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通用11篇)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通用11篇)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文章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選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爲顧全大局,與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第四組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A類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B類 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品讀課文,總結出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C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以及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襟。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讓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瞭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教學難點是“瞭解諸葛亮借箭爲什麼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四、說教法、學法

本堂課我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讀而思,思而疑,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學法上我着重指導學生運用下面兩種方法學習課文:

1.以課題的“借”字爲線索:爲什麼借箭?怎樣借箭?借箭的結果怎樣?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2.抓重點詞語“神機妙算”設疑導讀,以詞繞文,串珠引線,深究事情的前因後果。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聯繫舊知,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用提問的方式直接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草船借箭》。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呢?這樣的導入,引起了同學們強烈的探究慾望,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爲“渴望學”,從而爲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第二板塊: 品讀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1、 提出問題:諸葛亮“神機妙算”表現在什麼地方?

2、佈置學生邊讀課文,邊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畫出有關語句,並在旁邊寫感悟。

在這裏,我建議同學們讀完課文後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彙報,其餘同學準備補充。(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同學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關材料。

(1) 知天文

有的同學說我們組認爲“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句話能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時,我會設疑“爲什麼你認爲這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同學就會回答“諸葛亮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而且預測準確,正因爲大霧漫天,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爲什麼?因爲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讀一讀,你得聯繫聯繫上文。誰找到了可以聯繫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囉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麼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爲什麼?”(組織學生議論。)

(2)曉地理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看來諸葛亮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3)以“識人心”爲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誰來說說,你從哪兩個句子的聯繫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指名口答:①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營寨裏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聯繫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繫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繫“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勝利的笑。)

第三板塊:分析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1、(①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2、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要求用四個字來概括諸葛亮的才幹。

足智多謀 智慧超羣 精明能幹 知識淵博 神機妙算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強。這篇課文所講是《赤壁之戰》前的一段小插曲,周瑜妒忌諸葛亮的非凡智慧,他用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的難題來謀算對手,諸葛亮沒有造箭,而是在三天內用草船借來了十萬多隻箭。這是個歷史故事,教學時不僅應讓學生理清文章的條理,學習作者是如何連段成篇的,還應引導學生從事件經過中瞭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品質。

這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讓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瞭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教學難點是“瞭解諸葛亮借箭爲什麼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努力啓發誘導,變“教”’爲“導”,變爲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針對訓練的重點項目和課文的特點,設計富有思考價值的重點項目,和符合課文特點、富有思考價值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問題來導讀課文,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的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歇後語、故事

二、說教學思想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可以概括爲:“兩個基礎,一個重要”。由此我確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是:①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的學生觀;②堅持文道統一,重視方法指導的教學觀;③革新、開放的大語文教育觀。

三、說教法、學法

隨着課改的深入,現在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樣教纔能有效,怎樣教纔會有效呢?通過實踐、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主要採用啓發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努力創設寬鬆活躍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

學情分析:課文寫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爲之嘆服,稱諸葛亮“神機妙算”。教學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圍繞“神機妙算”這個詞展開教學。教學中以讀爲主,採用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創新意識的語文綜合素質。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3

【學習課標析教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五組中的一篇課文。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情節改寫而成。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諸葛亮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本文濃墨重彩的人物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與周瑜的智鬥中,諸葛亮冷靜從容,顯現了大家風範。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本班實際情況,我運用課改理念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識記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把握課標議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讀書探究爲主線的原則,調動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1、合作學習法:

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

2、扶放教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通過“扶”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學法,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在“放”中瞭解學情,做到“以學定教”,在“學會”的同時又“會學”。

3、體驗學習法:

學習不僅要用腦子想,還要用眼睛看,耳朵聽,用嘴說話,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

【培養能力談學法】

1、學會自主求知:

只有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才能保證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很多,在重點內容的理解上,更注重自主探究,自主參與學習,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課堂中,讓學生充分的發表見解,既有興趣,也提高能力。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體現課標說程序】

本課共安排六個環節。

一、課前準備

1、讓感興趣的同學讀一讀關於《三國演義》的書,欣賞一些電影、電視,初步感知三國故事。

2、師生共同蒐集一些三國時期的資料,充實學生的知識,爲學文打下基礎。

二、交流資料,疏通障礙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和讀書,看電影、電視後的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說,調動起他們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2、老師適機補充,並在黑板上板畫三國魏、蜀、吳對峙的草圖,讓學生感性瞭解三國演義的一些情況,掃除一些障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比較長,但還是要留相當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讀,形式可以是多樣,自讀、齊讀、小組間互讀、評讀等。

2、理清脈絡,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在學生頭腦裏留下一個清晰的故事梗概,也爲複述課外埋下鋪墊。

四、合作探究,挖掘內涵

課文的`層次理清後,就要着重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深一層的內涵了,這個環節,我擬用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討完成,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在本文中提綱挈領的問題。

1、周瑜爲什麼讓諸葛亮造十萬支箭?

