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彙編六篇範例

語文說課稿彙編六篇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說課稿彙編六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題目是《天窗》,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天窗》是文學大師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爲題材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寫了一個小孩子藉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觀看屋子外面的世界,並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祕的嚮往與追求,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內容通俗易懂,文筆生動而流暢,情感舒緩而真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根據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籍”,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

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品詞品讀法和想象描述法。

1、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寫作訓練。

三、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1、先出示茅盾的照片,然後提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誰能談談你對他的瞭解?(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髮言完畢後,我將茅盾的資料簡單歸納整理,然後引出課題,讀題後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質疑,帶着疑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時能目標清晰)

環節2自主閱讀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一句話描述讀過課文後,與你初遇的天窗的印象。理清文章脈絡後,我再根據學生髮言,板書課文主要內容。(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朗讀和概括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環節,我將按以下幾個步驟來教學。

1、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天窗帶給孩子們慰藉。

2、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並朗讀。

3、仿寫練習。(出示課件)

()的時候,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你想象到();你想象到(),你想象到()。

第一、第二步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4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有了前幾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逐漸深入,在此基礎上,引入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學習。

1、自由讀第8、9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2、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的意思。

3、描繪自己心目中的“天窗”

這個環節既是對課文前幾自然段學習的回顧與檢驗,也是在解決課文的教學難點。有了上一個環節的仿寫練習後,學生對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已經有了比較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天窗,學生就能有一些個性化的發言了。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天窗

你是下雨時看風景的地方

你是給人豐富想像的小小空間

你是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

你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啊!天窗

你是……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設計理念:

閱讀是個體精神對象化的過程,“個體精神對象化”不會憑空產生,具體的文本內容便是憑藉。閱讀中,只有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感知、觸摸和揣摩、品味語言文字,纔有可能與作者、與文本對話,共鳴,分享,纔有可能使個體精神得以投射或提升。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用讀、述、思、品、賞、寫等感性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親近文本,用心閱讀,在語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生成體驗,生成智慧和思想。

教材分析:

《天鵝的故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兩個故事:一是兩隻天鵝互相依存,在暴風雪嚴寒的冬天,雄天鵝用雙翼守護着受傷的雌天鵝,直到兩隻天鵝一起凍死,爲了作爲永久的紀念把它們製成了標本。另一個故事是一羣天鵝爲了生存,在一隻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學生朗讀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好材料,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根據新課標,讓學生通過充分的閱讀,反覆體會、感悟,閱讀時能品詞、析句,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學情分析:

這是一片篇幅較長的文章,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閱讀障礙,對於重點、難點較難把握,需要長文短教。而學生經過前一段的閱讀訓練,大多數能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這堂課也需要讓學生在反覆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通過不同層次的讀來實現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在反覆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談談在不同要求的朗讀時體會到的內容,並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情感與態度:憑藉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受到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教育。

三、說教材的重難點以及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依據教材的特點,重難點確定爲: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故事;感悟天鵝相依爲命、互相依存、勇敢拼搏的精神,受到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教育。

四、學法指導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在反覆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通過不同層次的讀來實現教學目標。

五、教法

方法:三單元閱讀教學法

由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質疑討論,然後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點拔,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感悟、誦讀、練說

六、教學過程與環節設計

在認知閱讀環節中主要訓練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歸納能力,並整體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做適當評價。

在理解閱讀環節中,引導學生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在反覆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促使課文內容的研討更加深入。

拓展閱讀環節中,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注意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積累的結合,並使學生受到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教育。

語文說課稿 篇3

抓住特點說教材

《小英雄雨來》是本冊第四單元一篇略讀課文,第四單元圍繞“戰爭與和平”這一專題取材,教材內容直面驚心動魄的戰爭年代,傾吐了孩子們對和平的呼喚。課文節選自作家管樺寫的同名中篇小說,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爲了掩護革命幹部,機智地同敵人作鬥爭的故事。我在解讀本文時特別關注了三點:一是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將一位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少年英雄塑造的活靈活現。二是文章中有些語句含義比較深刻,三是課文分六部分,每部分用空行隔開,便於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雨來爲掩護革命幹部和日寇英勇鬥爭的故事,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3、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練習給每一部分課文加小標題。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難點是文章篇幅較長,要訓練學生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根據實際說教法

