相容性與合作性。(並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相比較)C從最後一小節,我們知道了李白爲何要寫夢遊了:A現實無夢!B做了一個美夢,這一部分集中在第二小節,我們下一堂課再來體會。課後請同學們用200字概述一下,第二節李白所描繪出的夢境美在何處?當然,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還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想象,來還原李白彼時的心靈世界。

六、 當堂背誦

(1) 學生帶着我們所分析欣賞到的要點,嘗試背誦

(2) 背誦指導:A第一小節的三個對比,第一句以他山起句,橫空出世,很有氣勢;第二句先言天姥,壓過五嶽;第三句則不言天姥,以“此”代之。B第三小節緊承前詩“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寫夢醒而回到現實:首句“世間”起,次句爲篇末點題中“別”也,且以設問起句,答句爲兩句,“名山”亦暗合天姥;最後一句乃空谷迴音,異常響亮,而且句式爲反問,語勢、語氣皆無與匹也。

 七、 課後作業

見前面。

 第二課時

  一、 直接導入新課

師:從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白爲何要寫夢遊天姥,主要是因爲(1)現實無夢,主要體現在第三章;(2)他做了一個美夢,主要體現在第二章。

  二、 學生自習第二章,找出令你驚奇的地方/疑難的地方。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生1:“我欲因之夢吳越”,緊承第一章,“之”代表天姥山,且有一種急迫之感,這是由第一章所營造出來的文勢。

生2:“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用了頂針手法。

師:有什麼好處?

生3:模擬加快速度,動詞“飛”也體現了速度感,還有心情的急促感。

生4:“淥水盪漾清猿啼”,清猿啼乃是哀鳴,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涕沾裳”;“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此處寫猿啼,似乎與整個情感基調不太協調?

師:這個問題老師也沒有意識到,其他同學發表發表看法?

沉默-

師:這個問題我們姑且存疑。

生5:“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以下寫的是夜景,寫的是夜間奇景,如寫熊咆龍吟這種猛獸的吼叫,可以拓寬詩的意境;“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運用疊詞,亦突出其節奏之慢、境界之闊。

師:以下寫的夜景嗎?下面明寫着“日月照耀金銀臺”呀!這個問題牽涉到對“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字的理解。就其表面而言,是天黑,如“山居秋暝”,但在此處,前文剛剛寫到“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哪裏第一句剛寫天亮,第二句就來了天黑了呢?那麼此處該作何解呢?結合前句“千巖萬轉路不定”,可知此句理解爲因爲天亮了,見到的東西太絢麗了,把眼睛都看花了、看黑了,從總體感覺上,狀其所見目不暇接,正因爲這種感覺,突然來了熊咆龍吟,纔是另外一番境界。

生6:“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真乃仙境,多美啊。

生7:我有一疑問:本段用了兩個“忽”字,前一個忽字,剛纔老師已經講到了;第二個忽字,是“忽魂悸以魄動”,在仙境達到高潮時,詩人卻被嚇醒了,這是爲何?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大家談談。

師:發現這個“忽”字的思維斷層,是非常犀利的。我們知道,在作文中所謂的轉折,要注意天衣無縫,無跡可求,既然用了“忽”字,就其表面而言,讓我們感到了斷層,但在深層,恐怕是有原因的,是有藝術設計的,詩人的原創意圖是什麼?

生8:因爲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而被嚇醒的,夢太美了,現實太醜了。

師:但也不至於“魂悸”啊?

生9:作者慨嘆人生如夢。

師:你講得有一定道理,你給了我一個靈感:李白爲何寫夢遊天姥,還有第三個原因:人生如夢,變幻無常,大起大落。關於人生如夢,我們又可以作一番解讀:(1)人生不能沒有夢(當然是美好的夢想)。馬丁·路德·金就有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再如湯顯祖“臨川四夢”,曹雪芹“紅樓夢”;(2)夢的實現是非常艱難的;(3)現實畢竟是現實,它與夢境是有區別的,不能永遠做夢,永遠與夢有差距,人間正道是滄桑,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且放白鹿青崖間”。

師:人生如夢這個說法,給了我們一些靈感,然而還不足回答爲何“魂悸魄動”。老師課前看了一些資料,也沒有談及這個問題。我作了一些思考,我認爲,作者肯定被什麼東西嚇着了,是什麼呢?我們還是看原詩-從前面的仙境描述來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這些仙人列如麻,最終肯定要有一個天帝出現!然而在他快要出現時,詩人被嚇醒了。--這是非常富有深意的!詩人畏懼天帝,爲什麼畏懼他呢?這就是微言大意,是弦外之音,是我們理解本詩主題的一個最重要的啓示!最近,在天姥山召開了以研究李白此詩爲主題的國際年會,大家也未提及這一點。由此,我甚至認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這權貴主要是針對皇帝老子的!

師:剛纔大家主要是從個別的角度作了一些點評,老師提醒大家注意幾點:

一是這一章的邏輯層次,有人用吳越幽景-登山快景-夜間奇景-仙界盛景來概括,前面我們作了分析,夜間奇景未必是夜間。

二這一章的句式變化非常大,造成了本章音韻節奏跌宕多姿,讀來琅琅上口,頗有氣勢的特色。

三此章提及謝公乃是謝靈運,李白非常崇拜他,在詩中多次提及,同學們要注意。

四本章是最能體現李詩浪漫主義特色的,如自學提示所說的想象奇特,開合自如,遣詞大膽等,同學們要用心體會。

以上四點,同學們在背誦時注意理解體悟,則利於記憶。

 三、 課件朗讀欣賞

  四、 同學試背

  五、 課後作業

1、 完成規定作業(課課練,課後作業)。

2、 “淥水盪漾清猿啼”之“清”辨。

3、 略談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