2、諸葛亮爲什麼會輕鬆的答應周瑜的要求,並自願下軍令狀?

3、諸葛亮是怎樣借箭成功的?

4、從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充分地讀,充分地想,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拘一格地進行觀點闡述、補充、辯解、甚至是辯論,在這個環節中,老師要全力當好學生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適時的點撥,適機的補充,鼓勵學生人人蔘與,平等對話,尤其是對第三、四題更要挖掘好課文中藏而不露的內容。

五、複述課文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後,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複述課文則是學生學習課文的一個小結,更是一個拓展。在複述課文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補充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評論。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複述,如講個故事和同學合作來演一演這個故事等。

六、課後延伸

學習課文後,學生對古典文學可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鼓勵學生課後自己閱讀一些名著,在晨會課或班會課時開設一個故事會或讀書會,及時瞭解學生的閱讀情況,激勵他們的閱讀行爲。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草船借箭》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故事發生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也讚揚了他顧全大局的廣闊胸懷。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所以我把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作爲教學的重點。這一重點是下單元的“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一個基點。又根據教材特點(即明暗線平行,表面上軍中需箭,造箭合情合理,實際上是妒忌才幹,用軍務爲難陷害)。我把理清明暗線索,體會課文諸葛亮的借箭成功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膽略作爲教學的難點。

依據試用修訂版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及本課教材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繫上下文着重理解“神機妙算”,練習用“委託”、“輕易”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一教學既鞏固了詞句段的訓練,又體現了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進行思想教育;既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又不忽視技能、能力的培養。

【說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做到大綱的這一要求,關鍵在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我根據本課故事性較強,學生較感興趣讀的特點,主要採用“自學研討法”理解課文,通過“扮演法”來複述,深化理解課文,突出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突破難點。

自學研討法也叫“引導法”,即自讀課文,按照教師教給的讀書方法、步驟或提出的思考題,在閱讀實踐中,從整體入手,再探究理解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感情。而教師要根據教材自身的重難點,引導學生按“讀通──讀懂──讀會”。

【說學法】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教給學生樸素的學習方法──“讀”和“議”。“讀”要正確、通順,直至有感情,同時通過有感情地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字裏行間的感情。“議”中要有自己的見解,善於從互相討論、合作中獲得啓發,啓發自己的思維,又巧妙地組織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內化了課文語言,之後學到“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的方法。

【說教學程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的課程改革的突破口”。這節課我儘量減少提問,把騰出來的時間用在指導讀書、感悟和積累上,我是這樣安排課時的。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一次又一次地讀課文,讀正確、通順之後,通過小組討論,感知課文內容,領悟人物的情感。

第二課時,通過表演角色,分角色朗讀,讀出感情,再現人物形象,領會事情的前因後果,並注意積累運用。

現以第一課時爲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分五步來引導學生讀書。

一、板書課題

讀了這一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一環節讓學生隨意說,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導讀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拼讀生字,一句句地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得快的同學可讀第二遍,直至讀得慢的讀完一遍。

2、同桌互相聽讀(要求不讀錯字、不漏字、添字,不讀破句的。)

3、沒得優的同學可以起立再讀課文。

三、出示思考題,議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提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簡潔表達提綱外,列小標題,畫示意圖等方式)這是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思維的獨特性。

2、周瑜爲什麼要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枝箭?

3、從哪裏可以看出周瑜想陷害諸葛亮?