葉老說: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課文的教學在於提綱挈領,使其自得。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引讀法,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閱讀,實現長文短教,也爲高年級學習瀏覽做準備。

依據課標說學法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一種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尤其是略讀課文,更應體現以讀爲本,所以本課重點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法學習,學生通過“讀畫思議”感知文本。

情感互動說流程

閱讀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藉助文本學習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我把這一過程概括爲12個字:讀進去、悟出來、記得住、用得上。我追求的課堂理想效果是:書聲琅琅、議論紛紛、筆尖沙沙、情意濃濃。依照這樣的教學理念本科教學我設計四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抗日戰爭時期,曾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小英雄。其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誰?

交流後教師導入: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以後,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小英雄雨來》。本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學生字、新詞,掃清閱讀障礙。指導讀準多音字“還(huán)、彈(dàn)、扎(zā)、擰(二聲)”的音。2.思考課文寫了什麼事?雨來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給課文加小標題。這一點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師應該有梯度地幫助學生順利達成這個目標,真正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小標題的概括沒有標準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提煉板書:游泳 讀書 掩護 鬥爭 槍聲 脫險

三、重點品讀,體會感情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想真正長文短教,必須抓住文本特點,以點帶面。 在這個環節中, 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哪些段落表現雨來的機智勇敢?重點閱讀三四自然段,找出表現雨來機智勇敢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談談體會。

第二步:教師引導學生全班彙報,交流,對重點語句,指導朗讀、體會。

如抓住三次“我沒看見” 品讀、交流進入人物內心,感悟雨來的英勇無畏的品質。具體設計如下:

1)師出示以下句子,生自由朗讀三個“沒看見”所在的句子:

雨來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我在屋裏,什麼也沒看見。”

雨來搖搖頭,說:“我在屋裏,什麼也沒看見。”

雨來還是咬着牙,說:“沒看見!”

2)師引導學生體會三次“沒看見”的不同點與共同點。(從標點、字數上等觀察)通過交流,感受雨來的堅強與勇敢。

3)師運用提示語分別引讀上面三個句子。

這樣引導學生積極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感悟雨來的品質,真正發揮了“讀”的作用,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昇華情感。讀到最後學生就深深體會到了雨來的那句“沒看見”的背後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板書:機智勇敢 熱愛祖國)

第三步,這兩段足以表現雨來雨來機智勇敢,爲什麼還要寫討論,爲什麼還要寫其他內容。略讀其他段落,體會關係。環境描寫部分,通過感情朗讀使學生初步感受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襯托作用;夜校生活使雨來受到教育;人們對於來的評價襯托雨來的可愛。

四 、鞏固延伸、積累語言

爲了進一步昇華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對雨來英雄行爲的認識,課後佈置學生熟讀課文,摘抄課文中景物描寫的詞句或其他好詞句,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利用課外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突出教路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是一個微型教案,本課的板書力求簡潔精煉:

小英雄雨來

游泳 讀書 掩護 鬥爭 槍聲 脫險

機智勇敢 熱愛祖國

這樣的設計,抓住了課文主線,理清了課文的思路脈絡,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符合板書設計的目標性、有序性、直觀性, 實現了文路、教路、學路的統一。

語文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岳陽樓記,我準備從文本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設想、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文本分析

1.分析教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古代詩文,除最後一課是五言古詩外,其餘四課均是古代遊記或名勝記,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老友滕子京之請,爲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先敘事後寫景,進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髮議論,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後,蘊含着作者憂國憂民的癡情。其人格魅力,千古傳唱!

