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父母心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父母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教材說明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父母心教案

〔解題〕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爲川端康成。故事發生在從神戶港開往北海道的輪船上。一位貴夫人要領養一對窮夫妻的孩子,並答應給一筆可觀的酬謝。初始,爲生活所迫的窮人把大兒子交給貴夫人領養。後來又三次反悔。最後一個孩子也沒放手。貴夫人也被感動了,把那筆酬金送給他們作爲做生意的本錢。故事詮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名言,深情地讚頌了無比珍貴的親情與關愛他人的品格。

〔結構分析〕

故事共19個自然段,依發生、發展與結局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講貴夫人要領養窮人的孩子。先交代故事的主人公———貴夫人與窮人。貴夫人很富有,但卻無子嗣;窮人很窮困,卻有4個兒女。貴夫人產生領養窮人的一個孩子的念頭,窮人答應了。這是故事的發生。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講窮人一開始答應了貴夫人領養孩子的要求,後來卻反悔的過程。窮人先把大兒子送給貴夫人,繼而用二兒子換回大兒子,接着用小女兒換回二兒子,最後把小女兒領回,決定一個孩子也不放手了,退還酬金。這部分生動地描述了窮人在獲得金錢與保持親情之間的矛盾心理。這是故事的發展。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寫了窮人夫婦最後的決定,一個孩子也不送人。貴夫人也深受感動,把酬金送給窮人當做做生意的本錢。這是故事的結局。

〔語意理解〕

“輪船從神戶開往北海道。”

“神戶”,日本第二大港(次於橫濱)和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北海道”,日本的一級行政區和第二大島。從神戶到北海道直線距離約長1000千米以上,從海路乘船更遠,需幾天時間。因時間很長,本故事反覆曲折的情節才能展開。

“當船駛出瀨戶內海時,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羣中,有位衣着華麗、年近40歲、氣質高雅的貴夫人格外引人注目。有一個老女傭和一個侍女陪伴在她身邊。”

“瀨戶內海”,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三島間的內海。與太平洋和對馬海峽相通。它是日本近海航運的要衝。神戶是瀨戶內海北岸的港市。從神戶到北海道須先駛出瀨戶內海。“甲板”,輪船上分隔上下各層的板,本文指船最上面的一層板。乘客可以在上面觀望、散步或作其他活動。“華麗”,美麗而有光彩。“衣着華麗”,本文指貴夫人的穿戴漂亮、貴重。“氣質”,指一個人相對穩定的個性特徵,如活潑、直爽、沉靜、浮躁等。“高雅”,高尚,不粗俗。“注目”,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女傭”,女僕人。“侍女”,有錢人家僱用來使喚的年輕婦女。“女傭”和“侍女”都是有錢人僱用的做服務性工作的人。這兩句描繪出一個十分富有、頗有教養的貴夫人,這爲下文迫切要領養子提供了條件。“年近40歲”仍無子嗣,才知道自己不可能生兒育女,只能領養;十分富有,才領養得起;“氣質高雅”,才知書達理,纔可能有後來的對窮人關愛的行爲。

“父親抽泣地說:‘對不起。昨晚我們一夜沒閤眼,女兒太小了,真捨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給別人,我們做父母的心太狠了。我們願意把錢還給您,請您把孩子還給我們。與其把孩子送給別人,還不如全家一起捱餓……’”

在送養孩子這件事上,窮夫妻前後三次反悔。每次反悔都找出了不同的理由,這段話是第三次反悔時父親陳述的理由與解決辦法。第1句是表示歉意,反映父親很有禮貌。第2句解釋領回小女兒的理由:孩子太小,捨不得。第3句進一步說明,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給別人,表現出做父母的心太狠了,這是用批評自己的方式表達不忍割捨親骨肉的情感。第4句提出解決辦法:退還酬金,領回孩子,即解除領養與送養的口頭合同。第5句表白不送養孩子的決心,寧肯一起餓死,也不送養孩子。經過三次反覆,這對夫妻終於明白了,送養孩子,表面看似乎減輕了經濟負擔,得到了金錢,但卻背上了“情債”,父母的良心將一輩子受到譴責。得到一筆大酬金,可以生活一段時日,但這是以父母永遠心痛爲代價的。“一夜沒閤眼”,足見他們對這件事經過了反覆思考,權衡利弊,認識到送走孩子,得到酬金,這簡直是一筆可恥的交易。所以最後選擇了全家生死永遠在一起,這樣雖苦猶樂,生活重壓遠不如精神重壓可怕……這段話揭示了故事主題的一個方面:讚美了父母對子女的愛。

“都是我不好。我雖然沒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羨慕你們。孩子應該還給你們,可這錢要請你們收下,這是對你們父母心的酬謝,當做你們在北海道做生意的本錢吧!”

這段貴夫人對窮夫妻說的話,宣佈了對領養孩子與送養孩子事件的最終解決辦法。貴夫人自我檢討,不該引發這件令人傷心的事。接着闡明對父母憐愛子女的理解。再接着讚揚父母那博大、深沉的親子之情。最後提出具體解決辦法:退回孩子,酬金照舊留下。貴夫人的解決辦法,表達了她對窮人的關愛。當然這也是在窮父母的濃重親情的感召下產生的結果。實質上是借貴夫人之口說出了世上稍有同情心的人對這件事的態度,也表明了作者對這件事的處理態態度———出現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