4、最後,周瑜的陰謀得逞了嗎?你覺得用課文中哪一個詞概括諸葛亮的特點最合適。

5、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6、在小組長帶領下學習討論,小組推選代表發言,彙報討論結果。採用“羣體合作閱讀”着眼於全體學生參與研究、學習,用導讀提綱在於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相關言語信息進行提取、加工、分析,便於閱讀的理解、分析、評賞、綜合等訓練過程,這也是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認識水平的過程。

7、交流了“周瑜爲什麼要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枝箭?”和“從哪裏可以看出周瑜想陷害諸葛亮?”之後,引導“分角色”朗讀第二節。

8、交流到“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諸葛亮的語言及指揮軍事的語言,再現諸葛亮料事如神,胸有成竹的形象。

比如文中的“不用問,去了就知道。”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等句子比較容易把握,該用何種語氣讀。

因爲有了多次的自由讀、議讀、學生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四、啓發想象,引導創造性複述

通過上面的讀、議,雖說教學方法簡單,教學環節單一,卻紮紮實實。對學生的鞏固反饋必不可少,如何引導學生來複述這個故事,激發學生的說話激情呢?我設計了這樣的複述練習。

出示“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魯肅見了周瑜,怎樣告訴他們?請你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當作魯肅,選一位同學當週瑜。(同桌對說)指名說,(強調他們說話的語氣、神態、動作)

五、想開去,訓練發散思維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評價或展開聯想,或發表一定的見解,能激活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而發散思維又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在這裏,我選擇有思維含量的發散點,啓發學生想開去,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出示探討題:

如果三天之內江面上沒有大霧,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劃落空了,事情的後果會怎樣呢?“

(讓學生根據對問題的看法和對課文中人物的理解發表意見。)

六、佈置作業(爲下一節詞語積累做準備)

找出文中你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這樣設計以“讀”“議”爲主線,步步深入,把課堂時間充分讓給學生,既注重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不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課文內容:這篇課文選自《三國演義》,課文主要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枝箭的任務來爲難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十萬多枝箭,最後令周瑜不得不自嘆不如。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鮮明,宜引導學生品讀,體會人物性格,同時,課文的思考練習主要設計了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提出感興趣的問題,並互相解決。(這是能力的培養)

2、理解課文內容,品讀課文,總結出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這是過程與方法的培養。)

3、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襟,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這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三)、說重難點:

1、感悟人物形象,從文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感受人物特點,並通過讀表現人物個性。

二、說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逐步培養學生探究閱讀能力。再加上課後思考題中有訓練學生的提問能力,我將本文的教學方法設計爲自主、合作、探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問題能力。)

三、說學法:

以品讀感悟爲主,採用猜一猜,畫一畫,議一議,說一說,寫一寫、演一演的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及聽說讀寫等基本的語文素養。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切入中心

二、探究課文,感悟“神妙”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一)知天文

1、課件出示:“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1)創設語境,感悟朗讀

(2)聯繫上下文,體會知天時

小結:看來諸葛亮胸有成竹,對天氣情況瞭如指掌。怪不得周瑜一聲嘆息:(生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剛纔咱們用了前後聯繫的方法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前面那句話是反映諸葛亮的預測,後面那句話是反映事實的,這樣一聯繫,就能體現他的神機妙算。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找一找,還有哪些話前後聯在一起能夠反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

(二)曉地理

諸葛亮算好了大霧天,那麼他又是怎樣找準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三)識人心

草船借箭的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準不準呢?從那裏可以看出來呢?他還了解哪些人呢?

三、人物對比,昇華感受

那麼,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提示後討論交流)

四、拓展延伸,擴展文本

1、課文學到這裏,大家是不是認爲諸葛亮挺有才幹?請你選用一些四字詞語來形容諸葛亮。

2、設想一下當諸葛亮歸來時與周瑜相見,周瑜會怎麼說?諸葛亮又會怎麼說呢?

五、總結拓展

通過學習,我們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麼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識人心,足智多謀,他的本事從何而來,想知道嗎?請大家閱讀《三國演義》的相關章節。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旨在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通過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清一件事。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故事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以此迫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的周瑜的算計,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智過人。

二、說目標

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1.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是能力的培養)

2.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這是過程與方法的培養)

3.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這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三、說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說學法、教法

學法:以讀爲主,採用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五、說教學流程

爲達到教學目的,本課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引文析疑,初步感知全文內容,自學生字,自主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草船借箭的準備。第二課時,重點探究草船借箭的經過,也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討論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下面我着重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本課時,我安排了三大環節:

聯繫舊知,複習導入;合作交流,理解課文;總結昇華,課外延伸。現在我具體說說各環節的實施:

(一)聯繫舊知,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用提問的方式直接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呢?這樣的導入,引起了同學們強烈的探究慾望,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爲“渴望學”,從而爲學習下文打下了基礎。