2.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兩個: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作者范仲淹及寫作背景,能借助工具書,註釋、疏通文義。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記爲名,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作特色應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另一個重點是疏通文義。

本文語言內涵深刻,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領會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志趣應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二、說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係統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基礎,能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初步讀懂課文。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本文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三、說教法設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法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主動精神的發揮。而心理學研究又表明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爲二十分鐘。所以又要不斷的變換教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具體的教學手法我認爲應以朗讀爲本。

文言文的教學朗讀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所以對重點的突破主要採用誦讀法、質疑法和討論法。在難點的突破上,引導學生結合作家的經歷、寫作背景來達成。

四、說學法指導

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閱讀淺近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因此,學習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閱讀法、質疑探究法。在疏通文義時,引導學生對照註釋及藉助工具書學習,採用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學生的活動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在賞析課文內容時採用探究閱讀法,這樣有利於逐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岳陽樓近景;

欣賞對聯:後樂先憂,範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同學們,範希文是誰?後樂先憂又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從對岳陽樓記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陽樓,典雅唯美的對聯,創設出濃濃的文化氛圍,從知識的角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走進作者,瞭解背景

先由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范仲淹的資料:可同桌之間交流,也可四人小組之間交流。

學生交流後,多媒體呈現有關范仲淹的資料和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對作家生平的介紹、寫作背景的瞭解,有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整體感知,走進課文

1.朗讀課文,初步把握從以下三個層面朗讀感知文本:首先請同學們默讀瀏覽課文,掃除閱讀的文字障礙;然後聽磁帶中的錄音朗讀,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節奏和情感;最後在教師指導“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讀出節奏,停頓的方法正確;讀出語氣,讀出情感”之後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學習誦讀是極其重要的。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要教會學生誦讀文言文的方法。

2.自讀課文,疏通文義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圈點勾畫出疑難詞句,小組內質疑,記錄下不能解決的問題,再交由班內討論。

教師指導:

a.用“猜”“看”“查”的手段理解詞義。

猜:憑藉已有的語言積累,根據對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測關鍵詞的含義。

看:利用好課文下面的註釋及文前文後提供的相關材料。

查:查字典,並且還要選準所需的義項文章讀得多了,詞語的積累越多,猜測正確率就越高,詞典就會翻得越少。

b.採用卡片積累詞語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多媒體呈現卡片)

設計意圖:要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灌輸。引導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看課下注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有利於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新課標提出“評價學生閱讀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過程,考察他們能否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3.課堂檢測,鞏固基礎

重在詞義句義。

多媒體出示: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和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加點的詞:謫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囑予作文 巴陵勝狀 牆傾楫摧 翔集 錦鱗 岸芷汀蘭 嘗求 或異二者之爲。

翻譯的句子:

①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②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⑥微斯人,吾誰與歸?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通過練習落實基礎知識,這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另外,也要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四)研讀課文,分析品味

1.岳陽樓的美景“前人之述備矣”,作者側重於從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入手刻畫描繪,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說說三四兩段所描繪的兩幅畫面魅力在何處?

教師指導:美讀課文三四兩段。先找出原文讀一讀,再探究思考。可以從內容感受和表達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設計意圖:這兩段是全文中寫景最爲精彩的部分。或陰冷或晴朗的畫面,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對比強烈,人生境界由此而出。這樣的佳段就要引導學生品讀美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感受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文章的重點所在。

2.如此或陰或晴的畫面,免不了或悲或喜的情感,但我們從文中分明讀出了另外一種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你是如何理解這種古仁人之心的?請分析感受作者的理想追求。

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

設計意圖: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感受作者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理解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的理想追求。這樣就突破了文章的難點。進而引導學生理解全文對比、卒章顯志的寫法,從而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意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五)探究作品,聯繫實際

教師創設情境,延伸遷移:同學們,父母不理解你時痛苦過嗎?與同學發生不愉快時悲傷過嗎?學了本文之後,你受到了什麼啓示呢?請你以“……時,我想對自己說”寫一段話,要求結合本文的學習來寫。

