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方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方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方案

 教學重點

體會和學習誇張及想象結合的表現手法,能夠鑑賞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作品;

理解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貴的凜然傲志。

 教學難點

感悟本詩中神奇瑰麗的夢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貴的凜然傲志。

教學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全文。解決字、詞、句障礙。

2放朗誦帶或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把握節奏及停頓。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題、體會藝術特色

1概括三段大意

明確:

第一段寫夢遊緣由。第二段寫夢遊過程。第三段寫夢遊後的慨嘆。

2 第一段中詩人是怎樣形容天姥山的?

明確:

用“信難求”的瀛洲反襯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觀存在。接着,詩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氣勢。“橫”、“拔”、“掩”三個動詞不僅寫出了天姥山橫空出世、高峻挺拔、卓爾不羣的外形特點,還賦予它極強的動感。

3按夢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爲幾層?每層各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

第一層到“淥水盪漾清猿啼”,描寫夢至剡溪的情景。第二層到“空中聞天雞”,描寫夢遊天姥山的情景。第三層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寫詩人在天姥山之巔偶見仙人的神妙情景。第四層到“失向來之煙霞”,寫詩人夢醒長嗟的情狀。

4描述一下你最喜愛的畫面,注意表現出時空的交替、色彩的變換、場面的宏大。

明確:

例如,“在幽深的天空盡頭,是金碧輝煌、五彩斑斕的神仙世界。這裏日月雙懸,金宮銀宇。神仙們披着霓裳衣,御風而行。清風盪漾,衣袂飄飄。神仙們紛至沓來;虎爲他們彈琴鼓瑟,鸞鳥爲他們駕車前行。仙樂聲聲,盛況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詩人爲之傾倒呢?”

5爲第三段劃分層次,進一步理解本詩的主題。

明確:

這七句話實際表明了三層意思。“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寫世事之不可把握,就像那轉瞬即使的夢境一樣。這裏面流露出一些消極的情緒,但就全詩而言並非主要的。“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詩人想遠離這黑暗污穢的現實世界的直語表白。我們不能把這種想法看成是消極和遁世,而應悟出詩人明察世事的智慧和鄙棄世俗的豪情。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句話則最爲直接最爲徹底的表明了詩人不事權貴的清高與傲氣。

6學完全詩,談談你對詩歌主題的理解。

明確:

這首詩反映了李白複雜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狀態。現實社會黑暗冷酷,如在夢中。與其沉迷於不可把握的現實,還不如騎鹿求仙,遠離濁世。詩人展開如夢似幻的浪漫主義手法,夢遊仙境,把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貴的凜然傲志表現了出來。

雖然作者也表現了“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消極出世思想,但更爲突出的是文中流露出的明察世事、不事權貴的機敏與傲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磊落與軒昂。

7讀完第二段,你對李白的詩歌藝術特色有那些認識?

明確:1豐富的想象(舉例略)

2大膽的誇張(舉例略)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