(二)合作交流,理解課文

因爲在上節的學習和剛纔的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使周瑜自嘆不如的,我並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作爲教學主線,組織教學。此時我讓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6~9自然段,讀完後再小組合作,這樣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瞭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們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會,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會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同學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關材料,有的同學說:我覺的這個句子能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如“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時,我給他投去了讚許的眼神,示意他接着說,“爲什麼你認爲這就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有時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位同學信心十足的說:“諸葛亮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而且預測準確,正因爲大霧漫天,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碰巧遇上大霧天氣呢?我請同學們結合上文說一說,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觀的滲透。諸葛亮不是神,不是能掐會算,而是憑着對事物的觀察,進行推理預測。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其實是價值觀的培養。我讓同學們試着讀,比賽讀,全班齊讀這幾句話,因爲文章的內容是由語言表情達意的,其意境是讀出來的,學生能在讀中悟情,悟義,悟理,在反覆的朗讀,體會到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當同學們說到“諸葛亮把船一字排開,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時,教師及時充當質疑者,以謙遜的口氣說:“諸葛亮怎麼敢這樣呢?他不擔心曹操向他進攻嗎?他應該有自己的原因吧?”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這個問題,猶如向學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的探究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他們就會更主動,更細緻地研讀語言文字,深入理解諸葛亮這樣安排的巧妙之處。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

接着,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那諸葛亮到底算得準不準呢?此時,我並沒有讓學生急於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帶着學生一起去江邊看看(播放課文第8自然段課件)。然後再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是怎樣寫的?同學們通過看畫面,讀課文,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會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總結昇華,課外延伸

通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他們已經有了“不吐不快”的慾望,此時,我讓同學們自己總結,從而使他們對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他們還說出了很多詞語來形容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最後,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當週瑜知道諸葛亮借箭的全過程時,周瑜以後還會妒忌諸葛亮嗎?那周瑜以後又會怎樣做?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看法,本意是進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適時的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從小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沒有發揮“導”的功能,學生想象出周瑜會變得如何如何好,結果違背了歷史,老師此時稍加引導,會起到明顯的效果。

六、說效果

總之,我以本課篇教材爲例,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在閱讀中發展了語言,發展了思維,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當然,我的設計中還存在着不足,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內容

《草船借箭》是人教社新編的第12冊第四組教材的首篇重點講讀課文。文章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選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爲顧全大局,與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這是一篇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發展語言、啓發思維、啓迪智慧的好課文。

二、教學目標

本組教材讀寫的訓練重點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教學時,應當把這一練重點有機地融進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知道草船借箭這件事有它的前因後果,文中每個細節也有它的前因後果。讓學生在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和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掌握分清事情前因後果的方法,並能在學習本組教材的後兩篇課文中加以運用,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能力,並領會其在作文上的作用。基於此,教學目標爲: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傑出的才幹和顧全大局的廣闊胸懷。

2.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領會其在閱讀和寫作中的作用。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會用“委託”、“輕易”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習從重點詞入手讀懂課文、探究課文的讀書方法。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圍繞上述的第1、2、4進行。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教學難點是“瞭解諸葛亮借箭爲什麼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努力啓發誘導,變“教”’爲“導”,變爲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針對訓練的重點項目和課文的特點,設計富有思考價值的重點項目,和符合課文特點、富有思考價值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問題來導讀課文,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三、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教學方法爲:

1.採用啓發式教學。即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採用“導讀法”教學。導之以讀、導之以思、導之以說、導之以寫、導之以疑。

3.採用實物演示法教學。實物演示起着直觀的作用,有助於突破教材的難點。此外,運用講讀法、板書法等,多法並舉,目的在於變閱讀教學“模模糊糊一大片”;爲“清清楚楚一條線”。

四、學法指導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爲善教者也。”教師要成爲“善教者”,就必須進行學法指導,因“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根據本課特點,着重指導學生運用下面三種方法學習課文。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戰”中的一個小故事。《草船借箭》這篇課文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爲顧全大局,與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本單元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提升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不但要讓學生在閱讀和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我國語言文字和表達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傳承民族文化,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推卻、都督、遲延、探聽、幔子、私自、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3.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周瑜、諸葛亮等人物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對諸葛亮籌劃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內容的研讀,感受諸葛亮足智多謀,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的本領。

4.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2.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

3.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說學情

由於故事發生的年代久遠,學生對於故事的歷史背景比較陌生,學生又對《三國演義》瞭解很少。所以理解文章並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有一定難度,尤其是透過文字來看清人物的性格特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諸葛亮是怎樣草船借箭的,瞭解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而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並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以讀爲本,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

五、說學法

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課堂上以讀爲主,採用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的方式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質。

六、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播放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導入課題,並引導交流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

