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反思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總體設想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反思

對於詩歌的教學,朗讀應是貫串始終的,在讀中品味語句,想象情境,體悟感情.本詩有一個難點,便是對夢中神仙世界的描寫,所以我的處理方式是在引導學生在大體切分層次後,重點突破這一難點,避免賞析的平均用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背幾首學過的李白的詩歌,老師隨之導入:李白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豪邁灑脫,雄奇奔放,超脫於俗世,但是李白並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有和我們普遍人一樣的遭遇、苦惱和追求,今天讓我們通過一個夢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展示課題,作者,學習目標:誦讀——品味 ——體悟。

 二、朗讀課文

1、找一位學生朗讀全詩

老師明確:作爲詩歌的學習,準確的朗讀是第一步。

2、老師配樂範讀

明確:讀音準確是第一步,作爲賞析,還要讀出詩歌的感情。

 三、解題

  四、賞析全詩

1、學生讀第一段後思考天姥山是什麼樣子,引導學生體會“連”、“橫”、“拔”、“掩”、“傾”等字的妙用,再齊讀,讀出語勢變化。

2、由老師設問哪幾句是描寫夢中天姥山的句子將第2段切分成兩部分。

賞析第一部分(到“水澹澹兮生煙”):引導學生自讀,然後就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讀,感受詩人當時的內心世界,並用自己的聲音傳達出這種心情。

賞析第二部分(到“仙之人兮列如麻”)老師明確:詩人遊興正濃,這時天色暗下來,轉瞬間在詩人面前出現了一個神仙世界。

學生自讀後閉目想象神仙世界的情景,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找學生讀自己的描述文字,然後引導學生討論,神仙們聚集到金銀臺上做什麼?

再找學生讀這幾句,讀出嚮往與喜悅之情,然後齊讀體會,最後要求當堂背誦這幾句。

賞析第三部分(到“失向來之煙霞”)

老師設問:詩人在夢到最美好的時候突然醒來,此時心中是什麼感受?應該怎樣讀這幾句詩?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人的惆悵與失意。

3、學生齊讀末段

明確“世間行樂亦如此”中“此”的指代內容(夢境)

老師設問:“詩人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生讀最後兩句後老師明確:這種感慨不是無緣無故的,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心理情感的曲折反映。想當年,李白被詔入京,曾大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自認爲可以實現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然而外戚專權,同僚爭權,自己備受排擠,不到三年便被賜金放還。詩人的感慨是看透了黑暗現實的一種頓悟。

學生再齊讀全段體會。

五、結束

老師明確:李白的政治理想在快要實現時突然破滅,這種打擊是多麼殘酷,但李白之所以被稱爲詩仙,就在於他有傲岸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懷,正如余光中在《尋李白》中所寫“酒入豪腸,七分嘯成了劍氣,剩下的三分釀成了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師生齊讀下課。

 教學反思

這是我參加省優質課比賽時的教學設計,當時上完課後心裏有萬千滋味,有沉浸課堂欲罷不能的興奮;有猛一輕鬆,不知該幹什麼的迷惘;也有沒有達到自己期望值的失落……我認爲這個設計的成功之處在於①抓住了詩歌教學的靈魂—讀,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進而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傳達出詩人的感情。②此設計能夠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引導學生重點品味和神仙世界有關的詩句,體會詩人運用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的背後承載的感情。

不足之處在於①讓學生找自己喜歡的詩句讀,然後品味感情。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點撥一定要到位、乾脆利索,不然學生會過多糾纏於此而忽略詩歌的感情脈絡,致使後面的重要詩句無法充分賞讀。②此設計旨在落實讀、背、寫,但是如果沒有充分預習,學生的背和寫會變得飄浮無依,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得不到有效訓練,只是空擺架子。從課堂情況看,的確是這兩點影響了整體效果。

再反思: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充分活動的環節最難把握,學生總有一些教師無法預料的觀點和認識。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在學習目標指引下,不如讓學生大膽質疑、互相對抗,這本身就是學生主體性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