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夢遊天姥吟留別》精品導學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精品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導學目標:

《夢遊天姥吟留別》精品導學案

1、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2、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3、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的情懷;

4、瞭解“吟”這種詩體。

  導學重點及難點:

1、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2、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的情懷;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

  一、激情導入

唐朝有許多優秀的詩人,但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卻對李白情有獨鍾,在他的《懷李白》這首詩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餘先生的這幾句詩充分彰顯了李白詩歌的浪漫氣質,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白的一首浪漫主義風格的話別詩《夢遊天姥吟留別》。

“吟”是樂府詩體的一種,屬古體詩,它的章節、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二、出示目標

1、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2、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的情懷。

3、背誦全詩;

  三、自主學習

1.背景資料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於經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爲卿相。因此他漫遊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於是召他到長安來。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在公元744年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後,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下友誼。隨後又同遊樑、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遊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吳、越故地。第二年,他在東魯將南遊吳越,寫了這首詩歌留給東魯的朋友。

2.朗誦詩歌

3.結合課文註釋疏通文意。

  四、賞析全詩

(指導、自學、質疑穿插進行,據實際情況而定)

(一 )指導:誦讀並分析 段

1.既然題爲“夢遊天姥”(在“夢遊天姥” 四字下標示雙橫線), 爲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雲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祕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 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祕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念頭。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還提到了五嶽、赤城和天台,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強烈願望。(板書:緣由)

3.作者是用什麼手法來表現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

明確:作者用誇張和想象來寫天姥山的。(襯托)

現實的天姥山當然不如五嶽,而李白卻說“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比五嶽更高大,連著名的天台山也好象要拜倒在天姥山的山腳下。李白寫的是他幻想中的天姥山,這樣寫使天姥山顯得雄奇、高大、壯麗、奇特。

(二)指導:誦讀並分析 段

1.如此神祕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於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們聽老師誦讀 段,並思考:或以時間爲序,或以地點爲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用1-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邊分析邊板書)[來源:學#科#網]

月夜--剡溪清幽

白晝--山中壯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樂

2.品味重點字詞:飛、送、殷、慄、驚等。

明確: “飛”“送”兩字先後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 現了 詩人夢遊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 心情。

“殷”“慄”“驚”分別活用爲動詞、使動、使動。[來源:]

3.請男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 然後請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 描繪。

參考: 電閃雷鳴,山峯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着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 風爲駿馬,雲裏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着琴瑟啊鸞鳥駕着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 也數不清,多麼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4.自由熟讀“夢遊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5.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 然地消失了,(板書:夢醒) 面對現實, 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麼呢?

(三)指導:誦讀並分析 段

1.請一位同學誦讀 段,其餘的同學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樣的思 想性格?

明確:“別君”二字照應題目“留別”(在“留別”二字下標示雙橫線)。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書:蔑視權貴,傲岸不屈) 同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的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消極避世的思想。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而過多地苛責李白。在污濁的封建官場,該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沒了自我,沒了人格,詩人不可能改變當時的社會環境,能夠如李白這般傲岸不屈、潔身自好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2. 這首詩歌的詩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作者爲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

明確: 夢中仙境象徵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爲了反襯現實的醜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正是爲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 後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 出來,而後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此種理解不錯,還有沒有其他理解,允許百家爭鳴。 詩人夢遊仙界,爲什麼只寫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會呢?

學生討論

明確: 老師可插入相關背景幫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濟世安邦的抱負,但他不屑於通過科舉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躍而成爲卿相。因此,他漫遊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擴大聲譽。天寶元年,經友人推薦,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已經42歲的李白以爲大展抱負的機會來了,他也的確曾有過短暫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發現李隆基僅只把他當作 供己消遣的御用詞人。同時李白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招致他們的排擠。甚至連玄宗也開始對他不滿,因而他在 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賜金還鄉”爲名,逐出京城。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李白親眼目睹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昏庸腐敗,宮廷生活的殘酷鬥爭。第二年,李白借離開東魯,南遊 吳越之際, 寫下了這首“留別”詩,誠摯地向親友們表明了自己蔑視權貴,傲岸不屈,與 宮廷生活徹底絕裂的態度。

因而我們亦可以把作者的夢境理解爲是對他一年前的宮廷生活的折射。從“一夜飛度鏡湖月”中我們彷彿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躍而爲萬衆仰慕的卿相。而當他進入宮廷,卻發現他曾經熱切向往的上流社會原來並非那麼美好,從“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風雨欲來的描寫中,我們彷彿看到了宮廷生活的明爭暗鬥、冷 酷無情和李白處境的孤危。雖然仙人們聚合的場面其樂融融,然而放浪不羈、桀驁不馴 的李白 卻無法與他們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寫到的:“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詩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爲上流社會的旁觀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時夢醒即表明 了與這種生活的徹底絕裂。