2.自主學習,理清文脈。

引導學生在默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對課文脈絡的瞭解,進而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爲下一環節的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鋪墊。

3.合作學習,深入理解課文。

爲避免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混亂狀況,在進行探究交流時,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從“故事起因”“借箭準備”“借箭經過”“借箭結果”等幾個方面合作學習、探究交流。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進行交流彙報外,還組織學生對學習中產生的困惑進行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地發現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對於學生自己解決有困難的問題,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理解的同時積累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

4.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了解到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

要求學生運用學會的方法課外閱讀《三國演義》中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目的是讓學生在

閱讀中檢驗自己閱讀古典名著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9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利用閱讀反思等,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獲得主動發展。”

這一課程理念如何落實到我們的教學實際中?值得思考。《草船借箭》的教學,試圖以探究性閱讀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教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講述了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神機妙算,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1、知識與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以“神機妙算”一詞爲突破口,認識諸葛亮的傑出才幹和顧全大局的廣闊胸懷。

2、能力目標:

學習從重點詞句入手,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探究課文的讀書方法。

【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爲此,根據教材故事性較強,學生較感興趣讀的特點,在組織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握探究主題。接着,引導確定探究內容,領悟探究策略,再組織學生進行類化探究體驗。

【學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的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時,學生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的有關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根據本課特點,着重指導學生運用以下方法學習。

1、抓住重點詞語“神機妙算”,設疑導讀,以詞繞文,串珠引線,深究課文。

2、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從相關詞句入手,聯繫上下文,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流程】

一、通讀課文,把握探究主題

在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神機妙算”這一最有研究價值的詞。

二、精讀課文,領悟探究策略

自讀“霧中借箭”,以“諸葛亮知天文”爲例,找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抓住相關句子的聯繫,引導學生體會、探究,認識諸葛亮的傑出才幹和周瑜的自嘆不如。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

三、再讀課文,類化探究體驗

在以上學習的基礎上,概括“用聯繫的方法來探究問題”的學習方法,再次探究“霧中借箭”。(組織學生研讀、交流)

1、以“識人心”爲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諸葛亮: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2、以“懂地理”爲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裏。)

四、回讀課文,深化探究主題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理解“妒忌”等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作者通過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情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最喜歡的名著,交流其中印象深刻的內容,進而引出課題《草船借箭》。

四、初讀

生字詞:“妒”的書寫、辨析

內容:課文主要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順利的借得十萬箭,使得周瑜不得不歎服。

五、析讀

以小組爲單位,合作討論:從哪裏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一)知天文(大霧瀰漫)

1、諸葛亮爲什麼選擇這樣的天氣實施計劃?(霧大,“江上的人面對面都看不清”,曹操更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射箭)

2、能不能猜猜諸葛亮讓船“一字擺開”的用意呢?(“一字擺開”便於統一行動,又不留空當,使受箭面積增大)

3、爲什麼還要讓軍士們擂鼓吶喊呢?(虛張聲勢,製造進攻的假象;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方向)

4、讀到這,你想對諸葛亮說些什麼?

(二)識人心(草船受箭)

1、曹操上當了嗎?(霧很大,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射箭便是)

2、從這裏能感受到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生性多疑、小心謹慎)

3、如果你是諸葛亮,還能想到其他辦法嗎?

4、有感情朗讀。

六、品讀

想象一下,草船借箭事件之後,曹操、魯肅、周瑜會有怎樣的表現?

七、小結作業

作業:周瑜嘴上說自己比不上諸葛亮,但他對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嗎?請大家課後去看一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下節課一起來分享你的體會。

八、板書設計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說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古典文

學的慾望。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人物語言、動作,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誰能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給大家介紹一下課文的背景?

生:《草船借箭》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講的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蜀、吳的故事,當時魏國剛剛打敗蜀國,又派兵進攻吳國。於是,蜀、吳兩國聯手抵抗曹操。

師:文中一共有幾個人物,誰能幫大家理順一下人物關係?