設計意圖:爲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更準確的把握范仲淹的憂樂觀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六)課堂小結

說說學習文章後有什麼收穫,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正確讀原文:讀出節奏,停頓正確。

2.會讀文章: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3.讀相關材料:讀作者介紹,讀寫作背景,讀文史常識。

4.疏通文義:猜看查。

5.理解文意:結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據。

(七)課外作業

1.根據本文先敘事後寫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又因情生髮議論的表達方式來背誦課文。

2.課外閱讀杜甫的登岳陽樓,並與本文比較,從內容、結構、情感等角度對比閱讀。

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一題作業。設計第二題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寫作特色,也進行能力的遷移培養。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既要簡潔明瞭,便於學生識記;又應該是課文的線索圖示,能囊括重難點知識基於此種認識,我特設計了以下板書。

以上是我就《岳陽樓記》從六個方面的說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案例分析:

該說課稿不僅充分體現了說課的基本內涵和基本環節,也較好地體現了課前說課/評比性說課的特點:結構完整、理論闡述清晰、教材分析透徹,教學法適用,教學雙邊活動安排清楚有邏輯性,言簡意賅等。

在說教材部分,對課題所在教材版本、單元、課時作了簡要介紹,使聽衆對教材有了基本瞭解。接着對課題的內涵、文章結構、主旨思想作了精要分析,揭示了這篇文章的魂,爲後續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立打下了必要的基礎。教學目標的表述不夠規範科學,一是沒有采用行爲動詞來表達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應達到的程度,依然採用心理動詞來描述水平要求,原因是因爲語文學科的課程標準尚無行爲動詞的規定。二是沒有呈現達成相應水平的行爲條件,例如怎樣讓學生“瞭解作者范仲淹及寫作背景”呢?說課稿沒有說明,這對在教學過程中檢測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帶來了困難。教學重難點的分析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分析具有一致性,表述規範科學。

接下來,說課人對學情、教法、學法都作了簡要而到位的分析,既讓聽衆明白了自己的教學意圖,又與教學程序的詳細闡述分工清楚、結合緊密,這也爲能按時完成說課提供了保證。

本說課稿的精彩部分是“說教學過程”(說教學程序),說課教師以“教學過程設計——設計意圖”爲線索,清晰地展示了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滲透、教學雙邊活動以及三者的緊密結合,這種教學程序的呈現方式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此外板書設計也非常合理,很好地揭示了這節課的.教學主線,便於學生理解課文,與教學目標結合也很緊密。

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領導,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山中訪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及教學程序這五個方面,對這一課的設計安排加以說明。

一、首先,給大家分析一下教材,這一點我將分三 個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點:課文所處位置及作用。

《山中訪友》是六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童趣的優美散文。

鑑於本單元的要求,學生要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體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並作適當的摘錄;另外,這篇文章描寫景物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並且作者抒發感情也很特別,將山中的景物當成朋友來寫,將進山看景比作進山看朋友,因此,顯得真摯自然。綜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和教學的重難點。

第二點:教學目的

這一點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①理解,積累課後詞語;如:“湛藍,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方面要求學生:①鑑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②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德育方面要求學生: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第三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內容很多,比如課文重點詞語,課文的思路,以及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等。而教學難點則是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

二、接着,介紹一下教學方法:

1、確定五法合一的教學方法

新《大綱》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根據課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採用激發興趣法,朗讀法,問題導引法,想像聯想法和自讀點拔法進行教學。首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品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然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拔下,賞析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2、採用投影儀,影碟等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採用投影儀,錄音,以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碟來豐富教學手段,這樣,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通過直觀感受,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體現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3、突出朗讀教學

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再加上本文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教文,適於朗讀,因此,我將在授課過程中突出誦讀教學。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所以我將採用學生質疑,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然後反饋練習的學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內容較少,因此我安排一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先讀題猜測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後精讀品味,鼓勵學生提問,再通過討論解決,歸納課文學習要點,這樣既理解了文章的內容,又培養了語感,也體會了作者的感情。

五、教學程序

(一)引入新課

首先對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的讀音及含義,然後要求學生讀題,想像課文內容,引入新課,接着教師範讀課文,用有關課件讓學生對大自然的風景及大山裏的風景有直觀印象。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之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

①作者到山中尋訪的友人是怎樣的,跟你的想像相同嗎?