總之,無論是把夢境理解爲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還是理解爲作者摒棄的宮廷生活,他們所表現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視權貴,傲岸不屈。

 五、歸納提升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課下注釋重點詞語

2.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檢查背誦

2、複習上節課內容

思考問題:如何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飽蘊詩情的兩行詩句?在你的心目中詩人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

明確:長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嚮往,在這裏,詩人寄意壺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在這裏李白因一曲《烏棲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賀知章的`賞識,爲其解金龜換酒,極盡榮華,肆意放誕,然而熙熙攘攘,鬧鬧哄哄的帝都亦不過如此,外戚專權,同僚爭權,詩人無意留戀,詩人寧願選擇自己的生存空間,選擇放鹿青崖,踏尋名山,釋放自由與率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讓我們想到了東晉時候“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澤小令陶淵明,他終辭小令一職,最後躬耕南畝。

我們的心目中詩人是一位傲視權貴卻又才華橫溢的形象,詩人氣質不俗,瀟灑浪漫,富於幻想,對自由充滿嚮往。

  二、出示目標

1、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2、瞭解“吟”這種詩體

  三、自學指導

1、思考並討論,這首詩在寫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指名學生回答)

明確:(1)想象奇特,誇張大膽

《夢遊天姥吟留別》盡顯浪漫主義色彩,詩人描寫了氣象萬千的美妙世界,熊咆龍吟,雷電霹靂,空中樓閣,霓衣風馬。。。。用美好的神仙世界反襯現實世界的醜陋。詩人還大膽的用誇張手法來寫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對天姥山橫空出世的形象描繪,使天姥山顯得非常雄奇,高大。

(2)構思新巧,敘議結合

以描寫夢遊爲主,而夢醒後的慨嘆議論爲輔,寫夢境便於馳騁想象,抒感慨,對錶現主題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3)句式靈活,語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

全詩以七言爲主,雜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兼用楚辭句法。靈活多樣的句式便於表達詩人奔放的思想感情。 詩歌語言樸實自然,例如“天姥連天向天橫”“ 對此欲倒東南傾”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些地方跟散文一樣流暢,也只用了一些極其平常的字眼,卻有很強的表現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對李白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

2、“吟”是怎樣的一種古詩體?(指名學生回答)

提示學生:主要從形式上去思考這個問題。

字數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隨詩人情感起伏而變化。

四言處:“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無石扇,訇然中開”,字字鏗鏘,詞激意急。

七言處:“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輕鬆暢快

雜言處:“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餘韻嫋嫋。

壓韻自由,可以換韻

這首詩時而兩句一韻,如“城”和“傾”,時而四句一韻,如“溪”“啼”“梯”“雞”等。

請學生再找出幾處壓韻的地方:

如“巔”、“煙”、“山”和“顏”;“摧”、“開”和“臺”;“下”和“麻”;“嗟”和“霞”

轉韻達十二處之多。

對仗無嚴格要求,此詩中出現的對仗處爲“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這樣的句法韻法適應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

教師補充:

吟,原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李白採用這一形式,自出新意。與“歌行體”相似,適宜歌唱而着意追求聲音和諧,形式自由。

  四、課堂檢測

同步訓練

(一)快速閱讀全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1.選出下列各組加點詞與例句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

例句:出類拔萃( )

A. 勢拔五嶽掩赤城 B.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

C.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D.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例句:煙濤微茫信難求( )

A. 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B.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D. 忌不自信

例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A. 坐立不安 B. 君安與項伯有故

C. 沛公安在 D.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2.下列各句加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解說有誤的一項( )

A.雲霞明滅或可睹 或:副詞,或許,也許

B.我欲因之夢吳越 因:因爲,介詞

C.失向來之煙霧 向來:原來,副詞

D.須行即騎訪名山 即:副詞,立即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 )

A.迷花倚石忽已暝 B.恍驚起而長嗟

C.慄深林兮驚層顛 D.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二)精讀詩歌第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對本段分析有誤的一項( )

A.“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此句用誇張的手法描寫天台山之高,以襯托出天姥山高峻挺拔的宏偉氣勢。

B.“勢拔五嶽掩赤城。”此句說的是天姥山山勢高過五嶽,遮蔽了赤誠,說明起高大無比。

C.全段以瀛洲、天台、五嶽、赤誠反襯天姥山的氣勢,寫出天姥山高大、 峭拔的雄姿,交代了入夢之由。

D.全段共8句,其中1-4句用“瀛洲”陪襯“天姥”,句中“信”、“或”,想象奇特,使人油然而生神遊天姥之念。

2.試着給下列詩句劃分朗讀節奏。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 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三)精讀詩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