生:課文中有四個人物,曹操是魏國的首領,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而周瑜是吳國的都督,魯肅是吳國有名的謀士。

師:周瑜見諸葛亮很有才幹,心裏很妒忌,這才引出了這個故事。

二、 新課

過渡:同學們,你覺得這個故事精彩嗎?(精彩)是呀,文學作品之所以精彩,是因爲作者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而每個人物的塑造又都離不開語言文字這個工具。這節課,我們要再次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讓這些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躍然紙上的。

(一) 賞析重點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

這一段作者使用什麼方法描寫人物的。(人物對話)

師:好,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人物對話。(課件出示對話,隱去旁白)現在同桌一組,分角色讀一下對話,邊讀邊想: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再說這句話時,心裏會想什麼,臉上是什麼表情?讀完後同桌把意見交流一下。 (學生彙報,教師引導揣摩人物心理,並啓發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在每句對話前加上提示語)

師:大家都很聰明,能根據對話走進人物內心,下面我們加上提示語,再來讀一下課文。(課件出示加有提示語的課文,分角色朗讀,學生互評。)

師: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覺得周瑜、諸葛亮各有什麼特點?(學生談對周瑜和諸葛亮的初步認識)但僅僅根據這一段的文字,我們還不能透徹的瞭解人物特點,下文中,還有一些人物的語言描寫,找出來讀一讀,看你對人物有什麼更深的認識。

(二)感悟

1、指名讀一讀描寫周瑜的語言,總結出周瑜的性格特點是陰險狡詐。(板書:陰險狡詐)學生朗讀。

2、再說說諸葛亮的語言。

(1)指名讀,課件出示第一個句子,從中你有什麼感悟。(諸葛亮心中早有了周密的計劃,胸有成竹)你從魯肅的言行中感知他是怎樣的人?(板書:忠厚老實)

(2)還有那處寫了諸葛亮的語言?指名讀第二句話。(課件出示)老師發現,諸葛亮是笑着說的,我覺得挺有意思,前面都是諸葛亮說,爲什麼這個地方要加個“笑”字呢?來,我們先齊讀一遍。(齊讀)你們覺得諸葛亮在笑誰,笑什麼?

彙報:

生(1):在笑曹操,是一種嘲笑。師:你說的真好,你來讀一讀,讀出對曹操的嘲笑。 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從哪看出來的? (學生在下文中找到曹操的語言描寫,並體會到他的謹慎多疑。)(板書:謹慎多疑)

生(2):在笑魯肅,是一種友善的笑。你來讀一讀。

生(3):在笑周瑜,是一種勝利的笑。你來讀一讀。讀出諸葛亮的自信。

小結:你看,諸葛亮說得多準呀,他說曹操不趕出來兵,他真不敢出兵,說三天取箭,果然三天帶着魯肅來取箭。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真是太神了!用周瑜的話說,諸葛亮真是——(學生一起說:神機妙算!板書:神機妙算)

(三)草船借箭成功的條件

同學們,諸葛亮他神機妙算,都算準了什麼呢?

生:他算準曹操不敢出兵、算準周瑜要加害他、算準魯肅不能出賣他。

師:也就是說諸葛亮他算準了人,這也是“識人心”(板書:識人心)但僅僅如此,草船借箭就能成功嗎?他還算準了什麼?

生:三天後有大霧。師:這是他知天文。(板書:知天文)

生:回來時順風順水。師:這是他曉地理。(板書:曉地理)

總結:

是呀,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草船借箭纔會成功。我們還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諸葛亮?(有勇有謀、才智過人等)

三、 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這些性格鮮明的人物,還領略了古典名著的風采。其實,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達400人,那裏的故事也是廣爲流傳、家喻戶曉。老師希望課下,大家能以“走進三國”爲主題,完成本週的積累,並把你積累到的知識與同學們交流、分享。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周瑜----陰險狡詐 諸葛亮----神機妙算 (識人心 知地理 曉天氣) 曹操----謹慎多疑

魯肅----忠厚老實

【課後反思】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組教材的安排,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活動,爲學生打開學習名著的大門,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所以教學目標我就確定在“通過對人物對話的研讀,感受名著中性格鮮活的人物特點,通過分角色朗讀,走進名著中精彩紛呈的故事。”

教學時,針對高年級的閱讀水平和訓練重點,我主要引導孩子通過研讀人物語言來體會人物特點,再通過課後的延伸,達到讓學生愛上名著的目的。雖然課堂還有許多遺憾,比如指導朗讀還是不算到位,時空沒掌握好等,但是,從學生那積極地參與教學上,從課後孩子們賽讀名著故事上,我看到了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我覺得,一節課成功與否,關鍵看孩子們從課堂上收穫到了什麼,在老師的引領下受到了那些薰陶,掌握了什麼能力。只要孩子們在那短短的40分鐘裏參與了,收穫了,就不失敗。 語文課堂就是充滿遺憾的課堂,沒有遺憾,又怎麼有我們不斷完善教學的動力呢!在這一次次的反思中,我們會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