②邊讀邊勾畫出描寫山中美景的句子,理解後積累下來。

朗讀課文後,圍繞上述2個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進山看風景,並引導學生感受山中風景的優美,然後將有關山景和大自然景色的投影片或課件給學生看。結合書上的描述,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瞭解童話般的山中的美景,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精彩分析

分析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及藝術特色。

在分析中,使學生了解擬人手法的運用,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目的和意義,體會情景交融地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的瞭解。

學生討論後明確:

1、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如:將古橋、樹木、山泉、小溪等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這樣便於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本文的藝術特色表現在:

(1)獨具匠心的敘述方式和敘述人稱:文章的敘述方式親切自然,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有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還適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感情強烈了還用第二人稱,讓學生體會這樣能使情感表達得更充分。

(2)想象的豐富、新奇,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如:展開想象,將自己與樹木融爲一體,與自然融爲一體,流露出熱愛自然之情。

(四)反饋練習

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解答課後練習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五)創新練習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此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的自身特點。從某一景物的角度出發,重點突出景物的心聲,最好能點出環境保護的主旨。

(六)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中,帶領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再次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及思想感情,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附一:時間安排:

引入新課(4分鐘)

講授新課(25分鐘)

課後練習與創新練習(15分鐘)

歸納總結 (1分鐘)

附二: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童話般的世界

(想象)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在反覆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並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1、知識目標:翻譯全文並背誦,能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2能力目標:品味雪後西湖奇景,瞭解本文白描的寫作手法。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孤高自賞的情懷。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後,能瞭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誦讀及背誦作爲本課的重點。把了解寫景這種白描手法作爲本文難點。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一)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質疑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此外還利用多媒體展示輔助教學,利用開火車的遊戲形式鞏固背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千法,朗讀爲本。葉聖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爲重要。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採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二)學法的點撥與指導:傳統的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往往採用串講法,師授生記,雖然字字落實,但不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曾強調“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對注入式,倡導啓發自主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兩方面點撥和指導。第一方面,在誦讀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詞法方面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並由學生互相解答,教師“引而不發”,只把獲得結論的途徑指給學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從中悟出解詞的方法。第二方面,讓學生提出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組織課堂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主要分三步:初讀—精讀—品讀。以讀貫穿始終。

(一)導入新課:課前多媒體播放有關西湖的圖片,對西湖有個感性的認識。對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白雪覆蓋的西湖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帶着這份好奇走進課文。

(二)學生朗讀: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覆進行,要引導學生採用個讀、聽讀、競賽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爲樂,做到五分鐘內至少讀三次。

(三)師示範背誦: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歡迎學生與教師競爭,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四)質疑解惑: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藉助註釋、資料,運用自學法閱讀課文,即用不同的符號記下課文中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答。

(五)精讀課文。體會寫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使學生進入情境。能有感情的朗讀。

(六)思考閱讀:1、本文賞雪之餘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懷?2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獨遊西湖,卻在湖上邂逅了兩位客居杭州的人,此時作者的心情如何?3、舟子言癡,如何理解?

這三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七)熟讀背誦:學生在經過反覆誦讀和品析語言,對課文內容應相當熟悉,採用遊戲接龍的方式進行背誦,此環節可保持學生高漲的熱情,有利用記憶的鞏固。

(八)課堂小結 :通過“實話實說”和“焦點訪談”的形式對本課作小結,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板書設計: 全景:上下一白——空曠、沉寂

寫景 近景: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 白描

抒情:孤傲、超凡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